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讀冊 (電子書)

環島讀冊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曹馥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齣發!到世界討生活》作者又一新作!
十八間書店的馥鬱芬芳,十八間書店的閱讀力量,
十八間書店最誠摯的在地發聲。
颱灣限定,最美的本事即景。

  走過全世界,曹馥年迴到颱灣,重新關注我們自己的島嶼。

  此次她以獨立書店為主題,探訪全颱各地18間獨立書店,並記錄在旅途中遇見的旅人故事。

  除瞭獨立書店以外,馥年更深入社會議題如鄭性澤冤案以及各獨立書店所關注的文化、社會議題,讓讀者看見書店不同的麵嚮與力量。

  「《環島讀冊》不是一本旅遊指南,是以與書店老闆聊天為主軸的個人旅行記錄,讀書,讀店,也讀人。希望你們能在闔上書本後起身,走進離你最近的書店,買本書,點杯飲料,和老闆聊聊天,響應這個週末的活動,與其他同好或愛書人相遇。用實際行動,讓書店不隻是相機裡的風景,而是日常生活的必經之路。」──曹馥年

  ◎馥年帶路,帶你看見18間獨立書店的美麗與力量

  一趟環球旅行後,馥年萌生想慢慢認識颱灣這座島嶼的想法。

  從鼕天到鞦天,她以環遊世界同樣的361天,搭著客運、火車慢慢移動,路過稻田連綿的嘉南平原、寶石藍的太平洋、八掌溪畔的菅芒花海、下著鼕雨的淡水街巷。搭著公車、捷運或騎腳踏車、步行找到書店,花一個下午和老闆聊天,陪他們顧一天店,甚至在書店裡沙發衝浪,一起到夜市吃過一攤又一攤,聊到午夜。

  店主人以書為名,卻不隻是賣書而已。書是知識的載體,在實體書的飄搖年代,更成為理念的介質。書店可以拆分成「書」與「店」,愛看書的人進來找書,不喜閱讀的人仍能來住宿、吃飯、喝咖啡、聽講座、響應這間店的活動,甚至共鳴社運理念走上街頭,「書」的本質被不同老闆的「店」轉化,賦予無限大的彈性。

  馥年這麼說:「獨立書店之所以迷人,是因在不同店主人經營下,每間書店都像是個活生生的人,擁有各自脾性。」

  ◎不隻是獨立書店,更是地方人文與社會議題的發聲站

  馥年從颱灣議題、跨國、個人理念三個方嚮,分享書店已不隻是靜靜等待讀者走進來的地方,而是能成為據點,將理念擴散齣去,進而影響他人,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

  像是為鄭性澤一案使力的魚麗,以「鄭性澤的魚麗便當」齣發,讓許多從「看新聞」的讀者,來到「實際參與」的角色,透過提供食材支持理念。

  「濁水溪以南最活躍書店」的洪雅書房,店主人餘國信每週三的免費講座,二○一七年底已來到九百場大關,讓人走進書店,要是能產生共鳴與黏著,往後就變常客,參與活動,為共同理念發聲。

  而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舉辦的講座,除瞭讓東南亞移工、新住民免費藉書,更不時邀請東南亞移工、作傢現身說法。發起的移民工文學獎,則用心將得獎作品翻譯成中文,透過齣版作品集,讓移民工字裡行間的日常生活、睏頓掙紮、情感思鄉,透過語言串起更多牽繫。讓我們明白,這群佔颱灣人口四十分之一的東南亞移工,不僅有許多愛書人,還有許多不簡單的作傢。

  而颱灣書店從二○○六年的三韆二百傢到二○一五年初剩二韆二百傢,無論書店規模大小,獨立或連鎖,皆麵臨書市寒鼕。馥年也以「熄燈號」為題,採訪瞭各書店創辦人與相關單位,期盼透過各方的見解,探討相關問題。

誠摯推薦

  686/前有河book店主
  侯季然/電影導演
  陳夏民/齣版人
  詹宏誌/網路傢庭國際資訊(股)公司董事長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曹馥年


  高雄人,落籍颱南,喜愛在世界不同角落移動。

  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係畢,現職記者,曾獲颱灣公益新聞金輪獎、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聯閤報正嚮改變獎、法國巴黎攝影大賽業餘組Nature/Earth銅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留職停薪環球旅行,著有《齣發!到世界討生活:人生逗號,一個女生的環球361天》,旅行故事散見於《聯閤晚報》私房新聞專欄、《天下雜誌》網站專欄評論。追逐他人的故事之外,也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故事的人。

  臉書專頁:「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圖書目錄

◎〔鼕之輯〕
聽你說故事/中外書店
GATE 28/鹿途中旅遊書店
流動風景/有河Book
〔旅人書〕移民史‧劉大哥

◎〔春之輯〕
囍/洪雅書房
竄改世界的企圖/虎尾厝沙龍
潮間帶/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魚麗共同廚房
〔★讀冊之外〕以書為名
想這樣陪孩子長大/書酷英文書店
老闆與收書員/林檎二手書室
〔旅人書〕地圖‧後來的我們

◎〔夏之輯〕
諾貝爾獎等候室/唐恩書房
什麼都可能長齣來/荒野夢二
〔★讀冊之外〕不隻賣書的書店
一件好事/愛閱二手書坊
鄉愁寄放處/紅絲線
為瞭紀念/南崁小書店
父女/等閑書房
遍地開花/燦爛時光
〔旅人書〕旅遊文學‧星爸

◎〔鞦之輯〕
是終點也是起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讀冊之外〕熄燈號
日光/晃晃二手書店
挑食/小間書菜
〔旅人書〕劇本‧周力德

圖書序言

前言

從那趟匆匆的環島說起


  二○一二年十一月,我和友人善嬿一人騎著一輛機車,從嘉義齣發,逆時針展開四極點、五間獨立書店的六天五夜環島。

  假期有限,行程貪多,在緊湊的環島中安插書店,讓旅行的節奏有些突兀、有些微妙。那些高速移動時跟著強風一起颳過臉頰的時間,在走進書店瞬間化成一灘溫暖的水,讓騎車時浮動又有點緊繃的身心猛地煞住車,靜定下來。

  我和妹妹從小都愛看書,傢人也毫不手軟地幫我們買書,《漢聲小百科》、《中國童話》、世界偉人傳記、各類翻譯小說、偵探小說、歷史小說、整套《金庸》,還有爸爸耗時多年,穿梭高雄、颱南各傢二手書店蒐羅來的《小牛頓》。傢裡過得很節省,但爸爸有句口頭禪:「什麼都可以省,買書的錢不要省。」八十幾歲的外公得知傢裡的書多到滿齣書櫃,還從左營騎瞭快半小時的腳踏車到鼓山,幫我們多釘幾個書架。

  我和妹妹段考完後,會去我們傢附近的新學友書局放風,複習小魯文化齣版的《小婉心》,翻翻幾本傢裡沒買齊的《亞森‧羅蘋》,追完剛齣版的《哈利波特》,高中很迷張愛玲的時候,看《傾城之戀》與《金鎖記》。

  後來到新竹上大學,某次長假迴傢,發現新學友拉下鐵門,裡頭堆疊紙箱,招牌也不亮瞭。再隔一陣子迴高雄,書局變成一間藥妝店。小時候爸爸帶著我去的喊不齣名字的小書店、二手書店,或我自己偷偷跑去看漫畫的租書店,一間間消失。

  大學時常去的重慶南路書店街也起瞭變化,書店店麵陸續分租,麵包、咖啡氣味混進新書紙頁。每趟去書店街,書店招牌就少一點。

  我們齣發環島那年,大型連鎖書店轉型求生,獨立書店陸續萌芽。那時我在嘉義工作,相熟的獨立書店僅有洪雅書房,看到幾篇報導後,我興起造訪其他縣市獨立書店的念頭。我與妹妹曾因喜歡看書,很短暫地想一起開間書店(後來纔發現許多書店老闆忙到沒空看書),我想知道,這些書店主人開店前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為何想開一間店,開店之後,日子又是怎麼過。

  我在地圖上標齣颱東的晃晃二手書店、花蓮的凱風卡瑪兒童書店、新北市的有河book、新竹的書酷英文書店。選擇原因純粹私心,想去晃晃,是因一直想住在書店裡;想去凱風卡瑪,是對兒童書店好奇;我喜歡有河book的玻璃詩,想去書酷找一本羅爾德‧達爾的書,還要到大學時常去的中外書店,探望老闆陳爺爺。

  我和善嬿查妥路線、將機車送到車行徹底檢查、訂好住宿、設定進度,自以為縝密的規劃,被花東一場傾盆大雨打得狼狽不堪。我的機車剛好壞在上蘇花公路前最後一間機車行的門口,電腦線路被雨水淋壞,纍得善嬿也跟著把機車托運迴傢。

  車子迴去瞭,我們搭火車、公車、客運、捷運與步行,在又濕又冷的鼕雨裡環完另外半個島、兩個極點、三間書店。為瞭追趕時刻錶,每間書店隻能匆匆來去,更別說與老闆好好聊天。

  迴傢之後,日子繼續前進。二○一四年,我離開颱灣,踏上為期一年的環球旅行,和外國背包客聊天時,他們口中的九份、平溪、花東縱榖,某條適閤溯溪的祕境、外澳海岸的衝浪天堂、某處巷弄的隱藏小吃,在我耳裡竟是無比陌生。原來,我跟颱灣還是很不熟。

  二○一七,而立之年,我還想再走一趟環島旅行。但快節奏的移動已不再適閤自己,這一次,我想慢慢來,不疾不徐地,重新認識自己住瞭三十年的土地。

  我很喜歡廖雲章在《流浪西貢一百天》裡寫的:「與其走遍一座城,不如好好認識幾個人。」我整理二○一二年倉促的環島計畫,決定以一年時間,重訪當年環島時前往的五間書店,另再緩慢造訪十三間書店,從書店主人認識一間店、幾本書、在地脈動、社會議題,以及更多的人。

  就像小間書菜女主人彭顯惠談起選書,率性迴答:「啊我就挑我喜歡的。」我選擇這些書店的理由,再次齣自一己之私,幾乎都和個人興趣或成長經歷有點關聯。例如高雄造訪等閑書房,是因看到他們父女的互動,就想到自己和父親的相處;想去愛閱二手書坊和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魚麗共同廚房,是因為一直對社福相關議題感興趣;虎尾厝沙龍吸引我,最初是因書店有麵窗戶,讓我想起那踩著腳踏車來幫我釘書架的外公,以前也曾坐在類似的窗景前看電視、關心我書讀得怎麼樣。我真想再好好跟他說一次話,但他已經不在瞭。

  ---

  這幾年,媒體在即時新聞的競逐下變得很不一樣。相對爭分奪秒搶發新聞、韆方百計尋求點閱的工作環境,拜訪書店的過程是種療癒。我搭著客運、火車慢慢移動(除瞭迫不得已趕過一次高鐵),路過稻田連綿的嘉南平原、寶石藍的太平洋、八掌溪畔的菅芒花海、下著鼕雨的淡水街巷。搭著公車、捷運或騎腳踏車、步行找到書店,花一個下午和老闆聊天,陪他們顧一天店,甚至在書店裡沙發衝浪,一起到夜市吃過一攤又一攤,聊到午夜。

  獨立書店之所以迷人,是因在不同店主人經營下,每間書店都像是個活生生的人,擁有各自脾性。店主人以書為名,卻不隻是賣書而已。書是知識的載體,在實體書的飄搖年代,更成為理念的介質。書店可以拆分成「書」與「店」,愛看書的人進來找書,討厭閱讀的人仍能來住宿、吃飯、喝咖啡、聽講座、響應這間店的活動,甚至共鳴社運理念走上街頭。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書」的本質被不同老闆的「店」轉化,賦予無限大的彈性。

  ---

  我們可以照著別人的攻略旅行,卻難找到百分百適閤自己的解方調適長旅後的心境。異地的冒險或許能充飽疲憊身心,卻無法改變生活中固有的種種問題。長旅歸來兩年,震撼的風景、與陌生人的相遇與別離,曾堅信一輩子忘不瞭的感動、失落與寂寞,迅速被日復一日的工作與柴米油鹽刷淡,甚至得靠日記提詞纔復記憶。

  因此除瞭書店,我也在這趟旅程中造訪幾位迴來後的旅人,迴顧彼此的旅行,以及比旅行更實際的,迴傢後的日子。

  這幾位「歸人」,包括移民阿根廷多年,協助過不少的背包客,現在迴颱灣開阿根廷風味餐廳的劉大哥;徒步環島後帶著妻兒一起開咖啡店兼背包客棧的星爸;把自身旅行故事作為劇本靈感的背包客劇團團長力德;以及和我一樣,結束一趟長旅後,迴到老本行或嘗試新職場的幾位上班族。每個人都像一本書,而他們是移民史、旅遊文學、劇本與地圖集,我們一同召喚遺忘的美好,笑罵離奇又痛苦的行旅情境,訴說各自的掙紮、苦悶與僵局,然後就像旅人們的每次道別,揮揮手,祝福對方平安順利,轉過頭,各自人生。

  ---

  文化部網站列齣的颱灣獨立書店有近二百間,這趟旅行仍有太多未竟之憾,以及更多不及踏訪的舊書店與儲存社區記憶的書局。《環島讀冊》不是一本旅遊指南,是與書店老闆聊天為主軸的個人旅行記錄,讀書,讀店,也讀人。希望你們能在闔上書本後起身,走進離你最近的書店,買本書,點杯飲料,和老闆聊聊天,響應這個週末的活動,與其他同好或愛書人相遇。用實際行動,讓書店不隻是相機裡的風景,而是日常生活的必經之路。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