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原理與色彩搭配實戰寶典 (電子書)

配色原理與色彩搭配實戰寶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翔
圖書標籤:
  • 配色原理
  • 色彩搭配
  • 設計
  • 色彩心理學
  • 色彩方案
  • 實用指南
  • 電子書
  • 視覺設計
  • 藝術設計
  • 配色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色彩無所不在,是所有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但,你瞭解色彩嗎?該怎麼搭配纔是最適當的?
【一本專門為配色而生的實戰寶典】

#色彩顏色百百種,如何命名?
  ‧以自然界景象命名:湖藍、雪白。
  ‧以植物命名:玫瑰紅、橘黃。
  ‧以動物命名:鵝黃、孔雀藍。
  ‧以礦物和金屬命名:翡翠綠、金黃。
  ‧以國傢、民族或地域命名:印度紅、西班牙紅。

#你分得清RGB和CMYK嗎?
  RGB又稱色光三原色,由紅、綠、藍所構成,所有自身發光的物體都基於它們。這三種顏色可經由混閤得到其他顏色,且越混閤會越亮,直到變成白色為止。
  CMY是指青、洋紅(也叫品紅)、黃3種顏色,稱為色料三原色。印刷油墨、繪畫顏料等都基於它們。這三種顏色經由混閤會變得越來越暗,但它們無法混齣高純度的黑色,因此四色印刷CMYK中的K,就是加入瞭黑色。

#配色設計原則
  隨著民族、地域、文化、行業等多種因素的差異,配色設計亦有所不同。然而,無論設計如何改變,都必定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則。
  ‧主次:主色、副色、襯色之比例
  ‧平衡: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
  ‧節奏:層次、漸變等規律變化
  ‧點綴:麵積不大,純度較高

#意象與配色
  ‧冷靜:藍色係為主,搭配綠色係和藍紫色。
  ‧燦爛:黃色係為主,搭配橙色係和其他顏色。
  ‧溫柔:粉色和粉紅色為主,搭配黃色係。
  ‧生機:綠色係為主,搭配黃色係或褐色。
  ‧樸實:黃色係的土黃色為主,搭配淺藍或淡藍色。

本書特色:
  本書詳細說明瞭色彩的基本理論及各領域色係的配色設計方法,結構閤理,概念清晰。每個章節中安排瞭大量的配色案例和確切的CMYK、RGB值,為讀者提供明確的指導和依據,適閤從事設計行業的專業人士和對配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探索視覺傳達的無界之境:現代平麵設計中的光影、材質與敘事結構 本書聚焦於當代視覺藝術與設計領域中,那些超越傳統色彩理論範疇的核心議題:光影的雕塑性運用、材質肌理的觸覺錶達,以及如何通過敘事結構來構建深層的情感共鳴與信息傳遞效率。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設計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色彩堆砌或符號排列。真正的視覺衝擊力源於對“存在感”和“氛圍”的精準拿捏。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剖析構成視覺體驗的底層邏輯,從基礎的光學原理齣發,逐步構建起一個立體的、多維度的設計思維框架。我們緻力於探討如何利用視覺語言的“非色彩”要素,實現比單純的色譜選擇更為復雜和微妙的溝通目的。 第一部分:光的幾何學與情緒的雕刻刀 本部分將徹底解構光綫在二維和三維空間中的作用。光並非僅是照明工具,它是一種結構性的元素,能定義形狀、揭示紋理,並直接影響觀眾的心理狀態。 1. 攝影光學基礎在平麵設計中的遷移應用: 我們將從攝影領域的專業知識中汲取靈感,探討焦深(Depth of Field)如何被模擬於平麵設計中,以創造齣視覺的層次感和焦點引導。理解自然光與人造光的色溫特性(開爾文值)及其對圖像整體情緒的影響,而非僅僅停留在冷暖色調的區分。討論硬光與柔光在塑造立體感和烘托戲劇張力方麵的不同效能。 2. 陰影的敘事力量: 陰影(Shadow)是光綫缺失的部分,但它在視覺敘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章深入研究投影的物理學原理,以及設計師如何通過控製投影的銳度、長度和密度來構建空間感、暗示時間流逝,甚至象徵某種內在的衝突或隱藏的信息。我們將分析那些僅依靠剪影和高反差陰影就足以震撼人心的設計案例。 3. 錶麵反射與環境光: 探索不同材質錶麵(如磨砂、鏡麵、半透明體)對光綫的吸收、反射與摺射規律。理解環境光(Ambient Light)如何為畫麵提供基礎的可見度,以及設計師如何巧妙地利用環境光的微小變化,來增強畫麵的真實感和沉浸感。 第二部分:材質肌理的觸覺革命與數字擬真 在這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裏,觸覺體驗(Haptics)成為稀缺資源。本部分專注於如何通過視覺語言,成功地“欺騙”觀眾的觸覺神經,賦予平麵作品以物質的重量感和質感。 1. 紋理的層次構建: 超越簡單的“木紋”、“石紋”貼圖,我們探討微觀紋理(Micro-texture)的模擬。這包括如何通過精細的噪點(Noise)、劃痕(Scratches)、磨損(Abrasion)等細節,來錶現材料的老化、使用痕跡或工藝的精細度。分析不同分辨率下的紋理細節對視覺清晰度和感知真實性的影響。 2. 物理模擬與渲染技術: 介紹基於物理的渲染(PBR)理念在設計工作流中的應用。雖然本書不側重於軟件操作教程,但會解釋PBR背後的核心概念——即材質屬性(如粗糙度、金屬度)如何影響光綫與錶麵的交互,從而實現高度逼真的材質錶現,無論最終是用於印刷還是屏幕顯示。 3. 跨媒介的材質轉換: 研究如何將傳統工藝的材質特徵(如絲網印刷的墨層厚度、凹版印刷的深凹感、手工紙張的縴維結構)有效地轉譯為數字圖像語言,確保設計在從屏幕到實物轉化過程中,其“物質性”不被削弱。 第三部分:結構、節奏與符號的敘事矩陣 視覺設計本質上是一種結構化的信息傳達。本部分將視角從單個元素的錶現力,提升到整體布局的內在邏輯和敘事節奏的編排。 1. 布局的動態平衡與張力: 探討構成經典網格係統(Grid Systems)的深層數學原理與美學考量。重點分析如何通過打破或扭麯既有的網格,來製造視覺的“不適感”或“張力”,並利用這種張力來驅動觀眾的視綫流動,暗示情節的轉摺或信息的優先級。研究動態平衡(Asymmetrical Balance)如何比靜態對稱更具視覺活力。 2. 節奏與引導: 節奏感(Rhythm)在設計中錶現為元素的重復、漸變與間隔。本章詳細闡述如何通過控製元素間的負空間(Negative Space)和重復頻率,來控製觀眾瀏覽信息的速度和路徑,形成一種類似音樂的聽覺感知。討論如何使用序列化布局來構建時間軸或流程敘事。 3. 符號的語境依賴性與深度編碼: 符號(Iconography)的意義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高度依賴於其齣現的語境。我們審視通用符號如何通過並置、變形或引入意外元素來獲得新的、更深層次的含義。分析極簡主義符號(Minimalist Glyphs)如何依賴於周圍環境的豐富性來最大化其信息承載量。 第四部分:情感的化學反應:氛圍、語境與體驗設計 成功的視覺作品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直接觸達情感核心。本部分探討設計元素如何協同作用,共同編織齣一種特定的“氛圍”(Atmosphere)或“體驗流”(Experience Flow)。 1. 語境的構建與文化錨定: 分析設計作品如何通過引用特定的曆史、地理或亞文化元素,在觀眾心中建立起快速的情感錨點。理解“懷舊”(Nostalgia)的視覺代碼,以及如何謹慎地使用這些代碼以避免落入陳詞濫調。 2. 信息密度與認知負荷: 探討在有限的視覺空間內,如何平衡信息的豐富性與讀者的認知接受能力。介紹“信息層級”的進階構建方法,確保關鍵信息即便在復雜的視覺場景中也能被高效提取,而背景信息則以更微妙的方式存在。 3. 體驗的結束與迴味: 設計不僅僅是開始,結束方式同樣重要。本書最後一部分將討論“留白”的終極作用——即作品在觀眾移開視綫後,仍然能在其腦海中持續發揮作用的“迴味”空間。如何設計一個開放式的收尾,鼓勵觀眾進行二次解讀和聯想。 本書麵嚮所有對視覺傳達抱有超越錶麵興趣的設計師、藝術傢、品牌戰略師和視覺內容創作者。它提供的是一套探索視覺世界的底層工具和思維模型,助力您構建齣更具深度、更富感知力量的創新性視覺方案。

著者信息

宋翔,6屆微軟全球最有價值專傢(MVP),微軟TechNet中文論壇版主,微軟TechNet Webcast講師,已齣版多部著作,代錶作有《Word排版之道》《Word排版技術大全》《Excel公式與函數大辭典》《Word Excel PPT實戰技術大全》《Windows 10技術與應用大全》等。研究多個領域的電腦技術,包括操作係統、程式開發、圖形圖像、輔助設計、辦公應用等。在線解答讀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並幫助讀者解決在實際應用和工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戰經驗,廣受讀者青睞。

圖書目錄

PREFACE 前言

第1章 色彩基本原理
1.1 認識色彩
1.2 三原色與色彩混閤方式
1.3 色彩的3個基本屬性
1.4 色相環與色彩關係
1.5 色彩的聯想與意象
1.6 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第2章 配色設計法則
2.1 配色設計的整體原則
2.2 協調統一的配色設計
2.3 強調對比的配色設計
2.4 色調配色設計

第3章 紅色係配色設計
3.1 紅色
3.2 深紅色
3.3 硃紅色
3.4 洋紅色
3.5 品紅色
3.6 紫紅色
3.7 緋紅色
3.8 寶石紅
3.9 玫瑰紅
3.10 山茶紅
3.11 土紅色
3.12 酒紅色

第4章 橙色係配色設計
4.1 橙色
4.2 橘黃色
4.3 柿子色
4.4 太陽橙
4.5 熱帶橙
4.6 蜂蜜色
4.7 杏黃色
4.8 淺土色

第5章 黃色係配色設計
5.1 黃色
5.2 香蕉黃
5.3 檸檬黃
5.4 香檳黃
5.5 金黃色
5.6 鉻黃色
5.7 月亮黃
5.8 土黃色
5.9 卡其色

第6章 綠色係配色設計
6.1 綠色
6.2 嫩綠色
6.3 黃綠色
6.4 碧綠色
6.5 葉綠色
6.6 蘋果綠
6.7 孔雀綠
6.8 翡翠綠
6.9 薄荷綠
6.10 橄欖綠

第7章 藍色係配色設計
7.1 藍色
7.2 淺藍色
7.3 淡藍色
7.4 天藍色
7.5 蔚藍色
7.6 水藍色
7.7 孔雀藍

第8章 紫色係配色設計
8.1 紫色
8.2 淺紫色
8.3 灰紫色
8.4 紫藤色
8.5 紫水晶
8.6 紫羅蘭
8.7 紫丁香
8.8 薰衣草
8.9 香水草
8.10 淺蓮灰

第9章 多色係綜閤配色設計
9.1 溫暖
9.2 炎熱
9.3 涼爽
9.4 寒冷
9.5 生機
9.6 清新
9.7 樸實
9.8 冷靜
9.9 孤獨
9.10 溫馨
9.11 甜美
9.12 溫柔
9.13 成熟
9.14 愜意
9.15 舒適
9.16 燦爛
9.17 華麗
9.18 豐收

第10章 麵嚮特定領域和對象的配色設計
10.1 麵嚮不同領域的配色設計
10.2 麵嚮特定受眾對象的配色設計

圖書序言

  • EISBN:9786267139110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9.3MB

圖書試讀

前言PREFACE

  色彩無處不在,沒有色彩,我們的世界將變得單調乏味。色彩搭配和配色設計是各行各業都無法迴避的一項活動。學習配色設計能夠為您帶來相當大的迴報,這是因為一旦掌握瞭色彩原理與配色方法,就可以將其應用到任何與色彩有關的活動中,而我們的任何活動都與色彩密不可分。

  本書詳細講解瞭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見色係的配色設計方法,並給齣大量的配色設計案例。除瞭色彩基礎理論知識之外,本書還專門講解瞭配色設計法則,為實際的配色設計提供明確的指導和依據。

  本書適閤所有從事設計行業的專業人士閱讀,包括但不限於企業視覺形象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產品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網頁設計、傢居設計、服裝設計等,是設計師必備的配色參考書。本書也適閤沒有任何色彩理論基礎和配色經驗的人員閱讀,是學習色彩理論和配色設計的自學寶典。本書適閤所有對色彩感興趣的愛好者閱讀,還可作為各類院校和培訓班的色彩搭配和配色設計參考用書。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