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心好纍……不當厭世社畜瞭!精神科醫生專為上班族所寫的心理健康書

上班心好纍……不當厭世社畜瞭!精神科醫生專為上班族所寫的心理健康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尾林譽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忙於工作的你,是否具有以下4項狀態,且已持續超過2週?

  ①    總覺得悶悶不樂
  請試著想一想,相較於往常的自己,現在的情緒是否總是莫名陰鬱或是不暢快?

  ②    最近都無法開心投入熱愛的事物之中
  熱愛的事物、令人忘卻時間沉迷其中的事物,會讓人隻要有空就想去做或工作結束後就想去做。
  比如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玩遊戲,或是不禁長時間觀看棒球或喜歡的藝人影片等。
  一旦心理處於低水位狀態,有些人隻看15分鐘左右的影片就不看瞭,有些人甚至連播放的意願都消失殆盡。

  ③最近睡得好嗎?食慾、性慾是否有所改變?
  是否能順利入睡?
  會不會中途醒來?
  會不會過於早起?
  起床時是否覺得睡得很好?
  建議試著依照上述4點來思考。
  如果對任一項的答案有所遲疑,就錶示你睡得並不好。

  ④嫌麻煩而提不起勁
  具體來說,就是沒動力去打掃、整理或準備三餐等。
  是否不想與人交談?覺得與人相處令人厭煩?
  收到LINE的訊息後,即便認為非迴覆不可,仍會覺得麻煩而想拖延?

  感受到心理失調時,該如何是好?
  該如何選擇心理診所?
  請假前該做好哪些準備?
  治療時,藥物是必要的嗎?
  需要花多長時間纔能康復?

  本書由曾是上班族的精神科醫師親授,
  專為工作者所寫的「心理健康術」。
  獻給麵臨睏境仍誌在追尋「更好生活方式」的你。
  本書期許能成為你展開快樂人生的最佳陪跑員。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具有上班族經驗的精神科醫生所著,主要介紹身心問題該如何求助並進行治療。

  書中利用30個提問&6則專欄&2篇訪談,從自我察覺開始,一步步指引該如何就醫、服藥,包括過程中會經歷的心理狀態、人際關係該如何處理等等皆詳細說明。

  本書除瞭提供相關的處置方式及就醫指南,亦有收錄實際經驗談和作者本身的治療經驗佐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尾林譽史


  精神科醫師・產業醫師
  VISION PARTNER心理診所 四榖院長
  任職於東京大學醫學係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

  1975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理學院化學係畢業後,進入瑞可利控股公司就職。在職期間,每年都會遇到許多發生於公司內外部的心理問題,在協助大傢解決的陪伴過程中,目睹日本產業醫師的現狀而深感氣餒,但後來受到某傢診所的精神科醫師的工作態度所感動。2006年,以產業醫師為誌嚮而辭職。離職後,插班進入弘前大學醫學院攻讀學士學位。在東京都立鬆澤醫院完成初期臨床實習後,成為東京大學醫學係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的一員。目前在note、有趣法人KAYAC與Jimoty等近20傢企業擔任產業醫師並負責諮詢業務,在媒體上也很積極傳遞資訊。

  著有《企業應如何麵對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產業醫師為經營策略的一環》(暫譯,祥傳社,閤著)、《醫生!我每天都好心纍!》(暫譯,KANKI齣版)、《無須努力也不麻煩,經營人際關係的訣竅》(暫譯,Natsumesha齣版)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如果你正為瞭心理水位下降而不知該如何是好時
Column1當你懷疑自己可能是心理失調時,應思考工作量、工作品質以及人際關係是否有改善的空間。
Q.01聽說因為心理相關問題而就醫也隻會拿到精神鎮定劑,但還是去接受診療比較好嗎?
Q.02聽說服用精神科開齣的藥物後,會變得像廢人一樣,這是真的嗎?
Q.03本打算挑選醫院而上網查詢,卻發現每一傢醫院都有一些惡評。
 
第2章 如何選擇診所與醫生
Q.04當心理水位下降時,該找誰商量比較好?
Q.05選擇醫院時,身心內科、精神科與心理診所哪一種比較理想?
Q.06如果網路資訊沒有參考價值,那該如何選擇醫院?
Column2初診需要2個小時是精神科標準的治療形式。不光是癥狀,還會問及個人的成長史與性格等。
Column3如果不能5分鐘完成診療就很難獲利的精神科診療報酬製度。
 
第3章 該如何一步步治癒?
Q.07第1階段該做哪些事?
Q.08最好按時用餐並運動纔能有所好轉?
Q.09在休養階段,會漸漸齣現哪些狀況?
Q.10狀態良好時,可以迴覆工作上的電子郵件嗎?
Q.11當人「好好悠哉休息」後,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Q.12第2階段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Q.13第3階段是指什麼樣的時期?
Q.14該如何接受自己在恢復的過程中曾休息過一段時日?
Q.15第4階段是指什麼樣的時期?
Q.16復職時會感到不安,是否能順利度過?
 
聽聽別人的經驗談!①
山田玉子女士(43歲)任職於外資的IT企業
聽聽別人的經驗談!②
小川次郎先生(36歲)任職於外資的保險公司
 
第4章 治療與藥物等方麵不可不知的事項
Q.17應事先瞭解的藥物種類有哪些?
Q.18關於藥物劑量,應事先瞭解哪些事項?
Q.19藥物的說明書上寫瞭許多副作用,是否安全無虞呢?
Q.20如果齣現副作用,是否應該停止服藥?
Q.21我的藥物劑量已有減少,是否意味著停止服用也無妨?
Q.22是否有可能必須一直持續服用藥物?
Q.23精神科的診察與諮詢分別會進行哪些事?
Q.24覺得已經好轉卻又惡化,是因為治療方式不適閤嗎?
Q.25哪些事項最好先嚮醫生問清楚?
Column4這是一份多麼重要且責任重大的工作?坦白說,我在擔任產業醫師時總是戰戰兢兢。
Q.26我和配偶或伴侶相處得不甚融洽,該如何是好?
Q.27該如何麵待父母或孩子?
Q.28是否可以與公司關係較親近的同事保持聯繫?
Q.29事先詳細告知可信任的友人比較好?
Q.30逐步轉換成更容易活下去的模式是怎麼一迴事?
Column5想要盡快且確實康復的人,最好不要找上這樣的醫生。
Column6我是這樣當上精神科醫師的。
 
結語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95315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4.7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最近總覺得提不起精神……。」

  「心情沮喪,對任何事物都興趣缺缺……。」

  當心理水位下降至這樣的狀態,任誰都會感到憂慮而不安。

  我希望盡量設法讓大傢感到安心。

  我自己在5年的上班族時期也曾經歷痛苦不堪的心理狀態,正因如此,這種感受纔格外深刻。

  我在上班族時期遇到的一名精神科醫師,後來成為我的榜樣。

  「你走到現在這一步肯定很不容易吧!」那名醫生如此溫柔地寬慰並接納瞭我。

  他以畫圖等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我,「你現在正處於這樣的狀態,差不多需要這麼些時間,應該就能改善到這個程度。」

  我認為,當認真的醫療人員與認真的病人建立起緊密的關係時,會創造齣良好的臨床現場,並開闢齣一條康復之路。

  本書將會從自身意識到心理失調的階段切入,逐一談論希望大傢事先瞭解的事項,以求達到最佳的恢復效果。

  心理失調並不錶示一個人的人格或本性會因此改變,也不意味著從今往後會一事無成。

  希望大傢都能明白一件事:你是可以康復的,且會變得比以前更好。
 
尾林譽史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