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 (電子書)

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賢度法師
圖書標籤:
  • 賢度法師
  • 佛教
  • 傳記
  • 人生
  • 修行
  • 智慧
  • 電子書
  • 靈性
  • 心靈成長
  • 正信佛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華嚴宗女性傳承者的證悟之路★★

我是誰?我是一個菩薩。
你記得你是一個菩薩嗎?
——菩薩是最不孤獨,最擁有柔軟心的一群人間行者。

  我用瞭一甲子的時間纔真正瞭解「我是誰」,我是一個菩薩行者。專研專修專弘華嚴的菩薩行者!我在華嚴鑽研多年,透過一次次生命實驗,改變瞭我的命運,修掉瞭我的稜角,消融瞭積鬱的煩惱和習性。整個過程就像是寫好的劇本,每個角色、每個場景都安排巧妙,真應瞭「人生如戲」這句話。——賢度法師

  生命旅程的每個印記,是大海中的變化;
  每一足跡也都是修練,都是心的煉金術。


  從一個不願被凡塵給汙染的女孩,到一位華嚴宗女性傳承者,賢度法師走在時代之先,引領華嚴風潮,年輕時毅然齣傢,接任蓮社住持改革與創新,遠赴印度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帶領教團於世界各地弘揚華嚴。她堅定地走在菩薩道上,實踐菩薩的願心和願行,完成一世世的生命試煉。

  《大海的印記》不僅是賢度法師的證道歷程,更是那些菩薩教會她的事——十地菩薩所教導的智慧,於她六十歲月的步步行旅中逐一顯化示現。期盼透過她的生命故事,啟發同在道上的人們,菩薩無所不在守護一切,因為我們就是菩薩。

名人推薦

  承普賢菩薩願行,傳華嚴圓教宗風。——李誌夫(中華佛學研究所榮譽所長)

  然今現女相而承華嚴法脈,對內重建華嚴蓮社煌煌之威儀,恢復祖庭法輪之常轉;對外以賢智寰宇演法,以華嚴隨順眾生,更以海印道場之修建為華嚴之大法業,凡此豈非諸佛慈佑之不可思議者乎?——高柏園(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係專任教授)
好的,這是一份不包含《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 (電子書)》內容的圖書簡介,旨在以詳盡、自然的筆觸描繪另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 --- 書名:《星辰與沙礫:古代文明的興衰密碼》 作者: 艾德裏安·霍爾姆斯 譯者: 林婉清 齣版社: 寰宇文史齣版社 裝幀: 精裝(附贈高清地圖集與文物圖錄) 頁數: 850頁 定價: 128.00元 --- 內容簡介 《星辰與沙礫:古代文明的興衰密碼》並非一部簡單的編年史,它是一次橫跨數韆年的宏大考古學與曆史人類學深度對話。本書的作者,享譽國際的考古學傢艾德裏安·霍爾姆斯教授,以其畢生在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榖、安第斯山脈以及尼羅河流域的田野考察經驗為基石,挑戰瞭傳統史學中對“文明”定義過於僵化和歐洲中心化的窠臼。 霍爾姆斯教授試圖迴答一個貫穿人類曆史的核心謎團:是什麼力量將一群狩獵采集者凝聚成組織嚴密、文化璀璨的社會實體?而最終,又是什麼因素導緻這些曾經的巨人,最終化為風中沙礫,消逝在曆史的塵埃裏? 本書的敘事結構巧妙地避開瞭綫性敘事,而是采用瞭主題式比較分析。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聚焦於驅動古代社會運轉的核心要素,並輔以令人驚嘆的考古證據。 第一部:泥土的契約——早期聚落的誕生與神權結構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農業革命後,人類社會如何從鬆散的部落結構轉嚮需要高度協調的定居生活。霍爾姆斯教授摒棄瞭“發明”單一君主的觀念,轉而考察瞭早期祭司階層在水利管理、曆法製定中的關鍵作用。他詳細剖析瞭烏魯剋(Uruk)的宏大神廟建築群與莫亨霍-達羅(Mohenjo-daro)精密的城市規劃之間的深層聯係——兩者在缺乏明確書麵法律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象徵性的權力結構來維係社會秩序。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權力神聖化”的過程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碼,揭示瞭神話敘事如何成為早期國傢機器的“操作係統”。 第二部:水的悖論——環境壓力與技術適應 古代文明的興衰與水資源管理密不可分,然而,霍爾姆斯教授揭示瞭“水”的雙重性。他以瑪雅文明在尤卡坦半島的地下水係統(Cenotes)研究為例,論證瞭對環境的精妙適應能夠帶來長久的繁榮;但同時,他對秘魯北部沿海的古代灌溉係統崩潰所引發的社會動蕩進行瞭令人心驚的重構。書中詳述瞭氣候變化(如長期乾旱或季風偏移)如何不再僅僅是農業的挑戰,而成瞭檢驗一國政治韌性的終極試金石。書中包含瞭大量對古代土壤層和沉積物分析的結果,直觀地展示瞭環境壓力如何轉化為社會衝突的臨界點。 第三部:符號的迷宮——文字、記憶與官僚體係 文字的發明被視為文明的標誌,但本書質疑瞭文字僅作為記錄工具的傳統觀點。作者認為,文字的真正力量在於它創造瞭一種超越口頭傳播的、可量化的“國傢記憶”。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記錄中,我們看到的是法老的永恒性敘事;而在蘇美爾的楔形文字泥闆上,我們看到的卻是復雜的稅收清單和法律契約。通過對比不同文明的文字載體(莎草紙、泥闆、石碑),霍爾姆斯教授闡述瞭信息存儲方式如何直接塑造瞭中央集權的效率和復雜程度。他特彆著重分析瞭文字係統在“被精英壟斷”與“擴散至基層管理”之間的動態平衡,以及這種平衡的打破如何預示著體係的僵化或瓦解。 第四部:貿易的幽靈——連接與斷裂的全球網絡 在本書的這一部分,霍爾姆斯教授將視角投嚮瞭古代文明間的跨區域互動。他描繪瞭一張由絲綢之路的前身、印度洋貿易網絡和地中海航綫構成的復雜“古代全球化”地圖。重點研究對象包括青銅時代的米諾斯文明與埃及的貿易往來,以及呂底亞和波斯帝國的貨幣體係對周邊經濟的影響。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強調瞭“斷裂”與衰落往往源於這些貿易網絡的突然中斷。例如,對“海上民族”(Sea Peoples)的最新考古發現分析,揭示瞭單一外部衝擊如何能夠瓦解一個依賴復雜外貿平衡的地區體係。 第五部:未竟的遺産——文明的再解讀與永恒的循環 最後的篇章是對曆史觀的深刻反思。作者指齣,古代文明的“終結”很少是徹底的毀滅,而更多的是適應、融閤與變形。他以羅馬帝國的西部衰落與東部拜占庭的持續發展為例,論證瞭“文明的形態”比“文明的存在”更為重要。霍爾姆斯教授提齣瞭一種令人警醒的觀點:許多古代文明的崩潰,並非源於外部的蠻族入侵,而是其內部用於解決復雜性所建立的製度——官僚體係、信仰體係、水利調控——在麵對新的環境挑戰時,反而成為瞭阻礙變革的僵化枷鎖。 本書的價值與亮點: 跨學科整閤: 融閤瞭考古學、古氣候學、社會人類學和經濟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豐富的圖例: 全書配有上百張高清的遺址照片、復原圖及地質剖麵圖,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象可感。 顛覆性論點: 挑戰瞭“進步史觀”,強調曆史的循環性與復雜性,引人深思。 《星辰與沙礫》是一部能夠重塑讀者對時間、權力與人類韌性理解的裏程碑式著作。它不僅僅是關於過去的故事,更是對我們當前社會結構和未來可持續性的一次深刻拷問。對於任何對人類宏大敘事、曆史深層驅動力以及文明興衰規律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不可多得的案頭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賢度法師


  一九六○年生,師承上成下一長老,畢業於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印度德裏大學哲學博士。專研華嚴經論,專修普賢行,恆持準提法,以華嚴行者為終身職誌。

  現任華嚴專宗學院院長、颱北市華嚴蓮社董事長、美國華嚴蓮社董事長、智光商工職業學校董事長。緻力推行弘法、教育、文化、慈善工作,尤重教育,培養專研、專修、專弘華嚴人纔。編著華嚴叢書,以係統化及易懂的文字敘述,讓普羅大眾得見大經義涵。興資推動四項誌業成果豐碩,連年獲颱北市政府、內政部、行政院頒績優宗教團體獎,並榮獲世界佛教傑齣比丘尼貢獻錶揚獎。

  著有《華嚴學講義》《華嚴淨土思想與念佛法門》《華嚴學專題研究》《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畫冊》《華嚴經講錄》《Development Of the Hua-yen School During The Tang Dynasty》等二十部著作。

鄭栗兒

  作傢及資深文學編輯人,著有:《基隆的氣味》、《閣樓小壁虎》三書、《尋找星星小鎮》等暢銷著作,現經營阿芭光之花園。

圖書目錄

【推薦語】◎李誌夫、高柏園
【自序】我是誰?我是一個菩薩行者。專研專修專弘華嚴的菩薩行者! ◎賢度法師
【前言】從龍樹菩薩的發現說起 ◎鄭栗兒

【第一章】歡喜|踮腳尖走路的女孩
【第二章】離垢|生命的轉摺點
【第三章】發光|我要往前走
【第四章】焰慧|第一位女住持
【第五章】難勝|遠赴印度留學
【第六章】現前|新時代改革之路
【第七章】遠行|華嚴無國界
【第八章】不動|祖庭的召喚
【第九章】善慧|當東方遇見西方
【第十章】法雲|海印道場新使命

【後記一】我們眼中的賢度法師 ◎鄭栗兒
【後記二】賢度淺說十地 ◎賢度法師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531622
  • EISBN:978626953166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7MB

圖書試讀

推薦語一

李誌夫(中華佛學研究所榮譽所長)


  賢度大法師法正
  承普賢菩薩願行
  傳華嚴圓教宗風
  八十八叟 李誌夫 敬題

推薦語二

大海印之,賢以度之——我讀《大海的印記》
高柏園(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係專任教授)


  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蓋古人知行閤一,身心不二,是以其人即其行,其行即其言,其言即其書。本書以《大海的印記》為名,正是以佛之「海印三昧」為本,所謂德行無量如海,以心印之,以法記之,此即賢度法師平生所示現之理境也。

  既是佛子,當以佛法為教,是以本書以「華嚴十地」為篇名,以「歡喜」為首,用「法雲」為結,既承釋迦佛陀之教誨,亦示賢度法師之行誼,有傳有承,有啟有發,可謂妙述。既是妙述,其妙又不止於與佛之緣深,更在賢度法師生平所顯之種種不可思議。所謂「華嚴宗女性傳承者」,即是此中不可思議之最!

  相由心生,隨緣應機而起,乃可有而不必執者也。然今現女相而承華嚴法脈,對內重建華嚴蓮社煌煌之威儀,恢復祖庭法輪之常轉;對外以賢智寰宇演法,以華嚴隨順眾生,更以海印道場之修建為華嚴之大法業,凡此豈非諸佛慈佑之不可思議者乎?

  賢度法師與我曾有共學之緣,法師宿慧深厚,勇猛精進,慈悲善巧,真佛門之龍象也。猶記昔日共同受教於成一長老、聖嚴長老與李誌夫教授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如昨日然。今有幸拜讀《大海的印記》,字字珠璣,受益匪淺,不敢藏私,願與讀者諸君同體法味,共享佳作,特此鄭重推薦。

二○二一年八月十九日於淡水野人居

自序

我是誰?我是一個菩薩行者。專研專修專弘華嚴的菩薩行者!
賢度法師


  我用瞭一甲子的時間纔真正瞭解「我是誰」。這跟禪宗劈頭就問「你是誰」相較下,修行這堂課已經給我足夠的時間瞭。

  華嚴的菩薩行者,就是依《華嚴經》的教法修學,如何從輪迴生死的凡夫,發菩提心,斷除煩惱,修集善根,淨治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道,而完成佛果的實踐者。〈十地品〉是《華嚴經》的核心思想,是影響無數佛教徒,立誌成為菩薩,成就菩薩道的重要指引,十地行法也是我終生奉行,追隨效法的理想。菩薩行者要奉獻生命,不斷努力,在自利利他的功業,積纍無量的福智,教化安立眾生,造福國傢社會,達到醒世濟眾的作用。

  按照星座來講,我是水瓶座,一個富有創造力且擁有自己內在宇宙的星座,熱愛自由,也熱愛沉思,永遠想為這個世界創造些什麼。我似乎具備瞭水瓶座很多的特質。遺憾的是我齣生在一個傳統的年代,一些被視為無稽之談的人生觀,修行理想是被限製的。處於這樣的年代,使我潛伏的叛逆也被壓抑,很長一段時間我近乎自閉。直到新時代、新思想進入我們的生活,人們的思維隨著時代的進展而更開放,佛法也在先賢的努力下,超脫固有模式,融閤現代多元文化的豐富性,邏輯化的佛學理論可顯齣活潑、奔放的一麵,所有的認知都在解構,朝嚮全新的數位整閤。

  然而,當今世界麵臨前所未有的浩劫,天災人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種種環境及種族對立問題,讓各宗教結閤起來,各個山門有積極的共識,如何去化解人類世界的苦難,是所有宗教徒與非宗教徒共同的課題,這也是我希望能看到的:人類意識的覺醒,放下小我,一起為未來努力。期望關懷地球永續發展,共存共榮的遠景,在乾涸已久的土地冒齣新苗。佛法要為世人帶來的啟示也是立足於「自性善根的增長」及「靈性智慧的提升」,等視一切生命為無法切割的共同體,這必須以慈悲心與善願力,生生世世去實際履踐。

  世尊在成道的第二七日於「海印三昧」中,一時頓演瞭七處九會的大法,並將他自己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經由海印三昧投影齣來,成為《華嚴經》的最重要的精髓。所謂的海印三昧,是形容大海森羅萬象的各種變化,也是成佛之道的比喻。

  如本書文中所說:「我們生命旅程的每一個印記,說來無非就是大海中的各種變化,最後總是無常中讓我們領悟恆常,生命每一足跡都是修練,都是心的煉金術。」我在華嚴鑽研多年,也是透過一次次的生命實驗,去改變瞭我的命運,修掉瞭我的稜角,消融瞭積鬱的煩惱和習性,所謂聞、思、修入三摩地,戒、定、慧成三無漏學。整個過程就像是寫好的劇本,每個角色、每個場景都安排巧妙,真應瞭「人生如戲」這句話。

  我的齣生,我的童年,甚至我的青年,傢中發生的所有故事更是如戲一般。齣生那天,哥哥生病住院,父親忙著照顧他,傢中無人,竟遭小偷洗劫一空,隻剩下一隻澡盆,讓母親幫剛齣生的我好好洗個澡,迎接這個世界。四大皆空的徵兆在我一齣生時似乎就注定瞭。

  我從小就喜歡沉思,一個小孩整晚不睡覺,眼睛直盯著天花闆,我那時可能在想,我怎麼來到這個星球?我的童年充滿各種苦難,難以細說,從小我渴望自由,渴望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但似乎被睏在小小的「傢」之中,被無形的命運之輪帶著走。我一直覺得我可能是從一個遙遠的時空,因為GPS定位齣瞭問題,纔會誤入到這個世間,常有想去深山找神仙學修練,找到迴去我原來地方的方法,這種衝動很深刻。

  我母親為瞭長兄的身體可說三天兩頭就去求神拜佛,我也跟著拿香就拜,不管大小宮廟,我相信神明很早就認識我,冥冥中也都護佑著我。少年的我進齣教會,和神父、修女打成一片,寧靜的教堂為我提供一個靈魂的休憩站。後來,因為學護理而到天主教學校讀書,教導的醫生、護士都是義大利籍神父、修女,我跟他們學習對貧苦者的無私施捨、奉獻與大愛。在那段白衣天使的日子,年輕的我也看遍瞭生老病死的真相,並未因職業感到麻木,反而對生命存在的價值更迫不及待地想尋找齣路。

  學佛後纔明白,人的一生除瞭來嘗受各種生命滋味,身為菩薩道的行者,更是要超越痛苦,培養自己事事無礙的歡喜心,不是來追求人生的幸福而已,而是實踐菩薩的願心和願行,完成一世世的生命試煉。我一再說過:「我的人生不能糊裏糊塗,每一刻都要很清明。」我要很清楚我的生命目標,切實前進。

  感謝〈普賢行願品〉在我生命遇到瓶頸時對我的提示。當我讀到「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種種的過去情節,如全息投影一一放映,我想:「所有的惡業都是要承受果報的。」所以我生起一股強大決心,這一生一定要努力消業,修行是不能再等。我很幸運遇上明師的帶領,成為我人生的轉變契機,感謝恩師慈悲接納我,度我、教我、育我、造就我,讓我踏上蛻變的修行之路,進而學習華嚴奧義,也學習一步一腳印地認真實踐,成為名符其實的華嚴菩薩行者。

  我的齣傢學佛經歷,經過正統的僧團生活、佛學院培養僧纔的模式而完成的,所以沒走過任何冤枉路。首先進入僧團建立僧格,受持戒律;五年學戒後,再透過經教修學,法門受持;之後完成學業,達到華嚴專宗的定位,建立信心。從學業研修,再受法成為法係人,經過上座講經說法的種種考驗,蓮社為僧人教育及法係傳承的嚴格培養及要求,比起其他道場門檻高齣許多。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聽話的學生,不論是師父傳授的法門教義、日常的教誨、交代的任務,我都心甘情願地去接受,毫不猶豫地使命必達。所以我很能把握每時每刻,專注在每一個課題。對《華嚴經》的菩薩行法也深信不疑,看懂瞭就去實踐,而且是捨我其誰、當仁不讓地去執行,所以內心常保平靜,沒什麼煩惱欲望。

  經歷瞭人生的各種起伏,看盡瞭人間百態,生命纍積下來的磨練,使我擁有比一般人更堅強的韌性跟耐力,可以承受不同境遇的考驗,讓自己安然度過不同階段。《華嚴經》教會我用平等無分別的智慧去麵對世間的一切,養成觀機逗教的能力,協助遭遇睏難的人找到解決的辦法,使迷惘的社會大眾找到生命的方嚮、價值與定位,能夠安身立命。

  很幸運,我不需擔心將來,也不須預設未來的繼承人,華嚴蓮社的製度化,和傳統的子孫道場有很大區別。當然,要成為蓮社的當傢、住持,除瞭要有華嚴專業,更要經歷行政事務、道場弘化的歷練。蓮社是法人組織,當傢、住持以上都要經過董事會選賢與能,而且有任期製,所以不會發生爭議。

  我也要感謝我的父母和傢人,在我離傢修行的這段日子,給予我充分的信任與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也要感恩蓮社及海內外僧信二眾,長年以來默默的護持與陪伴,成為我最堅強的後盾,讓我一路走來不曾孤單。

  知名作傢鄭栗兒定位這本書:「不僅是華嚴宗女性傳承者——賢度法師的證道歷程,更是那些菩薩教會我的事——十地菩薩所教導的智慧,於她六十歲月的步步行旅中逐一顯化示現。而賢度法師以其純真之心,不斷從每次的睏難障礙,乃至生死關卡中突破蛻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雙菩提之翅。期待透過賢度法師的生命故事,帶給我們啟發,也給予同在道上的菩薩們一份鼓舞:加油、加油,讓我們一起前進,一起飛行在此岸與彼岸。在在處處,時時刻刻,菩薩無所不在守護一切,因為我們就是菩薩。」至於是否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以讀者的角度來說,覺得還滿精采的,歡迎各位指教,希望你們都能喜歡這本書。

  我跟栗兒打趣地說:「寫完這十章,清楚交代這一生,我就可以蓋棺論定瞭!」

  事實上這不是消極的論調,生命存在的意義不在長短。現在醫藥發達,科技進步,人類可以想盡辦法,讓自己長命百歲,但如果帶著老化的身軀,無法對世間有所助益,就是一種消耗,每位學佛的人都應該早早做好打算。若有餘命,我會繼續當學生,不論是世法、齣世法,世間的五明知識技藝,都會學習,將來會嘗試用不同的文化方式推廣華嚴,用藝術賞析華嚴。

  至於對往生後的期望,不需設定去東方還是西方淨土。對我來說,一遍又一遍地閱讀華嚴,實踐華嚴,每次都有更深一層的體悟,齣現法喜輕安,忘記物我的存在,並生齣無量的智慧善根,這就是莫大的快樂。這種三摩地會與我同在,優遊在廣闊無際的華藏世界海。

二○二一年八月一日於颱北華嚴蓮社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