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職能治療師教你玩齣無限潛力!:給0〜6歲孩子的分齡學習遊戲書(含全彩遊戲圖卡附錄)

兒童職能治療師教你玩齣無限潛力!:給0〜6歲孩子的分齡學習遊戲書(含全彩遊戲圖卡附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姿盈
圖書標籤:
  • 兒童職能治療
  • 親子遊戲
  • 0-6歲
  • 早期教育
  • 益智遊戲
  • 分齡遊戲
  • 遊戲書
  • 兒童發展
  • 親子互動
  • 全彩圖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眼睛痠瞭放下手中3C,
親子共玩提升關鍵能力!

  「傢」是孩子重要的學習場域,「遊戲」則是他們享受童年的過程,而大人的任務就是……讓生活充滿遊戲的可能!!

  天黑、下雨、病毒肆虐期,不方便外齣的日子,就和孩子一起盡情享受對大腦與身心發展都有益處的51款居傢親子遊戲吧!

  隨著科技的進步,你是否覺得孩子的童年被3C綁架瞭呢?若我們希望孩子放下手機、平闆,最簡單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陪孩子玩。
 
  越來越多孩子齣現感覺統閤失調與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很多時候其實隻是「玩」得不夠。當你想陪孩子玩、需要一些點子或靈感時,翻一翻這本書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不必花大錢,不怕時間少,道具不用多!跟著兒童發展專傢3階段打造孩子幸福未來!
  CH1 0〜1歲遊戲:建立情感依附×感官發展× 肢體協調
  CH2 1〜3歲遊戲:學會生活自理×創意想像×感覺統閤
  CH3 3〜6歲遊戲:鍛鍊核心肌群×運筆發展×專注力&反應力

  本書是寫給傢有0〜6歲學齡前孩童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依據孩子的年齡分為0〜1歲、1〜3歲、3〜6歲三個不同階段,介紹51款在傢就能玩、不需複雜道具就能進行的親子遊戲。希望能提供靈感,讓大傢的居傢相處時光過得更加充實、愉快。
 
誠摯推薦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黃瑽寧
  《歡迎光臨口罩動物村》繪本作傢  黃芝瑩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雷偉德

啓迪心智的遊戲:探索遊戲如何塑造兒童的未來 本書主題: 深入探討遊戲在嬰幼兒(0至6歲)早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提供基於發展階段的實用遊戲策略與活動指南。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提供給傢長、幼教工作者以及所有關心幼兒發展的成人一份詳盡的指南,幫助他們理解並運用遊戲的力量,以促進0到6歲兒童在認知、肢體、語言、社交和情感等各個維度的全麵發展。我們不聚焦於特定專業領域(如職能治療),而是從更廣泛的、基於兒童發展學(Child Development)的視角齣發,闡述「玩」如何成為兒童學習的最高效率途徑。 第一部分:理解遊戲的本質與力量(奠定理論基礎) 第一章:遊戲——兒童的「工作」與學習的引擎 本章首先界定遊戲的學術定義,區分自由遊戲(Free Play)與引導式遊戲(Guided Play)。我們將引用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維果茨基(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說明遊戲如何是兒童建構世界觀、練習新技能的內部驅動力。 遊戲的七大功能: 探討遊戲在情緒調節、問題解決、社會角色扮演、精細動作協調、空間感知、因果關係理解和創造力激發方麵的具體作用。 發展裏程碑概覽: 提供0-6歲兒童在不同年齡段(如新生兒期、學步期、學齡前期)的主要發展特徵,為後續的遊戲設計打下基礎,讓傢長清楚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做什麼」和「需要什麼」。 第二章:打造「遊戲友善」的環境 一個安全的、豐富的環境是有效遊戲的前提。本章側重於環境的建構,而非具體的治療技術。 居傢環境的規劃: 如何利用傢中現有的物品(如紙箱、毛巾、廚具)創造「開放式」與「封閉式」遊戲區。強調空間的安全性和探索性。 材料的選擇哲學: 提倡使用開放性材料(Loose Parts),如石頭、木塊、布料、沙子和水,這些材料可以被孩子賦予無限的意義,極大地促進抽象思維的發展,區別於單一功能性的塑膠玩具。 數位時代的平衡: 討論螢幕時間對遊戲的影響,提供如何將數位工具閤理納入遊戲過程,同時確保足夠的身體活動和感官體驗的建議。 第二部分:分齡遊戲策略與實踐指南(依年齡層劃分) 本書的第二部分將按照嚴格的年齡劃分,為傢長提供具體、可操作的遊戲範例,這些範例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第三章:0至12個月:感官探索與依附建立 此階段的重點是安全依附的建立和基礎感官的統整。 視覺追蹤與觸覺認知: 推薦的遊戲包括「鏡像遊戲」、「觸摸不同紋理的布料」和「物件恆存性遊戲」(如藏貓貓的基礎版)。 大肌肉發展的遊戲: 強調趴行(Tummy Time)的趣味化,如使用鏡子或鮮豔圖卡吸引寶寶抬頭和翻身。 語言的萌芽: 如何透過「迴應式對話」(Serve and Return)——模仿寶寶的聲音、用誇張的語調朗讀——來豐富其語彙接收和語音辨識能力。 第四章:1至3歲:行動力爆發與初步因果關係 學步期的兒童充滿好奇心和移動的渴望,遊戲重點轉嚮精細動作的練習和因果關係的理解。 動作協調的挑戰: 設置安全的攀爬、投擲和堆疊遊戲。例如,用柔軟的球練習拋接,用較大的積木進行簡單的結構搭建。 精細動作的啟濛: 介紹適閤的「工作」——如串珠(使用大孔洞的物品)、套塔和拼圖(2-4片)。強調如何透過這些活動練習手眼協調和抓握力的發展。 語言的飛躍: 透過假裝遊戲(Pretend Play)的雛形——如用杯子餵娃娃、假裝開車——來擴充詞彙和句子結構。 第五章:3至6歲:社交規則、敘事能力與符號思維 此階段是想像力、社交技能和學術準備的關鍵期。 複雜的假裝遊戲(Symbolic Play): 鼓勵角色扮演,如開設「商店」、「醫院」或「太空站」。重點在於引導兒童協商角色、遵守設定的規則,從而學習衝突解決。 早期數學與邏輯思維: 運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分類(顏色、形狀、大小)、排序和比較。例如,用豆子或鈕扣進行簡單的數數和配對遊戲。 敘事與情感錶達: 鼓勵孩子將他們的遊戲過程「說」齣來,發展連貫的故事情節,並透過玩偶劇或繪畫來錶達複雜的情緒,如生氣、失望或興奮。 第三部分:傢長在遊戲中的角色轉換(如何有效參與) 本部分專注於成人如何從「監督者」轉變為「支持者」和「共同探索者」。 第六章:從「教」到「引導」的藝術 我們深入探討成人應採取的恰當介入程度,以避免扼殺兒童的自主性和內在動機。 「鷹架搭建」(Scaffolding)的應用: 如何在孩子遇到睏難時,提供恰到好處的提示或幫助,使其能夠獨立完成任務,而非直接給齣答案。 提問的力量: 強調開放式提問(Open-ended Questions)的重要性,如「如果...會發生什麼?」、「你覺得這個玩具還能怎麼用?」,來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實驗。 欣賞努力而非完美: 建立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重點讚美孩子嘗試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策略,而非最終作品的「正確性」或「美觀度」。 第七章:遊戲中的情緒調節與社交發展 遊戲是練習人際互動的溫床。 處理遊戲衝突: 提供具體的腳本和步驟,教導傢長如何在孩子爭奪玩具或發生小摩擦時,引導他們使用語言錶達需求、輪流等待和尋求共識。 同理心的培養: 透過觀察和討論遊戲中的角色行為,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是未來社交成功的基石。 結語:持續的觀察與適應 遊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本書鼓勵傢長將所學知識內化,轉化為一種持續觀察和彈性調整育兒策略的能力。真正的潛力,存在於孩子每一次專注、投入的遊戲瞬間。 (全書不含職能治療專業術語的應用或特定治療方法的介紹,所有活動均以「傢庭日常遊戲」為核心設計理念。)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姿盈


  國傢高考閤格職能治療師、中華民國兒童瑜伽協會閤格教師、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講師。

  服務過上百位兒童與傢庭、辦過上百場演講,目前是各大幼兒園、學校與社福機構閤作的職能治療師與專業講師。

  期望能用「全人」的觀點關心所有與孩子生活相關的議題,希望藉由分享遊戲活動與教養觀念,幫助每一個孩子與傢庭更順利、更快樂地成長。

  FB粉絲專頁: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姿盈 www.facebook.com/FunPlayWithOT/

圖書目錄

前言
 
CH1  0〜1歲的親子遊戲

01麵對麵遊戲
02翻滾吧寶貝!
03躲貓貓遊戲
04看一看、聽一聽,找找玩具在哪裡?
05寶寶伸展運動
06寶寶親子運動
07我是小小音樂傢
08小手手玩玩具
09照鏡子遊戲
10寶寶的錶達練習
11 嬰幼兒按摩遊戲
12按摩小腳腳
13按摩小肚肚
14按摩小手手
15按摩小臉臉
16按摩小背背
17大球搖搖搖
18我是不倒翁
19毛毛蟲爬爬爬
20爬小山、過山洞
21翻翻小書、認識圖片
22小腳腳嚮前走
 
CH2  1〜3歲的親子遊戲
23踩踩不一樣的地闆
24走路真有趣
25爬上爬下的遊戲
26好好玩的球球
27跳跳遊戲
28動物派對
29奶粉罐遊戲
30鞋盒DIY遊戲
31貼紙遊戲
32蓋印章遊戲
33撈魚遊戲
34黏土遊戲
35曬衣夾遊戲
36塗鴉遊戲
37疊高積木蓋房子
38剪刀遊戲
39我是生活小幫手
 
CH3  3〜6歲的親子遊戲
40 Jump!開心跳跳!
41我是大力士
42平衡遊戲
43球類遊戲
44氣球不落地
45親子瑜珈好好玩
46聽覺專注力遊戲
47生活自理我最行
48視知覺遊戲
49數字與注音遊戲
50剪刀小高手
51運筆遊戲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049826
  • 規格:平裝 / 212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給爸爸媽媽的話


  隨著科技的進步,您是否覺得孩子的童年被3C綁架瞭呢?在忙碌的生活中,會不會有不知道該陪孩子玩什麼遊戲的睏擾?

  對這個時代的許多孩子而言,滑手機、看影片似乎比「玩遊戲」更有趣,因此他們花更多時間在盯著螢幕,而非與人真實地互動、體驗遊戲的樂趣。越來越多孩子齣現感覺統閤失調與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很多時候其實都隻是因為「玩」得不夠。

  全球化的疫情增加瞭我們與孩子居傢共處的時間,我看到許多爸媽非常希望能夠瞭解「如何陪孩子玩耍」,更別說是遲緩兒童的傢長,透過活動幫助孩子發展的需求更是迫切。

  若我們希望孩子放下手機,最簡單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陪孩子玩。真心希望這本書可以變成每位爸媽實用的工具書。

  拿到書以後,無須按錶操課地帶著孩子進行書中提到的每個活動,而是當我們想陪伴孩子玩、需要一些點子或靈感時,翻一翻這本書或許就能找到答案。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我們今天來玩什麼好呢?」、「這個遊戲看起來很好玩,要不要來試試看?」,然後找到一個爸媽和孩子都樂在其中的遊戲,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許多參與過親子遊戲課程的傢長都會告訴我,在陪伴孩子玩的時光裡,他們發現自己學習到如何更專注地看著孩子,瞭解孩子的想法、喜好,也無形中提升瞭自己身為父母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別忘瞭保持彈性,若孩子拋齣不同的想法,我們可以試著去傾聽、理解與接納,讓遊戲隨時保持著改變的可能性。有時候會發現,剛開始是我們帶領孩子開啟遊戲,最後卻是由孩子的創意帶領我們,一起享受遊戲的樂趣。

  在這本書裡,我從職能治療的專業齣發,根據孩子發展的脈絡,整閤這些年的工作經驗,盡可能把不同類型的遊戲整理齣來,包括肢體協調、手部操作、認知思考、口語錶達、專注力、親子按摩、親子瑜伽等領域,大部分的遊戲都是在傢就能玩。

  「傢」是孩子重要的學習場域,「遊戲」則是孩子享受童年的過程,而大人的任務,就是讓生活充滿遊戲的可能。

  除瞭遊戲的方法之外,我也試著用深入淺齣的方式,解釋孩子的發展需求與歷程,希望能幫助更多人重視遊戲對於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也許在書中,您也能找到一些曾經帶孩子玩過的遊戲,希望透過我的描述,能讓這些遊戲的意義被看到,而且讓大傢瞭解如何從一個遊戲概念齣發,去延伸、變化齣更多好玩的遊戲。

  這些年,我和許多父母與孩子共度瞭寶貴的時光,包括親子課程、特殊兒的職能治療、嬰幼兒按摩、幼兒瑜伽、親職講座……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養分,成就瞭這本書的點點滴滴。

  在此真心感謝我在專業路上遇到的每一位傢長與孩子,和你們互動的過程讓我不斷反思與進步,成為更好的吳老師。

  有些事,不做不會怎麼樣,但做瞭會很不一樣。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也許很多迴憶會隨著歲月流逝,但被陪伴、被關愛的感受會留在孩子的心中。希望當我們的孩子長大後迴想起童年,都是那些遊戲帶來的快樂記憶。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活潑,色彩搭配很能吸引眼球,特別是那些可愛的手繪圖案,一看就知道是針對學齡前幼兒設計的。從排版上來看,內容的區塊劃分得很清楚,對於忙碌的傢長來說,可以很快速地找到當下需要的資訊。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本實用性很高的工具書,不隻是提供理論,更著重在「怎麼做」的實務操作性上。我特別欣賞它強調「遊戲」的重要性,畢竟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玩樂纔是最好的學習方式,這本書的切入點很貼閤現代教養的趨勢,不會給傢長過度的壓力,而是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引導孩子發展。

评分

說實在話,現在網路上育兒資訊多到爆炸,但資訊良莠不齊,有時候反而讓人更焦慮。這本的作者背景是職能治療師,這點讓我非常信任,畢竟是專業背景齣來的建議,肯定比網路上那些「部落客經驗談」來得有科學依據。我個人最喜歡它在介紹每個遊戲時,會詳細說明這個活動背後對應到孩子哪方麵的能力發展,例如是精細動作、感覺統閤還是認知理解,這種「知其所以然」的設計,讓傢長在陪玩的時候更有方嚮感,而不是盲目地亂玩一通,這點對我這個追求效率的媽媽來說,簡直是福音。

评分

最近傢裡小寶貝剛滿三歲,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動作協調能力開始發展的關鍵期,我買瞭好多本所謂的「育兒聖經」,但很多都流於學術理論,讀完也不知道該怎麼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這本倒是真的讓人有「學到東西」的實感,它把複雜的發展裏程碑拆解成具體可執行的遊戲清單,而且還貼心附上那種可以撕下來使用的圖卡,光是光碟或圖卡這個配件的設計,就看得齣作者的用心良厚,這在其他同類型書籍中比較少見。我覺得光是看到那些附錄的素材,就讓人覺得物超所值,不用再額外花時間自己剪貼畫圖,省下不少準備時間,直接就能上手。

评分

我婆婆一開始看到我買這本書還有點不以為然,覺得「我們以前哪需要看書教怎麼帶小孩?」,但實際陪孫子玩瞭幾個書裡介紹的活動後,她自己也改觀瞭。有些遊戲看起來簡單,但背後的原理卻很有趣,像是利用不同材質的積木來刺激觸覺,或是設計一些需要雙手協調的任務。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被忽略的訓練細節,但長期纍積下來,對孩子的專注力和手眼協調真的有明顯幫助。這本書成功的跨越瞭世代差異,讓長輩和年輕父母都能找到共識,一起用科學有趣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

评分

從裝訂和紙材來看,這本書的品質算是相當不錯,內頁的印刷色彩鮮豔但不刺眼,就算是讓孩子自己翻閱也比較不容易損壞。最讓我覺得貼心的是,它很明確地幫讀者區分瞭不同年齡層的適用範圍,從新生兒到大班的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都有涵蓋到,這錶示我不用每年都換一套新的教戰手冊,這本書可以陪伴孩子好幾年。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這幾乎是一本「從零歲用到入學前」的顧問級參考書,投資下去絕對是值得的,它真的提供瞭一個清晰、無壓力的親子互動藍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