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懶人高纖低脂餐:一碗滿足全穀類+蔬菜+蛋白質,好吃又好拍的豐盛美味

一個人的懶人高纖低脂餐:一碗滿足全穀類+蔬菜+蛋白質,好吃又好拍的豐盛美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娜.席玲羅.漢普頓
图书标签:
  • 高纖低脂
  • 一人食
  • 全穀料理
  • 蔬菜食譜
  • 蛋白質
  • 健康飲食
  • 懶人食譜
  • 快速料理
  • 美味食譜
  • 輕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個人的懶人高纖低脂餐
「Grain Bowl」一碗網羅全穀類+蔬菜+蛋白質
輕鬆煮出營養均衡的打卡美食
✔最少的烹飪器具:全書料理只需平底鍋、湯鍋、沙拉缽、料理刀、湯匙
✔不需烹飪基礎:10種風味醬汁自由調整口味,可清淡可濃郁
✔73道超簡單葷素料理:從沙拉輕食到豐盛拌飯,都能在幾分鐘內輕鬆搞定
  
  ●適合各種懶人:
  .很想好好為自己做頓飯,但一想到煮完還要收拾亂七八糟的廚房,就提不起勁?
  .明知外食不健康,下班卻總累到沒力氣為自己準備營養美味的餐點?
  .想要試著管理健康和體重,卻不太會料理?
  .坊間的食譜看起來都好難,份量又好多?
 
  席捲全球健康食尚、高纖低脂的「Grain Bowl」一碗料理, 
  同時滿足了全穀類+蔬菜+蛋白質的均衡營養,
  只要調整豆穀和蔬菜的比例,就能從沙拉輕食變身超豐盛拌飯! 
  各式醬汁更增添畫龍點睛的美味,口味亦可隨喜好調整,可清淡可濃郁,
  並且教你輕鬆端出媲美主廚等級的時尚擺盤,好吃又好拍,
  絕對能滿足你的各種需求!
 
  ◆讓營養完整的「Grain Bowl」料理,由內而外為你打造健康體質
  在西方國家流行多年的Grain Bowl料理,是以沒有去除麩皮及胚芽、營養更為完整的全穀物為基礎(如:藜麥、大麥、蕎麥、糙米、黑米),搭配各種高纖清甜的蔬菜或水果,再加上豆類、蛋、起司、海鮮與肉類等蛋白質,並淋上澆料或醬汁來賦予不同風味。
 
  將上述材料兼顧料理色澤搭配與視覺美感,盛放在同一碗中,無論是沙拉或正餐,都能一次攝取到最完整均衡的營養,這便是Grain Bowl料理的設計概念。
 
  本書特別以適合1~2人的份量來設計,搭配組合出可吃巧也可吃飽、健康又均衡的營養全餐,只需要短短幾分鐘的烹飪時間,當日的晚餐甚至隔天便當都有著落了!
 
  ◎綜合沙拉
  將清脆健康的蔬菜和具有堅果風味的全穀物搭配組合。從輕爽的蔬食沙拉,到以海鮮與雞肉等動物性蛋白質為基礎的豐盛沙拉,提供滿足各種口味和胃口的無窮可能性。
 
  ◎蛋奶素料理(含VEGAN純素食譜)
  以全穀物為基礎,利用可口的醬汁和澆料,將所有食材的風味融合為一體,提供素食者豐富的營養,又可做為飽足感滿分的正餐。
 
  ◎肉類與海鮮料理
  由動物性蛋白質、蔬菜和穀物組合而成,胃口再大都能吃得心滿意足。只需再搭配一個湯鍋,就能做出結合更多食材和調味方式的菜色。
 
  ◎醬汁與澆料
  能使穀物料理中的所有食材風味完美融合的靈魂,同時賦予菜餚口感與滋味,並可隨心所欲與其他的料理搭配。
 
本書特色
 
  ˙白米飯OUT!除了糙米,提供更多種類的健康穀物選擇。
  ˙滿桌碗盤OUT!使用最少的烹飪器具和料理時間,讓你餐前餐後都優雅輕鬆。
  ˙剩菜人生BYE!幾分鐘內搞定,每天都能享用當日現做、口感豐盛的營養正餐。
  ˙饑餓感BYE!從滿足小餓的吃巧,到解決大餓的吃飽,都能簡單搞定!
 
  [原書名:極簡,豐盛!一碗即全餐的健康新時尚]
《餐桌上的光影魔法:掌握食物摄影的黄金法则》 一碗美食的魅力,不仅在于滋味,更在于它如何被我们感知。 如今,食物已不再仅仅是果腹之物,它更是一种生活美学的载体,是社交媒体上吸引眼球的焦点。你是否也曾为了一张完美的餐盘照片而苦恼?食物的色彩在手机镜头下黯淡无光,纹理模糊不清,那些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在屏幕上看起来平淡无奇? 《餐桌上的光影魔法:掌握食物摄影的黄金法则》为你揭开专业美食摄影师的神秘面纱。本书并非烹饪指南,它专注于 如何将你手中的食物,用镜头语言转化为令人垂涎欲滴的视觉盛宴。我们相信,即使用最基础的智能手机,通过掌握正确的光线、构图和后期处理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餐桌上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本书的核心理念:光影,是食物的灵魂。 第一部分:寻觅“对的光”——自然之力的驯服 光线,是摄影的基石。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你深入理解光线对食物质感、色彩和情绪表达的决定性影响。我们将摒弃复杂的专业灯光设备,专注于如何最大化利用厨房和餐厅环境中天然存在的光源。 第一章:理解光线的“温度”与“方向” 色温的奥秘: 为什么冷色调的光线会让肉类显得不新鲜?我们详细解析了不同时段自然光的色温特性,以及如何利用白平衡工具来“校正”食物的真实色彩。从清晨柔和的冷光到午后强烈的暖阳,每一种光线都有其最佳应用场景。 驯服阴影: 阴影不是敌人,而是塑造立体感的关键。本书系统讲解了“顺光”、“侧光”和“逆光”这三大基本布光方式。侧光如何凸显面包酥脆的外壳和沙拉叶片的脉络?逆光如何创造出诱人的轮廓光,使液体或酱汁晶莹剔透?我们将通过大量实拍对比图,让你一目了然。 柔光箱的“平民替代品”: 专业的柔光罩价格不菲,但一张白色的卡纸、一块半透明的浴帘,甚至是简单的窗帘,都能成为你最廉价有效的柔光工具。学习如何利用反射和漫射原理,消除刺眼的“高光斑点”,让食物的表面光滑自然。 第二章:场景的搭建——背景与道具的叙事学 食物摄影是讲故事,而背景和道具就是剧本的布景。本书强调“少即是多”,避免过度堆砌,让食物本身成为绝对主角。 纹理的对话: 粗糙的木纹、冰冷的石板、细腻的亚麻布,不同的背景材质如何烘托出不同菜肴的风格?我们提供了针对性建议,例如,如何用深色背景衬托奶油的细腻,或用浅色木纹突出烤制食物的焦香。 点睛之笔——道具的选择与摆放: 咖啡豆、香草枝、调味用的粗盐、干净的餐具——这些点缀元素是提升照片质感的关键。重点在于“暗示”而非“遮挡”。介绍“黄金三角法则”在道具布局中的应用,确保画面稳定且富有动感。 “使用中”的魅力: 拍摄过程中被滴落的酱汁、叉子上挂着的意面、微微冒出的热气……这些“不完美”的瞬间,恰恰是食物最真实、最引人入胜的写照。如何精确捕捉这些动态瞬间,需要技巧和耐心。 第二部分:镜头下的视角——构图与景深的艺术 好的光线让人看清食物,而好的构图则让人想“拥有”它。本部分专注于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并利用相机或手机的设置,创造出专业级的空间感。 第三章:决定你如何“看”食物的视角革命 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视角来展现其最佳形态。本书系统分类了最实用的三大拍摄角度,并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性: 俯视(Flat Lay): 适用于展现丰富组合、几何排列或桌面全景。强调色彩搭配和整体布局的和谐感,是社交媒体上最流行的风格之一。 平视(Eye Level): 专为展现垂直高度和层次感而设,如多层蛋糕、汉堡或堆叠的煎饼。重点在于突出侧面的纹理和结构。 四十五度角(The Diner's View): 模拟食客落座后看到的自然角度,最具亲和力和代入感,适合大多数家常菜和汤品。 第四章:景深魔术——突出主体的虚实处理 模糊的背景(焦外成像,Bokeh)能瞬间提升照片的“专业度”。 理解光圈与焦距的协同作用: 对于手机用户,我们将详细解释如何利用“人像模式”或“大光圈模式”来模拟浅景深效果,并讲解如何避免过度模糊导致的“抠图感”。 焦点锁定: 你的焦点应该在哪里?是面包表面的气泡?还是汤汁中跳跃的反光点?学习如何精确对焦到食物最美味的那个细节上,让其他部分自然退隐。 第三部分:后期“微调”——让美味升华 即便是现场光线完美,后期处理也是让照片从“不错”到“惊艳”的最后一步。本书强调“克制的美学”,后期目标是“增强现实”,而非“创造幻象”。 第五章:移动端修图软件的精细操作 不再推荐复杂的桌面软件,本书聚焦于广受好评的移动端App(如Snapseed, Lightroom Mobile等),进行实用、快速的调整: 色彩的校准与饱和度管理: 如何让番茄的红更鲜亮,而绿叶菜的绿不至于失真?讲解降噪、锐化和选择性调整工具的应用。 光影的平衡术: 阴影提亮、高光压暗——如何找回那些因过度曝光而丢失的细节,特别是食物表面的油光和水光。 裁剪与构图的二次优化: 即使拍摄时已经注意了构图,后期的小幅裁剪往往能让画面更加紧凑有力。介绍“三分法”在后期裁切中的再次应用。 结语:从记录到创作 《餐桌上的光影魔法》的目标是赋予你一套完整的、可复制的美食摄影方法论。它教授的不是瞬间的技巧,而是一种看待食物和光线的全新视角。拿起你的手机或相机,现在就开始为你的每一餐创作出值得珍藏的视觉作品吧。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表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娜.席玲羅.漢普頓 Anna Shillinglaw Hampton
 
  食譜設計師暨食品造型師,住在紐約。食譜與文章經常刊載在生活雜誌《化繁為簡》(Real Simple)與美食網站《享樂》(Epicurious)上,也曾參與諸多食譜書的製作,包括《艾爾森姊妹的美味派餅》(Les délicieuses pies des sœurs Elsen)與《饗宴》(Feast)等。
 
譯者簡介
 
楊雯珺
 
  巴黎第三大學高等筆譯學院碩士,現為英法文譯者。譯有小說《舊約守密者》、《邊境森林》三部曲;繪本《風是什麼顏色》、《牆的另一邊》;生活類散文《生活如此美好:法國教我慢慢來》、《60人生多美好》。台灣是故鄉,巴黎是鄉愁。喜歡居遊與美食,夢想是每年找一個國家落腳,帶著書與電腦在當地的咖啡座從事翻譯,下工後變身漫遊饕客(flâneur gourmet),逛盪市場帶回當地食材自己烹煮,或尋訪小館品嘗道地佳餚。

图书目录

◎前言
>一碗網羅所有營養
>準備一盤營養美味俱全的餐點
①選擇品質優良的穀物 ②搭配組合的原則 ③加入生蔬菜 ④或加入熟蔬菜 ⑤加入一或兩種蛋白質 ⑥加入醬汁或品質優良的配料 ⑦錦上添花 ⑧也可運用「一鍋到底」的烹調技巧
>穀物小百科
①沖洗 ②浸泡 ③炒香 ④冷凍 ⑤烹調小百科
>五花八門的穀物
>簡單的配料
①酥脆 ②滑順 ③辣味 ④清香 ⑤甜味 ⑥鹹味

◎綜合沙拉
1.羽衣甘藍白醬沙拉
2.鮮蝦萵苣優格醬沙拉
3.鮪魚芥末醬汁沙拉
4.西瓜與菲達起司佐油醋番茄
5.芹菜蘋果華爾道夫沙拉
6.科布(COBB)沙拉
7.野米與鮭魚佐白醬
8.孢子甘藍與煙燻培根佐芥末醬汁 
9.蘿蔓生菜與烤紅蘿蔔佐白醬
10.泰式牛肉黑米沙拉
11.黑葉甘藍與雞肉佐油醋番茄澆料
12.酪梨與玉米大麥沙拉
13.春日牛排沙拉
14.雞肉與芝麻菜佐芥末醬汁
15.冬季根菜蔬食沙拉
16.扁豆與綠捲鬚生菜佐芥末醬汁
17.甜菜根與西洋菜佐芥末醬汁
18.煙燻鱒魚沙拉
19.彩虹胡蘿蔔與櫛瓜緞帶沙拉
20.無花果與羽衣甘藍佐柑橘醬汁
21.鷹嘴豆夏日風味沙拉

◎蛋奶素料理
22.紅藜佐普羅旺斯時蔬
23.韓式拌飯
24.玉米與番茄佐阿根廷青醬
25.塔布勒沙拉(TABOULÉ)佐鷹嘴豆泥
26.橡實南瓜法羅麥燉飯
27.菠菜與水波蛋佐芥末醬汁
28.烤紅蘿蔔佐中東優格
29.皺葉甘藍與水波蛋佐芥末醬汁
30.羽衣甘藍與煎蛋佐哈里薩辣醬
31.百菇燉大麥
32.蘆筍金合歡蛋佐蒔蘿優格醬
33.摩洛哥燉蔬菜
34.炙烤蜜桃黑米飯
35.烤花椰菜佐綠檸檬味噌醬汁
36.綠花椰菜與豆腐蕎麥飯
37.地瓜與紫甘藍黑米飯
38.茴香奶油南瓜佐芥末醬汁
39.藜麥辣味飯
40.加州風蔬食盅
41.香菇與青江菜蕎麥飯
42.烤番茄與白鳳豆佐阿根廷青醬
43.地中海風法羅麥飯
44.黑豆糙米飯佐酪梨醬
45.照燒豆腐黑藜飯
46.法拉費炸豆丸佐茄子芝麻沾醬
47.味噌醬清脆蔬穀缽

◎肉類與海鮮料理
48.雞肉與白菜佐綠檸檬味噌醬汁
49.香腸與紅椒辣味蕎麥飯
50.哈里薩辣醬雞肉飯
51.豬肉佐芒果古巴風藜麥飯
52.煙燻鮭魚與溏心蛋佐優格醬
53.加勒比海風炒蝦鳳梨糙米飯
54.蘆筍培根法羅麥燉飯
55.蔬菜燉珍珠大麥雞湯
56.西班牙辣腸與羽衣甘藍佐油醋番茄
57.紐奧良風燻腸什錦飯(JAMBALAYA)
58.菠菜咖哩雞
59.墨西哥風綠檸檬法羅麥粥
60.鴻喜菇鮮蝦香辣麥飯
61.鮮蝦與甜豌豆蕎麥飯
62.日式鮪魚酪梨丼飯
63.法羅麥燉牛肉粥
64.加州風雞肉飯
65.孢子甘藍沙朗牛排麥飯
66.鮪魚與白鳳豆佐阿根廷青醬
67.鮭魚酪梨飯
68.牛排佐阿根廷青醬
69.雙蔬豬肉糙米飯
70.羊肉燉麥仁清湯
71.炸雞排佐甘藍麥飯
72.土耳其烤羊肉(KEBAB)佐優格醬
73.手扒豬肩胛肉糙米飯

◎醬汁與澆料
74.蒔蘿優格醬
75.綠檸檬味噌醬汁
76.芥末醬汁
77.白脫牛奶香草淋醬
78.阿根廷青醬(CHIMICHURRI)
79.醋醃紫洋蔥
80.醬油淋汁
81.油醋番茄澆料
82.柑橘醬汁
83.辣油

◎索引
食材與料理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896509
  • 叢書系列:悠活YOHO
  • 規格:平裝 / 192頁 / 20 x 20 x 1.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一碗網羅所有營養
 
  對於尋求健康飲食的養生者來說,古代穀物重返餐桌絕對是一大福音。其實它們從未銷聲匿跡,只不過我們以前通常是吃到加工過後的形式,也就是說,去除了它們有益的外殼,連帶使得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一併流失。現在,我們很容易找到斯佩爾特小麥、硬粒小麥和大麥等原粒穀物加入料理中。
 
  為了方便起見,書中的料理通常裝成一碗,不必刀叉就能享受由高品質主食材組成的餐點。它們也能滿足特殊飲食需求:使用藜麥和米等不含麩質的穀物,對於患有麩質不耐症或乳糜腹瀉的人十分理想;加入植物性蛋白質則能讓蛋奶素或全素者也同樣吃得開心。
 
  從質地較為輕盈,口感較為清淡的布格麥和硬粒小麥,到較有飽足感和嚼勁的法羅麥米和麥仁,形形色色的穀物能夠滿足所有味蕾。多樣化的配料(水果、蔬菜、肉和海鮮)可以因應每個家人的需要,想要多添幾種或拿掉幾種都沒問題。這些菜色,不論裝成一盤或一碗,都能當成辦公室便當、帶到戶外午餐,或是在家做為一頓簡單的餐點。
 
  這本食譜將教你如何準備一頓理想的餐點。書中示範的菜色可以滿足各種胃口:有點餓的時候來盤沙拉正好,蛋奶素食或全素料理能夠吃巧又吃飽,肉類或海鮮則可提供較長久的飽腹感。有些食譜只需再用到一個湯鍋,例如清湯或燉飯,其他較典型菜色更是只需將食材、配料和醬汁拌在一起。每一道餐點都可以事先準備,健康美味快速上桌。
 
  現在就開始發揮創意,組合出你的Grain Bowl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對澱粉有點罪惡感,但又離不開飽足感的人,這本主打「全穀類」的書讓我眼睛一亮。通常講到低脂,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少吃飯麵,但長期下來那種空虛感真的很折磨人。我對地瓜、糙米、藜麥這些東西很有興趣,但常常不知道怎麼把它們用有趣的方式煮熟,而且量要控制得好。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巧妙的烹飪技巧,讓全穀類吃起來不再是「為了健康而吃」,而是「因為它很好吃所以才吃」,那就太成功了。我很好奇它如何在一碗中平衡碳水化合物的份量,同時確保整體熱量不會超標。如果能搭配一些自製的低熱量醬料食譜,那就更完美了,畢竟醬料是決定一餐是天堂還是地獄的關鍵啊!

评分

這本食譜書簡直是為像我這種生活忙碌又對健康飲食有點追求的上班族量身打造的!平常下班回家只想癱在沙發上,光是想「今天要吃什麼」就已經很傷腦筋了,更別說還要花時間準備一堆哩哩叩叩的食材,洗洗切切、煮煮炒炒,搞得廚房像戰場一樣。看到這本書的介紹,主打「一碗滿足」,那個「懶人」兩個字簡直是打到我心坎裡去了。我一直很想多吃點原型食物,多攝取纖維,但傳統的高纖低脂餐盤看起來總是少了一點靈魂,不然就是準備起來太費工。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做到「好吃又好拍」,那絕對是革命性的突破。我特別期待看到它如何將全穀類、蔬菜、蛋白質這三大營養素,用最簡單的方式整合在一碗裡,而且還能兼顧風味,畢竟食物再健康,不好吃也是白搭,誰想吃一輩子的「草」呢?希望它裡面的食譜不需要用到什麼特殊器具或稀有調味料,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擺著好看而已。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健康食譜五花八門,很多標榜低脂高纖,結果看起來不是清湯寡水,就是配料複雜到讓人望之卻步。我以前買過幾本,結果很多食譜步驟落落長,光是備料就要花半小時,根本不符合我的「懶人」需求。我比較注重的是效率和視覺上的滿足感。大家說真的,現在不拍張美美的食物照上傳社群,感覺這餐就少了一味嘛!所以這本書的「好拍」這點非常吸引我。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色彩搭配鮮豔、層次分明的搭配方式。我不奢望每餐都像網紅那樣精緻,但至少吃得健康也要吃得開心,心情好才能持之以恆。如果它的擺盤技巧可以簡單複製,那絕對是大大加分。我已經準備好要把它放在廚房最顯眼的地方,讓它成為我日常快速備餐的救星。

评分

我對「一碗滿足」這個概念一直抱持著既期待又懷疑的態度。期待是因為它代表著極簡主義的餐飲哲學,省去洗一堆盤子的麻煩;懷疑是因為通常要達到營養均衡,分量和種類都很講究,一碗飯要怎麼裝下這麼多東西還能吃起來不混亂?我希望書裡的食譜能提供清晰的份量參考,畢竟健康飲食最怕的就是「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吃得少,結果因為份量沒抓準,熱量還是爆表。另外,我也很想知道,這本書有沒有考慮到不同忙碌程度的需求?例如,有些日子我可能只有十分鐘能準備,有些日子或許有半小時。如果食譜能有「極速版」和「悠閒版」的建議,那就太貼心了,這樣就能應付我各種突如其來的懶惰極限。

评分

這本書的「高纖低脂」訴求,讓我想起最近體檢報告上醫生溫柔的提醒。我明白健康飲食是趨勢,但總覺得那些網路流傳的食譜都太過於「極端」,要麼是生食挑戰,要麼是單一食材吃到飽,根本不適合我這種需要穩定輸出工作效率的人。我需要的不是一時的排毒餐,而是可以融入我未來十年生活模式的飲食指南。因此,我非常看重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持續性」。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食材替換的小撇步,例如:今天沒有酪梨怎麼辦?或者蛋白質換成豆製品可以嗎?這樣的彈性思維,才能真正幫助我們這些凡人長期抗戰。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擺脫外食的油膩,建立起一套既輕鬆又對身體負責的飲食新習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