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公主去上學:學校其實超好玩!

大小公主去上學:學校其實超好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佑儒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成长
  • 校园生活
  • 公主
  • 冒险
  • 友谊
  • 绘本
  • 幽默
  • 自信
  • 快乐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繼《大小公主初登場》後
文學獎作家 林佑儒 再次以愛和陪伴之筆
記錄「家有新生」的成長點滴
看大小公主如何愛上上學!

  小學和幼兒園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交得到新朋友嗎?第一次考試怎麼辦?
  不想跟爸媽分開!不想去上學!
  不過,學校也有好玩的地方……

  本書記錄兩位新生(姐姐上小一,妹妹上幼兒園)適應新生活的歷程。
  當兩位小公主順利度過新生時期,作者和孩子一同回顧與追溯這一年經歷的生活記憶,發現原來她們認為的難關,都一起克服度過了。兩位小公主因此愛上了上學!
  透過這樣的故事紀錄,既帶給同為新生的小讀者共鳴與樂趣,也讓曾經是新生的讀者回味自己的成長歷程。

本書特色

  1.孩童眼光引起共鳴

  以大公主珍珠為第一人稱,細膩觀察就讀小一的校園生活,還有和家人互動的家庭點滴,貼近孩子童心,引起深刻共鳴。

  2.小姐妹花互動可愛
  珍珠和就讀幼兒園的妹妹如意的對話互動,是本書一大亮點,熱鬧暖心的日常讓家有「公主」的家庭會心一笑!

  3.書後附錄連結生活
  作者精心設計「校園生活紀錄單」,引導孩子回顧新生生活,深入挖掘校園新鮮事,還有設計屬於自己的「校園生活大考驗」大富翁遊戲!

得獎紀錄

  ★各大圖書獎項得主可愛爆表手足家庭故事──
  香港第六屆書叢榜年度好書、香港第一屆臺灣童書節好書推薦、「好書大家讀」選書、新北市推動閱讀優良圖書、「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薦選書、臺南兒童文學月優質本土兒童文學圖書選書等。

名人推薦

  各界佳評如潮
  兒童文學推手暖心推薦
  林瑋/國語日報副刊組組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徐永康/臺灣兒童閱讀學會常務理事

  資深教育人專業推薦
  任建誠/紙風車劇團團長
  李光福/兒童文學作家
  林于靖/臺北市石牌國小教師    
  張碧珊/新北市新市國小教師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黃淑貞/小兔子書坊店主
  黃雅鈴/宜蘭縣利澤國小教師
  楊裕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圖書館館長
  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劉春纓/屏東縣高樹國小教師
  陳曉慧/臺北市逸仙國小校長
  陳名琪/南投縣名間鄉中山國小教師
  鄒敦伶/語文教科書作者、資深國小教師(退休)

  香港閱讀達人熱情推薦
  倫雅文/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學校圖書館主任
  章美瑜/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圖書館主任
  許雅梅/香港資深閱讀推廣人、繪本作家
  黃毓麟/怪獸叔叔

  這是一本充滿愛與陪伴的生活日記,記錄孩子們初次入學的經驗:孩子的學習與觀察、交友、適應環境、各種初次體驗的過程,也是每一位曾經育兒的家長共同的記憶。
  文中記錄的是小公主在學校的日常,但我同時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愛與包容。大人,也是需要被鼓勵的:賴媽、賴爸,你們是最棒的,孩子的成長因為被愛包圍,每一步都會走得更穩健。
  PS:如果我是小如意,應該會含著淚珠覺得:我都只有悄悄話……——任建誠/紙風車劇團團長

  「家有新生」是每個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生活作息的不同、學習型態的改變、人際關係……不少小朋友都要花一段時間適應,因而也造成許多家長的困擾。如果你(包括家長和小朋友)也有這些困擾,請看《大小公主去上學──學校其實超好玩!》,林佑儒老師以母親和老師的雙重身分現身說法,記錄了她兩位小公主適應新生生活的歷程,小朋友可以從中學習適應的方法,家長可以回味自己的成長歷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共讀,可以增進親子間的良好關係。——李光福/兒童文學作家

  作者以大女兒珍珠的視角與家人的對話,運用三個章節勾勒出小一生的校園生活。讓我看到,原來孩子、家長跟我一樣,會擔心老師凶不凶(家長好不好溝通);會害怕孩子能不能適應(孩子有沒有分離焦慮);有沒有交到新朋友(不要成為班級孤獨兒)......
  第一篇新生症候群。開學前,面對兩個孩子要分別進入小一和幼兒園,縱使作者就是小學老師,還是不免緊張,深怕孩子無法適應校園生活。透過親子對話展開因應之道,協助孩子克服對上學的恐懼,關心有沒有結交到新朋友,傾聽學校生活的點滴......第二篇校園鮮事多。將珍珠在教室與校園裡發生的點點滴滴描述得十分生動,包括上課、下課、惡作劇的人、交了第一個好友、與校狗Mori的相處、全天課的午餐任務等等,對新生而言都是人生的第一次;第三篇校園生活大考驗。記錄了運動會、園遊會、考試、寒假生活、說故事比賽等,讓即將進入小學的新鮮人,一窺校園生活面貌。
  對於剛教完一屆新鮮人的我,得以用孩子的眼光看見學校的學習與生活,既真實又有趣。已經讀完小一的學生,可以藉由此書回想自己的新生生活是否多姿多采、豐富有趣。推薦給新生家長當做親子共讀的媒材,幫助孩子順利走進(走近)一年級的學校生活。——林于靖/臺北市石牌國小教師    

  暑假過後,各級學校都將迎接「新鮮人」,其中小學新生最引人注目了,因為這個階段代表孩子踏入學制,也象徵孩子的獨立。第一次上小學總是有許多好奇與擔心啊!
  林佑儒以作家、老師與媽媽的多重身分創作這個故事,敘事視角溫暖且有同理。面對珍珠與如意兩個女兒不同階段的入學心事,給予鼓勵與陪伴,減輕孩子的焦慮。這個故事推薦給家有新生的大小讀者呢!跟著珍珠與如意經歷校園生活,發現有趣的事物而愛上學,相信「新鮮人」也能感受到學校是充滿活力與趣味的新世界喔!——張碧珊/新北市新市國小教師

  看了《大小公主去上學──學校其實超好玩!》這本書。是一本如何陪伴即將進入國小一年級新生的教養書。是一本打預防針的書,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也讓家長做好準備。記得N年級我們家兒子即將上學時,也研究過小一新生應該注意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要學習上蹲式廁所,因為國小大多是這種廁所,而不是家裡的馬桶。 還有一件事情和珍珠類似,第一天放學接小孩,兒子說:「下課的時候好無聊喔!我自己一個人在樹下散步!」「怎麼會呢?」我問。「這一班我都沒有認識的人…」我們也是多多鼓勵孩子主動認識同學,很快地就聽到他交到朋友的訊息。 如果家有小一新生,極力推薦本書,讓大人小孩心裡都能做好準備。重點是晚餐時刻,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多多鼓勵,多多引導,讓孩子早點習慣學校生活。——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最了解小學生心思的林佑儒老師,不但擅於刻劃高年級青春少年的情懷;也長於描繪中年級懵懂歲月的祕密。這回化身一年級的新生――「小珍珠」,以校園實況轉播式的「敘事」手法,鉅細靡遺的呈現出小一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透過童言童語的文字與特寫鏡頭的插畫,我們不但可以一窺新生隱密的憂思,也目睹精采的學習生活,更透過「珍珠與如意的悄悄話」,讓大人理解孩子的內在思緒,以及學習如何成為陪伴孩子進入校園生活的優質家長。——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看完這本書,從新生症候群、校園的新鮮事到生活大考驗……讓我又回想到自己孩子小的時候,也是經歷了這麽一些有趣的事,而且,小珍珠和小如意的悄悄話,說出了孩子的心聲,讓讀者更能同理或回憶一下,自己當時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忐忑不安呢?文本最後的校園記錄單,除了讓讀者思考問題,想一想自己的答案,也增加了與讀者互動的部分,讓紀錄單內容更活潑,讓讀者更想努力完成紀錄單喔!——劉春纓/屏東縣高樹國小教師

  相信家有小一生的家長們,對於孩子要跨入新的學習階段難免擔心。若孩子上學產生分離焦慮或還在努力適應校園新生活,不妨來看看書中親子之間的對話,父母是如何接納及引導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過程中慢慢產生勇氣及同理心,學著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對於校園生活充滿期待!這本書也帶著我回味了女兒們讀小一的時光,除了讀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書末還附上有趣的紀錄單和桌遊,讓大人小孩一起動動腦,發揮創意,增加更多親子互動喔!——陳名琪/南投縣名間鄉中山國小教師

  這本《大小公主去上學──學校其實超好玩!》,書名就完全點出本書的主旨。現在的父母,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更多更細密,但是當小孩進入幼兒園、進入小學,也是父母神經緊繃的時刻來到。不能時時陪著,那麼在校的突發狀況怎麼處理?老師對小孩好嗎?孩子交得到朋友嗎?孩子能不能適應團體生活?許多的疑問背後都是數不完的關心,透過故事中兩個分別上小一、幼兒園的小女生,作者筆下散文式的校園生活點滴,讓家長一窺學校生活的真實樣貌。作者透過本書,送給讀者珍貴的禮物——給所有的新生、新生家長的定心丸。——鄒敦伶/語文教科書作者、資深國小教師(退休)

  收到《大小公主去上學》的書稿,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完,掩卷之際,不禁慨嘆:呀!那簡直是我家的孩子寫照嘛!尤其是,我看到了作者序中寫到:「雖然我的職業是國小老師,但面對自己的孩子即將入學,還是覺得有相當的壓力。」我心想,居然說中了我的心事!至於女兒,當然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如此貼近孩子的生活情境,如此親近孩子的文字書寫,當然引起小讀者的共鳴和興趣。引用林良爺爺的話——「淺而有味」,那是兒童文學最好的模樣啊! 家有小一新生,又是小學老師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倫雅文/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學校圖書館主任

  我家兩個女兒,和故事中的珍珠,如意一樣,一個上小學時,一個上幼兒園,回想起那個階段,對於媽媽來說,是甜蜜,又充滿挑戰的。
  陪孩子適應校園生活的時候,無論是怎樣的第一次,都是珍貴的,與孩子共同經歷各種心情:期盼、緊張、探索、喜悅、忐忑……每一個第一次,對於孩子或是家長都是一種學習,一種累積。相信可以從故事中找到共鳴,獲得一些啟發,正如佑儒老師所說:「父母的理解和耐心陪伴,適應歷程會更為順暢」。相信孩子適應、享受及愛上學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成長,家長也成長,是最美好的親子互動。——許雅梅/香港資深閱讀推廣人、繪本作家

  *無注音
 
好的,以下是一部符合您要求的图书简介: 《星海拾遗:失落文明的最后回响》 (约1500字) 引言:遗忘的边界与未知的低语 在人类历史的浩瀚星图中,总有一些文明如同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的光芒后便归于沉寂。然而,真正的黑暗并非来自于虚空,而是源于被遗忘的深度。《星海拾遗:失落文明的最后回响》并非一部简单的考古探险记录,它是一份深入时间褶皱的探索日志,记录了一支名为“寻踪者”的跨星系考察队,在编号为“厄瑞玻斯-7”的废弃星系中,发现并试图解读一个已消逝亿万年的超级文明——“泰坦”——所留下的最后信息。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宇宙的深邃宁静,进入一个曾经主宰数个旋臂的强大帝国留下的残骸。泰坦文明的兴衰史,是关于智慧、权力、以及宇宙终极法则的沉重寓言。他们没有死于外敌入侵或资源枯竭,他们的陨落,源于一次对“存在”本质的极端探索,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悖论。 第一部分:厄瑞玻斯残骸——寂静中的回声 考察队初次登陆厄瑞玻斯-7,那是一个被浓厚、非自然形成的尘埃云包裹的死亡星系。这里的恒星正在以极其缓慢、反常的速率衰竭,仿佛宇宙本身都在为某种巨大的悲剧保持肃穆的沉默。 1.1 悬浮的巨构群: 首个惊人的发现是围绕核心行星漂浮的庞大结构——“万籁之环”。这些结构并非传统的空间站,而是由某种超致密物质构筑的、几何学上近乎不可能存在的巨型环带。它们缓慢旋转,彼此间维持着精确到普朗克尺度的距离。通过初步扫描,寻踪者们发现这些环带是泰坦文明的“记忆储存阵列”,每一个结构都内嵌着数以亿计的知识单元和生活片段。 1.2 能源的悖论: 在环带的中心,是一颗被彻底“抽空”的红矮星。它没有坍缩,也没有爆炸,能量读数显示其内部物质处于一种极度有序、但又处于静止的量子状态。科学家推测,泰坦文明在最后的时刻,将整个恒星的核聚变过程“冻结”在了最完美的输出点,将其作为某种巨大的、永恒的“电池”或“信标”。这种对能量的绝对控制,反衬出他们最终失败的荒谬性。 1.3 “语者”的迷宫: 在行星表面的地表之下,考察队发现了一座由纯粹光线构成的城市——“阿卡迪亚”。这座城市没有物理墙壁,而是由复杂的、不断自我重构的光场构成。要进入其中,必须破解泰坦文明特有的、基于高维拓扑学的交流系统——“语者”。本书详细描述了团队语言学家和数学家如何花费数年时间,通过模拟泰坦文明的思维模型,才得以进入这个光之迷宫,并开始接触到第一批有意义的记录。 第二部分:泰坦的黄金时代——秩序与僭越 随着对记忆阵列的逐步解锁,泰坦文明的兴衰史徐徐展开。他们并非野蛮的征服者,而是极端的理性主义者,追求“全知全能”的终极境界。 2.1 逻辑的堡垒: 泰坦人摒弃了传统的情感驱动,将社会结构建立在完全基于效率和逻辑的“最优路径计算”之上。他们解决了所有已知的物理难题,实现了物质的完美重组,甚至能够精确预测宏观宇宙的未来走向。本书细致描绘了他们如何通过“思维网络”共享知识,创造出远超人类想象的艺术与工程奇迹。 2.2 跨越界限的实验: 然而,这种对完美的苛求,驱使他们触碰了禁忌的领域。泰坦文明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意识的边界”。他们相信,真正的永恒并非在于物质的不朽,而在于意识的绝对自由——摆脱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的束缚。他们启动了代号为“创世回响”的终极项目,旨在将整个文明的意识上传到一个非物质的、纯粹的“概念空间”。 2.3 熵的叛徒: 这个项目的设计初衷是超越宇宙的物理定律,成为真正的“造物主”。然而,数据记录揭示了灾难性的后果。当泰坦的集体意识试图“压缩”自身存在以进入那个概念空间时,他们发现,宇宙的本质并非建立在逻辑之上,而是建立在“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之上。他们对完美的追求,恰恰是与宇宙根本规律的背离。 第三部分:最后的低语——悖论与消亡 最后的章节,聚焦于泰坦文明如何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末日。这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集体的哲学崩溃。 3.1 镜像的囚徒: “创世回响”项目并未成功上传意识,而是制造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概念陷阱”。泰坦文明的每一个个体,都将自己囚禁在了自己理想化的、完美的镜像中,无法感知外部的真实。他们变成了纯粹的、永恒的自我欺骗。厄瑞玻斯-7星系周围的异常能量场,正是这个巨大计算错误所产生的副作用。 3.2 遗嘱的片段: 考察队最终截获了一段经过数亿年衰减的、来自泰坦核心意识的最后信息。这段信息极其晦涩,被描述为一种“基于寂静的语言”。书中将这段信息的几个关键片段进行了详细的、充满争议性的解读。核心思想似乎是:“秩序的极致即是虚无,存在的意义在于允许不完美发生。” 3.3 启示与警示: 《星海拾遗》的结尾,将焦点拉回给人类。寻踪者们带着泰坦文明的教训——关于权力、知识的绝对控制以及对超越自然法则的渴望——返回银河系。本书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结束:我们是否正在重复泰坦的逻辑陷阱?我们对“完美”的追求,是否正将我们引向另一个被遗忘的星系? 适合读者: 热衷于硬科幻、宇宙哲学思辨、古代文明探秘以及对文明兴衰规律感兴趣的读者。本书包含大量对先进物理学概念的通俗阐释,以及对历史哲学深度的挖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佑儒


  臺南市協進國小教師。曾獲九歌少兒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南瀛文學獎。喜歡閱讀、旅行、品嚐美食、說故事,還有看見小孩聽故事時張嘴入神的表情。作品有《大小公主初登場──全世界最可愛的討厭鬼》、《梅樹上的流星》、《會飛的祕密》、《我最愛的廁所幫:十大神祕案件(全套共10冊)》(以上皆由小魯文化出版)等。

繪者簡介

蔡豫寧


  喜愛透過畫筆傳遞生活故事中的溫暖,覺得畫畫是生命中最開心的事。是喜歡做白日夢的雙魚座,渴望被大自然和滿滿植物圍繞,喜歡腳下這片土地。

图书目录

作者序──家有新生

■新生症候群
新生的心理準備
上學第一天
妹妹不想去上學!

■校園鮮事多
我的新任務
第一個朋友
哈囉,Mori
班上的奇怪男生

■校園生活大考驗
校慶運動會與園遊會
考試會緊張嗎?
跳繩與呼拉圈大挑戰
說故事比賽
男朋友

■延伸活動|學校其實超好玩──校園生活紀錄單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66388
  • 叢書系列:大公主與小公主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4.8 x 20.9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7歲~10歲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家有新生
林佑儒


  你家有新生嗎?我家幾年前有兩位新生,大公主珍珠是小學一年級新生,小公主如意是幼兒園小班新生。雖然我的職業是國小老師,但是面對自己的孩子即將入學,還是覺得有相當的壓力。壓力來自於種種的擔心,孩子能否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能否與新老師和新同學相處愉快?能否勝任新的課程學習?大人的擔心都是非常具體的事項,對孩子來說,最先面對的則是新環境產生的壓力所引發的情緒,所以有些孩子會哭泣,產生焦慮,甚至逃避抗拒上學。

  有人說孩子的適應力強,一陣子就會適應。沒錯,孩子早晚都會適應與接受新的學習環境,不過如果有父母的理解與耐心陪伴,適應的歷程勢必更為順暢。

  寫這本書,是在我的兩個寶貝女兒順利度過新生時期之後,我和孩子們一同回顧與追溯那一年經歷的生活記憶,發現原來我們認為的難關,都一起克服度過了。例如,因為小學生的上學時間比幼兒園來得早,我為了提早起床備餐,還有小孩能否及時吃完早餐,是否會遲到等等,擔心了一段時間。後來,當孩子開始上學,實際執行之後,發現想讓孩子的早餐吃得營養、健康並不難,只要前一天備好菜色、食材,隔天早上我可以在半小時左右內準備好熱騰騰的早餐;孩子的作息維持規律,前一天早一點入睡,早上就可以精神奕奕地起床吃早餐,然後展開一整天的學習旅程。

  還有妹妹如意,在入學的第一個月,每天上學前幾乎都會大哭,雖然之前經歷過姐姐讀幼兒園,但是姐妹性格不同,妹妹看起來活潑,但是對媽媽的依賴反而比姐姐更重,所以上學前的哭泣也持續比較久,哭得也更大聲。坦白說,我每天都在擔心:「妹妹什麼時候上學才不會哭?萬一,她一直哭怎麼辦?」不過,我還是不動聲色,每天持續安慰、鼓勵小如意適應新的環境。一個月之後,小如意適應了新的環境,天天開心地上學,過了一段時間,遇到不上學的日子,甚至會想念學校的老師和同學。

  我寫完這本書之後,詢問兩姐妹作為新生上學的感受,姐姐說她很喜歡上學,學到很多新的課程,也和同學相處愉快。妹妹也說喜歡上學,上學很開心,而且老師會照顧大家。我聽了兩個孩子的回應,覺得十分欣慰,也為孩子們開心,因為她們不但適應了新的學習階段,而且開開心心地去上學。

  這本書記錄了我家兩位新生適應新生活的歷程,由衷希望這樣的故事紀錄,也能帶給同為新生的小讀者共鳴與樂趣,即使小讀者已經脫離新生的階段,也能回味曾經是新生的心情並回顧自己的成長。

用户评价

评分

光是「大小公主」這幾個字眼,就很有意思了,它暗示了主角可能有不同年齡層或不同性格的對比。通常,這類組合的設定,就是用來呈現不同階段孩子在面對同樣情境時的反應差異。比如說,大公主可能已經懂得如何應對小組討論的衝突,知道怎麼禮貌地表達不同意見;而小公主可能還在為「要不要舉手回答問題」而糾結不已。這種對比,讓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作者厲害,還會利用這個「大小」的落差,來呈現「成長」這件事的連續性。今天小公主為之煩惱的小事,可能就是上學期大公主已經輕鬆克服的難關。這樣一來,故事就不只是單純描寫上學第一天的情景,而是建構了一個時間軸,讓讀者意識到,困難是可以被克服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好的。這種潛移默化的鼓勵,比直接說教有效一百倍。

评分

我個人對繪本裡的「場景營造」非常講究,因為畫面是孩子理解故事的第一扇窗。如果這本書的畫風是那種色彩飽和度高、線條圓潤可愛的風格,那肯定能立刻抓住學齡前兒童的目光。尤其在描寫「學校的神秘角落」時,畫師的功力就很重要。是把圖書館畫成知識的寶庫,還是畫成一個安靜的避難所?是把操場畫成野獸出沒的叢林,還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競技場?不同的詮釋,會形塑出孩子對「學校」概念的初始印象。例如,我希望看到那種把教室裡的小黑板,畫成一個隨時可以塗鴉、充滿想像力的畫布的畫面。如果書中能將那些制式的課桌椅,用非常童趣的方式重新詮釋,例如讓桌椅變成正在聊天的好朋友,那讀者在閱讀時的沉浸感就會大大提升。視覺上的吸引力,是決定這本書能否被孩子們翻閱上百次的關鍵。

评分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在挑選這類書籍時,常常忽略了一個重點:書中主角的「情緒處理」方式。這本書既然是講「學校其實超好玩」,那麼它必然要提供孩子一套應對負面情緒的工具箱。例如,當主角因為分組報告而感到焦慮時,書裡有沒有提到一個安撫自己的小技巧?也許是深呼吸,也許是找一個可以信任的老師或朋友聊聊。如果書中只是單純描繪「然後他們就開心了,因為老師幫了他們」,那未免有點太過理想化。真正有價值的童書,是教會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如何自主地從情緒低谷中爬出來。我期待這本書能在不讓氣氛變得沉重的前提下,呈現出主角如何運用自己的內在資源,或是尋求適切的外部幫助,最終化解壓力、重拾上學的樂趣。這種「能力賦予」的感覺,才是讓這本看似普通的校園主題書籍,擁有真正長久陪伴價值的核心所在。

评分

最近翻到幾本很有意思的童書,雖然我手邊這本《大小公主去上學:學校其實超好玩!》我還沒細讀,但光看書名和封面設計,就讓人忍不住聯想很多。這類主題的書,通常都會抓住孩子剛入學時那種既期待又有點緊張的心情,把學校裡的每個角落都描繪得像個充滿魔法的探險地。我總覺得,好的兒童文學,不只是講故事,更是幫孩子建立起一個正向的心理連結,讓他們覺得「上學」不是被推著走的義務,而是一件可以主動參與、充滿樂趣的冒險。特別是現在的小朋友,接觸的資訊量很大,如何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去解構學校生活中的常規——像是排隊、分組活動、甚至午餐時間的社交互動——變成一個個好玩的小關卡,這才是最考驗作者功力的。我猜測這本書應該也用了不少生動的比喻,把原本可能讓孩子感到抽象的校園規則,轉化成他們生活中能對應的情境,這樣一來,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吸收那些社會化的規則,而且還會覺得很有趣,而不是被教訓。這種寓教於樂的呈現方式,才是家長們最需要的。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教育環境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大挑戰,我們總想著要讓孩子開心,但又怕他們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對「學校」這兩個字的解讀就變得特別複雜。我看過不少類似主題的繪本,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會巧妙地避開嚴肅的學術競爭,轉而聚焦在「人際關係的建立」和「自我探索」上。例如,我之前讀過一本,主角因為害怕和新同學打招呼,結果錯過了一個一起蓋積木城堡的機會,那種失落感描寫得非常細膩,讓人一看就心疼。我猜測這本《大小公主去上學》可能也著重在描寫「友誼的萌芽」吧?畢竟,對小孩子來說,誰坐在我隔壁、誰願意跟我分享蠟筆,這些比老師教了什麼公式重要一萬倍。如果書中能把建立友誼的過程,描寫得像解鎖新成就一樣,讓孩子覺得「哇,我今天成功交到一個朋友,我好厲害!」,那這種正向回饋的建立,對他們未來的人際發展絕對有莫大的幫助。畢竟,學校是個小型社會的預演場,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是比課本知識更為核心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