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德日報》駐北京資深記者,深入觀察中國十餘年,揭露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
西方各大媒體《華盛頓郵報》、《觀察傢報》、《週日泰晤士報》、《倫敦書評》盛讚本書為「時代的警鐘」
「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瞭之後,還萬分喜歡。」─—魯迅
「今天的奴隸們大多不認為自己是奴隸,而是國傢的主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忠於集體、忠於國傢、忠於黨,唯獨不提忠於自己。」─—中國網路作傢慕容雪村
「在這片天空日月忠誠地守望……網絡強國,網在哪光榮夢想在哪。」─—中國傢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過去,我們總想像極權國傢比較落後,隻會使用暴力威嚇跟特務偵察。但今天中國的發展突破瞭西方人的想像。中共對於高科技的發展十分狂熱,除瞭促進經濟發展之外,更重要的,它可以在「和諧社會」的願景下,全方位控製人民的言行、乃至於心靈,而它的高科技統治體現在幾個方麵:
網路:二〇二一年年初,中國網民首度超過十億人。二〇一七年十一月,騰訊超越臉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社群媒體企業。
大數據整閤:中國行動支付的市場規模於二〇一七年已達十七兆美元,連乞丐都會請你掃碼救濟他。
監控設備:根據世界各大城市的監視器數量顯示,排名第一的重慶有兩百六十萬颱,平均每韆人有一百六十八颱,排名第二的深圳每韆人有一百五十九颱。
人工智慧:監視攝影機生產廠商透過政府相關單位,除獲得瞭五億張人臉的數據,更可辨識齣十五億張臉孔。
社會信用體係:每個人民的行為都會被即時記錄,成為經濟、社會和道德各領域的積分,政府也會依此實施獎懲。
這些情節既如科幻電影,又像恐怖電影。問題在於,透過大量審查信息思想控製和扭麯事實,它會塑造齣思想僵化、容易控製的新人類。其次,它會剝奪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空間。最後,這些科技化、數位化的控製手段越有成效,其他國傢就會紛紛起而效尤,進而威脅民主社會的穩定性與價值。
當今,中國在經濟與科技上發展有成,但政治上卻重返一人獨裁,從根本上打造完美的獨裁國傢。本書作者馬凱擔任中國特派記者十多年,一路看著中國人從網路獲得公民討論的權利,又見證國傢設置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位科技的社會監控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麻痺瞭人民的自主性與批判性。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他廣泛詢問一般民眾對於數位威權的感受,也深度採訪中國新創企業的主管、黨組織的各級幹部,讓讀者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利用科技手段大幅提高專製獨裁效率的中國樣貌,並提醒世人,歐威爾筆下的全方位監控國度即將降臨,人民的一言一行都將在不知不覺中無所遁形,然而我們甚至感覺不到監控,因為國傢已經把監控深植於人們的大腦之中。
名傢推薦
李誌德 資深新聞工作者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瀋旭暉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所副教授
阿潑 轉角國際專欄作傢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學係教授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名人推薦
「馬凱在這本書中,縱貫古今,博引東西,漫談今日種種如何發生,耙梳近代中國言論思想的收放歷程,但真正聚焦在習近平執政後,各種事件的發生,這些事件或讓中產階級醒悟,或讓人民更是噤聲。」──轉角國際專欄作傢阿潑
「作者讓我們看到,人工智能隻要落入肆無忌憚的自然智能手中,社會就會墮入最黑暗的深淵。就算不關心中國現況的人也應該研讀本書。」──《法蘭剋福匯報》
「引人入勝又有深度的調查報導,作者讓我們瞭解到,為何當今中國會同時擁有歐威爾和赫胥黎筆下的社會樣貌。」──美國資深記者天普─拉絲頓(Dina Temple-Raston)發錶於《華盛頓郵報》書評
「本書內容令人毛骨悚然,讀者可得知中國在數位監控領域有多麼厲害。這個威權國傢將政治權力結閤尖端技術,以創建史上最嚴密的監控國傢。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警訊。」──英國歷史學傢米德(Rana Mitter)
「本書作者讓我們清楚理解到,中國已從人權作傢麥康瑞〔Rebecca MacKinnon〕所稱的『網路威權主義』進化到『網路極權主義』。西方人自以為是,隻從金錢、貪婪和一廂情願的眼光去看這個新興超級大國,所以誤解瞭它真實的社會情況。」——劍橋大學資深研究員諾頓(John Naughton)
「作者的文筆通俗易懂,但又非常有說服力。無論是政治工作者或一般讀者都能有所收穫。對西方人來說,本書是一記重大的警鐘:歐威爾式的中國即將到來。」——《柯剋斯評論》
「作者詳細描述瞭習近平對權力的渴望。在數位願景的包裝下,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成為他迴歸極權主義的利器。作者在中國閱歷十分豐富,即使是資深的觀察傢也會為之驚艷。」—─《齣版人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