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陰陽五行遇上手術刀
醫學改革的號角驟然而起
從近代中國學者的文章評論、日常感悟
為您揭開「中醫」與「西醫」的世紀衝突
★從清末民初重量級人物的觀點,剖析時代交替之下中醫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匯集近代中國中西醫評論的一手史料,揭開近代中國醫學革命的面貌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西方文化的傳入為中國社會帶來新思想,卻也使有識之士質疑本身文化,而醫療領域也成為評判對象之一。相較於科學化的現代醫學,中醫「陰陽五行」等傳統理論似乎毫無科學根據,又或是中醫們診斷標準不一,導致病患病情加劇。有鑑於此,中國社會興起「舊醫」、「新醫」的新舊論戰,或是「廢醫存藥」等保留中藥、廢除中醫的理論。
本書即以中西醫的衝突為核心,編選自清末民初中國門戶開放後,文史哲學家抑或思想家論述中醫之精華,其中不乏清末重臣曾國藩、李鴻章,也包含胡適、魯迅、梁啟超等民初思想改革的重要人士,為少見以中西醫為題材、選錄「原作」以編冊的書籍。
儘管這些學者非醫界人物,然而從他們評論中西醫學的優劣,與對日常生活的感悟,無論是主張廢除中醫、採用西醫的「廢醫存藥派」,又或是反思中醫、支持中西醫各有長處的「中西醫會通派」,皆能從中窺探西方新知傳入後的當代變革,以及中醫在新知識體系下的變化。這不僅是近代中國醫療史的文本記載,更呈現西學東漸下「傳統」和「現代」的衝突與融合,值得讀者從中考究與省思中西醫於近代中國的發展。
◤ 精選內容 ◢
◆李鴻章認為中醫是「憑虛構象」,學理化的西醫才是「北洋各醫院之根本」
李鴻章考察西方軍隊時,發現隨行「醫官」十分重要,但中醫多「挾其平平寡效之方,委蛇從事」,若要聘請洋醫到北洋水師的各個艦隊,總費用又十分可觀。因此,李鴻章奏請開辦西醫學堂,學子未來不僅可任醫官,更是「北洋各醫院之根本」,認為國內醫學要「因時制變」。
◆鄭觀應批評中醫多「模糊影響之談」,卻也認同中西醫理與醫法各有所長
鄭觀應感嘆中醫時常有「僅熟一二古方,偽說祖傳」的現象;相較之下,西醫「事事徵實」的分科化制度較適合治療各種病症。但鄭觀應也認同中西醫學各有短長,並說「中醫呈其效,西醫貴其功」,故而建議應中西醫結合、建立學堂,解決國內醫師「偽說祖傳」的現象。
◆梁啟超右腎遭不慎切除,卻呼籲別讓此事變成「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
梁啟超稱陰陽五行是「二千年來迷信大本營」,並認為診病應嚴密檢查,但卻在腎臟切除手術中遭切除未病變的腎臟,引發軒然大波。為平復這波輿論以支持新醫學,梁啟超發表文章申明:「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
◆章太炎出身中醫世家,批陰陽五行「直令人笑」,但不認同中醫「據以為可廢」
出身中醫世家的章太炎,認為陰陽五行論是「隨其類似,悉可比附」,從而推崇西醫縝密周詳的理論。但他也認同有些疾病是「有西醫所不治,而中醫能治之者」,因此主張中西醫會通、同時學習中西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