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是馬剋思主義理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國內外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我國國際關係學界也曾積纍瞭寶貴的研究經驗,取得瞭相當的成就。但是客觀地說,自“冷戰”結束以來,我國對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種低水平的徘徊。無論是研究力量還是研究成果在整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所占的比重都有限,研究內容基本局限於對概念的界定、對經典作傢理論的梳理,而對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當代價值的揭示和研究不夠充分,甚至連究竟什麼是“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和“馬剋思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等基本問題,都尚未達成起碼的共識,在研究方法上也沒有太大的突破。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對我國外交決策的理論指導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被忽略。
國外學者關於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既有客觀的一麵,能為國內學界深入研究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提供藉鑒,同時也有不少錯誤和麯解。但也有西方學者認為,雖然馬剋思主義並沒有關於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的係統完整的理論體係,但有著豐富的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思想,並形成瞭自馬剋思、恩格斯開始直至以其思想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傢的國際關係理論和外交思想(如馬丁•格裏弗斯、邁剋爾•多伊爾、約翰•瓦斯奎茲等)。應該說,西方學者的研究僅僅是初步的,遺漏和失誤很多,對馬剋思主義關於世界曆史和時代的理論、殖民地的理論、和平共處的理論歸納得較少,且不準確。在方法論方麵,由於不能充分理解馬剋思主義的哲學體係,也很少涉及。特彆是將帝國主義論歸結為經濟理論,為經濟目的服務,體現瞭西方學者在世界觀和意識形態上的偏見、誤解和歪麯,對此有必要進行批判和揚棄。
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也是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理論淵源之一,因此研究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及其當代價值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有利於推動對馬剋思主義的進一步研究,有利於推動對國際關係理論的深入研究,有利於推動中國特色國際關係理論體係的構建,也有助於正確認識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有助於正確認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責任,有助於我國製定正確的對外戰略和正確處理國際事務,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而最大限度地維護我國的國傢利益。
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包括馬剋思、恩格斯的國際關係學說,列寜、斯大林的國際關係思想,毛澤東、周恩來的國際關係思想,鄧小平、江澤民、鬍錦濤、習近平的國際關係理念,西方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等。本課題所研究的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主要是指馬剋思、恩格斯、列寜、毛澤東、鄧小平和習近平等經典作傢在他們的革命實踐活動中關於世界曆史、殖民製度、國際共運、無産階級革命、時代問題、戰爭與和平、民族、國傢、階級、政黨以及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等方麵的一係列觀點和論述,是殖民地人民擺脫殖民統治、無産階級爭取民族解放、社會主義國傢走嚮繁榮富強的強大理論武器。
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主要內容:
國傢利益論。馬剋思主義認為,利益是物質性與社會性的統一,是共同利益與特殊利益的統一,利益隨著國傢的産生而産生,隨著國傢形態的更替而發展;國傢利益的産生、發展根源於社會中共同利益與特殊利益對立統一關係的發展,利益具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國傢利益的載體是民族和國傢;國傢利益是社會共同利益在存在嚴重衝突的社會中的保全和發展形式,當社會共同利益體係中的矛盾和衝突隨著私有製的消滅而消失時,國傢利益作為這種共同利益的虛幻形式也將走嚮消亡和終結;國傢利益所代錶的一切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將重新迴歸社會共同利益體係,這是國傢利益的最終歸宿。
全球化理論。馬剋思主義認為,“資産階級,由於開拓瞭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傢的生産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瞭”,同時也“使每個文明國傢以及這些國傢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世界市場的建立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不斷促進著各國、各地區間交往的加深,而這種交往也從最初的物質間的交往轉變為更廣泛的交往;全球化的過程應該是整體性的,它不僅是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而且也應該是政治的全球化,雖然政治的全球化發生在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變化之後,是必然的、不容置疑的,但無法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相比擬。
世界交往理論。馬剋思主義交往理論的突齣特點在於它把交往與生産實踐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把人類社會交往區分為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認為交往是指個人、社會團體、民族、國傢間的物質交往和精神傳承;馬剋思主義的交往理論主要有三個方麵的內容,一是論述瞭交往形式與物質生産之間的關係,二是論述瞭人類社會的曆史發展與交往的關係,三是論證瞭世界交往在人類社會演進和社會結構變革中的意義;世界交往主要指的是國傢和國傢之間的交往,是打破瞭民族界限和地域限製的交往,是交往的最高層次,共産主義“是以生産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係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因此,隻有努力擴大與外部世界的物質和精神交往,自覺納入世界交往體係,纔能為消滅“地域性的共産主義”創造條件。
此外,還有國傢理論、民族理論、外交理論、戰爭與和平理論、生産力理論、世界分工理論、世界市場理論,等等。
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具有衝突的動態的世界觀、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對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的社會分析、對社會主義的嚮往、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等五大特徵,對於當代中國維護國傢利益,參與經濟全球化,處理主權、民族、宗教、邊界、領土、領海糾紛和反恐等國際事務,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當代價值:
指導國際共運和社會主義發展。20世紀40-50年代以來,特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社會主義國傢由一國發展為多國,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中國崛起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傢,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在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傢得到瞭成功實踐,殖民製度瓦解,第三世界國傢登上世界政治舞颱。
預測全球化趨勢和社會主義前景。進入21世紀,以美國為代錶的資本主義國傢頻繁遭受恐怖襲擊、爆發金融危機,整體實力相對下降,而以中國為代錶的新興工業國傢發展迅速,逐漸縮小瞭與發達國傢的差距,國際格局開始重組,馬剋思、恩格斯當年指齣的經濟全球化趨勢已成現實,國際聯閤和共産主義社會也曙光初露。
指示當代國際交往途徑和國際關係發展方嚮。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兩極格局崩潰,為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提供瞭前所未有的機遇,世界範圍內的物質與精神交往不斷嚮深度與廣度發展,經濟交往、文化交流、互通有無、互利共贏、和諧共存,已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引領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和諧世界。中國作為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大國,40年來,堅持改革開放,在捍衛國傢利益的前提下,主動融入國際社會,努力與各國和平共處,2010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GDP仍在100位左右,中國仍然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傢,且麵臨復雜的國際環境。因此,具有與時俱進理論品質的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必將繼續引領中國努力擴大與外部世界的物質和精神交往,自覺納入世界交往體係,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走和平發展之路,推動構建和諧世界。
主要觀點和結論:
一是認為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將隨著馬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繼續發展。但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會有阻力和麯摺。
二是認為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在國際關係史和國際共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基本立場、方法和觀點仍然是我們理解當代國際社會、製定對外戰略、處理國際事務和建構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學派的理論基礎。
三是認為中國將對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作齣曆史性貢獻。把對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同構建中國特色國際關係理論體係的研究結閤起來,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建設與發展必將對馬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作齣自己的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