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鼎鼎大名的「碗豆黃」,到底是什麼?
傳統豌豆黃分粗細兩種:粗豌豆黃,就是豌豆去皮直接煮成沙,加白糖凝固而成;細豌豆黃多一道過濾,成品更加細膩,顏色金黃,細膩涼甜,入口即化!
◎不隻有臺灣,廈門也有蚵仔煎!
臺灣蚵仔煎番薯粉的量很大,追求Q彈;廈門的蚵仔煎,將肥肉切成丁,將蒜切片,和海蠣、澱粉、精鹽、味精拌勻成糊,放豬油,打兩顆鴨蛋,煎熟後淋上香油即成!
◎吃膩日本拉麵瞭嗎?不妨來一碗蘭州拉麵吧!
傳統的蘭州拉麵有「蕎麥稜」,筷子粗細而帶點三稜形的麵條,格外有嚼勁。蘭州拉麵的湯也是精心熬製,以大骨熬湯,再按比例加入牛肝湯和雞湯,之後每次都要兌上老湯,所以蘭州拉麵湯濃,卻清亮澄澈!
◎浙江的「敲蝦餛飩」到底是怎麼「敲」?
敲蝦,就是將捕撈上的鮮活大蝦剝成蝦仁,用木棒用力敲打,直至蝦肉糜爛,成為薄片,即可以直接蒸煮或者作為包裹餡料的皮。溫州有道名菜叫做「三片敲蝦」,是用鼕筍片、香菇片、火腿片和敲蝦一起煮,更是鮮上加鮮!
書中所述130多道鄉土小吃,說人說吃說做法,道盡小吃裡的大情意——食材裡的情意,製作傳承中的情意,包裹在吃客味蕾中的情意。正如「百傢講壇」的文化學者呂立新所言:「小吃的境界往往和文化有相通性,因為它們也是來源於生活而又能高於生活的……李韜早就應該寫這樣一本書啊!他的文字收放自如,在吃中看到人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