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強骨、不跌倒不骨摺實踐法:80+名醫傳授最強肌肉力,走好走穩,樂活長壽! (電子書)

增肌強骨、不跌倒不骨摺實踐法:80+名醫傳授最強肌肉力,走好走穩,樂活長壽!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泰史
圖書標籤:
  • 增肌
  • 骨骼健康
  • 防跌倒
  • 防骨摺
  • 肌肉力量
  • 健康長壽
  • 樂活
  • 名醫推薦
  • 運動保健
  •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身體狀態自我檢視☑養肌保骨運動☑居傢防跌妙招☑不跌倒營養關鍵
上瞭年紀肌肉量與骨密度下降,可能引起肌少癥或骨質疏鬆癥,
若是肌力下滑,容易因走路不穩而跌倒、骨摺,影響生活自理。
透過養肌保骨運動及飲食攝取,調整居傢環境,就能健康到老。

樂齡生活想要健康長壽,就要能生活自理&自在行走!
自我檢視健康與環境,結閤健康習慣與日常生活預防跌倒!
☑檢視健康狀態
➜檢測走路方式、評估跌倒風險,及早察覺,延緩老化。
☑居傢環境規劃
➜留意傢中電線位置、安裝扶手或照明設備等,打造不易跌倒的安全環境。
☑在宅肌力訓練
➜透過腰、足、腳底運動、Draw-in腹部呼吸法,每天1~3次規律運動,訓練核心肌群,活化細胞,也能預防老化。
☑均衡飲食攝取
➜每天攝取乳製品、魚肉、黃綠色蔬菜、水果,補充鈣、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均衡飲食,從體內開始增肌造骨。

從30+到70+以上的所有人,都需要讀的一本書!
.70+以上:逐一實踐書中步驟,降低跌倒風險。
.50+60+:從預防跌倒起步,強化肌力存骨本。
.30+40+:瞭解跌倒風險與預防關心傢中長輩。
 

本書章節重點
序 章  診斷你有可能走路不穩、跌倒嗎?
第1章 瞭解走路不穩與跌倒風險,以健康長壽為目標!
第2章 什麼時候會跌倒?跌倒時怎麼辦?
第3章 跌倒、骨摺的原因在於骨骼與肌肉?
第4章 請你跟我這樣做!養肌保骨運動法
第5章 讓⻣骼與肌肉更強健的飲食法
第6章 80+醫師健康走到老的生活好習慣
體驗分享  改善不適,走路更穩健
 

專業推薦
劉建良  臺北市立聯閤醫院神經內科/失智癥中心主任
蔡俊灝    中國醫藥大學骨科部運動醫學係副教授、骨科部主治醫師
彭莉甯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
吳傢麟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
吳易謙      財團法人國傢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增肌強骨、不跌倒不骨摺實踐法:80+名醫傳授最強肌肉力,走好走穩,樂活長壽! (電子書) 深入探討:預防跌倒與骨摺的綜閤策略 這本電子書匯集瞭超過八十位醫學專傢的寶貴見解與實用建議,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科學且易於執行的「增肌強骨、不跌倒不骨摺實踐法」。本書的內容涵蓋瞭人體從肌肉功能到骨骼健康的各個層麵,並特別聚焦於如何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介入,有效降低中老年族群在日常生活中麵臨的跌倒及骨摺風險,從而實現健康、獨立、樂活的長壽目標。 全書的結構設計清晰,從基礎的生理學認知,過渡到具體的訓練方案與生活環境調整,確保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建立起自己的防護網。 --- 第一部:認識威脅——肌肉流失與骨質脆弱的本質 本部分深入解析瞭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麵臨的兩大核心挑戰:肌少癥 (Sarcopenia) 與 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 的病理機製與臨床錶現。 關於肌肉力量的衰退: 書籍詳細闡述瞭肌肉量和功能下降的過程,不僅僅是體積上的減少,更包含肌纖維類型的轉變、粒線體功能的退化以及神經肌肉接點效率的降低。此部分會引用多位運動生理學傢和老年醫學專傢的研究成果,解釋為何單純的活動不足會加速這一過程,以及蛋白質閤成效率降低對肌力維持的影響。讀者將瞭解到如何透過血液生化指標的變化,早期識別潛在的肌肉衰退風險。 關於骨骼健康的警鐘: 骨骼健康部分著重於骨轉換率的失衡。書中會探討雌激素、維生素D、鈣質吸收率與副甲狀腺素等關鍵荷爾濛和營養素在骨骼代謝中的複雜作用。特別強調瞭「骨摺風險評估工具」(如FRAX模型)的應用,讓讀者理解不同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如何疊加,最終導緻骨骼變得脆弱易碎。多位內分泌科與骨科醫師會分享他們在臨床上識別高風險個案的經驗。 --- 第二部:打造最強防線——增肌與強骨的科學訓練係統 這是本書的核心實踐部分,提供瞭超過數百種具體、可操作的運動與營養策略,這些建議均來自於物理治療師、運動醫學專傢以及復健科醫師的臨床經驗總結。 科學化的肌力訓練處方: 本書強調的「最強肌肉力」並非追求健美體態,而是著重於功能性力量 (Functional Strength) 的恢復與提升。訓練內容被細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1. 基礎穩定性訓練: 著重於核心肌群(腹部、背部、骨盆底)的激活與維持,這是所有運動的基石。書中會詳盡圖解瑜珈中的基礎體式、皮拉提斯動作,以及低衝擊的等長收縮練習。 2. 抗阻力訓練(阻力訓練): 強調使用阻力帶、輕量啞鈴或自身體重的漸進式負荷原則。針對下肢(股四頭肌、腿後肌群)和上肢(肩袖肌群、闊背肌)提供詳盡的動作指南,確保動作姿勢正確以避免關節損傷。多位體適能教練會提供「一週三次訓練計畫範本」。 3. 動態平衡與本體感覺訓練: 這是預防跌倒的關鍵。書中收錄瞭如單腳站立的變式(如閉眼單腳站立、在不平穩平麵上操作)、太極拳基礎步法、以及利用感官剝奪(如使用眼罩)來訓練前庭係統的專門練習。 營養學支持:超越鈣片與維生素D: 營養章節突破瞭傳統的補充劑迷思,強調「食物優先」的原則。 蛋白質攝取時機與質量: 專傢建議瞭每日每公斤體重的精確蛋白質剋數,並探討瞭乳清蛋白、酪蛋白、植物性蛋白(如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的吸收效率差異。特別提齣「運動後三十分鐘」的蛋白質黃金窗口攝取策略。 骨骼建構的微量元素矩陣: 除瞭鈣質與維生素D,書籍深入探討瞭鎂、維生素K2、硼、矽等對骨質礦化和膠原蛋白交聯至關重要的營養素,並列齣富含這些元素的天然食物清單。 抗發炎飲食: 多位營養師指齣,慢性低度發炎是加速肌肉流失和骨質侵蝕的幕後推手。因此,本書大力推廣富含Omega-3脂肪酸、多酚類化閤物的地中海式飲食模式。 --- 第三部:打造安全生活空間——居傢環境與風險管理 本部分將焦點從人體內部轉嚮外部環境,由職業治療師和公共衛生專傢共同設計瞭一套實用的「防跌倒居傢檢查清單」。 居傢環境的風險評估與改造: 書籍提供瞭詳細的空間檢視指南,涵蓋瞭光線、地麵材質、傢具擺設等各方麵: 1. 地麵與行走路徑: 如何安全移除或固定地毯邊角、選擇防滑墊的標準、檢查走廊照明的均勻性,以及如何正確安裝扶手與欄杆。 2. 浴室與廚房的安全升級: 這是跌倒高發區。書中詳述瞭浴缸邊緣高度的調整、淋浴椅的選用標準、以及櫥櫃把手和電器開關的高度設定,確保易於操作且穩固。 3. 輔助工具的正確使用: 針對拐杖、助行器或輪椅使用者,本書提供瞭如何依據個人身高和臂長來正確調整輔具高度的「五點式調整法」,並強調瞭定期檢查輔具磨損狀況的重要性。 藥物與健康管理的交互作用: 多位臨床藥師指齣,許多常見的慢性病藥物(如鎮靜劑、降血壓藥、某些抗抑鬱藥)可能會引起頭暈、嗜睡或姿勢性低血壓,從而大幅增加跌倒風險。本書指導讀者如何與醫師討論,優化用藥方案,並提供「跌倒風險自測量錶」來監測藥物副作用。 --- 第四部:跌倒後的應對與骨摺的精準復健 即使預防措施到位,意外仍可能發生。本書的最後部分提供瞭跌倒後的緊急處理原則,以及針對常見骨摺部位(如髖部、手腕、脊椎)的現代復健哲學。 即時急救與救援機製: 內容涵蓋瞭跌倒後若無法自行起身時的自救技巧、如何有效使用緊急呼叫係統(如項鍊式警報器)的選擇與配戴,以及傢人應如何安全地協助傷患移動,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現代骨摺復健的加速策略: 復健醫學專傢強調,現代骨摺復健強調早期活動的重要性。針對髖部骨摺患者,書中會介紹術後數小時內即開始的微小關節活動,以及如何利用水療(Hydrotherapy)來安全地重建關節活動度。對於骨質疏鬆性骨摺的患者,復健訓練的重點會轉嚮骨骼生物力學的優化,教導患者如何透過特定姿勢改變來減輕脊椎壓力,從根本上預防再次壓縮性骨摺。 樂活長壽的心理建設: 本書結尾強調,對跌倒的恐懼本身就是一種限製活動的因素。最後的章節鼓勵讀者採取積極心態,將上述實踐法融入日常生活,而非視為負擔,從而真正做到「走好走穩,樂活長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泰史(YASUFUMI HAYASI)
監修者簡介
林 泰史(YASUFUMI HAYASI)
原宿Rehabilitation Hospital名譽院長
[專長]復健醫學、整形外科、老人病學

●簡歷
1964年 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醫學部畢業
1965年 進入東京大學整形外科醫局
1986年 東京老人醫療中心復健部長
1995年 東京都衛生局技監.東基督精神科學研究所所長
2002年 東京都老人醫療中心院長.東京都老人綜閤研究所所長
2006年 東京都復健醫院院長
2014年 進入赤羽復健醫院服務(兼職)
2015年 一般社團法人 巨樹之會 原宿Rehabilitation Hospital

●著作.監修書籍(以下書名皆為暫譯)
《不會老的飲食力》、《不老法則.元氣生活的10個生活習慣》、《復健醫院名醫指導 鍛鍊大腿就能讓骨骼變得超強健》、《即使跌倒也不會骨摺!打造強健的骨骼》

譯者簡介

林慧雯
曾任齣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全職譯者,喜歡從譯作中探索各種未知的世界。譯作有:『擁有好膝力,逆轉退化性膝關節炎』、『肌膚的需要,腸道最知道』、『從零開始的圖解世界史筆記』等。如有任何指教,請來信至:marchinglovetbme@gmail.com

圖書目錄

目次

序言 預防跌倒,健康走到老!

序章    你有可能「走路不穩」、「跌倒」嗎?現在就開始診斷!
檢視自己的走路方式! 危險的走路方式
檢視自己的走路方式! 正確的走路方式
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態 跌倒風險測驗
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態 TUG測驗
檢視自己的眼睛狀況
檢視自己的注意力 認知功能是否衰退
檢視自己的衰弱程度 
COLUMN 1 白肌與紅肌

第1章   深入瞭解走路不穩與跌倒的風險--以健康長壽為目標!

一旦「跌倒、骨摺」隨之而來的是需要照護的人生
韆萬要留意老年人「跌倒、摔倒」的風險!
老年人緊急送醫約有8成都是因「跌倒」意外
半數以上的走路不穩、跌倒,都發生於居傢環境中
一點點高低落差就會導緻走路不穩與跌倒意外
一旦平衡能力下滑,就會容易跌倒
COLUMN 2 5年的照護費用超過百萬元

第2章 什麼時候會跌倒呢?--跌倒的時候該怎麼做纔好?

為什麼會跌倒?1 人為什麼會跌倒呢?
為什麼會跌倒?2 為什麼跌倒會這麼可怕?
為什麼會跌倒?3 什麼時候會跌倒呢?
造成跌倒的關鍵1 上下樓梯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2 從椅子上站起身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3 從床舖或地舖起身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4 從沙發上起身時、踩到坐墊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5 在玄關穿鞋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6 跨越走廊與房間的高低落差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7 從浴缸內站起身時
造成跌倒的關鍵8 散步途中被路上的高低落差絆倒
造成跌倒的關鍵9 外齣時被建築物構造或電扶梯絆倒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1 跌倒時該怎麼辦呢?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2 跌倒後的注意事項
預防跌倒的方法1 留意傢中環境整理與電線位置
預防跌倒的方法2 在傢中裝設扶手
預防跌倒的方法3 消除傢中的高低落差
預防跌倒的方法4 穿著不易跌倒的鞋子或襪子
COLUMN 3 時髦穿著也是造成跌倒的原因?

第3章 跌倒、骨摺的原因其實在於「骨骼」與「肌肉」?

人體中骨骼與肌肉的關聯
骨骼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骨骼成長(新陳代謝)的機製
骨骼老化(骨質疏鬆癥)的機製
負責製造骨骼的成骨細胞要受到衝擊纔能運作
與製造骨骼有關的荷爾濛──骨鈣蛋白
支撐下半身骨骼的肌肉
跌倒會造成傷害的部位
COLUMN 4 沒有用到的肌肉很快就會變成脂肪!

第4章    請你跟我這樣做!「不跌倒」的鍛鍊法!

小腿肌肉運動法  鍛鍊小腿肌肉
小腿肌肉運動法      重重放下腳跟
腰部運動法          鍛鍊腰部
腰部運動法          慢慢抬起後腿
大腿運動法          鍛鍊大腿
大腿運動法          慢速深蹲
腳底運動法          腳底
腳底運動法         腳趾猜拳&毛巾訓練
腹部運動法        Draw-in腹部呼吸法
COLUMN 5 「因擔心跌倒而閉門不齣」是大錯特錯!

第5章 讓骨骼與肌肉變得更強健的「飲食法」

從體內強化骨骼與肌肉的「飲食」訓練法
同時攝取強化骨骼的3種營養素+油脂
攝取肉類及魚類
食用鮭魚、竹筴魚、鰻魚及鯡魚
食用黃豆製品
食用納豆、菠菜、羊棲菜
食用腰果、鬆子、海苔、芝麻
為瞭製造肌肉,1天要均衡攝取1次肉類及魚類
主菜 以主菜為中心的三菜一湯定食
主食 身體活動的能量來源
配菜 調整身體狀況、製造骨骼與血液
乳製品能形成骨骼與牙齒
水果能有效消除疲勞
COLUMN 6 「體」意味著「骨」骼「豐」裕

第6章 80歲醫師!教你健康自在走到老的生活習慣

林醫師的日常生活中凝聚瞭豐富的「不跌倒」巧思
每天早晨持續進行5分鐘的80次肌力訓練
通勤時的空檔也是肌力訓練時間
工作時走樓梯前往其它樓層
攜帶自製便當! 顧骨本的飲食生活
想想看要如何纔能一輩子都持續對社會做齣貢獻!
COLUMN 7 拋開自我意識,上街去吧!

附錄 改善不適,走路更穩健的體驗分享
退休後的蝸居生活導緻「廢用癥候群」上身。培養運動習慣後,整個人都變活潑瞭!(70多歲男性)
從因脊椎壓迫性骨摺而住院、到不持拐杖順利自行走路!(70多歲女性)
原本在平坦路麵也容易走路不穩、跌倒的高齡女性,已經學會瞭不跌倒的走路方式!(80多歲多性)
患有代謝癥候群、平時都以開車代步的50多歲男性,彷彿重返年輕般地健步如飛!(50多歲男性)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68179
  • EISBN:9786269502202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2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3.3MB

圖書試讀

每個人都值得讓自己更健康與安全   
                       臺北市立聯閤醫院神經內科/失智癥中心主任 劉建良
    做為一位神經科與老年醫學科醫師,在日常門診時段,總是聽到病人訴說以下癥狀 : 走路不穩、跌倒撞到頭、跌倒骨摺、覺得腿越來越沒力、走路走不遠、腰酸背痛等。經過問診檢查後,問題不外乎為以下4類 : 1) 身體問題 : 骨骼肌肉、視力、平衡受損、2) 認知問題或分心、3) 重心轉換或姿勢改變、4) 外在危險環境。針對這些問題,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需要給予個別指導,此外,大多數的病患都需要核心肌群訓練。這過程雖然盡力說明,但總感到力有未逮,希望能夠有一個完整工具,能把防跌概念說明更加完整。就在這時候,收到瀞文邀請,為林泰史醫師著作:《增肌強骨、不跌倒不骨摺的實踐法》撰序推薦,看完內容,赫然發現這本書就是上述問題的解方!
    林醫師達80歲高齡仍在執業中,他清楚跌倒造成原因是多重與複雜的,為瞭讓讀者知道跌倒機轉,詳細說明跌倒發生的原因與危害,並透過各種自我檢測項目,讓讀者更瞭解自己。如讀者已知道跌倒風險高,希望可以快點進行實務操作,那建議可以先從第二章開始閱讀,先瞭解造成跌倒的情境有哪些;之後迴到序章,測驗自己的身體狀態,找齣可能問題;接著閱讀四、五章,知道運動與飲食可以如何改善跌倒因子;最後,透過第六章,深入林醫師日常生活,瞭解如何把書中的知識,轉變為日常生活習慣,讓每天的生活就是健康生活;而尚未閱讀的第一、三章,建議對學理有興趣,或需要理論來說服他人改變不良習慣的讀者閱讀,最後讀完這兩章,您會對跌倒危害程度還有肌肉骨骼的生理學,理解更加透徹。
    個人很佩服林醫師在生活細節上的用心,他書中提到: 「去健身房鍛鍊身體當然也很好,不過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纍積小小的運動會更有效!」為瞭讓健康行為持續,他把所有的健康習慣都與日常生活結閤,從早上起床開始,他就安排晨間5分鐘核心肌群訓練,帶著營養午餐齣門,在通勤時,爭取時間練習深蹲,在醫院工作時,到各單位與人互動,把握機會爬樓梯以增加運動量。每天積極貢獻自己所學,活齣人生光彩,雖然高齡,但心理從不認老,心理健康,頭腦敏銳。
    這本書適閤各年齡層閱讀,推薦給每位老年讀者,透過書中的步驟,逐一實踐,降低跌倒風險;熟年讀者,從預防跌倒起步,強化肌力骨本;青壯年讀者,瞭解跌倒危害與預防策略,關心傢中父母與長輩,預防他們未來潛在重大傷害。祝福每個人,都能「增肌強骨,健康走到老」!

 

不跌倒,預防骨摺,健康復能!
                  中國醫藥大學骨科部運動醫學係副教授、骨科部主治醫師 蔡俊灝
      
  臺灣跟日本一樣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根據行政院國傢發展委員會2020年8月發錶「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颱灣已於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2020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10.7%. 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70年85歲以上人口將增長至27.4%。
  雖然現在的醫療服務變得便利,交通設施更是多元,但是因為老化跌倒之後骨鬆性骨摺所導緻失能以及併發癥;尤其髖部骨摺,因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殘疾風險高以及社會醫療保健成本高,造成個人以及傢庭經濟長期的負擔。在颱灣鄉鎮巷裏,更是可見外籍看護推著輪椅的照顧長輩們的風景。除此之外,筆者曾以臺灣的健保資料庫分析證實,一旦受傷跌倒骨摺之後,會增加後續心血管栓塞、腦中風、失智等精神疾病風險。
  因此避免跌倒骨摺以及併發癥,更是個人、傢庭 乃至社會的重要議題。隨著對老化的重視,因為骨質疏鬆,骨關節炎接受門診谘詢治療的病人相當的多,我們的發現跟作者一樣,即使現在治療骨質疏鬆及肌少癥藥物的進步,但現代人普遍缺乏骨骼肌肉鍛鍊,導緻下半身肌肉無力,跌倒的風險並沒有減少。因為若能夠避免跌倒,代錶一個人的肌骨健康,神智清晰,這包括瞭神經,肌肉,骨骼係統的協調。
  本書的介紹相當全麵,不隻介紹自我評估跌倒風險,還包括自我鍛鍊,飲食的攝取,外在環境規劃,特別適閤銀髮族群重視。我特別推崇本書作者林泰史醫師對於「體」這個漢字精闢的體會; 「體」是由「骨」、「豊」兩字閤併,骨骼活動,舉止閤豊,是禪宗四威儀:「立如鬆,坐如鐘,形如風,臥如弓。」正行正身,即養正氣,如同老一輩從小教我們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這些亦適用於長輩們,這些動作是維持肌力平衡的日常鍛鍊。坊間日前流行的健身房運動,或是瑜伽,核心肌群,重量訓練等對年長者下盤棋的穩定很有幫忙,但總是需要有場地或是教練指導,而作者提供相當實用且在宅也可以做的鍛鍊方式。
  根據2021年7月18日的新聞記載,我們颱灣世界球後 戴資穎超孝順,不捨9旬嬤爬樓梯,存獎金買高雄電梯透天新傢, 由此可知老人「傢」居住環境與年輕時的建築需求大不相同,除瞭站在銀髮者立場,本書也提供偕同照顧的年輕人或是住宅改造應該注意的事宜,都是長者居傢生活實用的規劃指南。作者並且用自己的生活規律為範例,建議規劃生活的規律; 我尤其建議老人傢更需要足夠的睡眠。定時定量的睡眠,有助於睡眠品質,我們的研究也證實老人傢有足的睡眠可以減少骨質疏鬆,代謝性疾病的發生,是長壽的根源。
  此外,發生骨摺受傷後,除瞭適當醫療的處置外, 我們發現患者傷前若有運動規律,會比較快速復原;相對的,若受傷後有規律的復健,也可以恢復到受傷前的健康狀態;本書中所建議的運動規律,與臨床中的事實相當一緻。
  樂齡生活的目標要健康長壽,就是要能自主自在的生活,就是要能快樂地行走,本書的日係風格的圖畫,簡易清楚,讀起來趣味橫生,可以讓讀者更易閱讀,不隻銀髮者也會讓年輕人們方便瞭解。深切的希望讀者們能透過此書充分瞭解增肌強骨,健康走到老,並廣為宣傳以及應用於生活中。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