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麵包百科圖鑑:終極版!收錄橫跨歐亞美非,麵包狂熱分子喜愛的123種麵包,最詳盡的起源、典故與剖麵照大公開

世界麵包百科圖鑑:終極版!收錄橫跨歐亞美非,麵包狂熱分子喜愛的123種麵包,最詳盡的起源、典故與剖麵照大公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東京製菓學校
圖書標籤:
  • 麵包
  • 烘焙
  • 世界美食
  • 烘焙食譜
  • 美食文化
  • 烘焙技巧
  • 麵包製作
  • 西點
  • 烘焙入門
  • 美食圖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最詳盡的世界麵包「圖文資料寶庫」
  ★ 完整收錄123種麵包的起源、典故、歷史、演進與材料比例
  ★ 所有麵包都附上剖麵照,比例層次與組織結構一目瞭然!
  ★ 以麵包為索引,介紹日本各傢名店頂級吐司的異同,加附麵包購買地圖

  麵包狂熱分子一定想要瞭解的Q&A
  ∥為什麼卡士達麵包(奶油麵包)會做成手套形狀?
  ∥日本獨有的咖哩麵包何時齣現?哪一傢是始祖老店?
  ∥你吃過不加鹽的「托斯卡尼麵包Pane Toscano」嗎?
  ∥不是法國也非德國,你知道「現代麵包的故鄉」是哪一國?
  ∥你知道裸麥麵包會因裸麥比例而改變名稱?
  ∥如何從割紋與內側的氣泡判斷長棍Baguette的美味與否?
  ∥你知道將麵團油炸製成像甜甜圈般的麵包,從古埃及時代就有?
  ∥長棍Baguette、巴塔Bâtard、蘑菇Champignon、細繩Ficelle全都是同一種麵團?
  ∥超人氣的調理麵包「炒麵麵包」從何而來?
  ∥猜猜看,法語意思是「中間」的Bâtard巴塔,介於哪二種麵包之間?

  收錄各種麵包的起源、典故與配方,體會各國麵包的異同與奧妙!

  你最喜歡哪些麵包呢?長棍Baguette、披薩、紅豆麵包…,世界各國甚至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麵包,不但與風土、飲食、文化、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可以發現其中互有異同,甚至有些極為相似的地方。

  這本『世界麵包百科圖鑑』,以歐洲、亞洲、北美南美、非洲中東,等地理位置區分,再細分為各個國傢,共收錄123種最常見受歡迎的麵包。每種都詳細地記錄不同店傢的製作材料與內容、特色,外觀與剖麵照,將比例層次與組織結構紀錄成完整的圖文。還有日本13傢頂級吐司&日常吐司的完整紀錄分析;中東、伊朗吃什麼樣的麵包?衣索匹亞又是以什麼麵包為主食?

  衷心期盼大傢能藉由本書,認識更多過去不熟悉,但深深影響世界的麵包。不僅能按圖索驥獲得第一手麵包的實用資訊,更能從麵包進一步瞭解各地不同歷史背景及飲食文化,體會麵包美味的異同與多樣變化。

專傢推薦(以下按姓氏字母排列)

  <何桂育  巴黎不打烊版主>
  <楊馥如  旅義作傢>
古典文學的瑰寶:一部穿越時空的史詩巨著 書名:《雅典娜的低語:古典神話與英雄史詩的深度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聚焦於日常的飲食文化,而是帶領讀者深入浩瀚而迷人的古典文明核心——古希臘與古羅馬的神話傳說、史詩敘事與哲學思辨。這是一部旨在全麵梳理並重新詮釋西方文明濫觴之源的學術性與文學性並重的巨著。 本書的結構設計巧妙,分為“諸神的世界”、“英雄的足跡”與“哲人的沉思”三大宏大篇章,力求提供一個立體且多維度的古典世界觀。 第一篇章:諸神的世界——奧林匹斯聖山的權力更迭與人性映照 這一部分將徹底顛覆讀者對奧林匹斯十二主神的刻闆印象。我們不會簡單羅列神祇的職能,而是著重分析神祇譜係中的權力鬥爭、繼承的血脈衝突,以及他們如何以近乎“人性”的方式乾預人類的命運。 宙斯(Zeus)的權謀與道德睏境: 我們將深入探究宙斯如何通過諸神的婚姻(包括與眾姐妹和女神的結閤)鞏固其統治地位,分析其作為最高統治者所展現齣的公正與偏私的矛盾性。重點章節會分析“提坦之戰”的深層意義,將其解讀為原始混沌力量與新秩序建立之間的永恒張力。 海神波塞鼕(Poseidon)與冥王哈迪斯(Hades)的領域劃分: 探討海洋的不可預測性如何塑造瞭古希臘人的航海觀,以及冥界(Hades)作為“隱秘之所”在宗教儀式和生死觀中的關鍵作用。本書將通過對厄琉息斯秘儀(Eleusinian Mysteries)的相關考古發現進行細緻比對,闡述古希臘人麵對死亡的態度。 智慧與技藝之神: 雅典娜(Athena)不僅僅是智慧的象徵,她與戰爭、紡織和手工藝的關聯,揭示瞭城邦社會對實用技能的推崇。而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殘缺與他的精湛技藝之間的對比,則構成瞭對“缺陷美學”的早期探討。 人類的守護者與誘惑者: 詳細剖析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盜火的敘事在早期社會對“知識”與“僭越”的倫理定性。同時,潘多拉(Pandora)的魔盒,將被重新置於母係社會嚮父權社會過渡的文化背景下進行解讀,探討其作為“災禍之源”的象徵意義。 第二篇章:英雄的足跡——史詩中的倫理抉擇與國傢構建 本篇聚焦於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以及赫西俄德(Hesiod)等人的著作中,英雄的行為準則與文明規範的形成過程。 阿喀琉斯(Achilles)的榮譽(Kleos)與短暫的生命: 深入探討“榮譽”在古希臘文化中的至高地位。阿喀琉斯選擇短壽而輝煌的一生,而非平庸長久,這一抉擇如何成為後世西方個體價值實現的底層邏輯。書中將對比阿喀琉斯與赫剋托耳(Hector)的“英雄觀”,前者是個人能力的極緻展現,後者則是責任與傢庭的典範。 奧德修斯(Odysseus)的“漂泊”與“迴歸”: 俄狄浦斯式的宿命論在奧德修斯的故事中得到瞭柔和的處理。他的十年漂泊,實際上是對個體智慧(Metis)在麵對自然、神祇和異域文化時的適應性考驗。本書將重點分析他在锡爾剋(Circe)和卡呂普索(Calypso)島上的滯留,視作對“文明邊界”的心理探索。 悲劇的結構與命運的不可抗id(Ananke): 通過對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剋勒斯(Sophocles)和歐裏庇得斯(Euripides)三大悲劇傢的核心作品進行文本細讀,解析“命運”並非盲目的安排,而是傢族罪孽、個人驕傲(Hubris)與社會規範衝突的必然結果。例如,《俄狄浦斯王》中對“知”與“盲”的辯證關係分析,遠超簡單的宿命論解讀。 第三篇章:哲人的沉思——從城邦到宇宙的理性探索 古典精神的精髓在於其對“秩序”(Kosmos)的探求。本篇將追溯從自然哲學傢到蘇格拉底學派的思維路徑。 前蘇格拉底的物質本源之爭: 對米利都學派(泰勒斯的水、阿那剋西米尼的‘氣’)的探討,旨在展示早期人類如何試圖用可觀察的自然現象來解釋世界的起源,擺脫神話的束縛。本書將重點分析赫拉剋利特(Heraclitus)“萬物流轉”的思想,將其視為對靜止形態的早期批判。 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與城邦倫理: 細緻梳理蘇格拉底通過詰問法(Elenchus)對雅典民主精英階層所進行的“思想體檢”。他的死,被視為哲學追求獨立於政治權力的裏程碑事件。 柏拉圖的“理念論”與理想國構建: 本書將詳盡解析“洞穴寓言”的認識論基礎,探討其對絕對真理(Forms)的追求如何影響瞭後世的西方形而上學。同時,對《理想國》中“哲學王”的設想,是對當時民主弊端的深刻反思,而非簡單的烏托邦藍圖。 亞裏士多德的經驗主義轉嚮: 對其邏輯學、倫理學和政治學著作的綜閤性考察,強調亞裏士多德如何將觀察和歸納引入哲學研究,為後來的科學方法奠定瞭基石。尤其關注其“中道”(Golden Mean)原則在倫理實踐中的指導意義。 結語:古典的遺産 全書的收尾部分,將總結古典文明如何通過其對理性、辯論、個體英雄主義和城邦責任的構建,成為西方文明不可磨滅的底層代碼。本書旨在嚮讀者證明,古典神話並非遙不可及的古老故事,而是理解當代西方藝術、政治結構乃至思維模式的必要鑰匙。它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首次係統性地思考“我是誰”、“我們該如何生活”的百科全書式的記錄。全書引用大量一手文獻的權威譯本,並輔以最新的考古學解釋,確保瞭內容的深度與可靠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東京製菓學校


  1954年開校。是培育日式糕點、西式糕點、麵包專業人纔的專門學校。採實際操作,囊括最新機具、特殊設備以及國內外頂級師資陣容…等,提供全方位的課程。分為日間部及夜間部,實習授課約佔全體的80%,從歐洲傳統的麵包到變化的餐食調理麵包,可以學習現今日本販售的所有麵包製作法。此外,也能習得石窯烘烤的麵包製作技術、酵母種的培養及處理等,各種麵包製作的高度技術。www.tokyoseika.ac.jp/
 

圖書目錄

本書的使用方法    4
麵包的基礎知識    5

現在,非吃不可!
色彩繽紛“吐司”的選擇    6
頂級吐司&日常吐司    7
變化風味的吐司    12
水果三明治    14

令人懷念的美味!
橄欖形麵包變化目錄        16
為瞭美味地享用麵包        18

讓麵包變得更好吃!            
搭配變化食譜    21
披薩風格開麵三明治/海味焗烤風格開麵三明治            21
覆盆子麵包布丁/保斯竇剋    22
普羅旺斯燉菜的皮塔餅三明治/麵包丁                23

各種享用方法!
世界各地麵包的搭配變化    24
以西洋雙陸棋來解說!    
麵包的歷史    26

世界麵包之旅    30

法國—32

長棍Baguette        33
麵包身高比一比①長棍    34
巴塔Bâtard    36
巴黎人Parisien        37
細繩Ficelle    38
2裏弗爾麵包/圓球Deux Livres/Boule                39
麥穗Epi    40
蘑菇Champignon        41
雙胞胎Fendu    42
橄欖形麵包Coupe/煙盒Tabatiere                43
可頌        44
巧剋力麵包Pain au Chocolat    45
麵包身高比一比②可頌    46
葡萄麵包Pain aux raisins    48
牛奶麵包Pain au lait        49
僧侶布裏歐Brioche à tête    50
慕斯林布裏歐Brioche mousselin/楠泰爾布裏歐Brioche de Nanterre    51
鄉村麵包Pain de campagne    52
發酵種麵包Pain au levain    53
洛代夫麵包Pain de Lodève    54
裸麥麵包Pain de seigle        55
全麥麵包Pain complet        56
核桃麵包Pain aux noix        57
洛斯提剋Pain rustique    58
普羅旺斯烤餅Fougasse        59
吐司Pain de mie        60

義大利—61
佛卡夏Focaccia    62
巧巴達Ciabatta    63
麵包棒Grissini        64
玫瑰麵包Rosetta    65
瑪格麗特披薩Pizza Margherita    66
托斯卡尼麵包Pane Toscano    67
潘娜朵妮Panettone        68
黃金麵包Pandoro    69

德國—70
小麥裸麥混閤麵包Weizenmischbrot    71
混閤麵包Mischbrot        72
重裸麥麵包Roggenmischbrot    73
裸麥麵包Roggenbrot        74
全穀粉麵包Vollkornbrot         75
黑裸麥麵包Pumpernickel    76
粗磨裸麥麵包Roggenschrotbrot    77
裸麥片麵包Flockenbrot        78
柏林鄉村麵包Berliner Landbrot    79
瑞士麵包Schweizer Brot    80
白麵包Weissbrot    81
布雷結Brezel    82
德式酥皮麵包Quarkplunder    83
罌粟籽酥皮麵包Mohnplunder    84
罌粟籽蝸牛麵包Mohnschnecken    85
烤盤蛋糕Blechkuchen    86
柏林果醬麵包Berliner Pfannkuchen    87
史多倫Stollen    88
堅果蝸牛麵包Nussschnecken    89

日本—90
吐司(方形吐司)    91
紅豆餡麵包    92
巧剋力奶油捲/果醬麵包    93
奶油餡麵包    94
菠蘿麵包    95
橄欖形麵包    96
炒麵麵包/火腿捲        97
明太子法國98
    
咖哩麵包    99
麵包身高比一比③咖哩麵包    100
甜食        102

印度—103
饢餅Naan    103
炸麵餅Bathura    104
恰巴提Chapati    105

中國—106
饅頭        106
花捲        107
馬拉糕        108

丹麥—109
奶油蛋糕Smor kager        110
罌粟籽酥皮麵包Tabirkes    111
奶油蝸牛麵包Smor Snegle    112
三種穀物麵包Trekornbroad    113
斯潘道丹麥酥Spandauer    114

奧地利—115
凱撒麵包Kaisersemmel        116
鹽麵包捲Salzstangen    117
嚮日葵麵包Sonnenblumen    118
咕咕洛夫Gugelhupf        119
堅果麵包Nussbeugel        120
酥皮麵包Plunder    121

芬蘭—122
裸麥麵包Ruis Limppu        123
裸麥鄕村麵包Peruna Limppu    124
裸麥麵包Happan Limppu    125
裸麥麵餅Hapan Leipa    126
卡纍利阿地方麵包Karjalan Piirakka                127
小圓麵包Pulla    128

匈牙利—129
波加查Pogacsa        129
蘭戈斯炸麵包Langos        130

英國—131
英式吐司English Bread        131
麵包身高比一比④英式吐司    132
英式瑪芬English Muffin    134
司康Scone    135

愛爾蘭—136
黑麵包Brownbread        136
    
瑞士—137
辮子麵包Zopf    137
提契諾麵包Tessinerbrot    138
博利麵包Bürlibrot        139

荷蘭—140
虎皮麵包Tijgerbrood/Dutch Bread    140

俄羅斯—141
皮羅什基餡餅Pirozhki        141
黑麥麵包Rye bread    142

西班牙—143
蝸牛麵包Ensaimada        143
薄餅Coca        144

土耳其—145
餐食麵包 Ekmek        145
麵餅Pide        146
拉瓦什Lavash    147

中東—148
皮塔餅Pita         148

伊朗—149
巴巴裏麵包Barbari        149

衣索比亞—150
因傑拉餅Injera    150
達波香料麵包Dabo        151

美國—152
奶油捲Butter roll    153
葡萄乾麵包Raisin bread    154
貝果Bagel    155
麵包身高比一比⑤貝果    156
甜甜圈Doughnut    158
白麵包WhiteBread        159
全麥麵包Whole-wheat Bread    160
麵包(漢堡麵包)Bun        161
熱狗麵包Hotdog Buns        162
瑪芬Muffin    163
肉桂捲Cinnamonroll        164
舊金山酸種麵包San Francisco Sour Bread    165
    
墨西哥—166
玉米餅Tortilla        166

巴西—167
巴西起司球Pão de queijo    167

當地麵包MAP    168
麵包關鍵字集    172
麵包的“定期訂購”&預購    176
SHOP LIST    177
BREAD INDEX    190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36956
  • 叢書係列:Easy cook
  • 規格:軟精裝 / 192頁 / 17 x 23.5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文

「沒有麵包的話,那就吃布裏歐吧!」
何桂育 (巴黎不打烊版主)

 
  1789年的10月5日,從清晨就開始下著雨,但幾韆名巴黎婦女們還是決定在雨中徒步到凡爾賽宮,她們要嚮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後瑪麗˙安東妮抗議她們難以忍受的饑餓。
 
  法國18世紀下半葉開始流傳著一個「饑荒協議」,民間謠傳路易十五的財政大臣和穀物商馬利賽在1765年時簽署瞭一個協議,讓穀物商可以在收成不佳時炒作市場行情,最後導緻物價漲上而人民沒有麵包可吃。
 
  這些婦女們上午齣發,在雨中和泥濘中,以及大砲的轟炸聲中,她們在孩子們的陪伴下,忍受著飢餓走瞭六個多小時到凡爾賽宮抗議巴黎的麵包短缺。疲憊不堪而狼狽的女人們在凡爾賽宮求見國王與王後一麵,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的露颱上露麵,並答應婦女們的要求,迴到巴黎麵對民眾的不滿。
 
  這是法國大革命的開端,巴黎人因為沒有麵包吃而引起的不滿,從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法國人的主食是麵包。因此巴黎到處都是麵包店,法國外省或鄉下小鎮的麵包店也極為重要,是大傢三餐寄託的重要由來,從早餐的可頌、巧剋力麵包和葡萄乾麵包,到午餐和晚餐的主食長棍麵包、鄉村麵包⋯⋯,法國麵包店裡有著琳瑯滿目的選擇。
 
  「沒有麵包的話,那就吃布裏歐吧!」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流傳的一句話,說是齣自瑪麗 · 安東妮王後之口。但事實上,這句話最早的紀錄是盧梭撰寫路易十五宮廷裡的一位公主所言,最後卻隨著瑪麗˙安東妮的揮霍形象加諸在她身上。
 
  布裏歐麵包是什麼?東京製菓學校的伊藤常至和仲野明宏二位教授所撰寫的《世界麵包百科圖鑑》一書中有介紹,同時也提及瞭流傳是瑪麗˙安東妮王後的這句話。推薦有興趣知道世界上各種麵包典故、起源或口感和材料比例的朋友們閱讀《世界麵包百科圖鑑》,認識這個讓法國人革命的主食-麵包。

推薦文

麵包迷,看過來!走一趟舌尖上的世界旅行
楊馥如(旅義作傢)

 
  「為什麼在餐廳要奶油抹在麵包上,會被人傢翻白眼?」好友在義大利旅行,到托斯卡尼山城的小館子;整日行走,她飢腸轆轆,看到桌上有麵包,開心到不行,順口要奶油卻瞭碰一鼻子灰。「不給也罷,麵包冷冷的,奶油根本抹不開!」電話中,朋友氣呼呼的,我隻好等她消氣,纔慢慢解釋義大利人吃麵包的方式。
 
  旅行到世界各國,當地的麵包該怎麼吃,真是一大學問。除瞭米食,麵包大概是每個國傢最日常的食物,看似平凡無奇,實際上別有學問,從原料、做法、食用方式,無不蘊含該國飲食文化靈魂。
 
  《世界麵包百科圖鑑》一書中,日本人用钜細彌遺的研究精神,把世界各國最具代錶性的麵包羅列呈現,將每款麵包的原文名字、主要原料、製作方法、食用方式,甚至文化背景,用簡單扼要的敘述介紹給讀者:長棍、貝果、瑪芬、司康、咕咕洛夫、潘娜朵妮、布裏歐,愛吃麵包的人對這幾款應該不陌生,不過它們的用料、烘焙過程和身傢背景,也許大傢尚不清楚;至於伊朗的巴巴裏麵包(barbari)、土耳其的芝麻香料餐包(Ekmek)、荷蘭的虎皮麵包(Tijgerbrood)、芬蘭的船型餡餅(Karjalan Piirakka),光聽名字就讓人著迷,就算還沒緣吃到,讀著異國麵包的文化故事,仿佛四海神遊,繞瞭世界一圈。
 
  ‘CUT’和「麵包身高比一比」是這本書中我覺得很有趣的部分:把各國特色麵包縱切,藉此分析外觀與質地,並由此帶齣歷史流變,太迷人瞭!知道嗎,anatomy 「解剖學」這個字,希臘文字源意謂「端詳、檢視的藝術」,《世界麵包百科圖鑑》這本書把知識變好吃,我想你會喜歡。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必須讚嘆一下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等級!身為一個視覺動物,我對「圖鑑」類的書籍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大概翻兩頁就會闔上。但這本《世界麵包百科圖鑑》在視覺呈現上做得極為齣色。每一個麵包的「剖麵照」都拍得令人垂涎,那種光影的掌握、對麵團紋理的細膩捕捉,簡直是在展示雕塑藝術。光是看著那些氣孔孔洞,我都能想像齣麵包師傅的功力。更別提書中為瞭區分不同地域的麵包類型,所採用的色彩區塊和字體設計,都相當有巧思,讓讀者在瀏覽龐大的資訊時,不容易感到視覺疲勞。我個人特別喜歡它在介紹「地方特色麵包」時,加入瞭一些當地節慶或飲食習慣的插圖或版麵設計,這讓閱讀體驗更立體化。它不隻是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可以反覆欣賞的攝影集與文化筆記的混閤體。對於那些注重閱讀體驗和書籍質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實體質感絕對值得收藏。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衝擊,是它徹底顛覆瞭我對「麵包」這個詞的既有認知。在颱灣,我們習慣把甜麵包、吐司、歐式酸麵包混為一談,但這本圖鑑卻細膩地區分瞭不同地區對「主食」與「點心」的區分。它用極為客觀和科學的態度,去解構不同文化中,穀物如何被加工成數百種不同的形態。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它對於「發酵」過程的深入探討,那種跨文化的對比分析,讓我理解到酵母菌在不同氣候、不同原料下的微妙變化,這遠超乎我過去在一般食譜書中學到的知識。它不是教你如何做齣最好的麵包(雖然也隱含瞭這些知識),而是引導你去「理解」麵包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背後的環境、歷史和技術限製。這種從宏觀角度切入的敘事方式,讓這本「百科」的份量感和學術價值大大提升。對於想從根本上提升自己對烘焙科學與文化素質的朋友,這本書無疑是提供瞭一個極為紮實的基礎框架。

评分

說真的,這本圖鑑的編排方式,讓我這個非專業烘焙師也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沒有那種學術教科書的枯燥感。我一直覺得,食物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它背後的故事,而這本書顯然深諳此道。每一個麵包單元後麵都有詳盡的「起源與典故」介紹,這部分寫得非常生動,彷彿能讓我聞到遙遠國度烘焙坊裡的煙火氣。例如,書中提到某款東歐黑麥麵包的形成,竟然跟某個歷史時期的物資短缺有關,這種將飲食文化與社會變遷連結起來的寫法,讓我對那個麵包產生瞭一種新的敬意。而且,它的「終極版」稱號不是浪得虛名,收錄的數量和深度都讓我驚訝。我以前總覺得自己對麵包還算瞭解,但讀完之後纔發現,自己認識的可能隻是冰山一角。書中那些非常專業的術語和烘焙技法,雖然有點挑戰性,但作者的解釋非常到位,即便是像我這樣偶爾自己玩玩麵包的傢庭主婦,也能大緻掌握其中的精髓。總之,這本書成功地將「百科」的嚴謹性與「圖鑑」的趣味性完美結閤,非常適閤喜歡邊看邊學習的讀者。

评分

這本《世界麵包百科圖鑑:終極版!》真的是麵包控的天菜,我光是翻閱目錄就覺得心花怒放!身為一個從小就愛往麵包店跑的颱灣人,我對各國的烘焙文化一直很有興趣,但很多時候,網路上零散的資訊拼湊起來總覺得少瞭點係統性。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不隻是簡單地介紹瞭某個麵包長什麼樣子,而是把整個「麵包宇宙」都搬過來瞭。我特別欣賞它對歷史脈絡的梳理,像是某個古老的法式麵包如何隨著時代變遷、移民到瞭哪個國傢,進而產生瞭新的變體,這些細節的考究,讓我覺得讀起來就像在追一部精彩的歷史劇。而且,它涵蓋的範圍真的太廣瞭,從歐洲的經典到亞洲那些比較少見的街頭風味,甚至連比較少人討論的美洲和非洲的麵包都有涉獵,這讓我的麵包地圖瞬間擴張瞭不少。看到那些精緻的剖麵圖,簡直是視覺饗宴,光是想像那種氣孔的分布、外皮的酥脆度,就讓人忍不住想立刻動手試做,或者衝去麵包店尋寶。對於真心熱愛烘焙藝術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鎮山之寶,它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深度的文化體驗。

评分

坦白說,我這輩子買過不少關於美食的書籍,但很少有像這本《世界麵包百科圖鑑》這樣,讓我感覺「物超所值」到有點不可思議的程度。當你看到它收錄瞭多達123種麵包,而且每一種都有詳盡的圖文說明,你就會明白這背後投入瞭多少心力去田野調查、去查閱文獻。這已經超越瞭一般商業齣版的範疇,更像是一種對全球烘焙遺產的搶救性記錄。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沒有「獨尊某一種流派」,例如偏袒法式或德式,而是以一種極度平等的視角去介紹每一款麵包,無論它是源自貴族宮廷的精緻小點,還是偏遠地區的樸實粗糧。這種包容性,讓讀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對不同文化保持尊重的態度。對我來說,這本書就像一本隨身攜帶的「環球麵包護照」,每次翻閱,都像完成瞭一次新的味覺與知識的旅行,完全值迴票價,甚至讓人期待是否有後續的「甜點或鹹派」的百科問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