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中醫 體質篇

圖解中醫 體質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大倫
圖書標籤:
  • 中醫
  • 體質養生
  • 健康
  • 圖解
  • 傳統文化
  • 養生保健
  • 中醫學
  • 穴位
  • 經絡
  • 疾病預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相同的食物,為甚麼有的人吃瞭很舒服,有的人吃瞭卻會生病?
  為甚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有的人喝涼水都長肉?
  同是疫癥感染,為甚麼有的人病勢洶洶,有的人癥狀輕微?
  中醫講的陰虛、陽虛、氣虛,到底是甚麼意思?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人和人之間在外形特徵、生理功能、物質代謝、脾氣秉性等方麵都有不同⸺這就是體質的差異。
 
  本書採用圖解的形式,從中醫角度簡要介紹瞭體質的分類、體質與健康的關係、體質的測定、影響體質的因素等內容,重點分析瞭九種常見體質的特點、成因、錶現和調養原則,使養生、疾病防治更有章可尋,也為探究中醫的奧妙,提供瞭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
探尋人體奧秘,洞察生命規律:一部關於傳統養生哲學的深度指南 書名: 《生命之源:傳統養生智慧的現代詮釋》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帶領讀者穿越曆史長河,深入探究那些植根於古老東方哲學,並經過數韆年實踐檢驗的養生智慧。我們不拘泥於單一的醫學流派,而是從更宏觀、更具哲學思辨的層麵,審視人體作為一個復雜生態係統的運作規律。這本書並非旨在取代任何具體的醫學理論,而是作為一扇窗,讓當代人得以窺見傳統文化中關於“平衡”、“順應自然”與“未病先防”的深刻洞察。 第一部分:哲思的基石——“道”與“氣”的再認識 本書的開篇,我們將從哲學層麵構建起理解傳統養生的底層邏輯。我們探討的並非是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如何將古代哲人對宇宙萬物的理解——“道法自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1. 天人閤一的宏觀視角: 傳統養生強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割裂的個體。我們將詳細剖析四季更替、五行流轉對人體氣機的影響。例如,春季的生發之氣如何指導我們的起居和情誌調養;鞦季的收斂之性又如何提醒我們應側重於滋陰潛藏。這部分內容將避免陷入生硬的經絡穴位講解,而是側重於環境與人體的動態匹配藝術。我們會引用古代典籍中的描述,結閤現代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觀點,闡述如何通過順應節律來減少身體的耗損。 2. 氣的本質與流動: “氣”是傳統養生體係的核心概念,但其內涵遠超我們日常理解的“空氣”。本書將深入探討“元氣”、“宗氣”、“衛氣”等不同層麵的氣,以及它們在人體內維持生命活動的意義。我們著重探討“氣機不暢”在現代生活中的錶現形式——例如,長期壓力導緻的鬱結、倦怠感——並提齣一種非藥物性的、基於意念和呼吸的調理思路,引導讀者重建內在能量的順暢流動。 第二部分:精、氣、神——生命的三大寶藏及其維係 如果說“道”是規則,“氣”是動力,那麼“精”與“神”則是構成生命實體和精神活動的基礎物質。本書將用現代人更易理解的方式,闡釋如何守護這三大生命要素。 1. “精”的儲存與消耗: 我們將“精”視為人體的“生物能量儲備”或“遺傳潛能”。過早、過度地消耗精,無論是以劇烈運動、熬夜透支,還是情誌大傷的形式,都會對後期的生命質量産生不可逆的影響。本書會細緻分析現代社會中“精”的隱形消耗途徑,並提供一套基於“節製”與“滋養”原則的方案,指導如何在工作與生活的高壓下,科學地進行能量的迴收和補充。 2. “神”的主宰地位: 在傳統認知中,“神”統攝一切,是生命的靈性與智慧的體現。本書將“神”與現代心理學中的“意識”、“專注力”和“情緒穩定度”進行類比。我們著重探討如何通過環境優化(如光綫、聲音)、飲食選擇(如穩定血糖對情緒的影響)以及特定的靜心方法,來達到“心神安定”的狀態。這部分將重點介紹如何通過構建寜靜的內心世界來抵抗外界的喧囂和乾擾。 3. 氣血陰陽的動態平衡觀: 我們將超越簡單的“陰虛”、“陽亢”標簽,去理解陰陽失衡是生命體在特定時間點對環境的適應性反應。例如,在炎熱夏季的“陽盛”,如果不及時通過清淡飲食和充分休息來“養陰”,身體將如何自我調節,以及這種過度調節最終如何演變為新的失衡狀態。這是一場關於動態調節而非靜態固化的學習之旅。 第三部分:順應自然的生活藝術——飲食、起居與情誌的整閤 本書的實踐部分,著重於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生活習慣。我們強調的是個性化適應,而非僵硬的規則。 1. 食飲有節——五味調和的廚房哲學: 介紹傳統“食療”的精髓,即食物的“性味歸經”如何與人體的當季需求相匹配。本書不會列齣冗長的藥膳食譜,而是教授讀者食物的能量屬性。例如,如何在感到疲憊時,選擇具有溫補作用的根莖類食物來“培土生金”,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熱量補充。同時,探討“五味偏嗜”對髒腑功能的長期影響。 2. 起居有時——生命節律的同步化: 現代生活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打破瞭人體的自然晝夜節律。我們將深入分析睡眠在傳統養生中的核心地位——它不僅僅是休息,更是“陰精”得以修復和“神”得以迴歸的寶貴時段。本書提供瞭一套關於如何科學地“順應光綫變化”和“建立個人生物鍾”的實用指導,強調午休、子時等關鍵節點的意義。 3. 情誌歸位——七情與五髒的對話: 情緒管理是本書的重點。傳統醫學認為,過度或壓抑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會直接損傷特定的髒腑。我們不提倡壓抑情緒,而是引導讀者學會“疏導”和“轉化”。例如,如何通過適度的體力活動來化解“怒氣”,或通過專注的閱讀來轉化“思慮過度”。這部分內容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自我情緒的“安全閥”機製。 第四部分:未病先防——健康的主動權迴歸個體 本書最終的落腳點是培養讀者的“自主健康管理”意識。我們相信,最好的醫療是“不生病”。 1. 察微與自省: 引導讀者建立對身體細微變化的敏感度。不再將疲勞、輕微的消化不良視為理所當然的“現代病”,而是將其視為身體發齣的早期預警信號。我們將探討一些簡易的自我觀察方法,幫助個體在問題惡化前,就能通過調整生活習慣來進行乾預。 2. 運動的意境: 探討諸如太極、八段錦等傳統功法背後的養生哲學,它們並非單純的體育鍛煉,而是“動以養形,靜以養神”的結閤體。強調運動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關鍵在於“意念引導”和“呼吸配閤”,以實現形神閤一的調和狀態。 結語: 《生命之源》是一部邀請函,邀請每一位關注自身健康和生命質量的讀者,重新審視那些流淌在我們文化血脈中的古老智慧。它不提供速效的靈丹妙藥,而是提供一套理解生命運行邏輯的工具箱,幫助您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迴歸自身內在秩序的力量與寜靜。閱讀本書,就是開啓一場迴歸本真、探索生命深層和諧的旅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書者/羅大倫
 
  原名羅大中,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原北京電視颱《養生堂》節目主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大國醫》主講嘉賓。
 
畫者/石猴
 
  資深齣版人,獨立藝術傢。策劃並創作瞭多部暢銷級圖書,其作品纍計銷量達百萬冊。

圖書目錄

體質的定義與由來
沒有完全相同的人 20
甚麼是體質 21
體質一說的演變 22
形態與質地 23
身體素質 24
形體 25
本質、氣質 26
《黃帝內經》有關體質的論述 27
《傷寒論》有關體質的論述 28
《金匱要略方論》有關體質的論述 29
《溫病條辨》有關體質的論述 30
中醫體質學說 31
 
體質的分類
常見的九種體質 34
平和體質 36
氣虛體質 37
陽虛體質 38
陰虛體質 39
痰濕體質 40
瘀血體質 41
氣鬱體質 42
濕熱體質 43
特稟體質 44
體質與健康
體質與發病 46
體質與辨證 48
體質是辨證的基礎之一 48
辨體質的益處 49
 
體質的測定
測定體質類型的意義 52
中醫測定體質的方法 53
望 54
聞 55
問 56
切 57
體質自測 58
自測方法 58
陽虛體質 59
陰虛體質 60
氣虛體質 61
痰濕體質 62
濕熱體質 63
瘀血體質 64
特稟體質 65
氣鬱體質 66
平和體質 67
判定的標準 68
示例 69
 
影響體質的因素
先天稟賦 72
後天養成 73
年齡因素 74
兒童的體質 75
青壯年的體質 76
老年人的體質 77
性別因素 78
男性的體質 79
女性的體質 80
生活環境 81
水土物產 81
季節氣候 82
生活方式 83
飲食因素 84
疾病因素 87
陽虛體質
陽與陰 90
陽虛 91
陽虛體質的主要癥狀 92
畏寒(怕冷) 93
性慾減退,腰腿酸痛 94
陽虛體質的主要癥狀 95
經常腹瀉 96
頭髮稀疏、黑眼圈、口唇發暗 97
舌體胖大嬌嫩,脈象沉細 98
上熱下寒 99
情緒低落 100
導緻陽虛體質的原因 101
服藥不當 102
寒涼飲食 103
長期熬夜 104
陽虛體質易患疾病 105
肥胖 106
痹證 107
骨質疏鬆 108
陽虛體質的調養 109
調養原則—不傷陽氣 109
 
陰虛體質
陰虛 112
陰虛體質的主要癥狀 113
主要特點 113
具體錶現 114
導緻陰虛體質的原因 115
陰虛體質易患疾病 116
陰虛體質的調養 117
調養原則—鎮靜安神 117
氣虛體質
氣從何處來 120
氣分哪幾類 121
氣虛 122
氣虛的類別 122
心氣虛 123
脾氣虛 124
肺氣虛 125
腎氣虛 126
導緻氣虛體質的原因 127
氣虛體質易患疾病 128
氣虛體質的調養 129
調養原則—保護脾臟 129
瘀血體質
瘀血 132
瘀血體質的主要癥狀 133
導緻瘀血體質的原因 134
肝臟與瘀血體質 135
瘀血體質易患疾病 136
瘀血體質的調養 137
調養原則—疏肝活血 137
痰濕體質
中醫所說的「痰」 140
痰濕的形成 141
痰濕體質的主要癥狀 142
導緻痰濕體質的原因 143
傷腎、傷肺導緻痰濕 143
傷脾促生痰濕 144
痰濕體質易患疾病 145
脂人、膏人和肉人 146
痰濕體質的調養 147
調養原則—健脾祛濕 147
 
濕熱體質
濕 150
甚麼是濕 150
熱 152
甚麼是熱 152
濕熱體質的主要癥狀 153
導緻濕熱體質的原因 155
肝膽疏泄與濕熱體質 156
濕熱體質易患疾病 157
皮膚病 157
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158
肝膽疾病 159
濕熱體質的調養 160
調養原則—疏肝利膽 160
濕熱體質會轉化 161
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的主要癥狀 164
導緻氣鬱體質的原因 165
氣鬱如何緻病 167
氣鬱體質易患疾病 168
氣鬱體質的調養 170
調養原則—補益肝血 疏肝理氣 170
 
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的特點 174
形體特點 174
情緒特點 175
平和體質的成因 176
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的定義 178
特稟體質的特點 179
特稟體質的調養 180
調養原則—飲食講宜忌 起居有節 180
後 記 181

圖書序言

  • ISBN:9789888763252
  • 叢書係列:生命.健康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7 x 24 x 2.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香港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市麵上關於體質的書不少,但很多都會過度強調「單一體質」的特點,讓人感覺人體好像是被切割成好幾個獨立的區塊。這本《圖解中醫 體質篇》真正讓我驚豔的地方,是它對「體質的動態變化」以及「兼夾證」的處理。書中提到,很少有人是純粹的單一體質,多數人都是複閤型的,或者隨著年齡、季節、生活壓力而發生轉變。它舉例說明瞭「陽虛」如何可能轉化為「痰濕」,或是「氣虛」與「血瘀」如何同時存在的情況。這種細膩的觀察和描述,非常符閤中醫「辨證求因」的精神。它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分類」,更是教我們如何「觀察變化」。我身邊有位朋友,原本以為自己是標準的「平和質」,但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開始齣現失眠多夢的現象,書中對應的「氣鬱化火」的描述,竟然和她的情況高度吻閤。這讓我意識到,體質的調理是需要與時俱進的,不能一成不變。這本書在平衡「基礎知識」與「臨床應用」這兩個麵嚮做得非常到位,讓人讀完後,能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有更全麵、更靈活的理解。

评分

這本《圖解中醫 體質篇》光是封麵就給人一種非常親切、好懂的感覺,不像有些中醫書動輒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艱澀的術語,這本真的有下功夫在「圖解」這塊。我平常對中醫的認識就是皮毛,看瞭一些網上的介紹,覺得自己好像「濕氣重」或者「陽虛」,但總覺得抓不太準,也不知道該從何下手調理。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把複雜的體質分類,用清晰的圖錶和生動的插畫呈現齣來。比方說,它在介紹「痰濕體質」時,會用圖示說明他們的常見外觀特徵,像是體型偏胖、容易水腫等等,搭配簡單易懂的白話解釋,馬上就能對號入座。我特別喜歡它在解釋「成因」的部分,不會隻是一味地歸咎於遺傳或環境,而是會連結到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和情緒狀態,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常常吃冰的或壓力太大。讀完第一部分的體質辨識,我終於對自己屬於哪種體質有瞭比較明確的概念,不再是霧裡看花。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真的是一座及時雨,能讓人放下對中醫的恐懼感,踏齣認識自己的第一步。它成功地把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用現代人最能接受的方式傳達齣來,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圖解」兩個字,我還擔心內容會不會過於膚淺,不夠深入。畢竟中醫講究的是深厚的理論基礎,如果隻是畫幾個可愛的圖案,那對想學點真東西的人幫助不大。但是,深入閱讀後纔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本書在保持圖文並茂的易讀性的同時,並沒有犧牲掉中醫理論的嚴謹性。它巧妙地在圖說的旁邊,用精簡的文字補充瞭「為什麼」要這樣做,例如在討論不同體質的「臟腑偏性」時,它會用比較白話的方式帶過,但核心的中醫概念是完整且準確的。我特別欣賞它在描述「濕熱體質」時,對於「濕」和「熱」這兩種病理狀態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分析,即便搭配瞭插圖,其描述的邏輯鏈條依然清晰。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隻適閤完全的小白,對於已經有基礎概念、想把知識係統化整理的人來說,也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它提供瞭一個極佳的框架,讓你可以把過去零散的養生知識,串聯到具體的體質模型上。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非常專業,閱讀起來層層遞進,不會讓人感到資訊過載,非常優秀。

评分

從排版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真的非常用心,讓人愛不釋手。雖然是中醫主題,但它的整體視覺風格非常現代化,色彩運用得當,不會給人陳舊或沉悶的感覺。每一個章節的轉換都很流暢,讓你很自然地想往下翻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收錄的「經絡穴位圖」的對照設計,非常實用。當書中建議按摩某個穴位來調理特定體質時,旁邊通常就會附帶一張清晰的局部人體圖,標示齣穴位的位置和取穴方法,連我這種對穴位一點概念都沒有的新手,也能輕易找到正確的施力點。這大大降低瞭讀者實踐養生法的門檻。而且,書末的「體質自我檢測量錶」設計得非常貼心,條理分明,每個問題的權重似乎都有經過設計,讓讀者在趣味中完成瞭自我評估。總體而言,這本《圖解中醫 體質篇》的裝幀和內頁設計,完全對得起它所傳達的專業知識。它成功地讓中醫養生不再是老學究的專利,而是人人都能輕鬆上手的生活指南,買來放在客廳或書架上,也覺得賞心悅目,隨時都可以拿起來翻閱查找,非常推薦給所有注重養生保健的朋友們。

评分

我不得不說,對於一個常年飽受慢性疲勞和過敏睏擾的上班族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命仙丹。我以前看中醫,總是被醫師問一堆我聽不太懂的名詞,然後拿一堆我根本叫不齣名字的中藥迴傢燉煮,過程繁瑣不說,吃瞭幾個月下來效果也慢得讓人心灰意冷。這本《圖解中醫 體質篇》很不一樣,它直接跳到「如何自我管理」這個核心問題。它不隻是告訴你你是什麼體質,更重要的是,針對每一個體質,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日常調養建議」。舉例來說,如果是「氣鬱體質」,書裡不會隻叫你「多運動」,而是會推薦適閤的穴位按摩手法、建議可以嘗試哪一類的香氣(像是薰衣草的舒緩作用),甚至連「情緒疏導」的具體方法都列齣來瞭,像是建議可以嘗試做一些靜態的伸展。這種實戰性極強的內容,讓我不需要每次都跑診所,在傢就能進行基礎的自我乾預。我個人試著調整瞭「陰虛體質」的飲食建議,特別是加強瞭滋陰的食物攝取,結果最近皮膚乾燥的狀況明顯改善,晚上睡覺也比較不容易盜汗瞭。這本書的優點就在於,它把中醫的養生哲學,轉化成瞭可以立即執行的生活小步驟,對於生活節奏快、沒時間做複雜調理的現代人來說,實在是太實用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