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丁鬆筠神父
出版者 星火文化
翻譯者 陳衍誌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2/11/29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1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 一本隻寫給天主的靈修筆記
  一份丁鬆筠神父留給世界的禮物。
  ★★「無比坦誠,堪比對上主的告解。」無論是失敗、沮喪,都在避靜中全然呈現給天主,不逃避,不偽裝,把一整年的成果不論好壞欣然奉獻。
 
  丁鬆筠神父在2017年5月猝然離世,本書是由他的弟弟丁鬆青神父整理,2021年齣版瞭英文版。
   
  本書時間跨度極大,自1975年9月當時丁鬆筠神父纔33歲,最後一章停在2017年3月,是丁神父逝世之前做的最後一次避靜。本書的內容極其珍貴,耶穌會士每年必須要做八天避靜,英文叫做retreat,查字典會告訴你這個字意思是撤退,可是用在靈修上則是徹底遠離塵囂放下工作,好好跟天主、跟耶穌在一起,而極度認真的丁鬆筠神父每天都會認真的寫避靜筆記,把他如何做這八天避靜的過程詳細記錄,他甚至會去迴翻過去的避靜筆記,務必要讓自己在靈修上更加精進。
    
  大傢熟知的丁鬆筠神父aka傑瑞叔叔是纔華洋溢、很會唱歌、教英文的神父。在英俊瀟灑的外錶下,他對自我要求極高,是個超級工作狂,還有,他對別人的嫉妒、冷嘲熱諷也跟我們凡人一樣相當在意,可是他很不一樣,他不停留在受傷、抱怨,而是一再地要自己追隨基督的榜樣,去愛自己的弟兄姊妹,不論他們如何的傷害他。
    
  丁鬆筠神父其實很年輕就動過心臟手術,他非常努力地藉由運動、禪坐、瑜珈各種方式,確保身體健康。他每年都會檢討自己是不是有好好注意自己的生活,包括是否太晚上床睡覺、有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瞭休息。藉由驚人的努力,他在七十五歲高齡時還在工作,這些都是讓人敬佩的榜樣。    
 
丁鬆筠神父永遠的朋友推薦
 
  黑幼龍先生  卡內基訓練董事長  光啟社董事長
  王念慈      光啟社董事 大好工作室負責人  
  陸達誠神父  耕莘寫作會會長  輔仁大學宗教係教授  
  馬紹.阿紀Masao.Aki  光啟社顧問(前社長).世新大學助理教授
  葉炳強醫生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建仁       前副總統.梵蒂岡宗座科學院院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丁鬆筠(Rev. Jerry Martinson)


  1942年生於美國聖地牙哥。十歲喪父,母親將他兄弟三人撫養成人。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十七歲那年入耶穌會,1967年被派遣來颱灣傳福音。1973年晉鐸成為神父。

  他長期服務於天主教耶穌會管理的光啟社,多年來參與幕前幕後各項電視工作,並參與長頸鹿美語電視教學,以Uncle Jerry陪伴無數亞洲兒童學英語,無心插柳,使他在全亞洲名聲卓著。

  1985年他帶領一支團隊,前往泰國與高棉邊界,拍攝《殺戮戰場的邊緣》,喚起颱灣社會對中南半島難民的關注,該片在1986年金馬獎及亞太影展大放異彩。

  2016年,馬丁.史柯西斯拍攝《沉默》,在颱灣取景,丁神父擔任本地顧問協助拍片。

  丁神父於2017年前往中國協助拍攝德日進紀錄片,在他所敬佩的偉人德日進手植的樹前靜坐,留下本書封麵這幅令人動容的畫麵。

  然後,在獲頒國民身分證前幾天,他心臟病突發過世,結束這段他口中「好得不可思議」】的人生。

譯者簡介

陳衍誌


  現為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碩士
  輔仁聖伯敏神學院神學係 學士  

  經歷  
  2011迄今  擔任嘉義教區文物典藏與展示規劃組員
  2001-2007  基隆空大學習指導中心兼任講師(麵授教學)  科目包括:颱灣宗教藝術  中國美術欣賞  藝術鑑賞  文化行政
  1995-2002國立故宮博物院  誌工
  2007-2008國立故宮博物院  研究助理

  譯者為基督生活團團員, 有過完整神操經驗。

  2006年底於澳門參加紀念利瑪竇的研討會,與丁鬆筠神父成瞭兩日「室友」,儘管交談簡約,當時房內瀰漫的一股「神的氛圍」卻已深烙腦海。
 
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董事長光啟社董事長
推薦序二 王念慈光啟社董事大好工作室負責人
推薦序三 陸達誠神父耕莘寫作會會長輔仁大學宗教係創係主任
推薦序四 馬紹.阿紀Masao.Aki光啟社顧問(前社長)世新大學助理教授
推薦序五 葉炳強醫生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推薦序六 陳建仁前副總統、梵蒂岡宗做科學院院士

導言

第一部
1.進入沙漠
2.三十天避靜

第二部
3.我想念祂
4.平日生活的屬靈深度
5.去受苦並成長
6.經驗天主在我內
7.與萬物閤一
8.彼此相愛
9.錶達的自由
10.身體與靈魂的健康
11.九型人格
12.非受造的光
13.愛和友誼
14.沉浸大美中
15.若瑟和他的兄弟們
16.為窮人發聲
17.愈顯主榮
18.呼喚亞洲
19.耐心和平靜
20.平衡ACT
21.藝術傢基督
22.滋養神魂
23.奧祕海洋
24.亞洲之道
25.水下王國
26.論幸福的藝術
27.天主的臨在,我的寶藏
28.一位溫和的先知
29.凝神深潛
30.多在,少做
31.成長與消逝
32.在祂的手中
33.美酒與鮮血
34.每件事都值得慶祝
35.迴應

編輯後記 最後一幕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丁神父,Father Jerry, Uncle Jerry, 傑瑞叔叔,你在「那裡」還好嗎?
 
  今晚我一個人在傢。好想念你。約四十年前,我曾為你的第一本書《一個不像神父的神父》寫序。我清楚記得在序文中,我提到你是一位開心的神父。好快樂。因為有些人是抱著犧牲奉獻的心情修道的。更有些人是抱著殉道的心態當神父。而你卻能抱著快樂的心情,享受天主的呼叫,做瞭很多事,幫助瞭很多人。
 
  現在我要為你的內心世界作見證。因為這本新書有很多你的內心深處的特質。那是從來沒有人知道的。例如:
 
  你每年避靜時是那麼願意真誠的自省!
 
  你會具體的請求天主賜給你愛心。其實你己經愛心滿滿瞭。
 
  與其他神父發生瞭不愉快的爭執,一般人最多能做到原諒或忘卻。而你卻滿懷自信,主動的去與他和解,甚至恢復閤作。要做到這是點真難。
 
  你的內心世界,你與天主的親密關係,都在這本書中錶露無遺。我雖然與你交往超過五十年,但還是從這本書中,纔能獲知你內心湥處一直希望自己能持續成長的強烈願望。
 
  你走瞭後發生瞭很多事!首先是,你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公民瞭。你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五十多年,早就可以領到身分證瞭。頒發典禮就在你奉獻瞭一生的光啓社攝影棚。由內政部長主持。監察院的孫大川副院長和我都按你原訂計劃,上颱緻詞。隻可惜主角已經不在瞭。
 
  接下來在聖傢堂的追思彌撒更是按照你的意思,不要辦得哭哭啼啼的(想不到你還預先留下瞭遺囑)。你弟弟說,你希望你的朋友知道你愛他們。但還是有好幾位朋友在談到你的時候,忍不住哭瞭。特別是從大陸趕來的電影公司的導演、製作人。他們是拍攝你製作的紀錄片,徐光啓、湯若望、郎世寧、利瑪竇而與你交往。他們真的好激動。
 
  在追思彌撒中奉獻酒餅的是李百齡 與我。簡文秀教授唱的(奇異恩典〉更是令人難忘!
 
  你已經走瞭好幾年瞭。我想,很少人知道,我一生的最大轉捩點,是因為遇到瞭你。也就是說你是我一生的貴人。
 
  雖然你在一個那麼遠的地方,恐怕現今活著的人當中沒有一個人去過的地方,但我相當有把握你在「那裡」一定很開心。
 
  你把寶貴的五十年歲月奉獻給瞭光啟社,奉獻給瞭颱灣的媒體界 。唱〈燒肉粽〉、〈補破網〉。主持兒童節目,社教節目。演利瑪竇、郎世寧、方濟各.沙勿略等人的記錄片。到泰北邊界去扛病人看病(《殺戮戰場的邊緣》)。你得特別貢獻奬真的是當之無愧。
 
  天主教耶穌會的神父們,像湯若望、南懷仁是藉由探索天文地理來傳播福音。利瑪竇會循文化學術交流來傳教。郎世寧更是以繪畫藝術傳教。而你卻很相信福音可以藉由媒體節目傳揚。我很清楚記得你有一次跟我說,根據你在輔仁大學教學的經驗,在真善美的道理中,中國人最會受感動的是美。
  
  這本書的封麵是你坐在河北一個小村莊的小丘上,帶著微笑祈禱。你前麵就是那棵「德日進樹」。傳說這樹是發現北京人的耶穌會神父德日進所栽種。你的日記突顯瞭你非常敬佩德日進神父的理論:天主的大能潛移默化的讓宇宙逐漸演化成形,包括神似衪的人類。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本書透露瞭你的內心世界,至少是其中的一部份。我最佩服的是,你是天生的「卡內基人」。你承認自己有缺點。與他人有瞭不愉快的事後,你會去找他溝通,道歉。你也接受自已的優點,長處,因為是天主所賜。應當好好珍惜,發揮。但你常在避靜中再三提醒自己,別人可能會嫉妒。
 
  你敢於給別人挑戰——不知爲什麼,雖然光啟社的工作薪水隻有我當時薪水的三分之一,你還是很自然、自在的邀請我去光啟社工作。雖然那時我們已經認識十幾年瞭,但朋友之間要有什麼樣的交情,相知深到什麼程度,纔會嚮他提齣這樣的挑戰呢?
 
  以我們二人為例,你最早是經由一位汪德明神父介紹認識的。那時你還是一位修士,正在學中文。我在空軍,二十九歲。真可謂是萍水相逢。現在迴想起來,我當時就覺得我們很談得來。於是開始交往。你寫瞭一本有關溝通與群體動力的書,需要翻譯。於是我就自告奮勇的接下這「大任」瞭。大概是翻譯得還不錯,以後光啓齣版社就一本接一本的書找我翻譯。我們接觸的機會也就多起來瞭。例如邀我到輔仁大學演講,或一起參加大學生的活動。後來你接任光啓社社長,需要找人幫忙,特別是具有管理領導能力的人。有幾位朋友推薦我,於是你就來「挖」我瞭。
 
  就這樣吧,從四十歲進瞭光啓社開始,我的人生轉變瞭。工作對我而言,不再隻是賺錢而已 瞭。工作也不是朝九晚五的去上班,然後做到六十五歲退休瞭。工作開始變得有意義,有價值,當然,也更有樂趣。像與企畫同仁一起討論新節目。嚮新聞局要到瞭隻有三颱纔能有的晚上九點檔聯播時段。有機會上張小燕的「週末派」,主持「新武器大觀」。
 
  更重要的是我對光啟同事們有瞭正麵的影響。搭景班的工人跟我一起有說有笑,覺得受到尊重。好多年輕人得到升遷,證明瞭很多人都有潛力成為更有價值或更好的人。每逢過年,我要寫一封個別的信,給每一位同事。謝謝他這一年來的付齣、貢獻,或對他的某一優點、特質錶達肯定。於是,漸漸的,大傢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提升瞭很多。節目也越做越好,越來越多。
 
  每當你遇到我們共同的朋友,包括我太太,你都會對他們讚賞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溢美之詞。我隻能說每次他們轉告瞭我之後,我都好開心,想做得更好。
 
  其實欣賞他人是最快樂的事。怪不得很多人說你是一位快樂神父。政治大學前校長周行一稱,有調研指齣,人的天性較偏嚮嫉妒。需要經過學習,纔能欣賞別人的優點。而你卻天生的會欣賞別人好的錶現。
  
  當然,我們沮喪的時候也不少。多年後有一次我們一起吃中飯的時候,你還提到每當我們遭遇挫摺,像提節目企劃案被拒,或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大傢都情緒低落,愁眉苦臉的時候,我常常會問,這次我們學到瞭什麼,我們下次要怎麼做得更好?我們這次的收穫是⋯⋯坦白說我已經記不得瞭。我曾問你我有這樣嗎?你再次提醒,有!有!
 
  連你在你的最後一本書 都提到我的另一特點:彈性。一九八二年你為我在羅耀拉大學爭取到瞭一個獎學金。在美國的那段時間,為瞭維持全傢人的生活,我開始打工。不是在餐館,而是包下瞭一係列工廠、學校、倉庫的飲料、香菸、餅乾販賣機。每天到這些地方去補貨、收銅闆。有的管理人員態度很差,會駡人。有的會要迴扣。機器有時會齣毛病,也需要清潔。那真的是一段難忘的經驗。
 
  你在書中提到,與一般大學畢業齣國留學的年輕人相比,我已經四十多歲瞭,在颱灣也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還能這麼有彈性,忍受這樣的勞力工作!你覺得很佩服。我雖然不喜歡那份工作,但現在迴想起來,能夠熬得過來,可能與貧睏的童年生活經驗有關。也就是那麼苦的日子,那麼多不可思議的遭遇,包括羞辱,都熬過來瞭,這一段歷程必能安然度過。今天的年輕人最缺乏的就是這種心路歷程。
 
  人生是那麼的奇妙。我相信有天主的安排。也可能天主透過你影響瞭我的一生。以上隻是在光啟社的一段。至於後來做卡內基訓練的三十年,你也一直在我身邊。也很精彩。由於有知名度,卡內基訓練一開始就推動得很順利。我想我的書銷路不錯,也一定與此有關。你成全瞭我後來的發展。這不就是貴人之助嗎?
 
  此刻我不想跟你說拜拜!我隻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在「那裡」相見。
 
  本文作者黑幼龍為光啟社董事長、颱灣區卡內基訓練董事長。
 
 

圖書試讀

一九九七年八月卅日-九月六日,颱灣彰化
 
亞洲天主教衛星電視(ACT)首播僅僅一年,亞洲金融風暴導緻瞭關颱。傑瑞掙紮著接受這件事及他個人明顯的失敗:「淚眼中,我祈求耶穌拯救ACT,不是為瞭我,不是為瞭天主教會,而是為瞭有朝一日能服務的窮人和睏苦的人。」彷彿為瞭平衡這個不幸,他的祈禱引齣瞭「深刻、沒有預料到的神祕經驗,當它們發生的時候,似乎使得我『完整』瞭。」
 
第一-二天
 
第一個傍晚,我感覺,要在沉默老舊的彰化靜山待上八天,有些焦慮和沒來由的不安。我過去六年都是在景緻齣奇的地點避靜,而且享有極大的自由。
 
但是非常快,我感覺自己哭泣,並且體驗到一種「迴傢」的感覺……特別是迴到我中華省的弟兄們,過去我有些跟他們保持距離。
 
又一次,跟上次避靜時一樣,「慈悲的」耶穌似乎對我有話要說,於是召喚我。我決定閱讀《路加福音》紀載耶穌善心的行動。
 
陳誌音神父避靜第一講是對天主召喚要有「創造性的忠誠」:「拯救人靈」等於把快樂帶給其他人和我們自身。
 
第一天在平安和快樂中度過。禪坐默想兩、三次。感覺「迴到傢」。聽歌劇《波西米亞人》和戴邁樂神父的有聲書。
 
我醒來,心中浮現一個念頭:「我不需要任何事物。」我體認到我有多麼自由。第一個傍晚我的焦慮是害怕離開我一般的模式、舒適和有利條件。這些都是好的、促使我成長:我的齣差、文化體驗、音樂/歌劇/莎士比亞,世界級的戲劇等等。我從中學習並成長。可是那些都隻是為瞭使我成為作「天主的工作」更好的工具(而不是為天主做「我的工作」)。沒有必要依戀那些事物,如果某一天,天主說:「停!」,我不再需要我的電腦……等等。
 
我覺得,經常離開颱北的舒適生活方式,到婆羅洲、柬埔寨、越南、寮國、中國:這是「遞減」。
 
在颱灣做避靜、加入我們的會省有意思的活動,也有另外一個好處:這也是「遞減」。這會滋養我在颱灣耶穌會薄薄的根。

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孤獨的喜樂:丁鬆筠神父的靈修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