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記得剛取得博士候選人的那一年,博士論文選題上茫然無助,當時身兼導師與論文指導的徐美苓教授曾問我:「畢業後你想教什麼?」我毫不猶豫地說:「我想教創作!」她繼續問:「那你教的創作又與其他人有何不同?」我當時呆住發愣,因為我從來沒去想創作該如何教。這段對話或許就是激發我潛在對創作活動的探究熱情,至今形成創作實務教學與研究的動力來源,在藝術、教育等跨領域學門內深耕。
儘管認識很多藝術創作的朋友,但他(她)們仍然很難講清楚創作實務研究是什麼。我隻能說他(她)們每一次創作都是一場精彩的冒險,在積極熱情創造作品的同時,有脈絡迴顧、田野調查、批評辯證的研究意圖。我感覺藝術學門既然是藝術學者取材於人類想像力、創造力建構齣來的學問,理想上如經藝術創作者的熱情與努力,藝術創作研究的知識應能迴饋人群而在社會實踐上有相當的發揮。
由於我個人性嚮與興趣使然,使命感驅使我個人學術實踐想要貼近創作的人與場域,但以旁觀者的研究態度切入完成資料收集與論文撰寫,如此學術實踐與我心目中的創作實踐還有一段距離,我齣入於研究者與創作者之間,嘗試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直到接觸到藝術本位研究方法論後,在建構知識的認識論上允許創作者混閤各種研究方法,並對自我做研究,於是我在質性方法論上找到敘說探究等立足點,逐漸浮現各種可能性下我不斷在課堂上思索探究「如何教創作」,當我把學習場域轉換成創作場域時,我所研究的不隻是課程與教學,同時也是師生間的創造性關係,迴應並敲響我在創作教學實務上的探險。換句話說,純粹研究的知識,如果不經過另一層次的實踐轉化,隻能在學術圈裡流通,但透過教學場域的實踐轉化,甚至經過社會溝通的實踐歷程,就有機會主動地將創作實務傳播齣去,更能讓相關的公眾瞭解並產生影響。
最後,我要感謝那些所有愛我的人,我在感受你(妳)的存在裡茁壯成長,豐富我創作思考的心靈。於是,我每天開始習慣創作,那些能跟你(妳)分享的故事,這也是我認為創作第一原則:作品是禮物,送給喜歡你的那個人或那群人,而不是你喜歡的人。因為你喜歡的人不一定喜歡你,不會給你(妳)迴應;但喜歡你的傢人、朋友他們會給迴應。作品是在精神交流中存在,有愛有情的錶情世界是創造力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