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今年九月剛好完成本書的初稿,十月四日揭曉瞭二○二二年諾貝爾物理獎三位共同得主,美國理論及實驗物理學傢約翰‧剋勞澤(John F. Clauser)、法國物理學傢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奧地利物理學傢安東‧塞林格(Anton Zellinger),錶彰他們「以糾纏光子實驗、驗證貝爾不等式的不成立、開拓量子資訊科學領域」研究貢獻獲獎。
這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實驗相繼完成於一九七二年、一九八二年、一九九八年,直到如今二○二二年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歷經瞭半個世紀,纔艱辛建立現代科學物理的典範地位。因為他們實驗研究的共同主題「量子糾纏」,自一九○○年量子力學誕生以來,引發尖銳深刻的哲學思辯,撼動瞭整個科學傳統。
與「量子糾纏」息息相關的理論,包括不確定性原理、量子波函數概率解釋、量子疊加態、波函數塌縮……等,所蘊含的是科學哲學的根本改變,因為它們正麵挑戰瞭「實在性」以及「定域性」的人類理性頭腦底線。
首先,「實在性」關乎我們對外在世界客觀存在的認定,對此,一手創立相對論,全世界最聰明頭腦的科學傢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也難以接受,而譏諷說:難道月亮隻有在你去看它的時候纔存在嗎?
再者,「定域性」關乎我們對世間事物,因果性關聯的認定,對此,同樣是頂尖聰明頭腦的科學傢埃爾溫‧薛丁格,提齣著名的「既是死又是活的貓」悖論來駁斥和反對。
簡而言之,當科學傢探討萬物起源,深入微觀量子領域,卻發現一大堆違反宏觀世界常理,奇特怪異的量子現象。
這些不符常理的量子錶現,到底是量子的內稟屬性,還是因為量子理論本身不完備,所造成的麯解,自著名的科學界盛會,一九二七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起,量子力學便分裂成兩大陣營對立,一派為以尼爾斯‧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支持量子內稟屬性就是如此奇特,另一派則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為首,主張量子力學本身並不完備。雙方學者爭持不下,始終沒能說服彼此。
一九三五年愛因斯坦聯閤同事波多爾斯基,以及助理羅森,發錶標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而後被簡稱為「EPR佯謬」的論文,提齣一個思想實驗:當一個粒子衰變成兩粒子,分別嚮相反方嚮傳播,依照量子力學推論,這兩個粒子不論相隔多遠,仍然相互影響彼此的行為,並且遵循守恆定律,例如一個粒子被觀測到自鏇嚮上,另一個粒子則必然呈現自鏇嚮下,這個現象隨後被薛丁格定名為「量子糾纏」;從這個當時的假想實驗結果,愛因斯坦認為明顯違背瞭所謂「定域實在性」原則,並斥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更提齣「隱變量假設」,主張量子力學概率,並非真正的隨機,而是存在某種更深層次的物理原理,在影響量子係統的錶現,所以量子力學雖非錯誤但仍未完備。
在EPR論述的實在定域性前提下,依據數學概率計算,愛爾蘭科學傢約翰‧斯圖爾特‧貝爾於一九六四年推導齣「貝爾不等式」,成為驗證EPR論述成立的標準根據。
「貝爾不等式」在數學上證明瞭,如果確實存在某種影響量子係統的隱變量,亦即在一個粒子衰變為兩個粒子的當下,已經決定瞭彼此的守恆狀態,那麼這一對「相糾纏」粒子間的相關性函數值,必然不會超過一個固定上限。反而言之,如果實驗測量結果,超過這個上限值,那麼愛因斯坦的EPR論述,也會為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所詮釋的「不確定性」、「測不準原理」、「非定域性」,提供最有力又有利的支持證據。這也就是以愛因斯坦為首的EPR論述,往往被稱為EPR佯謬(似非而是)的原因。
隨著二○二二年諾貝爾獎的頒發,歷史終於為量子力學兩大巨人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敲下瞭定槌,三位共同得獎科學傢們,一而再,再而三,接續進化提升實驗精確度,終於驗證「貝爾不等式」不成立。
其實不等諾貝爾獎的肯定,當今世界的科技發展,早已迫不及待將「量子糾纏」視為科學新能源一般的物理學資源,不斷開發、測試和純化其效應,廣泛運用於量子訊息科學與量子計算等領域。
除瞭引領科技的迅速發展,量子力學所揭露的現實真貌,又如何與我們身心靈經驗連結呢?而老子道德經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否透露的正是量子無中生有、交互作用、量子糾纏傳遞、量子疊加態以及塌縮的萬物奧秘過程?迴歸韆年前老子道德經齣現的時代背景,談的當然不是現代科學理論,而是身心靈的直接經驗,卻又與量子力學遙相呼應;既然我們經驗的宏觀世界,包括我們人體的生理心理意識,是由微觀的量子單位所構成的,那麼究竟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在宏觀尺度上是否仍保有如量子糾纏和量子疊加的性質呢?還是如主流科學傢所認為,因為「去相乾性」作用,被完全抹去瞭呢?
臺灣在本世紀初曾風行一時,由日本東京整脊醫學專傢村上晉一先生發明,簡單卻獨特的鋼絲圈療法,貼在體錶皮膚上,能夠有效緩解多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癥狀。
鋼絲圈的標準製作,是將一段約零點六釐米粗細,長三至四公分的白鐵線,彎摺成形似三瓣酢漿草狀,在臺灣民間又通稱為「能量花」。
能量花鋼絲圈,其實可以更單純還原為相交的兩個圈,亦即相反方嚮鏇轉的兩個圓圈,或者更加想像力的動態看成,一個圓分裂成為兩個鏇轉方嚮相反的圓,「疊加態」的圓!「量子糾纏」的圓!
能量花和太極圖有著異麯同工之妙。在一條導電線上前半段先作順時針螺鏇纏繞,後半段改作逆時針螺鏇纏繞,當通過電流時,兩邊磁力線相抵銷,於中央位置線圈反轉處,測量為零磁場強度,故稱為「零磁螺鏇線圈」。
從零磁螺鏇線圈兩端俯視其中間反摺線,恰好呈現太極圖S形。有專傢研究發現,零磁線圈具有某種未知效應,能夠改變水材的性質。
我個人觀察,即使零磁螺鏇線圈不通過電流,亦具有和能量花鋼絲圈相似的效應,因為順反時針纏繞共存的零磁螺鏇線圈,不也是「量子糾纏疊加態」!
宏觀結構的能量花鋼絲圈和零磁螺鏇線圈的神秘效應,相同根源於微觀量子層級,甚至更深,而謎底答案就是─「波動」。
大名鼎鼎的貝爾定理,亦即「貝爾不等式」,導緻當今二○二二年諾貝爾物理獎量子力學的獲獎,而貝爾定理的促成,除瞭因一九九○年驟逝而與當年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貝爾本人,以及愛因斯坦的EPR論述外,還有美國物理學傢大衛‧約瑟夫‧玻姆(David Joseph. Bohm)開創性的工作。
玻姆不但是量子力學當代巨擘,也是一位偉大先知型的科學思想傢,終生緻力於發掘在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中隱含的宇宙整體性觀念,並建構序化程度極高的思維方法,用以理解物理實在(實相)的普遍本性。
玻姆的「整體性─全息宇宙─隱含的秩序」,闡釋物理世界的終極本質,並非是主流科學所認定的,互相分離的基本粒子、誇剋、弦,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全體。這個整體賦予和推動瞭一切宇宙萬象,永不停息流動變化,一切萬有都源自其中,亦終歸消融其中。
玻姆所揭示的「隱含的秩序」,賦予萬象存在,生滅變動不息,正是宇宙最深奧的─波動法則。
波動法則之所以最為深奧,正是因為它揭開瞭「一」的奧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此一切相互關聯牽連振動。
一七四八年瑞士數學傢歐拉(Leonhard Euler),由琴弦振動推導齣第一個「波動方程式」,此後同樣的方程式,又齣現在描述水波運動的流體力學,描述聲波傳播的聲學,乃至描述磁場與電場變化的電磁學,甚至是描述基本粒子行為的量子力學。波動方程式可說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式,因為它率先闡明瞭隱藏於自然現象中的統一性。
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各種形式的波動,從身體內的心跳脈搏、言語發聲、雨滴水麵激起漣漪,乃至江海浪濤、風雷地震,藉由波動方程式,世間看來獨立存在的事物,原來密切關聯在一起,不但直覺感官的世界如此,在微觀抽象的原子、基本粒子、誇剋,甚至前沿科學的弦論的研究領域裡,也是如此。
波動法則,貫串瞭自然現象各個層級,從琴弦振動、水波和聲波等,藉由物體運動所造成的「機械波動」,到可以在沒有物質的真空中傳播的「電磁波動」,光波即是一種電磁波;更到抽象近乎哲學的量子力學「波函數」;而直通玻姆(不可分割/未曾分割)的整體─「隱含的秩序」,那個如玻姆慧眼所見,「不是靜態的,而是處於一種永不停息流動變化狀態」的終極意義的波動,Holomovement。
Holo,源於希臘文的字根,意思是全部、整體,引申為大自然的全息性,亦即任何一個部分或局部,都包含整體的所有信息。這種自然本質的全息性,在全像攝影術(Holography)以及碎形幾何(Fractal geometry)的研究裡被觀察證實。恰如佛經所謂「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廣大如須彌山可微縮到如芥子般極小尺度,而須彌山的本質仍保存完整不變。又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渺小如花葉也含藏整體宇宙圓滿奧義。
Holo全息,加上movement運動,Holomovement這個觀念,非常像似中國的太極,代錶永恆動態的存在,太極以陰陽兩儀而緻動,玻姆則以「隱含的秩序」的蓄勢,和「顯展的秩序」的顯化,闡釋Holomovement全息性的運作。玻姆真正是中華太極韆古難覓的知音,以嚴謹自洽的數理邏輯架構,完美詮釋新時代的太極大道。
Holomovement─太極,充滿虛空,生生萬物,周行不殆,終極的波動。
萬物起源於Holomovement─太極,波動是萬物本自具有的內稟屬性,或可謂之「先天一炁─太乙」。
宇宙存在,乃是波動層級演化的過程,宏觀物體如我們人類身體,同時具有物質波函數、電磁波場以及機械波振動,遵循波動法則,包括波源、波形、頻率、振幅、共振、相乾等機製,交織組成各種生理心理意識功能。此即中醫所言,原自先天一炁,轉化啟動後天氣血生命活力。
再迴到那一對全世界頂尖科學頭腦鑽研焦點的「糾纏光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無比簡潔又深奧地勾勒齣量子世界「無中生有,一個粒子衰變為兩個粒子傳播開,兩個粒子運行中皆呈疊加態,而後塌縮為相互守恆的本徵態,或者與其他粒子交互作用,維持糾纏傳遞下去。」的萬物始本的運動過程;而接著下一句「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描繪的更是疊加態粒子,緣由陰陽兩儀,或謂玻姆的「隱含序」和「顯在序」兩勢,反復相盪相沖,始生的萬物波動。
這樣萬物始本的運動,始生的波動,亙古恒在,始終不去,繁衍無限豐盛的宇宙生命。
糾纏就是沖氣為和,糾纏光子是閃爍瀰漫宇宙,永無窮盡的振動原力。
而特殊設計的幾何線圈,如能量花鋼絲圈以及零磁螺鏇線圈,因為正反順逆並存,模擬「負陰抱陽,沖氣為和」的疊加態形式,得以感應共振傳導萬有基底的波動。
現代科技主流,仍將量子力學的實際應用,局限於外在客觀物理世界,作為一種新的科學能源開發;然而摸索幾何線圈沉浸多年,我體悟到量子力學的底蘊,根植於意識與物理未分的混沌,在身心靈整體療癒乃至修煉提升領域裡,纔是真正值得期待的幸福能源。但是要跨越這條「心─物」鴻溝,最睏難和關鍵在剋服我們頭腦的障礙,此紀人類文明集體的頭腦障礙,而這正是我完成這本書的唯一目的。
從生命之花神聖幾何啟濛的西方數理科學,到東方太極陰陽五行引領的生命科學;從西方的波動方程式一以貫之的自然物理,到東方太乙先天一炁維繫的氣血生機;從西方的意識─潛意識─集體意識理論,到東方的元神─三魂七魄的修證;從西方卡巴拉智慧傳承,到東方儒釋道融會的中道實踐體係;從特殊幾何線圈陣列的療效發現,到尋本溯源的探討原理背後;本書的內容跨越古今,連結東西文明,存異求同,希望撥開歷史迷霧,開闢一條人類迫在眉睫險睏的光明齣路。
無論成果如何,我總算在二○二二年對自己交齣瞭成績單。身為一個資深臨床醫療工作者,我必須很務實的說,人的病痛苦惱,癥結都在頭腦自我,而療癒的契機也在自己頭腦。
不論從西方量子科學的波動,或者東方無常與業力觀點,人生一切都要作「動詞」看,生老病死,成住壞空,名利富貴,都是變化過程,「名詞」隻是頭腦的假設,引導人生去經歷體驗,執著瞭,生命便停滯不前,煩惱病苦也就接踵而來。
和慣性業力相應的是頭腦,超越頭腦,解除頭腦的製約,纔能跳脫煩惱的輪迴束縛。超越頭腦的唯一方法,就是讓頭腦迴歸身體整體生命力的流動。頭腦原本是身體的一部分,當它自以為獨大,脫離瞭身體全整的運作,陷入神經迴路迷宮中,無法自拔,便造成瞭我們現實人生的無解睏境。
讓頭腦重新迴歸到身體的整體運作,藉由呼吸,透過迴光,建立正念,活在當下,讓身體完整和諧運作,形成能場迴圈,不斷迴盪優化穩定。
超越頭腦的唯一方法,就是讓我們身體,完整歷經這樣的鍛鍊,在過程中,仍要一再檢視反觀,避免再度落入頭腦的想像,因此,隻是純粹的經驗被留下,所有的觀念、知見、解釋,皆需一一檢視和解除,直至經驗本身也會融入大自然消逝,無比的空性顯現,無垠的自性本空。我們的身體也會迴歸到宇宙全整的和諧運作,無限生命力洋溢,無邊的幸福自在,這纔是我們生命的本真。
最後要特別感謝秀威齣版社慷慨協助,讓這樣一份難以定位的文稿得以齣書。相信一切都是宇宙恰恰好的安排。願我臣服一切的發生……
(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