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詩集。書店

沙漠。詩集。書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娜蒂亞.瓦瑟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本獻給所有愛書人的絕美情書
「笛瓦書店的誕生,是對這個不關心文字的世界所做的迴應」
~埃及第一間現代書店「笛瓦」,創辦人的深情告白~

  開在沙漠裡的書店,是一座滋養人們的綠洲
  埃及曾是書店沙漠,直到2002年笛瓦(Diwan)誕生,埃及纔有瞭第一間現代書店。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中,笛瓦是詩集,也是開會的地方、招待所,具有「公共」的意義。

  如今的笛瓦,已不隻是間書店,而是許多埃及人共同的生活空間,也是觀光客認識埃及的窗口。

  ▌充滿淚水與歡笑,彷彿「機智書店生活」的動人記敘
  書笛瓦的源起,隻是三個20、30、40歲的文藝女青年一不小心的浪漫書店大夢,草創初期卻連營業執照都難以歸類。在創辦人娜蒂亞的幽默筆觸與巧思安排下,帶領讀者一起經歷20多年的笑淚歷程,走進專屬於埃及的文化綠洲風景。
 
    架上明明精挑細選瞭許多經典名著,沒想到觀光客最愛買的還是阿嘉莎.剋莉絲蒂《尼羅河謀殺案》!料理食譜區陳列瞭許多世界名廚的精美食譜,但中東每位新娘永恆必備的嫁妝,仍是娜奇拉老師以傳統阿拉伯文撰寫的《烹飪原理》。小時候都聽過的《天方夜譚》,卻因為宗教因素,一天到晚被客人檢舉,甚至差點上不瞭架……

  笛瓦寄託著娜蒂亞的人生與使命,也寄託著每一位愛書人的靈魂。
  歡迎你走進來,一起共享這座綠洲。

共鳴推薦

    ⧋ 李桐豪|作傢
    ⧋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經營者
    ⧋ 許恆康|「浪跡旅攝 康康」版主、行旅攝影師、作傢
    ⧋ 張瑋軒|女人迷創辦人、作傢
    ⧋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 廖科溢|旅遊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 鄭宇庭|新手書店店長
    ⧋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 盧鬱佳|作傢
    ⧋ 薛良凱|普拉爵文創創辦人
    ⧋ 謝金魚|歷史作傢
    ⧋ 韓良憶|作傢
    ⧋ 簡明偉|金石堂汀州店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娜蒂亞.瓦瑟夫(Nadia Wassef)


  2002年,娜蒂亞與姊姊及好友在開羅創辦埃及第一間現代書店「笛瓦」,以多語種書籍、複閤式經營為特色,並導入暢銷排行榜等製度,成功培養齣眾多讀者。如今的笛瓦已有十間分店,是埃及最具代錶性的書店品牌。

  《富比士》雜誌連續三年(2014~2016)將娜蒂亞評為「兩百位最具影響力的中東女性」之一。她擁有三個碩士學位,分別是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的社會人類學、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開羅分校的英語與比較文學,以及倫敦大學柏貝剋(Birkbeck)分校的創意寫作。曾與姊姊閤編攝影集《尼羅河女兒:埃及婦女運動攝影集1900-1960》(Daughters of the Nile: Photographs of Egyptian Women’s Movements, 1900-1960),是第一本記錄埃及婦女的攝影齣版品。

譯者簡介

陳柔含


  大學及研究所皆畢業於臺大生化科技學係,喜歡透過翻譯與研究探索世事,並將收穫傳遞給更多的人。

  譯有《這是我的名字》(野人文化)、《人體的運作美學》、《金魚男孩》、《墓園女孩》、《黑神駒》(以上為小樹文化)、《專注力:吸引力法則的成功關鍵》(好人齣版)。

  聯絡信箱:jouhanchen@gmail.com

圖書目錄


1 咖啡吧
2 埃及精粹
3 料理食譜
4 商業管理
5 育兒教養
6 經典名著
7 藝術設計
8 自我成長
後記
謝辭


 

圖書序言

序(節錄)

  我跟赫茵是在二〇〇一年某天晚上想到要開笛瓦的,那時我們在跟幾位老朋友享用晚餐,有齊亞德、妮哈爾,和妮哈爾當時的先生阿裏。有人問瞭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做任何事,你想做什麼?我跟赫茵的答案一樣,我們想開一間書店,開羅的第一間新式書店。當時我們的父親剛因殘酷的運動神經元疾病過世,身為長年書蟲的我們便往書裡尋找慰藉,但這座城市並沒有現代化的書店。韆禧年之際的埃及,走偏數十年的社會主義讓齣版、發行和書商隻能苟延殘喘。從埃及第二任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開始,再經過沙達特(第三任)和穆巴拉剋(第四任),因政府無法應對人口激增,導緻瞭文盲、貪腐和基礎建設縮減的問題。為瞭壓製歧見,每一任政府都嚴格管製文化產齣。作傢彷彿成瞭政府員工,文學被淩遲處死,對閱讀或寫作有興趣的埃及人寥寥無幾。在文化萎縮的時局下,開書店似乎不可能,卻又十分必要。我們驚訝的是,同桌朋友竟然也對此很有興趣,那天晚上齊亞德、阿裏、妮哈爾、赫茵和我就成瞭事業夥伴。在那之後的幾個月裡,我們不停討論、組織、規劃;接著,赫茵、妮哈爾和我開始運作。患難與共讓我們成瞭命中注定的姊妹、創建笛瓦書店的三位女性。

  我們三個性格南轅北轍。赫茵喜歡保有自己的空間,是極度忠心的朋友;妮哈爾重視心靈層麵,為人慷慨;而我是個行動派。我們是彼此的事業夥伴,也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怕失敗。我們依照專長和熱情來分工,我跟赫茵擅長麵對書,妮哈爾擅長麵對人,但這樣的工作分配並不是死的。語言是我們共同的愛好,我們也將心力與勞力獻給文字。我們都以埃及文化為榮,也渴望將它分享齣去;我們沒有商業計畫書,沒有倉庫,也無所畏懼;我們沒有因為缺乏資歷而感到負擔,也不在意未來會遇到什麼挑戰;我們都是年輕女性,我二十七歲,赫茵三十歲,妮哈爾四十歲。往後二十多年裡,我們會握著彼此的手,一起走過結婚、離婚,一起見證生命的誕生與死亡;我們會遇到在父權社會經營事業的睏境,一起剋服騷擾與歧視、設法說服專製的官僚,並在過程中逐漸懂得對付埃及的審查規範。

  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這間書店不能帶有過去的遺風,它必須具有使命和願景,每個方麵都要有其涵義,就從店名開始。有天中午,我跟赫茵正在跟這個問題奮戰,我們的母親菲薩客氣地聽我們說話,但對我們提的幾個名字都不以為然。她想趕快好好吃午餐,於是提議用「笛瓦」作為店名。她舉齣這個字的幾種意思:笛瓦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是詩集的意思,也是開會的地方、招待所、沙發,以及某種高級官員的職稱,「笛瓦」還是一種阿拉伯文的字體。她停頓一下,接著說這個字在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的發音都一樣,說完便繼續吃盤子裡的食物,不管我們瞭。

  笛瓦之所以誕生,是為瞭對這個不關心文字的世界做齣迴應。她生於二〇〇二年三月八日,那天正好是婦女節。她不隻是一個占有空間的實體。她樂於接納並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她就像個好主人,會希望老客人在咖啡吧多待一會。原則上她反對吸菸,她知道這個國傢大部分地方都不禁菸,但她決心要當一個錶率。她的思想比起社會所允許的還要高尚;她為人正直,但不會懲罰竊賊;她有一顆真誠的心,並堅持淘汰那些與真誠背道而馳的人;她不喜歡數字,不喜歡以二分法劃分的世界,因此決定做齣改變,用書一本一本地改變;她認為東西南北是有侷限的字眼,所以她要帶給大傢阿拉伯文、英文、法文和德文書,讓人們和思想得以匯聚。

  笛瓦是我寫給埃及的情書,它讓我尋找自己,尋找我的開羅、我的國傢,它也是這趟尋找的一部分。而這本書是我寫給笛瓦的情書,每一章都是書店裡的一個區域,從咖啡吧,到自我成長書區,再到常常齣入其中的人,他們是同事、常客、臨時工、竊賊、朋友,以及視笛瓦為傢的傢人。寫情書的人都知道,信中的訴求幾乎不可能達成。我們做齣嘗試,然後失敗,將無形情感化為有形。我們嚮那終將來到的結局奮戰,知道天地之間皆白駒過隙。我們選擇感謝當下,無論那是多麼短暫。

圖書試讀

1 咖啡吧(節錄)
 
即使是在我們開設笛瓦以前,也有人不認同我們的嘗試。我們還在研究階段時,妮哈爾的先生阿裏(也是共同創辦人之一)建議我們訪談一些作傢,瞭解他們都在哪裡買書。阿裏畢業於開羅的德國學校「德國新教高中」(Deutsche Evangelische Oberschule),他是狂熱的讀者,十分好親近,笑起來很有感染力。他善於與人建立並維繫友誼,且不論年齡、地域和意識形態,這種能力讓我十分讚嘆。某天下午,我們跟他一起拜會一位埃及很有名望的記者,這位記者一邊聽我跟赫茵講述想法,一邊上下打量我們。最後,記者提齣他的定見:我們是資產階級主婦,隻不過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自從中產階級消亡後,埃及人就不再閱讀。
 
「可是,一定要經濟條件允許,事物纔能存在嗎?」我問那位記者。「政府維護花園、博物館、圖書館這類公共空間,讓國傢的文化更健全。但為什麼換成個人在做類似事情時,你就認為會失敗?」
 
「妳們都是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女子,換作是我的孩子我也會這樣說,我是在讓妳們省下失望的麻煩。妳們不知道經商會遇到什麼挑戰,何況是靠閱讀維生的生意,妳們會被供應商和客戶生吞活剝。」
 
我心想,你不用管我失不失望,可是埃及呢?一個不重視文化建設,隻發展水庫和公路的國傢,未來又會如何呢?答案顯而易見。我們的博物館變成追念館,死寂空間供奉著少數強人的勝利;我們的教科書則是附和著這些謊言和失敗。這位記者認為,文化是精英纔會關切的事,書本跟在貧窮線邊緣掙紮的人扯不上關係。他說的沒有不對,但我們必須對這間店和書本抱持信念,如果連埃及人自己都對我們的源頭感到陌生,又怎麼能知道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