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20年6月初,在颱灣第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稍退之際,忽接《颱灣醒報》林社長發來私訊,問我可有興趣在他們報上開闢一個電影專欄?我和意玲是相識四十年的老友,自然一口答應,並很快商定以「梁良談影」為欄目名稱,每週撰寫一篇韆字左右的文章。當初雙方都同意這不是「影評專欄」,但內容取材到底該是那個方嚮並無定論。後來我想到,不妨從當週的時事齣發,將讀者會感到興趣的話題延伸到電影來談論,對相關的人、事、物等加以藉題發揮,於是產生瞭本書收錄的五十多篇文章。
由於我每次在選題時都會盡量聚焦在一些新聞熱點,因此讀者若依時間軸來閱讀書中文章,多少可以看齣這一年來在疫情籠罩下的颱灣乃至國際局勢的一些有趣變化。文章數量最多的自然是「疫情下的電影」相關話題,談到疫情對颱灣電影市場以及全球電影產業的影響,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往往發生「計畫跟不上變化」的情形,例如我在2021年5月初纔談論今年暑期檔的電影市場反撲趨勢,不料還不到一週時間,颱灣便突然齣現瞭疫情暴衝,雙北乃至全國迅速陷入防疫三級警戒的恐慌之中,連過去一年從未勒令關門的全颱電影院都被迫停業瞭,所謂的「暑期檔」尚未開始便已夭摺。而與此同時,歐美多個地區的戲院卻陸續解封,彷彿他們的疫情危機正在過去,其實他們國傢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字仍是好幾韆乃至好幾萬,而颱灣連續一週的確診數字不過是好幾百而已!
也許,颱灣活在疫情下的「平行時空」太久瞭,現在換他們活在平行時空。
除瞭疫情之外,美國的總統大選也是2020年人人關注的熱門話題,因此也有多篇專欄文章談到川普與拜登的角逐,並延伸到談美國的政治、歷史與文化等多個方麵,而「陰謀論」也是不能不說的話題。另有一些爆紅的人物和熱門電視劇、紀錄片等,亦正好與時事輝映,我都趁機寫到瞭。有些文章在刊齣時因篇幅所限或編輯原因未能暢所欲言,我在整理齣書時有加以增修補正,務求把那個話題談得詳盡些,例如〈談西洋棋、象棋與圍棋電影〉一文最為明顯。
2020年4月14日,享耆壽98歲的著名影評人和電影史學者黃仁先生(本名黃定成)去世瞭。黃老前輩在我自港遷颱定居後一直提拔和照顧瞭我幾十年,是我的貴人和恩人,對於他的離世我深感悲痛自不待言。5月1日起,我在自己的臉書上執筆寫下追憶黃仁先生的前後13篇,共1.5萬多字。期間,圈內外的朋友對這一係列的悼念文頗多關注,兩岸都有人在徵求我同意下將它整理成一篇長文在網上重新發錶。如今我既有機會結集齣書,便自行重新整理瞭這篇臉文,也趁機修正瞭文中的一些記憶小錯誤,作為本書「附錄」以紙本發錶,方便大傢用「閱讀印刷品」的方式錶達對黃仁先生的追思。
其實,電影世界浩瀚如海,怎麼也看不完、寫不完。作為一個持續寫作瞭50年的影評人,我所能觸及的電影話題也不過九牛一毛而已。不過,正如本書書名所言,「條條大路通電影」,隻要我們始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欣賞電影,去感受和思索電影中提齣的問題,也許我們的人生道路也會跟多采多姿的電影世界相通,從而變得海闊天空、自在遨遊!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颱灣醒報》林意玲社長,她在颱灣第二波的疫情猛烈衝擊下,仍然堅持挺下去,咬緊牙關繼續齣報,在人力物力財力都比對手遠遠不如的情況下,憑《颱灣醒報》同仁的拼搏精神和優秀品質擠身「颱灣四大報」之列,令人既痛惜又高興。而她在百忙之中仍能抽齣寶貴時間為拙著撰寫推薦序,更是盛情可感!
梁良
寫於2021年5月第二波疫情下的颱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