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立即見效!最強穴位伸展操:觸摸交叉點進行伸展,就能啟動深層肌肉開關,使伸展效果倍增 (電子書)

10秒立即見效!最強穴位伸展操:觸摸交叉點進行伸展,就能啟動深層肌肉開關,使伸展效果倍增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柴 雅仁
图书标签:
  • 穴位伸展
  • 伸展操
  • 健康
  • 养生
  • 肌肉
  • 身体柔韧性
  • 快速见效
  • 自我保健
  • 运动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僵硬緊繃的表層肌肉與平常未活用的深層肌肉,
只要刺激「交叉點」,便能在10秒鐘完成調節,恢復平衡,
讓每個人都能找回如兒童般活動自如的身體!

  人體的肌肉可大致分為「表層肌肉」與「深層肌肉」,兩者的特點如下。

  【表層肌肉】
  表層肌肉指的是位於身體表面的肌肉。
  這些肌肉很有力,能在走路、跑步、搬東西等需要大量出力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深層肌肉】
  深層肌肉指的是位於身體深處的肌肉。
  這些肌肉富含持久力,能在維持姿勢穩定關節的同時,迅速反應做出流暢的動作。

  絕大多數的現代人往往都是慣性使用表層肌肉,導致深層肌肉不再發揮作用而失衡。
  深層肌肉停擺後就必須依賴表層肌肉來彌補其功能。
  如此一來,原本就欠缺持久力的表層肌肉必須不斷使力,
  疲勞過度的結果,便造成僵硬緊繃的狀況。

  若能讓深層肌肉重新發揮作用,就能解決僵硬或疼痛等與身體動作有關的煩惱。
  重點就在於分布於全身的「交叉點」。
  交叉點指的是能透過刺激喚醒深層肌肉,鬆緩表層肌肉的穴點。
  藉由刺激過勞的表層肌肉與閒置的深層肌肉交叉處的穴點,
  讓雙方能一舉回到正常的狀態正是交叉點的厲害之處。

  本書所介紹的自助保健手法為「搓揉」「按摩」「伸展」這三種,也會加以組合搭配。
  一般提到「伸展操」時,多半指的是第三項的「伸展」,
  然而本書反而更加重視「搓揉」與「按摩」。
  這是因為搭配這兩項手法能更加提升伸展效果的緣故。

  以往伸展僵硬緊繃的肌肉時總難免伴隨著痛苦低吟,
  但透過此法僅需10秒,只要觸摸交叉點進行伸展,就能達到驚人舒緩效果。
  一起身體力行體驗本書所介紹的伸展法,實際感受其效果吧!

本書特色

  ☆先說明造成肌肉僵硬的原因,就能更清楚此時應舒緩的部位。
  ☆詳細步驟搭配上示範及肌肉組織圖一起說明,更加清楚易懂。
  ☆掃描QR CODE,就能隨點隨看由作者親自示範講解的影片。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的、名为《筋膜解剖与运动疗法进阶实践》的图书简介。 --- 《筋膜解 হচ্ছিল与运动疗法进阶实践》 一本深入探索人体筋膜网络、连接结构功能与临床应用的专业参考书 内容概要 《筋膜解剖与运动疗法进阶实践》并非一本关于速成伸展技巧或特定穴位按摩的书籍,而是一部系统、深度剖析人体筋膜系统的专业学术专著。本书旨在为物理治疗师、运动康复专家、整骨师、运动科学研究人员以及对人体生物力学有深入兴趣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理解和应用筋膜理论的全面框架。 本书摒弃了传统将肌肉视为独立单元的视角,转而聚焦于“筋膜网络”——那个贯穿全身、将骨骼、肌肉、器官和神经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结缔组织结构。它详细阐述了筋膜的生物力学特性、细胞组成、流体力学以及其在健康与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反应。 核心章节与深度解析 第一部分:筋膜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基础 本部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我们首先详尽介绍了筋膜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层面解析了胶原纤维(I型、III型)、弹性纤维、基质(如蛋白聚糖和透明质酸)的排列方式及其对组织弹性和粘滞性的贡献。 细胞构成与动态调控: 深入探讨了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在组织修复、重塑和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机械张力如何通过整合素信号通路影响细胞表型和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 筋膜的流变学特性: 讨论了筋膜在不同速率和压力下的粘弹性行为。理解“迟滞现象”(Hysteresis)和“应力松弛”(Stress Relaxation)对于设计有效的物理干预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三维筋膜链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 本部分突破了平面解剖学的限制,构建了三维的身体连接模型。 主要筋膜线路的精细描绘: 详细描绘了汤姆斯·迈耶斯提出的“解剖列车”理论的进阶版本,着重于深层筋膜的连续性。例如,侧向线(Lateral Line)如何跨越髋关节和胸廓影响头部姿态;以及功能性筋膜环(Functional Fascial Rings)在稳定躯干与四肢运动中的协同作用。 张力传递与力的整合: 运用有限元分析(FEA)的原理概念,解释了身体某个部位的张力如何通过筋膜通路传递至远端区域。这解释了为何足底的微小失衡可能在数小时后引发对侧肩颈的不适。 神经-筋膜互动: 探讨了筋膜层如何包裹和保护神经,以及筋膜的紧绷或炎症如何影响神经滑动(Neural Gliding)和神经动力学,这是疼痛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第三部分:运动功能障碍与病理生理学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理解功能障碍。 筋膜疼痛综合征(FPS)的鉴别诊断: 分析了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的形成机制——不仅仅是局部的肌肉挛缩,更是筋膜网络中张力失衡的体现。讨论了肌筋膜疼痛与中枢敏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疤痕组织与限制: 详述了创伤、手术或炎症后筋膜组织的异常粘连(Adhesion)过程。重点分析了这些粘连如何限制组织的正常活动度,并形成“结构性限制”(Structural Restrictions)。 呼吸与筋膜: 深入研究膈肌与躯干深层筋膜(如腹横肌、多裂肌)之间的呼吸联动机制,解释了不良呼吸模式如何驱动慢性下背痛。 第四部分:进阶运动疗法与筋膜干预策略 本书的实践部分侧重于基于证据、针对筋膜特性的干预技术,而非孤立的拉伸。 压力与释放技术的优化: 详细区分了不同“触感”和“压力深度”对筋膜组织的影响。讨论了如何通过精确的、方向性的压力来促进基质重塑,以及如何避免对受损区域造成过度刺激。 运动疗法中的张力引导(Tensegrity Application): 介绍如何设计需要全身协调参与的动作序列,以温和地引导筋膜链恢复其最佳的预张力状态。重点关注“微运动”(Micro-movements)和“缓慢、有意的运动”(Slow, Intentional Movement)在解锁筋膜限制中的价值。 整合与恢复方案设计: 提供了针对特定临床病例(如:慢性肩部锁定、跑者膝的深层原因)的整合性评估流程和多模态干预路径,强调生物力学、神经动力学和心理因素的协同作用。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旨在成为一本“如何思考”筋膜的指南,而非简单的“如何做”的速查手册。它要求读者超越表面的肌肉感受,深入理解张力是如何在复杂的三维结构中传递和维持的。对于寻求提升诊断精度和干预有效性的专业人士而言,本书提供了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运动功能障碍。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柴 雅仁


  活躍於橫濱鶴見、蒲田地區的專業私人健身教練。致力提倡不會引發疼痛而且靈活有力的鍛鍊法。在Twitter上所發表的「10秒伸展法」獲得12萬按讚數,粉絲急增中,目前有超過11萬的粉絲追蹤關注。

  亦為針灸師/NSCA認證專業私人健身教練/JCMA認證體軸治療師。

图书目录

前言    3

序  章 何謂11萬人讚不絕口的10秒伸展法?
現代人的表層肌肉與深層肌肉失衡    14
喚醒深層肌肉的「交叉點」    15
10秒鐘就能消除僵硬與疲勞的原理    17

第1章 10秒鐘疲勞一掃而空! 腳趾.腳踝伸展法
足部不適會引發一連串的毛病!    22
足弓塌陷時全身力量就會失衡/站立時的重心若正確,全身肌肉就能放鬆

1 轉動腳趾    24
2 按摩小腿    26
3 按摩腳踝    28
4 按摩小腿肚    30
5 腳底的交叉點    32
6 阿基里斯腱的交叉點    34
7 阿基里斯腱伸展法    36
COLUMN 若想擁有一雙美腿,請用「骨骼」站立    38

第2章 10秒鐘膝蓋痛一掃而空! 膝蓋伸展法
解決膝蓋歪斜問題,揮別膝蓋痛    40
站著時千萬不可將膝蓋完全打直!/解決膝蓋歪斜問題

1 按摩膝蓋外側42
2 按摩膝窩44
3 按摩大腿內側46
4 膝窩的交叉點48
5 膝窩上方的交叉點50
6 伸展大腿52
COLUMN 行走時不可刻意讓腳跟先著地54

第3章 10秒鐘腰痛一掃而空! 髖關節.腰部伸展法
為何會出現姿勢不良的情形呢?    56
當姿勢不良時骨盆就會歪斜,骨盆一歪斜全身就會出狀況/腹部肌肉僵硬的原因/即使長時間坐著工作,只要腹部肌肉保持舒展的狀態就不容易疲累!

1 按摩側腹    60
2 按摩心窩    62
3 按摩肋骨內側    64
4 髖關節.臀部的交叉點    66
5 心窩.背部的交叉點    68
6 大腿後側伸展法    70
7 椅上臀部伸展法    72
8 躺姿臀部伸展法    74
9 橫向跨步伸展法    76
10縱向跨步伸展法    78
COLUMN 大肚腩的原因在於腹部肌肉僵硬!    80

第4章 10秒鐘肩膀僵硬一掃而空! 肩部.頸部.頭部伸展法
消除肩膀僵硬的超重要觀念。關鍵就在「腋部」    82
刺激腋部的威力讓12萬人嘖嘖稱奇!/關於肩膀的另一項誤解/還能同時解決因肩膀所引起的頭痛!

1 按摩鎖骨    86
2 按摩胸部中央處    88
3 按摩肩膀    90
4 抓捏腋窩按摩法    92
5 按摩頸部上端    94
6 按摩眼部    96
7 頭部的交叉點    98
8 腋窩的交叉點    100
9 頸部的交叉點    102
10 脊椎反弓伸展法    104
11 橫向扭轉伸展法    106
12 胸部伸展法    108
13 側腹伸展法    110
14 肩胛骨之間的伸展法    112
COLUMN 「腋側失守」的真正涵義    114

第5章 10秒鐘緊繃一掃而空! 手肘‧手腕‧手部伸展法
小指、無名指能確實發揮作用時,全身就會變得協調    116
一味使用大拇指、食指,會導致身體不當使力/意識集中於中指根部,就是均衡使力的重點!

1 按摩二頭肌    118
2 按摩手肘外側    120
3 按摩手腕    122
4 按摩大拇指    124
5 搓揉手腕    126
6 手肘的交叉點    128
7 手掌的交叉點    130
8 前臂外側伸展法    132
9 前臂內側伸展法    134
10 彈指伸展法    136
COLUMN 手掌張開時呼吸就會變深    138

第6章 加碼動一動,身體更舒暢! 各部位自助保健法

1 紓解膝蓋痛之敲大腿運動    140
2 紓解腰痛之骨盆底肌收縮運動    142
3 紓解肩膀僵硬之轉手臂運動    144
4 通體舒暢充電提神之萬歲剪刀石頭布    146
5 通體舒暢充電提神之單側剪刀石頭布    148
6 瘦腿之單腳深蹲運動    150
7 練出小蠻腰之側捲腹運動    152
8 瘦手臂之上臂撐體運動    154
9 利用牆壁亞洲蹲    156
10 再多劈一點之劈腿伸展法    158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114640
  • EISBN:978986511709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5.2MB

图书试读

前言

  請讀者們試著回想一下。
  你的身體「不知疼痛僵硬為何物,手腳聽話活動自如」的時期。
  那有可能是遙遠的過去,也可能是讀小學的時代。
  再怎麼玩捉迷藏,膝蓋也不會痛,更沒有肌肉痠痛的問題。
  投球時相信也不會有肩膀抬不起來而忍不住哀嚎「好痛啊啊啊!」的情形發生。
  然而,就算努力回想起那段歲月,大部分的人應該只是停留在「總覺得好像就是很靈活」的印象裡。
  人之所以會認真地檢視自己的身體,往往都是年歲漸增出現了某些毛病的時候。而這種時候早已忘了身體能活動自如時有多舒適自在。
  膝蓋痛、肩膀僵硬、腳踝無法彎曲。
  這些情況大幅限制了你的活動。
  「都這把年紀了要我運動,辦不到辦不到!」
  「肩膀僵硬得很難受,甚至無法好好看場電影。」
  「一想到旅途中膝蓋可能會痛,就覺得害怕而不敢旅行……」
  不過……,假如現在能擁有如孩提時代般柔軟又無疼痛來糾纏的身體,抑或接近這樣的狀態時,大家認為情況會是如何呢?
  無論工作、家事或興趣,從事所有活動時的體能負擔將大幅降低,前述的做運動、看電影、去旅行,都能無後顧之憂地實現。
  而且,能夠如此活動自如的身體,假如「只要做10秒鐘的伸展法」就能得手的話呢?

  行筆至此,請容我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是「10秒伸展法教練」柴雅仁。
  目前,我將獨自一人就能進行的伸展法與按摩法等「自助保健」法,編輯成10秒左右的短片在網路上公開分享。
  我主要經營的社群平台為推特,所上傳的這些短片獲得11萬以上的推友追蹤,至今累計100萬次的按「讚!」數,大獲好評。
  與此同時,我也在大型連鎖健身中心推出為顧客量身規劃的私人健身課程,一年的指導堂數超過1500堂。
  無論短片還是私人健身課程,我的共通原則皆為「提倡不會讓身體疼痛,又能活動自如的保健方法」。
  為了落實這個目的,我應用「體軸理論」的概念,自創了一套保健方法。
  這套方法的特色在於,鬆緩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因過度出力而僵硬緊繃的「表層肌肉」,同時刺激平時沒用到的「深層肌肉」,讓全身的肌肉都能回到協調的狀態。
  而且我最著重的就是提供「人人可做」「隨處可做」「只要10秒就能做完」,既簡單又明確,而且效果顯著的伸展法。
  接下來,本書將邀你一起來體驗獲得11萬人見證的伸展法!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對於像我這樣長期久坐的上班族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啊!我一直以為伸展就是拉長肌肉,做到痠痛感就好,沒想到裡面提到的「觸摸交叉點」這個概念,讓我對身體的認知完全翻轉了。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解釋了深層肌肉的運作原理,而且書裡搭配的圖解非常清楚,即使是第一次接觸這種訓練法的人,也能馬上抓到訣竅。我嘗試了其中幾個動作,像是針對肩頸僵硬的幾個點,光是照著指示按壓和輕輕拉伸,那種原本卡住的感覺很快就化解了,感覺身體的「開關」真的被打開了,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而且,這套操並沒有強調要做到多極限,反而是教你怎麼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刺激身體的反應,這一點非常實用,不會讓人有運動傷害的壓力。真心推薦給所有覺得一般伸展效果不彰的朋友,這本書絕對能帶給你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评分

說實在話,我對這類型的健康書籍本來是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市面上的「速效」、「最強」口號太多了,效果卻往往差強人意。但這本不同,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身體使用說明書」,而不是空泛的口號。它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身體的筋膜和肌群之間的連動關係,讓我驚訝地發現,原來我以前覺得是背部問題的痠痛,根源可能在髖關節的某個小地方。書中對於每一個穴位或交叉點的描述,都非常具體,不是那種含糊不清的「放鬆」,而是告訴你「按到這個點時,你的另一邊肌肉會有什麼感覺」,這種細膩的引導,大大提升了自我覺察的能力。我已經把書裡的幾個核心動作融入我的午休時間,效果是持續性的,不是做完當下舒服,隔天又打回原形。如果你的身體卡卡的,但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科學且直觀的起點。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排版和視覺引導做得非常好,這點對我這個習慣用電子書閱讀的人來說非常加分。我發現很多體態矯正的書,光是看文字就很燒腦,更別提要照著做。但這裡的圖文搭配,簡直是教科書等級的精準。它並沒有過度強調所謂的「氣血」或玄妙的理論,而是非常務實地從生物力學的角度出發,解釋為什麼觸摸那個特定的交叉點會讓深層肌肉瞬間釋放壓力。特別是書中對於呼吸的配合要求,我以前都忽略了深呼吸在伸展中的重要性,但照著書裡的方法練習後,我才體會到,正確的呼吸能讓身體的張力降到最低,從而達到更深層的伸展。這套操的重點不在於「用力」,而在於「找到對的點」,這才是真正的訣竅所在,讓人茅塞頓開。

评分

不得不說,這套伸展法顛覆了我過去對「運動恢復」的認知。以往我總覺得運動完就是要狠狠地拉筋,才能消除疲勞。但這本書強調的是「精準啟動」而非「暴力拉扯」,這對我這種年紀稍長、身體恢復力不如以往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我明白,有時候過度的拉伸反而會讓保護機制啟動,肌肉更緊繃。書中的內容非常注重細節的呈現,例如不同姿勢下,交叉點的位置會如何微調,以及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摸對了點」。這讓我在家自己練習時,也能像有專業教練在旁指導一樣,很有安全感。最棒的是,這些動作大多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完成,不需要長篇大論的準備,隨時隨地都能進行自我修復,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強烈推薦給所有追求高效能身體保養的朋友們參考看看。

评分

我平常有在固定做皮拉提斯和瑜珈,但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關節活動度卡住、怎麼拉都拉不開的瓶頸期。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總以為是自己柔軟度不夠,或是強度不夠大。但翻閱這本之後,我才明白,問題可能出在我一直沒有正確啟動「深層穩定肌群」的開關。書裡提到的一些小技巧,像是如何用手指的輕微觸碰來引導主動肌群放鬆,真的非常巧妙。我試著用書中的方法去對付我那頑固的下背緊繃,結果發現,只要找到那個特定的「觸摸點」並保持呼吸,原本需要花費十分鐘緊繃用力才能達到的放鬆程度,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分鐘就能達成,而且效果更深層、更持久。這本書不只是教你動作,它是在教你如何「與自己的身體溝通」,這份價值遠超過書本的價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