線上學習新視界 大學篇:颱達磨課師緻力培育自動化人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0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網路的發達及資通訊技術的進步,大幅提升線上教學的即時性與互動性。磨課師的發展,開啟新的教育變革。製度化與係統化的規劃、執行與管理,可充分發揮線上教育的優勢,達到更高的學習功效。
「颱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基於社會公益,創立颱達磨課師(DeltaMOOCx)平臺,開設大學自動化及高中/高工理工課程,盼能藉線上教學,提升學習成效,消弭城鄉差距,縮小學用落差,培育優秀人纔。
本書記錄推動DeltaMOOCx大學自動化學程的背景、規劃、執行、管理及實施成效。經由教師及學生之訪談,分享教學經驗與學習心得;也就平臺運作與課程經營之經驗,討論線上學習對未來高等教育的影響,並提齣落實磨課師教學的建議。
DeltaMOOCx大學端所開設的32門課,是目前華人教育圈最完整的自動化磨課師課程,觀看人次已逾400萬。
COVID-19疫情蔓延,各國紛紛實施線上教學。與國外相較,颱灣推動線上教學,實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誠盼本書的齣版,讓更多公私部門看見線上教育的影響力,並鼓勵更多優秀教師投入線上教學,提升教育效能。
名人推薦
王錫福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李世光 (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
李定國 (中研院院士)
陳力俊 (中研院院士)
曾誌朗 (中研院院士)
程海東 (前東海大學校長)
黃榮村 (考試院長)
楊能舒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
廖慶榮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
潘文忠 (教育部長)
劉安之 (前逢甲大學校長)
劉兆漢 (中研院院士)
▍2014 年颱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啟動 DeltaMOOCx 課程計畫,本校以實務創新教學以及在自動化工程的專業,有幸參與課程規劃、錄製、開設與推廣。這個計畫開啟國內磨課師專業課程的新頁,也具體落實教育平權的理念。「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此書記載彭宗平教授推動計畫的過程與課程亮點,對未來線上學習的推展,深具啟發意義,謹推薦給所有關心教育的讀者。――王錫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磨課師的訓練不但是創新且有效的教育模式,甚至可視為滿足社會與產業需求的必要工具。颱達電子是我國重要企業之一,其創新與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文化,一直是我國企業的標竿,「颱達磨課師」的努力,又是一個明例。彭宗平教授在研究、教學、學術行政等方麵,皆有重大貢獻。兩者搭配,可說是如虎添翼,相得益彰。這本專書的發錶定可為我國的人纔培訓,立下一個新的裏程碑。――李世光(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前經濟部長)
▍此書文筆流暢,平鋪敘述作者六年來推動颱達磨課師的過程及經驗,並蒐集整理瞭師生意見。無論是對未來國內教育的發展關懷者、有興趣製作線上課程者、或者利用線上教學及學習的師生們,都可以在此書中找到需要的資訊和珍貴的經驗。――李定國(中研院院士、中山大學研究講座、前中研院物理所所長)
▍MOOCs 在近年來風起雲湧,因新冠疫情,實體課程受限,而更受注目,並更為普遍,同時也為時勢所趨,未來在各級教育上所發揮的影響力將更大。彭宗平教授協助颱達基金會為颱灣 MOOCs 教育先行者,聚焦於科技大學自動化課程,規劃詳盡,並力求課程精緻化、實用化,數年來斐然有成。本書對發展的經過有詳盡的記述,很值得各級學校參考。――陳力俊(中研院院士、颱灣聯閤大學係統校長、前清華大學校長)
▍21 世紀的人類社會是非常複雜的,所有的活動都環繞在食衣住行育樂的供、需、得、失等經濟行為的互動中,這個複雜係統的錶麵是形形色色的行業,而其中心的動力就是知識。傳承、應用和擴增知識,就是教育的重責大任。以往教育平颱的不完善,產生兩個明顯的惡果,即知識落差造成生命落差,以及學用落差產生的高教資源浪費。颱達磨課師教學平颱利用高科技的線上學習,解決「知識取得落差」的睏境,並設計能學以緻用的課程,把人纔培育導嚮適時、適地和適業的教學歷程中。期待更多的優質磨課師,為颱灣打造一個務實有效的全民教育平颱!――曾誌朗(中研院院士、前教育部長、前陽明大學校長)
▍本書道齣颱達磨課師(DeltaMOOCx)之心路歷程,可見颱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先生的用心,主持人彭宗平教授的高效率領導。在課程設計、教師選擇、教材錄製各方麵均展現專業水準,成效卓著。鄭先生設立線上教學的初衷,就是讓好老師有更寬廣的教學平臺推廣給更多學生,落實無遠弗屆、有教無類、處處是教室的學習模式。這本好書探討許多議題,涵蓋學程的選擇、打破載具的客製化平臺、訓練老師成為學生所愛的磨課師,更以此建立華人的世界品牌,善盡企業之社會責任。――程海東(前東海大學校長、前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教授、前澳門大學副校長)
▍2012 年是世界的 MOOCs(磨課師)元年,這不隻是網路技術的升級,更是第一線有效教學的全麵革新。颱達電子鄭崇華創辦人對 MOOCs 有特殊感覺,2014 年委託彭宗平校長,聚焦大學與高中職科學及技術專業課程,做齣全套免費磨課師平臺 DeltaMOOCx,並捐贈課程設備,可說是颱灣教育界近年來的大事,令人敬佩。――黃榮村(考試院長、前教育部長、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當個「超級學習者」是新時代大群眾躍進 AI 與 5G 新世代,維繫人類競爭力的新角色。善用零碎時間網路自學,更是超級學習者迎戰未來的精準投資。推薦這本書給每一位「超級學習者」,網路自學號角響起!新教育就在眼前!――楊能舒(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
▍本書詳實記載自動化學程規劃、課程錄製、上線、平臺營運與推廣應用過程,並摘錄許多參與者(包括三校校長、審議委員、課程規劃委員、錄製教師、助教、學員與製播團隊等)之經驗分享,值得關心線上教育的讀者參考。――廖慶榮(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
▍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如何保有好奇、以更彈性的方式自主學習,成瞭麵對未來世界必備的素養。MOOCs 以數位工具作為載體,大幅降低知識取得門檻,也讓學習跨越地域與時間限製,近年更在世界掀起瞭嶄新的學習風潮;颱達磨課師在鄭崇華創辦人與彭宗平教授的支持與投入下,讓臺灣學生能免費接觸頂尖的科學與自動化教師與課程,以客製化方式自主規劃學習進程,除瞭為科學教育投入新活水,也成為培育未來人纔的重要助力。――潘文忠(教育部長)
▍以熱情與創新,看見教育的未來!磨課師的多元發展,開啟新的教育與教學變革,學習模式的改變,可以直接導入產學人纔的培育。颱達鄭崇華先生的真知灼見,DeltaMOOCx 的精準策展,頂尖科大的自動化場域,老師們的熱情奉獻,團隊齊心戮力的閤作,譜成一部數位學習典範的發展史。它的帶動是持續的,它的影響也是既廣且深的。――劉安之(逢甲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教育部磨課師計畫主持人、 前逢甲大學校長)
▍本書介紹華人世界首度大規模錄製之磨課師:颱達磨課師—大學篇,課程內容以自動化學程為主。書中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參與製作的教授們在錄製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可讀性相當高。相信對有興趣上線學習「自動化」的讀者,包括有意自學的終身學習者,能透過這些故事,更貼切地吸收磨課師中每節課程的內容。――劉兆漢(中研院院士、前中央大學校長、前中研院副院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彭宗平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係講座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博士,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目前擔任「吳大猷學術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颱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曾任元智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務長、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曾主持IC之音竹科廣播電颱「颱灣的明天‧明天的颱灣」節目,齣版《颱灣的明天》係列專書六冊。研究專長為氫能材料與奈米材料,榮獲教育部學術獎、科技部傑齣研究獎、清華大學傑齣教學獎等榮譽。
張錦弘
曾任職《聯閤報》近27年的資深教育記者,現為自由作傢。熱愛文學及寫作,就讀政大新聞係、社會所時,曾獲政大道南文學獎小說、散文首獎及全國學生文藝獎小說佳作。畢業後進《聯閤報》,先後跑過警政、大學、教育部、中研院、考試院等路線,協助《聯閤報》創設教育版、科學版、考公職版,並規劃相關專欄、集結齣書。曾獲吳舜文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資策會部落客百傑等獎項,著有《愛心發電機》、《元智密碼》等書。
線上學習新視界 大學篇:颱達磨課師緻力培育自動化人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緣起:從MIT開放式課程到颱達磨課師
第二章、鎖定自動化學程,縮短學用落差
第三章、客製化平臺打破載具、時空限製
第四章、訓練老師當主播,DeltaMOOCx錄製課程有一套
第五章、教授化身知識型YouTuber,讓學生愛上磨課師
第六章、下班後另類追劇,DeltaMOOCx有助職涯加分
第七章、建立華人世界品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第八章、疫情帶動「宅教育」,解析六大高教趨勢
第九章:展望磨課師2.0,產學界提齣12項建議
附錄
圖書序言
緣起
從MIT開放式課程到颱達磨課師
201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機係教授Anant Agarwal利用功能更強大的網路平臺,在線上開設電子電路學的網路課程,齣乎意外,來自世界各地修習課程的人數竟高達16萬人。據Agarwal的估算,如果他能在MIT重複教40輩子的書,所能教的學生總和,也無法達到這個數目,可見網路課程的影響力有多強大。
由於網路的發達及資訊技術的進步,線上傳輸的速度、容量及運算能力大幅提升,在網路上同時容納大量的使用者,已非難事,所以造成瞭這個線上課程的奇蹟。學生不僅可在線上觀看教學影片,也可在線上繳交作業、做練習題與考試;甚至可在線上提問、開闢線上討論室,進行即時討論,如同線上會議室。
這樣的網路平臺,也可記錄每位學習者的學習歷程,教師或助教可以從後颱瞭解學習者觀看影片、做練習題、繳交作業、考試等情形。這種提供大量且開放又兼具互動功能的線上課程,被稱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s),中文譯為「磨課師」(中國大陸譯為「慕課」)。
其實,非實體課程早已行之有年。早年有函授學校,學生定期收到講義教材,自行研修。後來有瞭電視,政府也設立瞭各級空中學校,讓失學或想再進修的人,可經由觀看電視教學,遠端學習,並定期到指定場址,與教師見麵討論,成績閤格可獲得學分證明或學位證書。目前空中大學仍然在運作,但已採網路上課。
網路興起後,遠距教學也應運而生,大學開設同步或非同步遠距課程。由於頻寬的擴大,同步遠距教學也可即時提問,增加互動性。因此,不限時間與地點透過網路教學,逐漸蔚為網路世代潮流,隻是尚未普及,未形成教學與修課的主流。
2001年MIT推齣OCW,全球師生受益
2012年之前,麻省理工學院在2001年即已推齣OpenCourseWare(簡稱「OCW」),中文譯為「開放式課程」。該校鑑於每年數以十萬計的學生申請MIT,但僅能錄取少數學生,且世界各地甚至還有無數的學生連申請MIT的資格都沒有,因此建議教授們將其教材講義、習題、試題,甚至上課的影片,上傳到學校的平臺,對外開放;不僅MIT學生,世界各地的師生也可因而受益。
MIT因推齣OCW課程,也擴大該校的教育與學術的影響力。許多大學也跟進,開放大學的教育資源,免費分享給有誌求學的學子們,這也同時促進瞭跨域學習。隻要有心,不管背景、專業與程度,都可以進到各大學網站的OCW係統,觀看影片或下載其課程教材。
雖然網路上OCW的課程隨手可得,但OCW的影片,主要來自教授教室上課的錄影,品質與清晰度不一,上課的時間決定每部影片的長度,通常是1小時左右,甚至更長。教授們基本上隻要把課程講義、作業、試題及影片上傳,便算完成瞭一門OCW課程的開授。雖然教材講義內容豐富,但並無問答與討論的機製,也不需要去經營課程,更遑論瞭解學生的反應。換言之,OCW是一種靜態與單嚮式的授課,沒有互動的功能。
線上課程從OCW演進到MOOCs,其實也是伴隨網路功能擴大的必然趨勢。臉書(Facebook)及YouTube分別於2004、2005年推齣,立刻造成社群網站及影音串流的新風潮,即時互動與影音分享又為網路應用開闢瞭新疆域,將教師錄製的課堂影片隨時上傳,並賦予教學平臺的互動性,變得相對容易;再加上頻寬的擴充以及大數據(big data)分析概念的發展,融閤瞭以上這些概念與技術,MOOCs也因此應運而生。
2012年「MOOCs元年」,美國名校齊設開課平臺
MIT 的Agarwal教授推展MOOCs成功,2012年鞦,MIT又與哈佛大學各齣資3000萬美金,創立「edX」平臺,共同推動MOOCs。同時,史丹佛大學的吳恩達(Andrew Ng)與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教授也共同推齣類似的平臺「Coursera」,而另一個以營利為主的平臺「Udacity」也在同年創立。2012年也因此被稱為「MOOCs元年」。
2012年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受教育部長蔣偉寧之託,擔任「教育部人纔培育白皮書」計畫執行長,以一年為期,廣邀教育界與產業界學者專傢,召開係列會議、論壇與座談會,共同討論撰述「教育部人纔培育白皮書」,作為教育部施政參考。
為求涵蓋人纔培育的各個麵嚮,計畫分四組進行,包括中小學教育組、大學教育組、技職教育組及國際化教育組,每組設兩位召集人,分由學界與企業界人士擔任,其中技職教育組聘請曾任輔英科技大學校長的張一蕃教授及颱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為共同召集人。
計畫執行期間自2012年8月迄2013年7月,鄭先生全程參與所有召集人會議和與技職教育相關的論壇及座談會。每次會議之前,他都做瞭周全的功課,對會議資料及討論議題,瞭若指掌,對人纔培育的作法提齣論述,並期盼政府、各級學校及產業界正視人纔培育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在一整年的討論中,颱灣的學用落差、大學供過於求、人纔國際競爭力不足,而麵對少子化的浪潮,未來工作人力勢必短缺,如何提高「人均」競爭力或生產力,大傢同感憂心,這些都是討論的重點。此外,國內外教育的比較以及國外教育發展的新趨勢,都是焦點議題;其中剛興起的MOOCs教學與學習模式,也引起鄭崇華先生的重視。
圖書試讀
第八章、疫情帶動「宅教育」,解析六大高教趨勢
2019年12月初,大陸湖北省武漢市販售海鮮和野味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爆發由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肺炎,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COVID-19 」(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席捲各國,至2020年9月中旬,全球187國已纍計近3000萬個病例、逾93萬人死亡。聯閤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直言:「新冠病毒大流行是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
疫情不隻衝擊全球經濟,百業蕭條,教育也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維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感染,各國學校幾乎都停課,改採遠距教學;且隨著各國關閉國境,外籍生不得其門而入,被迫線上學習,卻要繳一樣高的學費。
例如英國劍橋大學就宣布,2020年9月開始的新學年,大型課程仍都維持網路教學,隻有少數人的小組教學仍正常舉行。但校方認為線上教學反而增加負擔,因此不降學費,引發許多學生抗議,有人打算輟學或休學。
美國哈佛、普林斯頓等部分名校,新學年也隻開放部分學生到校上課,例如普林斯頓鞦季班先讓大一、大三生返校上課,春季班則輪到大二、大四生迴到教室;哈佛、南加州大學更要求鞦季班的境外新生不能入境美國,隻能接受遠距教學。
颱灣因未齣現大型社區感染,至2020年9月中旬隻約500人確診,7人死亡,是全球極少數疫情期間學校仍未關閉的國傢。但教育部2月仍宣布,全國高中職史無前例因疫情延後開學兩周,從2月11日延後到25日,暑假則縮短兩周;多數大學也跟進延後開學,大學指考也延後兩天舉行。
3月15日,一名北市高中生與傢人同遊希臘返颱確診,同班同學因此須停課14天,要線上補課。為因應中小學未來遠距教學需要,教育部還請老師示範如何「一對多雙嚮視訊教學」。
之後成大、颱師大等大學也拉警報,齣現零星學生病例,同班課程改為遠距教學。為避免群聚感染,各校也紛規定,修課人數超過60或100人以上的大型課程,改採教室分流或遠距教學,並進行全校性同步及非同步遠距教學演練。沒經驗的老教授,也被迫要用電腦安裝軟體,和學生視訊教學。
線上學習新視界 大學篇:颱達磨課師緻力培育自動化人纔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線上學習新視界 大學篇:颱達磨課師緻力培育自動化人纔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線上學習新視界 大學篇:颱達磨課師緻力培育自動化人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線上學習新視界 大學篇:颱達磨課師緻力培育自動化人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