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輸實務(第二版)

航空運輸實務(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蘇宏義
图书标签:
  • 航空運輸
  • 航空實務
  • 運輸管理
  • 物流
  • 民航
  • 空運
  • 貨運
  • 機場
  • 航空法規
  • 航線規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是航空運輸規劃實務多於理論的書籍,幾乎將與航空運輸相關的運作業務都涵蓋其中;因此,本書著重於航空公司的設立、規劃與經營的實務,對於航權的爭取、航線的規劃、飛機的取得、航線∕航班的安排、航空客∕貨運輸、航空服務、飛航安全、機場、航空法規,以及海峽兩岸如何共同發展兩岸航空運輸等,亦多所論述。

  2019年底起至今全球Covid-19疫情蔓延,各國政府頒布出入國境的管制與隔離,不僅打亂了旅遊、商務的搭機,讓航空公司損失慘重,乘客和飛行組員也必須注意遵守許多防疫和隔離的規定,書中也特別補充相關說明。

  本書適合當成大專院校交通運輸觀光科系的教學書籍,也適合已經在航空公司工作者參考,及喜歡出國旅行者做為實用的工具書。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技术与实践 导言 在日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商业环境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SCM)已不再是单纯的“运输与仓储”职能,而是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升运营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要素。本教材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实践路径。它不仅为物流管理、供应链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也为企业中从事采购、库存、运输、分销及战略规划的专业人士提供深入的参考和指导。 第一部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框架 本部分首先界定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第一章:供应链的演进与核心概念 本章追溯了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物流到集成化、网络化供应链的演变历程。重点阐述了“端到端”的视角,强调了供应链的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详细解析了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计划(Plan)、采购(Source)、制造(Make)、交付(Deliver)和退货(Return)的五大流程(SCOR模型基础)。讨论了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包括成本优化、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以及风险最小化之间的平衡。 第二章:需求预测与计划(S&OP) 准确的需求预测是整个供应链的基石。本章系统介绍了多种预测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如德尔菲法、市场调研)和定量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法,以及回归分析)。随后,深入探讨了销售与运营计划(S&OP)的流程与机制,强调跨部门协作的重要性,确保供需双方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从而有效平抑需求的波动性。 第三章:库存管理的核心原则 库存是供应链中的“血液”,其持有成本与缺货风险并存。本章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库存(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在途库存)及其管理目标。重点讲解了经典库存模型,如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再订货点(ROP)系统、以及ABC分类法在库存控制中的应用。此外,还引入了安全库存的确定方法,以应对需求和提前期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采购与供应商关系管理(SRM) 采购职能已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本章涵盖了从需求识别、寻源、评估到合同谈判的全过程。深入探讨了供应商选择标准、绩效评估体系(如平衡记分卡在采购中的应用),以及建立长期、共赢的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策略。尤其关注了战略性寻源(Strategic Sourcing)的概念和实施步骤,以及如何通过集中采购和风险共担机制来降低总体采购成本。 第二部分:运营优化与执行 本部分聚焦于供应链中的实际操作层面,即如何高效地执行计划。 第五章:生产与运营管理基础 本章连接了供应链计划与实际的生产活动。讨论了面向订单(Make-to-Order, MTO)与面向库存(Make-to-Stock, MTS)等不同的生产策略。深入分析了生产能力规划、负荷均衡、车间调度(Job Shop Scheduling)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核心理念,如价值流图(VSM)和消除浪费的七大原则。 第六章:仓储与内部物流优化 高效的仓储是实现快速交付的关键。本章详细介绍了仓库的功能布局设计(包括U型、L型布局的适用性分析)、存储策略(如固定库位、随机库位)和拣选策略(如单批次、波次拣选)。重点讲解了仓库管理系统(WMS)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导引车AGV、立体仓库系统)来提升吞吐效率和准确性。 第七章:运输管理与配送网络设计 运输是连接供应链各节点的物理桥梁。本章系统介绍了各种运输模式的优缺点、成本结构和适用场景(公路、铁路、水运、空运)。核心内容在于运输优化,包括车辆路径问题(VRP)的建模与求解思路,以及多式联运的组织与协调。此外,深入探讨了配送网络的选址问题,运用定点模型和区域划分模型来确定最佳的仓库和配送中心位置。 第三部分:供应链中的技术与风险管理 现代供应链的韧性与效率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风险应对能力。 第八章:供应链信息系统与数字化转型 本章分析了支撑现代供应链运作的关键信息技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物流模块的应用、供应链规划(SCP)软件、物联网(IoT)在货物追踪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数字化双胞胎”在供应链模拟和预测中的作用,以及区块链技术在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方面的潜力。 第九章: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韧性构建 全球地缘政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供应链的冲击日益显著。本章系统梳理了供应链面临的风险类型(需求风险、供应风险、流程风险、环境风险)。提出了识别、评估和缓解风险的框架,包括建立冗余库存、多元化采购策略、以及构建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恢复力(Resilience)的措施。 第十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探讨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包括节能减排的运输方式选择、包装优化、以及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在产品回收、再制造和报废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如何通过生命周期评估(LCA)来量化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 现代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跨学科的领域,要求从业者具备系统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跨文化协作精神。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且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以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全球供应链挑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蘇宏義


  1964年海大航管系畢業
  1977年獲選中美基金訓練計畫赴美研究「航空貨櫃化運輸場站管理」

  曾任
  台灣省公路局稽查員、副站長、站長
  交通部空運科專員、科長
  民航局台北航空貨運站(華儲公司前身)進口兼出品口組長、副(總)經理
  民航局空運組兼副組長
  長榮航空公司企劃本部協理、副總經理、國際事務室副總經理、首任派駐大陸總代表
  長榮空運倉儲公司總經理
  立榮航空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兩岸航空小兩會的對口)
  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董事
  台灣航空警察警友會主任委員
 

图书目录

再版序 i
 
Chapter 1 緒 論 1
第一節 航空的魅力 2
第二節 飛機的發明到航空展覽 5
第三節 航空運輸的發展與航空公司的甘苦 6
第四節 航空運輸的政治觀與國際觀 14
 
Chapter 2 飛機(一) 19
第一節 航空器與飛機 20
第二節 飛機的種類 21
第三節 飛機的取得與登記 26
第四節 航空公司企業識別與清潔美容 35
 
Chapter 3 飛機(二) 47
第一節 飛機的適航與維修 48
第二節 發動機的取得 51
第三節 飛機修護廠 57
 
Chapter 4 航 權 59

第一節 航權是航空公司的生命 60
第二節 空中五大自由∕航權 61
第三節 航權的取得 62
第四節 航權協定的簽訂 65
 
Chapter 5 民用航空的主要國際組織 79
第一節 芝加哥公約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 80
第二節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82
第三節 飛航情報區(FIR)與防空識別區(ADIZ) 84
第四節 空中交通管制(ATC)96
 
Chapter 6 航空運輸憑證與運價 99
第一節 客運 100
第二節 貨運 103
 
Chapter 7 航空公司(一) 109
第一節 航空公司的設立 110
第二節 海峽兩岸的航空公司 113
第三節 機隊與航線規劃 115
第四節 艙等與座椅的規劃 116
第五節 空中餐點與空廚業 124
 
Chapter 8 航空公司(二) 127
第一節 航空的訂位 128
第二節 航空公司的合作 130
第三節 航空貨運 135
第四節 承運航空貨物應有的認識 138
第五節 廉價航空(LCC) 139
第六節 航空公司總部及分支機構的設立 141
第七節 航班準時,空怒族不來 143
 
Chapter 9 空勤人員 147
第一節 飛行員 148
第二節 機長/副機長的職責 151
第三節 飛行必備寶典與設備 154
第四節 飛行員的管理 159
第五節 空服員 162
第六節 空勤組員的防疫作為 171
第七節 空勤組員罷工 173
 
Chapter 10 嚴重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代 179
第一節 何謂檢疫(quarantine)? 180
第二節 Covid-19新冠疫情對航空運輸的衝擊 181
第三節 航空公司營運方式的因應 181
 
Chapter 11 機 場 187
第一節 機場的建設與發展 188
第二節 機場的種類與設施 199
第三節 客運大廈 203
第四節 航空貨運站 207
第五節 機場收費 213
第六節 機場經營 213
第七節 機場與轉運中心 215
 
Chapter 12 機場地面勤務服務 217
第一節 機場地面勤務服務的範疇與重要性 218
第二節 台灣機場的地勤服務特質 219
第三節 國際機場的 CIQ 與運∕航務作業 221
第四節 機場貴賓室 232
 
Chapter 13 航空保安 237
第一節 機場保安、安檢與預防 238
第二節 航空保安法規與措施 245
第三節 緊急逃生 246
第四節 霸機的防制 250
第五節 空難的處理 250
 
Chapter 14 航空與觀光∕簽證 255
第一節 免簽證有助發展觀光 256
第二節 觀光與航空運輸互補 256
 
Chapter 15 航空運輸相關產業 259
第一節 航空貨運承攬業∕報關業 260
第二節 航空站地勤業 262
第三節 空廚業 262
第四節 航空貨物集散站經營業 263
第五節 旅行業 263
 
Chapter 16 海峽兩岸空運航線 265
第一節 空中直航的基礎─兩會空運協議 266
第二節 發展過程 267
第三節 兩岸空中新航路 268
第四節 未來發展 269
 
附 錄 271
附錄一 各型飛機最大起飛及落地重量表 272
附錄二 立榮不斷地創「心」服務 獲企業策略創新大獎 275
附錄三 以國際級水準打造「金廈一條龍」 280
附錄四 提早一步看到顧客需求 282
附錄五 立榮航空全新CIS 強化歸屬感 珍愛綠地球 285
 
參考文獻 287
後記 289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983959
  • 叢書系列:觀光旅運系列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再版序

  一般而言,知識性的專業書籍比較難吸引廣大讀者的興趣,筆者2013年3月拙著《航空運輸實務》一書這一門也是一樣。當今坊間與航空運輸相關的著作不少,都是一時之選,然能窺航空運輸全貌的不多。如今,航空運輸已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何把航空運輸的一些基本實務撰寫成書,就教讀者並融入生活當中,是本書寫作的方向。

  航空運輸包羅萬象,各項實務都有專精。拙著是筆者繼1979年出版的《空運學原理》後的四十年航空運輸經驗總整理。本書所稱的實務並非指如何駕駛飛機、如何修理飛機、如何管制飛機等技能,這些專精的技能都要經過專業的訓練,並取得執照才可執業。本書著重於航空公司的設立、規劃與經營的實務。對於航權的爭取、航線的規劃、飛機的取得、航線∕航班的安排、航空客∕貨運輸、航空服務、飛航安全、機場、航空法規,以及海峽兩岸如何共同發展兩岸航空運輸等,多所論述。

  由於筆者多年在航空運輸領域工作的緣故,在 2013 年未退休前與媒體互動頻繁,交通新聞媒體的專訪不斷;接受過《遠見雜誌》有關航空運輸服務的專訪及兩岸論壇的與談人;常接受《旅報》、《旅奇》及《旅遊界》等旅遊雜誌的採訪。曾在台灣海大及台北海院擔任航空運輸的兼任講師,不定時去交大、成大、逢甲、東吳、開南、高雄海院及台科大等學校演講與航空運輸相關的專題,累積不少經驗。因此,本書是個人工作經驗的總結,採演講式的寫法,少列法規條文與參考文獻,也不列統計表,目的在引起讀者的興趣,期待激發更多的朋友對航空運輸做出貢獻。

  由於航空運輸已是當今生活所需,不料自2019年底就有Covid-19疫情的發現,至今幾乎遍布全球,各國相繼採取保護措施,發布加強有關邊境管制的檢疫措施,甚至採取強制隔離的作法,影響所及,必要的商務旅行改以視訊為之,觀光旅遊幾乎停擺,航空公司客運的營收減少不談,組員(crew)的可排班時間被縮減,成本增加了,財務狀況勢必每況愈下,倒閉重整的不在話下。

  除了各國政府努力研發疫苗阻止病毒擴散之外,航空業者也努力開發可開發的市場,對不受疫情影響的貨運加開貨機班次,甚至拆除客機的旅客座椅,改裝載較輕的貨物如口罩等。

  拙著的每一個章節都是航空運輸的重點,因篇幅所限,只畫龍點睛。茲因拙著自2013年發行迄今已八年多,而於2019年有空勤組員的大罷工,一時擾亂台灣的民航運輸;加上2020年有嚴重新冠肺炎Covid-19的蔓延,對全球航空運輸產生巨大的衝擊,已經到必須再版補充的時候了。當然,重要的民航法規也因事實的需要做了修正;其他有關統計數據等參考資料也常會變動,故於書中就不列出,請讀者自行上網查閱。

  航空運輸是既傳統又先進的行業,筆者僅就所知撰述,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尚請前輩先進不吝賜教,無任感銘!

蘇宏義
2022年3月

用户评价

评分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教科書,應該具備啟發性,讓人能夠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不只是停留在現況的描述。我期望這本《航空運輸實務(第二版)》能在章節的結尾,對「無人機貨運」(Drone Logistics)在短程或偏遠地區的應用潛力,以及與傳統空運的協同作業模式,提出一些前瞻性的見解。此外,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在航空業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書中對於 SAF(永續航空燃料)的應用現況、碳排放計算的準確性,以及如何將這些「綠色成本」有效地納入運輸報價模型中,是否有深入的探討?如果它能平衡傳統的穩健操作與對新科技的敏銳捕捉,那麼它就不只是一本「實務」指南,更是一本引領產業思維升級的關鍵著作,能幫助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貿易中,站穩腳跟並邁向更高效益的未來。

评分

談到實務,就不能不提「機隊與艙位管理」這塊。這個環節直接決定了航空公司(或貨運承攬業者)的獲利能力。我非常好奇,這一版是否更新了對於寬體機(如 B747F 或 B777F)與窄體機(如 B737F)在不同航線情境下的載重平衡優化策略?特別是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燃油效率成為成本控制的關鍵,書中對於「單位重量的燃油消耗」與「艙位配置的彈性調整」之間的權衡關係,是否有新的建模分析?比如,在淡季時,如何快速地將客機腹艙空間(Belly Cargo)的銷售策略進行調整,以應對突發的市場供需波動,這需要的不只是理論,而是大量的營運數據支持。如果它能提供不同機型在亞洲區間航線的載重曲線範例,讓讀者可以據此推算最佳的裝載密度與價格策略,那它的實用價值就直線上升了。

评分

這本《航空運輸實務(第二版)》光是書名就讓人感覺到一股紮實的氣息,畢竟在我們這個島嶼經濟體系中,空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高科技零件的即時運輸到民生必需品的快速流通,都仰賴這套複雜的系統。我認為,一本好的實務書籍,絕對不能只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堆砌,它必須要能反映業界最前線的脈動。我特別關注的是,它在處理「最後一哩路」的物流銜接上,是否有深入探討當前電子商務帶來的包裹量爆炸性增長,以及如何優化倉儲管理與地面作業的效率瓶頸。尤其在桃園國際機場面臨的運能壓力與人力短缺議題上,書中對於自動化分揀系統或新型態的貨運站操作流程,是否有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或引入最新的國際標準(例如 IATA 的標準更新)。倘若這本書能將這些「接地氣」的挑戰轉化為清晰的SOP或決策模型,那對剛入行的年輕人或是準備晉升的管理階層來說,無疑是一本極為寶貴的工具書,而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式的參考資料。畢竟,在變動這麼快的產業裡,兩年前的「實務」可能今天就已經過時了。

评分

說實在話,航空貨運的法規和文件往來,簡直就是一套獨立的語言體系,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地獄般的門檻。我希望這本第二版在「國際航空貨運單」(Air Waybill, AWB)的填寫與驗證流程上,能夠有更細膩的圖解說明。尤其是牽涉到危險品(Dangerous Goods)的申報,那種對細節的嚴苛要求,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報關行專家在身邊手把手指導一樣,清楚標示出不同類別危險品(例如鋰電池、壓縮氣體)在包裝標籤、文件申報順序上的微妙差異。此外,空運保險的條款解析,也是一個容易讓人頭痛的區塊;書中如果能用白話文解釋「一切險」和「基本險」的理賠範圍界線,並結合台灣常見的海關查驗案例來佐證,那對避免日後陷入理賠糾紛絕對是幫了大忙。畢竟,專業術語堆砌的文字,對真正需要操作的現場人員來說,是最大的閱讀障礙。

评分

現今的供應鏈管理早已是高度資訊化的戰場,航空運輸更是如此。我非常關注電子化進程,尤其是對於 e-AWB(電子空運提單)的推廣狀況。台灣業界在跟進全球趨勢上,往往需要克服既有的作業習慣和系統相容性的問題。這本書若能提供一個清晰的路線圖,說明從紙本到全電子流程的轉換步驟、所需資訊系統的架構(如與 IATA 平台的介接),乃至於數據安全與認證問題,將會是非常及時的內容。再者,面對近年來突發的疫情或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的「韌性」變得至關重要。書中是否探討了如何建立備援的運輸網絡(Contingency Planning),或者在面對突發航班取消時,如何迅速轉換至海運或多式聯運的決策流程?這種「風險應變」的章節,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下,比單純的「標準作業流程」更有價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