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 (電子書)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邸平偉
图书标签:
  • 青海
  • 旅行
  • 摄影
  • 文化
  • 自然
  • 风光
  • 人文
  • 西部
  • 电子书
  • 纪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青海省因境內擁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美輪美奐的青海湖也使青海省彰顯著一種令人震撼的壯美與博大。這裡有著高山縱橫、雪山連綿,崑崙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玉喜馬拉雅山、唐古拉山⋯⋯等;江河眾多,湖泊密佈,長江、黃河、瀾滄江姬發源於此,中國最大鹹水湖-察爾汗鹽水湖、黃河源頭最大的姊妹湖——鄂陵湖、扎陵湖⋯⋯等。

  這裡的文化繁衍眾多,柳灣彩陶、喇家遺址、吐蕃墓葬、宗日文化、卡約文化、諾木洪文化等默默講述著祖先艱辛的生存足跡和驚人的聰明才智;唐蕃古道、南絲綢之路,似乎還在見證著過去的輝煌與繁榮。

  這本書裡用了十一個篇章來介紹美麗的青海,包括歷史青海、漫遊青海、民族青海、青海宗教、歌舞青海、藝術青海、文物青海、飲食青海、住宿青海、購物青海、鄉俗青海等,透過文字內容,帶領讀者走進青海、走進青藏高原,一起聆聽「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远方的回响:一部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史诗 图书名称: 远方的回响:一部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史诗 作者: [此处填写虚构作者姓名,例如:林海川] 内容简介: 《远方的回响》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编年史,它更像是一幅以时间为经线、以记忆为纬线的复杂织锦。小说以一个关于“失落之城”的古老传说为引子,深入探究了人类文明在面对巨大变迁时,个体意识如何挣扎求存、历史如何被重塑,以及“远方”对于精神世界的永恒吸引力。 第一部分:灰烬中的低语 故事始于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边缘地带——科尔河三角洲。这里气候干燥,被一层厚厚的尘土覆盖,似乎沉积了数千年的沉默。主人公,伊利亚斯,是一位研究符号学的学者,他受雇于一家神秘的基金会,任务是解读一套出土的、由一种失传文字写成的石碑群。 这些石碑上记载的,不是帝王的功绩,而是关于一场被称为“大寂静”的灾难的零碎叙述。伊利亚斯发现,这些文字似乎描绘了一个高度发达、却在瞬间蒸发于历史记录中的文明。更令人不安的是,碑文中的时间概念与我们所熟知的线性时间截然不同,它们似乎在暗示时间的循环性与重叠性。 在研究过程中,伊利亚斯不断被闪回的景象所困扰——不是他的记忆,而是一种集体的、植入式的幻象。他开始相信,“失落之城”并非真的消失了,而是退隐到了另一个时间维度,或者说,退隐到了集体潜意识的最深处。 第二部分:地图之外的旅行者 为了追寻石碑上的线索,伊利亚斯踏上了一段横跨大陆的旅程。他的旅伴是一位名叫薇拉的地图绘制师,但她的“地图”并非描绘地理空间,而是描绘情感的疆域和记忆的路径。薇拉坚信,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时间印记”,这些印记可以被察觉和记录。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奇异的遭遇。在荒凉的盐湖边缘,他们遇到了一群自称是“时间守夜人”的游牧民族。这些人不使用钟表,他们的生活节奏完全服从于星辰的轨迹和风的低语。他们向伊利亚斯展示了一种古老的仪式,通过特定的音调和肢体动作,似乎可以短暂地“触摸”到过去的某个瞬间。 在这一过程中,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开始变得碎片化。伊利亚斯从第三方叙事视角,突然切换到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再到完全陌生的、仿佛来自“失落之城”居民的第一人称日记片段。读者被邀请进入一个多层次的现实结构中,理解“远方”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追问。 第三部分:重叠的肖像 随着故事的深入,伊利亚斯开始意识到,他所研究的“大寂静”的真相,与他个人的家族史有着惊人的联系。他发现自己曾祖父留下的一个上锁的旧木箱中,藏着一些与石碑上文字高度相似的潦草笔记。 这些笔记揭示了一个核心主题:当一个文明决定放弃“进步”的定义,转而拥抱永恒的“此刻”时,它将如何被后世解读?“失落之城”的居民并非被毁灭,而是主动选择了“退出”——退出历史的线性叙事,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音。 薇拉的地图在这个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她绘制的不是道路,而是“连接点”——那些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反复出现的象征符号和情感共鸣点。她和伊利亚斯发现,科尔河三角洲、遥远的北极冰原上一个被遗弃的观测站,以及他们当前所在的这座被遗忘的图书馆,实际上在“时间印记”上是相互呼应的。 第四部分:回响的哲学 小说的最后,伊利亚斯找到了“失落之城”的残骸——那不是宏伟的建筑,而是一片被精心维护的寂静花园。花园中央立着一块光滑的黑曜石,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种完美的反射。 伊利亚斯终于明白,“大寂静”并非是终结,而是一种极致的宁静,是所有语言和记录的尽头。这部史诗的意义在于,它迫使读者审视自己对“存在”和“记录”的执念。我们是否总是在追逐下一个“远方”,而忽略了此刻我们脚下的土地所蕴含的深度? 《远方的回响》最终没有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或一个明确的结局。它更像是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在时间洪流中的脆弱与渴望。它探讨了记忆的不可靠性、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人类对超越日常经验的永恒场所的深切向往。这部作品邀请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内省,去倾听那些被喧嚣掩盖的、来自远方的,关于我们自身的低语。 主题关键词: 时间的非线性、集体记忆、符号学、失落的文明、存在主义、地理与心理空间。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歷史青海
古代青海為何稱為「西羌之地」    17
最早見於史載的羌人領袖——無弋爰劍    18
小柴旦遺址與青海遠古文化    18
吐谷渾國在青海歷史上的地位如何    19
青海歷史上的南涼國    19
何為諾木洪文化    21
趙充國屯田是怎麼回事    21
羌中道在哪裡    22
石堡城之戰    22
大非川之戰    24
唐蕃聯姻    24
吐谷渾國都伏俟城今何在    25
弘化公主是何人    26
金城公主與文成公主是什麼關係    26
廝囉政權在青海歷史上的地位如何    27
青唐城今何在    28
「三賢哲」對藏傳佛教後弘期有何貢獻    28
茶馬互市是怎麼回事    29
劉元鼎使蕃的意義是什麼    31
開元劃界是怎麼回事    32
隋煬帝西巡    32
宗哥河之役    34
明朝移民安邊是怎麼回事    34
湟中三捷是怎麼回事    35
什麼是土司制度    36
羅卜藏丹津叛亂是怎麼回事    36
清代青藏驛道如何設置    37
何為西寧塞外四衛    37
西寧辦事大臣有何職掌    38
丹噶爾何以稱為「小北京」    39
「西寧」一名起於何時    39
貴德十屯是怎麼回事    39
青海建省在何時    40
甘邊寧海鎮守使    40
鳳山書院在哪裡    40
俺答汗來青海是為了什麼    41
固始汗是何人    42
楊應琚在青海歷史上有何作為    43
青海三馬指誰    44
拉卜楞事件是怎麼回事    45
何謂寧海回教促進會    46
馬麒「豔電」是怎麼回事    46
漫遊青海
青海省省情有何特點    49
青海省有幾個民族自治州    52
青海省有幾座大城市    54
西寧市為何被譽為「中國的夏都」    55
西寧市區內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57
青海省有哪幾個中國國家4A級景區    57
青海省博物館為何代表著青海的旅遊形象    58
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59
青海省的自然旅遊資源主要有哪些?有何特點    60
青海省的人文旅遊資源主要有哪些?有何特點    63
青海湖為什麼是當今中國最美的湖    64
到青海湖鳥島觀鳥什麼季節最佳    68
你知道關於青海湖的傳說嗎    69
中國的兩彈基地——原子城    72
著名的日月山與文成公主有何關係    73
一條河流為何被稱為「倒淌河」    75
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    76
大通老爺山為何是西寧市附近最美的一座山    78
渡假旅遊的好去處——高原江南貴德縣    79
秀美的孟達天池為何有青海的小西雙版納之美譽    80
神奇壯麗的李家峽——坎布拉旅遊景區    82
和日寺石經牆為何有「世界石書奇觀」之美譽    85
「世間第一嘛呢堆」——嘉那嘛呢    86
長江源頭在哪裡    87
黃河源頭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    88
柴達木盆地有一道山樑為何是由無數的貝殼堆積而成的    90
中國最神奇的情人湖    91
崑崙山為何被譽為「萬山之宗」    93
青海有哪些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    94
青海主要的物產之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鄉有哪些    95
青海有幾處國家森林公園    96
青海旅遊業的「兩圈、兩帶和一區」是指什麼    98
青海的哪些山峰最適合於業餘登山愛好者開展登山活動    100
青海哪幾條精品旅遊線路最適於開展開車自助旅遊    101
青海哪些地方適宜開展探險旅遊    103
圍繞青海特色旅遊資源所開展的國際性體育賽事有哪些?有何影響    104
青海每年所舉行的民俗及宗教節慶活動主要有哪些    105
青海目前倡導而創辦的大型文化旅遊節慶活動主要有哪些    106
青海十大熱門旅遊線路    108
雪域高原犬類活化石——藏獒    110
高原缺氧反應及其防治措施    111
在青海旅遊應注意旅遊季節的選擇    113
在青海旅遊應注意哪些民族風俗習慣及宗教禁忌    114
民族青海
你瞭解青海的世居少數民族嗎    117
青海世居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有何不同    120
青海世居各民族在地理分佈上有何特點    120
從服飾上分辨出青海的五個世居少數民族    120
青海藏族有哪些主要節日    124
青海土族有哪些主要節日    125
回族和撒拉族有哪些主要節日    125
蒙古族有哪些重大節慶    126
歌舞及美酒相伴的藏族婚俗    126
載歌載舞的土族婚禮    127
喜慶有趣的撒拉族婚俗    129
青海蒙古族婚姻形式及婚禮儀式    131
青海各世居少數民族有哪些傳統的體育項目    132
神祕的藏族喪葬儀式    133
簡樸、安靜的回族喪葬習俗    134
青海宗教
宗喀巴大師為何被譽為「第二佛陀」    135
青海伊斯蘭教三大教派    138
青海伊斯蘭教四大門宦    141
寧瑪派在青海的傳播和發展    144
薩迦派在青海的傳播和發展    146
噶舉派在青海的傳播和發展    147
蘇莽噶舉和乃多噶舉    149
直貢噶舉派創始人仁欽貝與卓瑪邦雜寺    151
文成公主廟為何又稱大日如來寺    152
有「嶺國寺」之稱的達那寺    153
格魯派在青海的傳播和發展    154
平安洪水泉清真寺有何特色    156
西寧南山拱北    156
青海省規模及影響最大的清真寺——西寧東關清真大寺    157
循化街子清真大寺在撒拉族歷史上的地位如何    158
藏傳佛教在青海的傳播情況怎樣    160
達賴喇嘛轉世系統    161
班禪轉世系統    161
你知道章嘉呼圖克圖嗎    162
弘化寺因何又稱「大慈法王塔院」    163
西寧大佛寺    164
青海也有座白馬寺    165
神祕的塔爾寺「四大法會」    165
道教洞天——湟中南朔山    168
充滿藝術靈氣的格魯派寺院——隆務寺    169
阿嘉活佛和香薩活佛    171
西寧北禪寺    172
瞿曇寺為何被稱為「小故宮」    173
佑寧寺為何被稱作「湟北諸寺之母」    174
喇欽·貢巴饒賽是什麼人    175
你知道活佛轉世、非掣簽和金瓶掣簽嗎    176
西寧的城隍是誰    177
青海道教的情況怎樣    178
何為「安多四宗」    180
貴德文昌廟    181
黃河第一閣——貴德玉皇閣    182
青海藏傳佛教寺院建築有何特點    183
青海清真寺建築有何特點    184
歌舞青海
「花兒」是什麼    185
青海各世居少數民族是否都用漢語演唱「花兒」    186
青海為何被譽為「花兒」的故鄉與海洋    186
「花兒」為什麼多在野外唱    187
什麼是「花兒會」嗎?青海有哪些著名的「花兒會」    187
青海樂都瞿曇寺「花兒會」的來歷    189
青海玉樹地區的藏族民間歌舞有哪些    191
藏族寺院神祕的宗教舞蹈——「羌姆」    193
領略神祕的塔爾寺「羌姆」    194
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    197
青海草原上神奇的說唱藝人    198
安昭是怎樣一種舞蹈    198
土族婚禮歌簡介    199
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200
黃南「六月會」何以引世人矚目    203
「拉伊」——藏族的情歌    206
藝術青海
熱貢藝術    209
熱貢藝術的發展演變史    210
關於熱貢藏傳佛教藝術有哪些傳說    213
熱貢藝術當代著名人物有哪些    214
「斯巴霍」是什麼    215
什麼是唐卡    216
什麼是壁畫    217
什麼是堆繡    217
壁畫是怎樣製作的    218
塔爾寺藝術三絕    219
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的酥油花的魅力    222
古老的青海藏戲藝術    225
八大藏戲    226
「雍仲」是什麼    227
青海皮影戲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227
青海哪些地方留有古代岩畫藝術    228
青海地方曲藝有哪些    229
青海彩陶繪畫藝術    232
青海民間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湟源排燈    234
獨有的土族民間刺繡    236
樸實而富有藝術力的農民畫    236
令人稱道的剪紙藝術品    237
青海黃河奇石藝術    238
文物青海
稀有的北朝時期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在青海出土    241
青海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哪些    243
青海省青銅時代的文化    243
青海高原最古老的吹奏樂器是什麼    245
國寶「虎符石匱」是怎樣發現的    246
明代「象背雲鼓」石雕    249
罕見的史前災難遺址——喇家遺址的發掘與研究    249
器中之王——都蘭出土的唐代銀包鐵太陽鳥    251
青海古代耳飾品    253
青海古代軍禮器——中國矛王    253
青海古代就有了項鏈飾物    254
青海古代殉葬品——人俑偶像    256
青海唐代建築構件——羽人瓦當    258
青海原始的髮飾品是怎樣的    259
你瞭解青海原始的舞樂嗎    260
世界上最古老的《可蘭經》手抄本在哪    265
高原古國——都蘭古墓群    265
中國唯一的彩陶靴出自哪裡    267
元代紙幣在柴達木盆地流通    268
青海原始動物崇拜形象——鷹與蛇    269
中國最古老的銅鏡出自何方    271
走進史前文化彩陶的王國    272
飲食青海
最具青海特色的小吃有哪些    275
青海特有的「青稞甜醅」    277
「抓面」是用手抓著吃的嗎    278
青海的「麥索兒」    279
青海的經典小吃——烤羊肉    279
青海羊肉尕面片    280
青海的「手抓」    281
青海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282
青海風味麵食「狗澆尿」的由來    282
青海最受歡迎的麵食有哪些    283
「包子就粉湯,吃上最穩當」    284
青海婚宴當中的「八盤」是指什麼    284
為什麼西寧東關的飲食獨具特色    285
品嚐一口青海「茶」    285
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奶皮    286
穆斯林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286
青海有名的甜品有哪些    287
高原玉液——「互助」牌青稞酒    287
「青稞美酒」為何如此有名    288
「蕨麻」與人蔘有關嗎    289
藏族飲食習俗    290
青海的「焜鍋饃饃」    290
何為「羊筏子肉團」    291
青海有哪些地方餐飲名店以及飲食一條街    291
住宿青海
青海自己的「四合院」——莊廓及特點    293
為何說青海的房頂能賽跑    294
進出青海漢族宅居有何禁忌    295
藏族民居主要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何特點    295
藏民家裡為何必設供奉佛像的佛龕    296
進住帳房有何講究    297
青海回族居民的住宅有何特點    297
裝飾性很強的撒拉族住宅    298
寬大而實用美觀的蒙古包    299
西寧市馬步芳公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保護得如何    301
西寧市有哪些標誌性的城市建築    302
中國為何要斥巨資在三江源地區實施生態大移民工程    302
購物青海
神奇的冬蟲夏草    305
到高原為何一定要購買紅景天    306
高原奇葩——雪蓮    307
名貴藏藥——藏茵陳    308
珍貴的麝香與鹿茸    308
西寧大黃    309
鮮紅而肥大的柴達木枸杞    309
中藏藥材——藏紅花與佛手參    310
青海最早叫響的旅遊商品——牛肉乾    310
世界上生產藏毯最好的羊毛產自哪裡    310
神奇而珍貴的崑崙玉    311
中國最大的牛絨生產基地及牛絨產品    311
稀有的柳花菜和鹿角菜    312
無汙染的青海蜂蜜    313
維生素含量極高的無汙染野生果汁——沙棘果汁    313
歷史悠久的湟源陳醋    314
藏族男子威猛的象徵——藏刀    314
蒙古刀    315
馳名中外的青海藏毯    315
極具誇張力的面具    316
鄉俗青海
趣談青海社火    319
藏民見面禮節中為什麼要獻哈達    322
青海人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322
青海人臘八吃什麼嗎    323
青海人如何過中秋節    323
西寧人是如何晨練的    324
青海漢族是來自南京珠璣巷嗎    325
青海藏族在高山處放飛「風馬」是一種怎樣的習俗    325
我們經常聽到的青海方言有哪些    326
青海人用什麼染指甲嗎    326
青海人為何喜歡去茶園    326
青海人為何喜歡郊遊野炊    327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735918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6.4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向來對那些探討「邊緣地帶」的文學作品抱持高度興趣。青海,對許多台灣讀者來說,可能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地理概念,或許停留在教科書裡的雪域高原印象。但這本書若能成功地將那片土地上的「人」的故事帶出來,那將會是極大的成功。我希望它不只是描寫那些壯闊的自然景觀,更深入地觸及當地居民的生活哲學、他們的信仰體系,以及現代化浪潮對他們生活的潛移默化。畢竟,真正的旅行,是走進當地人的生活紋理裡。如果作者能夠用一種謙遜、不帶批判的視角去描摹這些人文風景,我相信讀者會更容易產生共鳴,甚至激發起對自身生活處境的反思。那種遙遠,或許映照的正是我們內心深處遺失的純粹。

评分

從電子書的呈現方式來看,我推測它應該在多媒體元素的應用上有所突破,畢竟數位載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期待看到書中收錄的聲音檔案——或許是風聲、或許是轉經筒的低鳴、又或許是某段不知名的民謠。如果能適時地穿插這些聽覺的輔助,那種沉浸式的體驗將會遠勝於傳統紙本書籍的想像。此外,如果地圖的設計能夠精緻且互動性強,讓讀者可以點擊地名跳轉到相關的深度報導或作者的行走軌跡,那這本書在功能性和文學性上就能達到完美的平衡。這種結合科技與人文的嘗試,對於推廣一個較為冷門的地區的文化,無疑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做法,值得我們給予掌聲。

评分

翻開內頁的排版,不得不說,編輯的用心程度相當高。字距和行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篇的敘事,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眼睛疲乏。從目錄的安排來看,似乎是以時間軸或某一條特定的路線為骨架在鋪陳故事,而不是單純地將景點羅列。這種敘事手法很能抓住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一頁接一頁地往下翻,彷彿跟著作者的腳步,正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地方緩緩呼吸。我特別留意到書中似乎穿插了一些作者親手繪製的草圖或舊照片,這類元素的加入,無疑是為這本「電子書」增添了溫暖的手感。在這個什麼都講求效率的時代,還有人願意花時間去細膩地構築一個空間感,實在是難能可貴。這本書散發出來的是一種對土地深深的敬愛,而非走馬看花式的獵奇心態。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著實吸睛,那種帶著一點復古氛圍的排版,選用的字體也很有味道,讓人一眼望去就覺得這不是一本尋常的旅遊指南,而更像是一部沉澱了時間的散文集。光是看到書名那種帶著詩意的「遙遠」,再配上「青海」這兩個字,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廣闊無垠的藍天與草甸。我猜測作者在文字的描摹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去捕捉那種高原特有的蒼茫與孤寂感。我特別期待看到他如何處理光影的變化,畢竟在青海那樣的環境下,白天的陽光和夜晚的星空,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極致體驗。如果作者能將鏡頭拉近到風吹過酥油茶的氣味,或是當地藏族朋友的眼神中,那我想這本書的層次感就會更加豐富立體了。這不只是一次地理的移動,更像是一場心靈的遠行,光是這些前置的想像,就已經讓人心神嚮往不已了。

评分

總體來說,從書名到內在的編排邏輯,這本書給我的預感是:它非常「慢」,慢到需要讀者放下所有急躁的心緒,才能真正領會其妙處。這不是一本讓你快速吸收資訊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爐火邊,用溫和的語氣,慢慢道來一段刻骨銘心的旅程。如果作者的筆觸能夠達到王家衛電影中那種疏離而又深情的質感,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僅停留在地理知識的傳遞上,而是昇華為一種關於時間、空間與記憶的哲學思考。我準備好將我的思緒完全交託給這趟前往「遙遠地方」的旅程,希望它能洗滌我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塵埃,帶來一場心靈上的淨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