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AWS雲端架構:雲端應用架構圖解輕鬆學(第二版) (電子書)

大話AWS雲端架構:雲端應用架構圖解輕鬆學(第二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秉鴻
图书标签:
  • AWS
  • 云端架构
  • 云端应用
  • 架构图解
  • 电子书
  • 技术
  • IT
  • 云计算
  • 开发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AWS/GCP雙劍合璧
快速瞭解雲端架構應用
沉浸式的故事情境
搭配應用場景
雲原生架構導入

  掌握AWS雲端運算服務全架構

  雲端已經成為顯學,雲端人才缺口爆量,這是可以預期的事。但這本大話AWS雲端架構,竟然成為暢銷書,好幾度蟬聯排行榜,這是之前一直沒預期的事情,很感謝來雲育鏈上過課的朋友,學生、以及各種讀者的支持。也很感謝過去合作的企業先進,國泰金控、HPE、資策會、緯創集團等等。若無大家的指教,我們也很難在雲端產業上有這麼好的表現。

  而為了讓大家在雲行業上變得更全能,書的內容追加了GCP雲端的核心設計思路。另外這本書以劇情對話的方式做推展,除了能讓讀者用情境去理解雲服務的各種架構之外,也希望以往的系統整合商能夠藉著雲端技術轉型成為雲端代理商。在服務客戶的時候,能夠為客戶提出因應的雲端架構來完成客戶的商業模式。並且能在合適的時間點,對客戶的雲端系統提出架構的演進建議。

  本書適合尚未導入或正在導入雲端服務的企業、專案經理、系統架構師、開發/運維工程師,以及剛入門雲端的業務朋友們。若您公司正準備導入雲端,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時,太好了!相信這本書會對您有很大的幫助。也很歡迎您們跟雲育鏈聯絡,讓我們可以一起努力下去。

本書特色

  ✪圖解方式說明雲端架構,並由淺至深進行架構演進
  ✪附AWS雲端認證小幫手,協助考取AWS雲端認證
  ✪以簡單生活化的案例對應複雜的雲端技術名詞
  ✪瞭解AWS & GCP對應及差異,邁向雲端原生加速

  雲育鏈官網:www.cxcxc.io/
  雲育鏈LINE@:line.me/R/ti/p/@gby2522m
  雲育鏈 FB粉絲頁:www.facebook.com/cxcxc.fans/
 
深入淺出,掌握現代雲端系統的基石 《現代系統架構設計與實戰指南:從單體到微服務的演進之路》 在當前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系統架構設計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堆疊,而是決定企業業務敏捷性、擴展能力和成本效益的核心戰略。本書旨在為廣大軟體工程師、架構師以及技術決策者提供一套全面且實用的指引,深入剖析從傳統單體應用到現代分散式、高可用架構的演進歷程與實戰技巧。 本書摒棄了對單一雲端服務商的過度依賴,聚焦於架構設計的通用原理、模式(Patterns)與權衡(Trade-offs),確保讀者學到的知識能夠跨越技術平台的限制,適用於任何主流的基礎設施環境,無論是自建機房(On-Premise)還是多雲/混合雲部署。 --- 第一部分:架構的基礎與演進思維 本部分將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引導讀者理解現代系統設計的內在邏輯和歷史脈絡。 第一章:架構設計的核心原則與度量標準 我們將探討何謂「好的架構」。這不僅關乎技術的先進性,更關乎業務目標的達成。本章深入解析系統設計中的核心非功能性需求(NFRs): 可靠性(Reliability)與韌性(Resilience): 如何定義故障模型,設計主動備援與被動恢復機制。探討「異地多活」架構的部署策略與數據一致性挑戰。 可擴展性(Scalability)與性能(Performance): 區分垂直擴展與水平擴展的適用場景。深入探討負載平衡的層級(L4/L7)與散播演算法,並解析延遲(Latency)的構成要素及優化路徑。 可維護性(Maintainability)與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 如何設計易於除錯、部署與迭代的系統。強調日誌(Logging)、指標(Metrics)和追蹤(Tracing)的統一戰略。 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 評估架構決策對營運支出的影響,理解資源利用率與服務等級協議(SLA)之間的平衡點。 第二章:從單體到服務化——架構演進的必然之路 單體架構的限制在於其緊耦合性。本章將詳細分析何時、為何需要進行架構拆分: 單體應用的瓶頸分析: 識別部署、擴展和技術債務積累的臨界點。 服務邊界的劃定: 介紹邊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的概念,如何依據業務領域(Domain)而非技術功能來劃分微服務。討論 DDD(領域驅動設計)在架構分層中的作用。 分層架構的深化: 探討傳統三層架構(表現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在現代高併發場景下的不足,並引出洋蔥架構(Onion Architecture)和整潔架構(Clean Architecture)的實踐優勢。 --- 第二部分:分散式系統的實戰模式與挑戰 微服務化是現代系統的趨勢,但它也帶來了分散式系統固有的複雜性。本部分專注於解決這些複雜性所需的設計模式。 第三章:服務間通信:同步與異步的選擇藝術 通訊機制是分散式系統的命脈。本章比較了不同通信方式的優缺點。 同步通信(RESTful, gRPC): 深入探討 RESTful API 的設計規範(HATEOAS、冪等性),以及 gRPC 在效率和數據序列化上的優勢。討論服務發現(Service Discovery)的機制(如客戶端發現與服務端發現)。 異步通信(訊息佇列與事件驅動): 專注於消息系統的選型(如 Kafka, RabbitMQ, Pulsar)。詳細講解生產者、消費者、Broker 的角色與配置,以及如何利用異步機制實現削峰填谷和解耦。 事件驅動架構(EDA): 介紹事件的構造、發布與訂閱模型,以及 Saga 模式在處理跨服務業務事務中的應用。 第四章:數據一致性與持久化策略 在分散式環境中,強一致性往往意味著犧牲可用性或性能。本章專注於權衡藝術。 數據庫的拆分與選型: 討論垂直拆分(按功能)與水平拆分(分庫分表 Sharding)的技術細節。探討如何為不同業務場景選擇合適的數據庫類型(關係型、NoSQL、圖數據庫)。 分散式事務的挑戰: 深入解析 2PC(兩階段提交)的弊端,重點介紹 BASE 理論(基本可用、軟狀態、最終一致性)和 Saga 模式的實務部署。 數據同步與快取策略: 探討數據庫與快取(Cache)之間的一致性維護,包括 Write-Through, Write-Back, Cache-Aside 等模式,以及如何處理快取穿透、雪崩問題。 第五章:韌性設計與容錯機制 系統總會出錯。本章教授如何主動設計代碼以應對依賴方的故障。 斷路器模式(Circuit Breaker): 詳細解析其工作原理,如何監測依賴狀態並快速失敗,避免資源耗盡。 重試(Retry)與超時(Timeout)策略: 探討帶有抖動(Jitter)的指數退避(Exponential Backoff)策略,避免集中重試引發的二次擁塞。 隔離與限流(Bulkhead & Rate Limiting): 如何在資源層面隔離不同服務的影響,以及實現精細化的請求限速機制,保障核心服務的穩定運行。 --- 第三部分:現代部署與營運的架構考量 即使架構設計精良,若缺乏現代化的部署與營運工具鏈支持,也難以發揮其最大效能。 第六章:容器化與自動化部署 本章聚焦於如何利用容器技術實現快速、可重複的部署。 容器基礎概念: Docker 映像檔的最佳實踐、多階段建構(Multi-stage Builds)以減小體積。 容器編排的原則: 探討 Kubernetes(K8s)的核心概念(Pod, Deployment, Service, Ingress),側重於架構師應關注的資源分配、親和性/反親和性配置。 持續交付(CD)流水線: 設計基於 GitOps 理念的自動化部署流程,確保架構變更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第七章:可觀察性與監控體系的構建 從被動告警轉向主動洞察,構建全面且有效的可觀察性平台。 Metrics(指標): 如何定義業務層面的指標(RED 方法論:Rate, Errors, Duration)和系統層面的基礎指標。介紹 Prometheus/Thanos 等時間序列數據庫的架構選型。 Distributed Tracing(分散式追蹤): 深入理解 OpenTelemetry 標準,如何通過 Trace ID 追蹤一次請求在多個服務間的完整路徑,定位延遲的熱點環節。 Alerting(告警工程): 制定合理的告警閾值,避免告警疲勞。結合 SLO/SLI(服務等級指標/目標)來驅動監控體系的建設。 第八章:安全架構的縱深防禦 安全必須內建於架構之中,而非事後補救。 零信任模型(Zero Trust): 實施嚴格的身份驗證和授權,無論內部還是外部請求都必須經過驗證。 API Gateway 的安全職責: 集中處理身份驗證(如 JWT 驗證)、授權檢查和輸入驗證。 數據傳輸與靜態加密: 探討 TLS/SSL 的部署、金鑰管理(KMS)的最佳實踐,以及敏感數據的欄位級加密策略。 --- 結語:面向未來的架構師 本書的目標是培養讀者面對未知挑戰時的架構思維。現代技術棧瞬息萬變,但底層的工程學原理和設計權衡是永恆的。掌握這些核心模式,將使您能夠自信地設計、構建和優化出既穩健又具備前瞻性的企業級分散式系統。這是一場從「工具掌握者」到「架構設計師」的質的飛躍。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秉鴻、周廷諺、何松穎


  雲育鏈資深講師群,超過十年的雲端服務使用經驗,集資訊業多元職業角色,架構師、開發工程師、DevOps管理員、資深系統運維管理員,並在中央大學、資策會、Tibame緯育、工研院、AI全智網等多處擔任講師,並協助多家企業開發新型態的多種雲端與區塊鏈資訊系統。

  現為雲育鏈雲端服務考證課講師、區塊鏈服務技術講師。學生人數遍佈AWS、GCP、Azure原廠、各大雲端代理商、金控、銀行等雲端技術部門。

  在雲端教育領域之卓越成就,使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邀請執行長李秉鴻、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與AWS原廠等專業人員進行針對「雲端系統軟體與維運工程人員」勞動力市場供需及訓練計畫規劃討論。
 

图书目录

推薦序
作者序
人物關係圖
人物角色介紹

第一單元 經典雲應用架構
01 經典雲應用架構總覽
1.1 本地怎麼做,雲端就怎麼做
1.2 人類世界與資訊世界是相似的,經典生活化商業案例
1.3 本地經典應用架構
1.4 AWS經典應用架構
1.5 雲育鏈的雲服務考題練習機器人

02 IAM
2.1 AWS的root帳號
2.2 root權限太大,必須實踐多用戶權限管理
2.3 IAM服務的設計思維與核心名詞
2.4 Policy的組成要件
2.5 Policy的組織流程
2.6 常見的應用情境
2.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8 IAM帳號管理歸納圖
2.9 本章相關名詞
2.10 本章小結

03 VPC
3.1 一棟公寓大廈的核心組成
3.2 經典網路環境組成
3.3 Virtual Private Cloud - AWS的網路環境組成
3.4 VPC的四大類服務對接方式
3.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3.6 VPC整體架構圖
3.7 本章相關名詞
3.8 本章小結

04 EC2
4.1 添購伺服器的流程
4.2 AWS的EC2虛擬主機服務
4.3 在專案使用EC2時的應用考量
4.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4.5 EC2整體架構圖
4.6 本章相關名詞
4.7 本章小結

05 S3
5.1 公司以往的資料共享方式
5.2 S3的核心要件
5.3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5.4 S3整體架構圖
5.5 本章相關名詞
5.6 本章小結

06 RDS
6.1 客戶想要一個關聯式資料庫
6.2 自建資料庫與選用RDS服務的差異
6.3 RDS的高可用、備援與效能調校
6.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6.5 RDS整體架構圖
6.6 本章相關名詞
6.7 本章小結

07 Route 53
7.1 使用Route 53做域名註冊與流量分配
7.2 A Record、Alias與CName等三種常見的DNS格式
7.3 Route 53的導流分發
7.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7.5 Route 53整體架構圖
7.6 本章相關名詞
7.7 本章小結

08 CloudWatch
8.1 CloudWatch - AWS的監控運維服務
8.2 CloudWatch與CloudWatch Logs
8.3 CloudWatch Agent的使用方式
8.4 CloudWatch Logs的核心結構
8.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8.6 CloudWatch整體架構圖
8.7 本章相關名詞
8.8 本章小結

09 CloudTrail
9.1 雲端服務的操作行為監控 - CloudTrail
9.2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9.3 CloudTrail整體架構圖
9.4 本章小結

第二單元 高併發架構
10 高併發架構總覽
10.1 在線用戶數量大幅成長
10.2 生活化的應用案例 - 商品產業鏈
10.3 經典的資訊化應用案例
10.4 AWS雲端的漸進式解決方案
10.5 CloudFront、ELB、Auto Scaling、SQS、ElastiCache、DynamoDB

11 CloudFront
11.1 流量緩解的第一道關卡 - CloudFront
11.2 CloudFront的核心結構
11.3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1.4 CloudFront整體架構圖
11.5 本章相關名詞
11.6 本章小結

12 Elastic Load Balancer
12.1 系統內的流量負載分流 - Elastic Load Balancer
12.2 CloudFront與Elastic Load Balancer的差異
12.3 Elastic Load Balancer的核心組件
12.4 Elastic Load Balancer的健康檢查
12.5 Elastic Load Balancer協助加解密
12.6 傳統單機應用碰到Elastic Load Balancer
12.7 容器虛擬技術的負載均衡思維 - 多機器內多個port多個應用作分流
12.8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2.9 Elastic Load Balancer整體架構圖
12.10 本章相關名詞
12.11 本章小結

13 Auto Scaling
13.1 按流量變化,自動增減機器 - Auto Scaling
13.2 經典配置 - ELB結合Auto Scaling
13.3 EC2 Auto Scaling的核心概念
13.4 增減機器的時機點控制 - Scaling Policy
13.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3.6 Auto Scaling整體架構圖
13.7 本章相關名詞
13.8 本章小結

14 SQS
14.1 任務暫存器 - SQS
14.2 經典應用案例 - 工作便利貼
14.3 SQS的核心架構
14.4 每一個任務的Message容量限制
14.5 SQS的兩種版本 - Standard與FIFO
14.6 消息不可見性,避免任務重複處理
14.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4.8 SQS整體架構圖
14.9 本章相關名詞
14.10 本章小結

15 DynamoDB
15.1 彈性資料結構的自動全受管數據庫 - DynamoDB
15.2 DynamoDB的核心組件
15.3 DynamoDB的資料分散與排序方式 - Partition Key與Sort Key
15.4 增強資料讀取效率的二級索引
15.5 DynamoDB按讀寫量來計費
15.6 DynamoDB的兩大備份方案
15.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5.8 DynamoDB整體架構圖
15.9 本章相關名詞
15.10 本章小結

16 ElastiCache
16.1 短期記憶的最佳存放處 - ElastiCache
16.2 短期資料的經典儲存方式 - 記憶體共享
16.3 兩種常見的緩存資料操作手法
16.4 ElastiCache的兩種底層引擎 - Memcached與Redis
16.5 Redis
16.6 Memcached
16.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6.8 ElastiCache整體架構圖
16.9 本章相關名詞
16.10 本章小結

第三單元 敏捷式架構
17 敏捷式架構總覽
17.1 以往部署新功能需要停機,造成用戶流失
17.2 敏捷式開發方法論,縮短功能的開發部署週期
17.3 對應到DevOps方法論,AWS也出了一系列工具

18 CloudFormation
18.1 透過設定檔或程式碼,快速建置AWS環境CloudFormation
18.2 視覺化設計架構與設定檔 - CloudFormation Designer
18.3 CloudFormation的核心組件
18.4 CloudFormation的收費方式
18.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8.6 CloudFormation整體架構圖
18.7 本章相關名詞
18.8 本章小結

第四單元 手機應用架構
19 手機應用總覽
19.1 現代手機應用透過社群軟體做身份登入驗證,免註冊
19.2 寄發通知與E-mail至手機應用內
19.3 AWS提供了Cognito與SNS來完成這兩項任務

20 Cognito
20.1 以社群應用做身份驗證 - Cognito
20.2 Cognito驗證分成兩塊,身份與權限驗證
20.3 Cognito整體架構圖
20.4 本章相關名詞
20.5 本章小結

21 SNS
21.1 推播通知用戶 - SNS
21.2 SNS的核心組件
21.3 SNS與SQS結合打造消息重用系統
21.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1.5 SNS整體架構圖
21.6 本章相關名詞
21.7 本章小結

第五單元 成本控管
22 成本控管總覽
22.1 資訊部門雲端專業化
22.2 雲服務的新商業模式 - 雲端代理商
22.3 雲服務成本計算 - Organization

23 單帳號的成本控管
23.1 專案的雲服務成本估算工具
23.2 雲端服務的三大收費方向
23.3 雲端服務成本追蹤
23.4 雲端服務付費方案一覽
23.5 單帳號成本管理架構圖
23.6 本章相關名詞
23.7 本章小結

24 多帳號的權限與成本控管
24.1 單帳號管理容易引發的情形
24.2 多帳號管理有效解決單帳號的管理問題
24.3 多帳號管理衍生出新的管理議題
24.4 AWS推出了Organization服務進行整併
24.5 問題整合對照表
24.6 多帳號權限與成本管理架構圖.
24.7 本章相關名詞
24.8 本章小結

第六單元 大數據架構
25 大數據架構總覽
25.1 大數據接收、操作與倉儲
25.2 Kinesis、EMR、Redshift

26 Kinesis、EMR與Redshift
26.1 物聯網、大量感測器、巨量數據
26.2 Kinesis 進行巨量數據搜集
26.3 Elastic Map Reduce進行巨量數據操作
26.4 整理後的大數據資料會轉存到S3或Redshift
26.5 Redshift資料分析用的大數據資料倉儲
26.6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6.7 大數據應用整體架構圖
26.8 本章相關名詞
26.9 本章小結

第七單元 Serverless架構
27 Serverless架構總覽
27.1 腳底按摩店的經營模式解析
27.2 Serverless架構的運行生態
27.3 Serverless架構在AWS上的Solution
27.4 Serverless衍生的微服務架構

28 API Gateway
28.1 大型資訊架構內,會包含多個資訊系統
28.2 AWS提供API Gateway當整合性接口
28.3 API Gateway整體架構圖
28.4 本章相關名詞
28.5 本章小結

29 Lambda
29.1 新型軟體虛擬化技術 - 容器
29.2 AWS版本的容器運算方案 - Lambda
29.3 Lambda的核心結構
29.4 Lambda計費方案
29.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9.6 Lambda整體架構圖
29.7 本章相關名詞
29.8 本章小結

第八單元 混合雲架構
30 混合雲的快速一覽
30.1 本地機房與雲端資源混合使用,保留架構彈性
30.2 Multi-Site解決方案
30.3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30.4 混合雲整體架構圖
30.5 本章相關名詞
30.6 本章小結

31 尾聲
32 經典架構圖一覽
33 高併發架構圖一覽
34 DevOps架構圖一覽
35 Serverless架構圖一覽
36 名詞索引表

附錄 AWS與GCP的對應與差異
A 帳號篇 - 專案設計
A.1 AWS 單帳號多專案的運用
A.2 GCP 單帳號多專案的運用
A.3 AWS 多帳號多專案的運用
A.4 GCP 多帳號多專案的運用
A.5 本篇小結

B 帳號篇 - IAM 權限管理的差異點
B.1 帳號權限管理與法治國家的組成要件
B.2 AWS IAM 的核心名詞結構
B.3 GCP IAM 的原始思想
B.4 本篇小結

C 網路篇 - VPC
C.1 AWS 與GCP 間的VPC 差異性
C.2 AWS 與GCP VPC 串接外部網路方案
C.3 AWS 與GCP VPC 的核心名詞組件
C.4 本篇小結

D 儲存篇
D.1 物件存儲篇
D.2 區塊儲存篇
D.3 資料庫篇
D.4 本篇小結

E 開發篇
E.1 以往的雲端資源調度方式 - 使用留在本地的安全憑證
E.2 以往的調度方式,相對難監管。於是產生了新型調度方式
E.3 GCP 依照新的調度方式出了Cloud Shell 與Cloud Shell Editor
E.4 Cloud Shell 的額外功能,統一開發環境與程式碼
E.5 本篇小結

F 主機篇
F.1 Machine type
F.2 Startup script
F.3 Network tag
F.4 連線
F.5 價格
F.6 本篇小結

G 雲服務未來篇
G.1 GCP的Serverless架構與用戶需求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8022
  • EISBN:9789864348923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14.6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閱中後段關於無伺服器(Serverless)架構的部分,我感受到作者的技術眼光相當前瞻。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如果技術書只停留在傳統的虛擬機操作,那就落伍了。這本書明顯跟上了最新的雲端趨勢,將Lambda、API Gateway等現代化架構的講解排在重要的位置。我過去在規劃專案時,總覺得無伺服器似乎很遙遠,難以捉摸。但透過書中深入淺出的剖析,我開始理解在什麼情境下該選擇容器化(Containerization),什麼時候才是無伺服器的最佳舞台。而且,書中似乎還涵蓋了如何利用這些新服務來優化延遲和提升可用性,這對於追求極致效能的應用開發來說至關重要。總體來說,它不只教你「怎麼做」,更教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评分

讀完第一章後,我發現這本書在講解核心概念時,非常貼近業界的實際應用場景,而不是單純的理論陳述。例如,它沒有直接拋出VPC或EC2的定義,而是用一個實際的企業上雲案例來引導讀者理解為何需要這些服務,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協同運作的。這種敘事手法非常高明,讓抽象的雲端概念瞬間變得具體可感。作者似乎很清楚台灣企業在導入雲端時常遇到的痛點,例如成本控制、資安合規性等問題,並在介紹服務時同步提供了實用的建議。這種從問題出發的講解方式,遠比教科書式的解釋來得有效率。我特別欣賞它在架構圖上的細膩度,每一條線、每一個方塊都有其意義,光是研究這些圖解,就能對整體的系統佈局有個輪廓上的掌握,這對於後續的實務操作絕對是事半功倍。

评分

這本《大話AWS雲端架構》的封面設計相當有吸引力,色彩搭配和排版給人一種專業中帶點親切的感覺,不像有些技術書硬梆梆的,看起來就讓人提不起勁。我特別注意到它用了大量的圖解,這點對我這種偏好視覺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過去看其他雲端書籍,光是文字堆疊就讓人頭昏眼花,常常看到一半就想闔上書去喝杯咖啡冷靜一下。但這本書的結構似乎很注重邏輯流程,從基礎概念到進階實作,應該能讓讀者很有條理地跟著思緒走。光是看目錄的編排,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整理複雜資訊上的用心,希望實際閱讀內容也能像預期的那樣流暢易懂,讓人可以輕鬆掌握AWS的架構精髓,而不是被一堆術語淹沒。這種「輕鬆學」的定位,對於剛踏入雲端領域,或是想從既有經驗中理清思緒的工程師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敲門磚。

评分

從整體的「厚度」和內容的廣度來看,這本《大話AWS雲端架構》似乎涵蓋了從基礎建設到現代化應用的完整光譜。特別是在談及成本優化和監控告警這類「營運」層面的內容時,作者展現了非常務實的態度。很多入門書籍都會忽略這塊,只專注於如何把服務搭起來,卻沒告訴你怎麼把錢省下來,或者系統出問題時該從哪裡開始檢查。這本書如果能有效地涵蓋這些實際運維的細節,那它的實用價值就會暴增。我個人非常期待看到它在如何利用AWS原生工具進行自動化伸展和備援的章節,這才是真正體現雲端彈性的關鍵。總而言之,這本書給人一種全面且貼近現場的感覺,是技術人書架上值得常備的一本參考工具書。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風格,讓人感覺作者是個很有經驗的實戰派專家,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顧問。語言上,它沒有過度使用艱澀的英文縮寫而不做解釋,該有的中文翻譯和註解都很到位,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偶爾切換中英文術語的技術人員來說,閱讀起來非常順暢,不會因為追逐一個專有名詞的定義而打斷思緒。再者,書中的範例程式碼或配置片段(如果有的話,我假設有的話)看起來都非常精煉,可以直接拿來參考或微調,不會是那種冗長到讓人懶得複製貼上的模板。這種實用性,是判斷一本技術書籍價值高低的重要標準。它確實達到了「輕鬆學」的目標,讓複雜的雲端決策過程,透過結構化的圖文引導,變得可以被消化和執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