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的藝術:如何從數據中瞭解事實,掌握世界 (電子書)

統計的藝術:如何從數據中瞭解事實,掌握世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衛.史匹格哈特
圖書標籤:
  • 統計學
  • 數據分析
  • 數據可視化
  • 思維方式
  • 決策製定
  • 電子書
  • 科普
  • 商業分析
  • 信息解讀
  • 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英國Amazon網站1,700多位讀者,四顆半星強力推薦!

#英國劍橋大學統計學權威,帶給你最有趣、最有價值的統計思維

 

統計學如何幫助我們瞭解世界?

當資料不完美,我們能做齣可靠的結論嗎?

在資料科學的時代,統計學如何與時俱進?

當疫情來襲,我們如何自己做好觀念上的準備?

 

在許多領域中,統計學都是必備的技能;在人工智慧的時代,統計在商務上的運用也越來越重要。

但是一般的統計學內容,即使有嚴謹的定義和推論,卻總是感覺和現實世界隔瞭一層,不知如何運用,也很難理解它。

許多人在學校或許讀過一點統計學,大概知道隨機變數、標準差、平均數、中位數的意義,但到底該怎麼用?如何應用到現實世界的問題呢?

然而,這本書不同,它帶你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瞭解統計學。它從一些現實世界的問題開始,例如:

地球上有多少棵樹?

培根三明治的緻癌風險有多高?

我們能夠相信群眾智慧嗎?

如何衡量藥物的有效性?

英國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個性伴侶?

病人多的醫院,存活率比較高嗎?

半個世紀以來,全球人口成長的型態如何?

為什麼老男人的耳朵都很大?

 

配上生動有趣的圖錶,讓讀者更容易進入,也展示瞭將資料化為圖錶的強大力量與陷阱,以及溝通、道德問題在統計上的重要性。

本書的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的統計學權威大衛.史匹格哈特(David Spiegelhalter),十分擅長利用統計學說故事,而且概念清晰,盡量不談技術性的細節,他將統計學當中極易混淆的觀念,例如平均數和中位數、標準差、隨機試驗、母體、迴歸模型、隨機變數、預測區間和信賴區間、假說檢定(偽陽性、偽陰性問題)、P值、貝氏方法等等,以生動的實例和圖錶,一步步清楚說明。

這本書也強調,統計學應該要教「PPDAC問題解決循環」,即「問題計畫資料分析結論及溝通」。先從定義問題開始,再製定計畫,包括要測量什麼、如何測量,然後要收集資料,根據計畫展開統計分析,最後決定適當的結論,並清晰準確地溝通給外界知道。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的:「所有的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模型有用。」雖然統計的模型並不完美,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得齣一些結論,在數據的洪流當中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些模型還是有幫助的。

作者強調,統計學對於已知的事實作匯總,對於未知的不確定性作齣估計,最後應該以謙遜的態度,說明我們能從資料中得到什麼,不能得到什麼要抱持小心審慎的態度,包括對於各種媒體報導的數據和說法,進行審慎的判斷

本書對於統計學及其廣泛的應用作瞭深入解讀,讀這本書,你會對統計學產生興趣,知道統計學在做什麼,以及如何應用到實際問題上,還有統計學這門學問的美妙精髓與限製,這些將是讀者珍貴的收穫。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和應用統計學原理的圖書簡介,它專注於實用技能、批判性思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利用數據,而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 --- 探索不確定性:數據驅動的決策與批判性思維 掌控信息時代的導航工具 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數據洪流之中。從社交媒體上的趨勢、新聞報道中的民意調查,到商業決策和科學研究,每一個領域都聲稱基於“數據”提供洞察。然而,我們如何區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與精心包裝的誤導?如何確保我們的判斷是基於堅實的證據,而非偶然的巧閤或偏見? 本書旨在為您提供一套實用的框架和思維工具,幫助您在浩瀚的數據海洋中保持清醒,並將其轉化為可靠的行動指南。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數學教科書,而是一本關於如何像一位審慎的偵探一樣審視證據、構建邏輯鏈條的指南。我們關注的重點在於“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計算”。 --- 第一部分:基石——理解數據的本質與陷阱 本部分將引導讀者穿越統計學的核心概念,但著重於這些概念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和局限性。 1. 描述性統計的藝術與局限 我們從最基礎的描述性統計入手:均值、中位數、眾數,以及標準差。然而,本書會深入探討為什麼單一的平均數往往是具有欺騙性的。我們會通過真實的案例,例如收入分布或疾病傳播速度,來揭示集中趨勢的度量如何受到異常值(Outliers)的嚴重影響。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更精細的描述——如箱綫圖(Box Plot)和百分位數——來描繪數據的真實輪廓,避免僅憑一個數字就下結論的衝動。 2. 抽樣的智慧:代錶性與偏誤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獲取全體數據,因此必須依賴抽樣。本章將深入剖析隨機抽樣的理想狀態與現實中的復雜性。我們將詳細分析各種抽樣偏差(Sampling Bias)的類型:自選擇偏差、便利性抽樣帶來的扭麯,以及無迴應偏差。關鍵在於,如何評估一個調查或研究的樣本是否真正能夠代錶其聲稱要研究的總體?讀者將學會如何質疑一個市場調研報告的有效性,僅僅通過審查其“樣本是如何選取的”這一關鍵環節。 3. 關聯與因果:最危險的混淆 這是本書的核心挑戰之一。我們經常聽到“A與B相關”,但很多人會錯誤地推斷“A導緻瞭B”。本章將詳盡梳理相關性(Correlation)與因果關係(Causation)之間的鴻溝。我們會介紹“混淆變量”(Confounding Variables)的概念,展示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事件如何因為共同的第三個因素而錶現齣強相關性。理解這一區彆是進行科學判斷和製定有效政策的前提。 --- 第二部分:推論的邊界——從樣本到世界的躍遷 當數據點有限時,我們如何有信心地推斷齣關於整個群體的結論?本部分著重於概率思維和推論統計學的實用解讀。 4. 概率思維:量化不確定性 概率並非神秘的運氣,而是一種衡量不確定性的數學語言。我們將講解貝葉斯定理(Bayes' Theorem)的直觀應用,而不是復雜的公式推導。通過理解先驗概率(Prior Belief)與新證據(New Data)如何共同作用形成新的信念,讀者將能更靈活地調整自己的預期。我們將探討在醫療診斷、欺詐檢測等領域,人們如何常常錯誤地解釋陽性或陰性結果的真實概率。 5. 假設檢驗的迷思與應用 假設檢驗是科學研究的基石,但它也常常被誤解和濫用。本書將聚焦於“零假設”(Null Hypothesis)的真正含義——我們試圖去否定什麼,而非證明什麼。我們將詳細解析P值(P-value)的正確解讀:它究竟告訴瞭我們什麼,以及它“沒有告訴”我們什麼。學會辨彆那些僅僅因為P值略小於0.05就被視為“顯著發現”的僞科學主張。 6. 置信區間:比單一數值更誠實的錶達 一個“點估計”往往過於武斷。本章強調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重復進行同樣的實驗,真實的結果落在特定範圍內的把握有多大。我們將教授讀者如何解讀“95%的置信區間”,並理解區間寬度本身所蘊含的信息——它是衡量數據穩定性和信息量的重要指標。 --- 第三部分:數據在實踐中的操控與解讀 數據分析結果如何被呈現和使用?本部分專注於揭示數據可視化和模型選擇中隱藏的政治和認知偏見。 7. 可視化的語言:圖錶的操縱藝術 數據可視化是溝通數據發現的最有力工具,但也是最容易被“美化”的工具。我們將係統性地解剖常見的圖形陷阱:不閤理的Y軸截斷、時間軸的跳躍、顔色選擇的誤導,以及三維圖錶的失真效果。讀者將學會如何迅速識彆一張圖錶是旨在“清晰傳達信息”還是“強調預設結論”。 8. 迴歸分析的現實:模型的選擇與風險 迴歸模型看似能提供清晰的預測公式,但它們的有效性完全取決於模型的設定。本章將討論模型擬閤(Model Fitting)的陷阱,特彆是過度擬閤(Overfitting)的危險——一個在曆史數據上錶現完美,但在新數據上卻一敗塗地的模型。我們將探討如何評估模型的簡潔性與解釋力之間的平衡,以及引入新變量時必須保持的審慎態度。 9. 實驗設計與A/B測試:建立有效證據鏈 在商業和科學領域,高質量的證據來自精心設計的實驗。本部分將聚焦於隨機對照試驗(RCT)的原則,即使在無法進行完全隨機化的社會科學中,如何運用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來盡可能接近因果推斷。我們將深入探討A/B測試的正確設置、樣本量計算的邏輯,以及如何避免在測試運行過程中過早地做齣乾預決策。 --- 結語:成為一個有韌性的數據公民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一種“數據懷疑論”的批判性思維模式。在信息過載的時代,對數據的理解不再是一種專業技能,而是一種生存能力。通過掌握這些工具,您將能夠更自信地評估新聞報道、質疑商業報告,並在個人決策中避免基於錯誤統計假設所帶來的風險。真正掌控統計的藝術,就是學會尊重不確定性,並以更清晰、更有邏輯的方式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大衛.史匹格哈特David Spiegelhalter
大衛.史匹格哈特爵士是英國的統計學傢,劍橋大學統計實驗室(Statistical Laboratory)的溫頓風險與證據溝通中心(Winton Centre for Risk and Evidence Communication)主任。他是他所鑽研領域中最常被引用、且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工作者之一,並獲選為2017-18年皇傢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總裁。

譯者簡介

羅耀宗
颱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齣版公司總編輯。所著《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The Seven Success Lessons from Google)獲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九十四年度金書獎。另著有《第二波網路創業傢:Google, eBay, Yahoo劃時代的繁榮盛世》(Netpreneurs 2.0)。譯作無數,包括《一課經濟學》、《選擇的自由》等。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圖書目錄

緻謝 11

 

導論 13

我們為什麼需要統計學/將世界化為資料/統計教學法/關於本書

 

第1章    用百分比瞭解情況:類別資料和百分率 31

次數和百分比的溝通/類別變數/比較一對百分比

 

第2章    滙總和溝通數字 51

描述資料分布的廣度/描述數字群之間的差異/描述變數之間的關係/描述趨勢/溝通/使用統計量說故事

 

第3章    為什麼我們還是要查看資料?母體與測量值 85

從資料中找答案──「歸納推論」的過程/當我們有瞭全部的資料/「鐘形麯線」/母體是什麼?

 

第4章    什麼因造成什麼果?隨機試驗 105

「相關不錶示有因果關係」/到底什麼是「因果關係」?/不能隨機化時,怎麼辦?/當我們觀測到有關聯性,能夠怎麼做?/我們能否從觀測性資料得齣因果關係的結論?

 

第5章    利用迴歸將關係建模 129

迴歸線就是模型/處理一個以上的解釋變數/不同種類的反應變數/超越基本的迴歸建模

 

第6章    演算法、分析和預測 149

尋找型態/分類和預測/分類樹/評估演算法的錶現/機率「準確度」的組閤測量值/過度配適/迴歸模型/更複雜的技術/演算法麵對的挑戰/人工智慧

 

第7章    對於正在發生的事,我們能有多確定?估計和區間 191

性伴侶人數/拔靴法

 

第8章    機率:不確定性和變異性的語言 207

一點都不難的機率法則/條件機率─當機率取決於其他的事件/「機率」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觀測一切,機率從何處介入?

 

第9章    結閤機率與統計 229

中央極限定理/這個理論如何幫助我們確定估計值的準確度?/計算信賴區間/調查的誤差範圍/我們應該相信誤差範圍嗎?/當我們擁有所有的資料,會發生什麼事?

 

第10章  迴答問題和宣稱發現:假說檢定 251

什麼是「假說」?/為什麼我們需要對虛無假說做正式的檢定?/統計顯著性/運用機率論/執行許多次顯著性檢定的危險/內曼─皮爾遜理論

 

第11章  用貝氏方法,從經驗中找答案 299

貝氏方法是什麼?/勝率和概似比/概似比和法醫學/貝氏統計推論/意識形態之爭

 

第12章  事情怎麼會齣錯? 331

「可再現性危機」/蓄意詐欺/「有問題的研究實務」/研究人員實際上做瞭多少有問題的研究實務?/溝通失敗/文獻會齣什麼問題?/新聞辦公室/媒體

 

第13章  如何把統計做得更好 351

改善產生的結果/改進溝通/協助找齣不良的做法/發錶偏差/評估一項統計宣稱或報導/麵對根據統計證據發錶的聲明,要問的十個問題/資料倫理/良好的統計科學實例

 

第14章  結論 367

 

詞彙解釋 369

註釋 397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57968
  • EISBN:9789860657975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20歲~8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5MB

圖書試讀

專傢好評:

 

史匹格哈特可能是世界上最齣色的統計溝通大師……《統計的藝術》值得拜讀和學習。我讀過,受益良多。

──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傢》(The Undercover Economist)作者

 

如果你想要培養看清真實世界的技能,並且誠實且嚴肅地告訴別人它的真實麵貌,那麼這是你該讀的書。

──邁剋爾.布拉斯特蘭德(Michael Blastland),《如何用數字唬人:用常識看穿無所不在的數字陷阱》(The Tiger That Isn’t)共同作者

 

威爾斯(H.G. Wells)說的『統計思想有一天會像讀寫一樣,成為高效率公民必備的能力』這句話經常為人引用。那一天肯定已經到瞭。這本精彩好書提供非技術性和生動有趣的敲門磚,介紹統計思想的基本工具。威爾斯一定讚許有加。

──阿德裏安.史密斯爵士(Sir Adrian Smith)教授,英國皇傢學會會士,艾倫.圖靈研究所(Alan Turing Institute)董事

 

即使具有統計專長的人,也能在本書找到不少深具啟發性的文字,因為史匹格哈特思緒清晰,溝通能力卓越,經驗豐富。這是值得一般大眾閱讀的精心力作。

──多蘿西.畢曉普(Dorothy Bishop),牛津大學教授

 

現代統計學深入淺齣的齣色踏腳石。

──大衛.漢德(David J. Hand),《不大可能法則》(The Improbability Principle)作者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