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來了 (電子書)

戰狼來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浩唐
图书标签:
  • 军事
  • 战争
  • 小说
  • 动作
  • 冒险
  • 爱国主义
  • 现代战争
  • 电子书
  • 中国军事
  • 谍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關西機場事件是假新聞標準教材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

  對不幸歷史事件的冷漠,將使我們錯失獲取珍貴教訓的機會。期待本書能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帶動台灣社會對此議題進行更全面且深切的討論,唯有如此,才能因應百變時局,並讓悲劇不再重演!

  第1章 序曲:大外宣、資訊戰與混合戰
  第2章 關西機場事件始末:眾聲喧譁下的真/假相?
  第3章 後續效應:江湖恩怨?江湖在哪裡?
  第4章 「戰狼主旋律」變形入台,解析關西機場事件的中國虛假資訊鏈
  第5章 「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
 
本書特色
 
  (一)透過此事件中虛假訊息的傳播路徑,省思我們的傳播環境、新聞產製過程。
  (二)網路時代引發傳播環境的巨變,法制化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社會的最佳教材。
  (三)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政府與民間最佳參考書。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星际拓荒者:失落的文明回响》的图书简介,内容力求详实且引人入胜,完全不涉及“战狼来了(电子书)”的任何信息。 --- 星际拓荒者:失落的文明回响 —— 当人类的边界不再是群星,而是被遗忘的真相。 类型: 硬科幻、太空歌剧、考古探秘 字数: 约 1500 字 序章:群星间的寂静与低语 公元 2742 年,人类文明已经跨越了银河系数千光年的距离,建立了庞大的星际联邦。飞船不再是钢铁的躯壳,而是能够自我修复、与船员意识深度融合的生物机械造物。资源不再是稀缺品,因为恒星能源的采集和物质重构技术已经成熟。然而,当物质的匮乏被彻底解决后,一种更深层次的饥渴开始啃噬着人类的心灵——对“起源”的探寻,对“我们从何而来”的终极拷问。 联邦斥巨资启动了“普罗米修斯计划”,目标是探索银河系中那些已经被标记为“死寂”的古老星域——那些在联邦星图上被标注为“文明遗址”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共同点是:存在着高度发达文明的残骸,但它们在一夜之间神秘地消失了,没有战争的痕迹,没有生态崩溃的证据,只有宏伟建筑的骨架和冰冷的、无法解读的科技符号。 我们的故事,聚焦于“奥德赛号”——一艘专为深度考古与异常现象研究而设计的实验性勘探舰。它的船员,是一群被主流科学界视为异类的天才:坚韧的领航员,精通古老语言学的语言学家,以及沉迷于量子物理残留场的理论学家。 第一部:回声之环的召唤 奥德赛号的航程始于对“回声之环”的探索。这是一个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星团,其内部所有行星都被一层厚厚的、似乎由某种聚合力场构成的屏障所环绕。联邦的远程扫描从未能穿透这层屏障,它被认为是无法逾越的自然奇观。 领航员凯恩·马洛里,一个在火星殖民地长大、对封闭空间有轻微恐惧的退役星际舰队王牌,负责驾驶奥德赛号进行首次近距离接触。他必须依靠古老的、非自动化的手动操控技术,在引力波动极其剧烈的区域寻找突破口。 在突破屏障的过程中,奥德赛号的生物核心传感器捕捉到了一种极度复杂的、超越人类现有加密技术的信号——这不是广播,更像是某种“记忆残留”。 语言学家艾拉·文特里斯,一个拥有罕见“共情式翻译”天赋的学者,被这个信号深深吸引。她发现,信号的结构并非基于声音或光波,而是基于“情感熵”的排列。当她将自己的神经接口接入信号源时,她“看”到了一个瞬间的画面:一座悬浮于紫色大气中的城市,以及数百万生物同时抬起手臂,望向一个共同的中心点,随后,一切归于虚无。 第二部:深空中的图书馆与守卫者 根据艾拉对情感熵的初步解析,信号指向了一个位于星系边缘、被命名为“赫尔墨斯深渊”的区域。这里没有恒星发光,只有巨大的、由未知材料构成的几何体在黑暗中漂浮。 奥德赛号抵达后,发现的并非废墟,而是一个“活性遗迹”。其中一个巨大的结构体,被船员们戏称为“图书馆”,它是一个完美的多面体,内部空间无限延伸,里面储存着海量的、以光影形式存在的知识。 然而,守卫着这座图书馆的,并非僵死的防御系统,而是一种被称为“形态投射体”(Morph-Projectors)的智能体。它们能瞬间模拟出船员内心最深层的恐惧和渴望,试图通过精神诱捕来阻止他们进入。 凯恩必须面对他童年时期因一次太空事故而失去家人的幻影,而艾拉则必须对抗她对“理解一切”的偏执渴望所制造出的巨大逻辑陷阱。 在与形态投射体的殊死搏斗中,他们发现这些守卫者并非敌人,而是“测试机制”。它们唯一的目的,是确保只有那些能够超越自身局限,以“无私的探求”为驱动的文明,才有资格接触到真正的知识。 第三部:时间悖论与起源之谜 成功进入图书馆的核心区域后,船员们接触到了“失落文明”的核心秘密——这个文明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操纵因果律的程度。他们没有被毁灭,而是“主动选择了退出”。 艾拉破译的最终信息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这个名为“赛博涅斯”的文明,在达到了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后,发现了一个宇宙的终极规律——任何固定的、可被观测的文明形态,都注定会走向热寂的重复循环。 为了避免这种永恒的停滞,他们创造了一种宏大的“跳跃机制”,将自身的文明意识与整个宇宙的结构进行了“异步化”。 换言之,赛博涅斯文明并未消亡,而是将自己的存在分解,融入了时空的基础结构之中,成为了宇宙背景辐射的一部分,以一种更高维度的方式“存在”着,观察着一切的演化。 然而,在赛博涅斯留下的最后一段信息中,隐藏着一个警告: 他们设置的“退出机制”对银河系中其他尚在发展中的文明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如果一个文明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接触到这种“异步化”的知识,可能会导致其自身的意识结构解体,从而被吸入那个宏大的“记忆池”中。 尾声:拓荒者的抉择 奥德赛号携带的不仅仅是令人振奋的科技蓝图,更是足以颠覆人类存在论的哲学炸弹。凯恩、艾拉和船员们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抉择: 1. 将所有发现上报联邦? 这将引发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剧变,科技可能会被滥用,引发新的权力斗争,甚至可能加速对“异步化”的追求,导致整个联邦文明的集体沉沦。 2. 隐藏真相? 这意味着违抗联邦最高指令,将自己置于叛徒的境地,但也许能为人类争取时间,让他们在没有被“终极诱惑”干扰的情况下,稳步发展。 星际拓荒者的旅程尚未结束。他们不仅是宇宙的探险家,更成为了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沉默仲裁者。当奥德赛号带着沉重的秘密,缓缓驶出赫尔墨斯深渊,重新进入已知的星空时,船员们知道,他们面对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危险的“失落文明遗迹”,就是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份诱惑与责任。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 先进的生物机械飞船与深空环境的实时交互。 不同维度的信息编码和情感共鸣的语言学应用。 时间、因果律与文明存续的哲学思辨。 在绝对的知识面前,人类道德与责任的边界。 准备好,去见证一个文明如何超越存在本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第1~3章撰稿者】
  洪浩唐/自由作家、編劇,現為《給我報報》總主筆
 
  【第4章撰稿者】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台灣公民陣線秘書長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協會成員
 
  【座談會主席】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兼任研究員,總統府資政
 
  【座談會發言人】
  沈伯洋/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麗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胡元輝/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梁永煌/《今周刊》發行人
  蔡玉真/資深媒體人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曲:大外宣、資訊戰與混合戰
.戰狼來了誰知道
.含有「邪惡動機」的大外宣,便是資訊戰
.中方造謠的宣傳手法,為何成為影響台灣輿論的「假新聞」?
.對台資訊戰:激化對立+社會裂解+易於攻打→混合戰
.中國對台灣發動的資訊戰模式(專訪沈伯洋助理教授)
.中國對台進行「混合戰」攻擊,已經進行多久?
.如何利用突發事件迅速發展成「資訊戰」?
.各黨「網軍」與中國發動資訊戰攻擊的「網軍」有何不同
【MORE】什麼是大外宣/什麼是混合戰
 
第二章 關西機場事件始末:眾聲喧譁下的真/假相?
.09/04 15:00強颱侵襲,關西機場封閉
.09/05 06:30開始以機場巴士及高速船疏運旅客
.09/05 12:23 微博[洪水猛獸baby]吹起攻擊號角
.09/05 22:29內容農場接棒起跑
.09/06 07:04 Ptt[青山]問:有沒有中國人先上車的卦?
.09/06上午台灣各主流媒體竟然未經查證,開始跟進
.09/06 10:41自稱台灣旅客的[GuRuGuRu]再開一槍
.各主流媒體爭相報導「被害人」投訴
.《中央社》發出有記者署名的報導,倍增混淆
.攻擊重點從中國大使館派車接送轉為指責台灣駐外單位
.09/06晚間政論名嘴開講了!
.在「混合戰」的大架構下,打進政論節目,意味著攻擊成功
.09/07起謝長廷、蘇啟誠、張淑玲陸續回應,仍難澆熄謠言
.09/14疲於奔命+人言可畏,痛生悲劇
.09/14…以後 誰,殺了外交官?崩壞了自由社會!
【MORE】GuRuGuRu是誰?為何要發文?是否足以影響公共安寧?/雪上加霜的北海道地震/Guruguru主張是帳號被盜——豈非所有指責攏係假/駐大阪辦事處傳回外交部檢討報告/蘇啟誠遺孀聲明稿全文
 
第三章 後續效應:江湖恩怨?江湖在哪裡?

.多少國人知道,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新型態戰爭(來自境外的攻擊)?
.2019/05/23監察院調查報告:先射箭再劃靶,也是江湖?
.七名監委提出了8大「不同意見」
.監察院報告無助於追究網民、立委、名嘴的責任
.2019/12/02楊蕙如因為「侮辱公署」遭起訴
.說起「侮辱公署」,請回頭看看網民、立委、名嘴在媒體上的發言
.2018/09/05…至今】台灣早已進入戰爭狀態?!
.關西機場事件是「資訊戰」的標準教材
【MORE】2019/5/30日謝長廷臉書
 
第四章 「戰狼主旋律」變形入台,解析關西機場事件的中國虛假資訊鏈
.「戰狼邏輯」的敘事主軸
.從上游到下游的虛假資訊生產鏈
.從強國敘事變成台灣政爭
.新聞核實無法遏止「戰狼式主旋律」
.三個「王姓旅客」編故事
.資訊戰透過台灣媒體協力進行
.「台客現身說法」讓台灣人信了
 
第五章 「關西機場假訊息事件總檢討」座談會
.從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蕭新煌
國人應該逢中必「疑」
主流媒體網民化需要他律
政論節目與「名嘴」素質參差不齊
政府的角色與職責應更積極
閱聽者也有社會責任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胡元輝
為什麼不分立場的媒體都淪陷
對事實查核與調查報導應有不同期待
社群平台的「自律」
假訊息對社會造成的「外傷」與「內傷」
如何面對「後真相」社會媒體人
.及閱聽人的應有認知/梁永煌
為台灣的外交體系,對中國的「大外宣」、
「戰狼式外交」有何因應對策?
一個民主國家要如何因應,他國利用民主的「脆弱」,
對你發動「資訊戰」的攻擊?
.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沈伯洋
從帳號足跡或現實世界追索
內容農場有無官方背景?
「中央廚房」提供資料,幾百篇類似內容同時發文
以「揭露」取代「處罰」能兼顧言論自由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蔡玉真
政論節目意識形態掛帥,名嘴成為「立場代言人」
大眾應培養對新聞解讀、判斷、取捨的能力
有的名嘴依「劇本」演出,有的網紅背後有廣告置入
政府如何因應政論節目的亂象
NCC 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
.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林麗雲
監理最高目標:公共利益
協助廣電媒體建立事實查證自律規範機制
《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要求社群平台負責
公民協力:推動事實查核運動並改善台灣的媒體生態
 
附錄
附錄一 關西機場事件新聞報導記要
附錄二 監察院調查報告/糾正/不同意見
附錄三 大阪處「處理強颱燕子疏失檢討報告」內容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05877
  • EISBN:978986067480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4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後,我想談談「回味」這件事。一本好書,不應該在你合上(或關閉)的那一刻就消失無蹤。我希望這本書的某些觀點、某些畫面,能夠像烙印一樣刻在腦海裡,偶爾在做別的事情時會突然跳出來,讓你忍不住思考:「對喔,那本書裡是怎麼說這個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值得反覆咀嚼的「金句」或是能激發個人生活反思的場景,那它就不只是一次性的娛樂或資訊輸入,而變成了一種長期的精神資產。尤其台灣的讀者,很重視這種能夠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並且能引導我們向內探索的內容。如果這本書能在我看完很久之後,還能持續在我的腦海中「播放”,那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了當初付出的價格了。這才是我們在尋找的,真正能滋養心靈的讀物。

评分

對於任何一種非虛構類的書籍,我個人有一個隱藏的「篩選機制」,那就是看作者的「語氣」。你知道嗎?有些作者寫東西,總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彷彿全世界只有他懂這個議題。這種傲慢的語氣,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即使內容再好,讀起來也會覺得很彆扭。我比較欣賞那種帶著謙遜、像是在跟你面對面聊天,娓娓道來的那種風格。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熱情,但沒有壓迫感。尤其電子書這種媒介,如果語氣太過生硬,很容易讓人直接劃走,跳到下一個App。我希望這本書能保持一種開放的對話姿態,讓讀者感覺自己是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文字的溫度,在沒有實體書觸感的電子媒介上,就更需要靠語氣來傳達了。如果文字能讓我感受到一種「這個作者真的很用心在跟我溝通」的誠意,那麼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滿意度就會飆升。

评分

從行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宣傳策略似乎挺神秘的,吊人胃口的那種。不過,在我們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單靠「神秘感」撐不了太久。讀者最終還是會回歸到「這本書到底解決了我的哪個疑惑,或是豐富了我的哪塊知識領域?」這個核心問題上。我會特別留意它在不同章節間的節奏轉換。如果情節或論點的推進太過突兀,一下子從非常細膩的描述跳到宏觀的總結,讀者的腦袋就得不斷地重新校準,這會很累。理想的結構應該像是一條設計良好的高速公路,有平穩的加速區,有讓人放鬆的休息區(或許是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或案例),然後再有清晰的出口指示。如果結構鬆散,內容東拉西扯,那讀者很快就會覺得「算了,我還是去看點別的輕鬆的好了」,畢竟電子書的誘惑太多了。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封面設計得很有意思,那種墨黑配上略帶金屬質感的字體,給人一種沈甸甸的歷史厚重感,好像在訴說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大事。我會特別注意到這種視覺上的暗示,畢竟現在的書籍封面越來越像是電影海報了,一眼就要抓住讀者的眼球。不過,光是封面吸引人還不夠,我更在乎的是排版。電子書的優點就在於可以隨時調整字體大小和行距,如果這本書的預設排版就做得舒適易讀,那閱讀體驗就能大大加分。我個人偏愛稍微寬一點的邊界,這樣眼睛比較不容易感到疲勞。而且,如果內容涉及到一些專有名詞或是外語詞彙,希望它能提供內建的註釋或點擊查詢功能,這樣查資料的流暢度就會很好。總體來說,從書的外觀到閱讀介面的基礎設計,都決定了我會不會想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機率。畢竟,每天滑手機的時間已經夠多了,選一本「對的」電子書來閱讀,簡直像是在挑選一個舒適的沙發一樣重要,要耐看、要舒服,還不能太花俏。希望這本書在這些基礎建設上,能給我帶來驚喜,讓閱讀過程不只是資訊的接收,更是一種享受。

评分

說實話,現在的讀者,特別是我們這些在台灣生活、習慣了多元資訊衝擊的,對「內容的真實性與深度」要求越來越高。我不是指內容要多學術多嚴謹,而是希望作者在建構世界觀或敘事邏輯時,能夠站穩腳跟。如果這是一本偏向社會觀察或歷史探討的著作,我會很在意它引用的資料來源是否紮實,論述的脈絡有沒有前後矛盾的地方。台灣的讀者對於「灌水」和「空泛的口號」非常敏感,一句話如果可以被拆解成十種不同的解讀,那通常代表作者並沒有完全掌握自己的核心觀點。我期待的是那種「一針見血」的文字,讀完之後能讓我停下來,拿起筆在旁邊做點筆記,甚至需要上網搜尋一下相關背景資料。這種能引發讀者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書,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如果內容只是在複述大家已經知道的事情,那還不如去看新聞評論來得快,閱讀的樂趣就蕩然無存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