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搞懂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圖解版】 (電子書)

3小時搞懂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圖解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左卷健男
图书标签:
  • 科学普及
  • 日常生活
  • 科普
  • 图解
  • 电子书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趣味科学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們周遭都是科技產品,你知道它們是怎麼運作的嗎?
  若不知道原理,使用起來不會擔心嗎?
 
  科學,不只是一門學問,更是大人得知道的基本知識。
  身邊所有的科學與技術,以及日常中與之相關的問題,在本書都可以找到答案。
 
  【打開這些生活產品的黑盒子!】
  相信多數人都認同,現在的生活如此便利,極大部分仰賴科學與創新技術所賜。但你可曾想過這些技術以及產品,運作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他們又是透過怎樣的方式,幫助我們過上舒適的生活?
 
  在這本書裡,作者盡可能用淺顯的詞彙,說明這些科學與技術的發明原理,希望能幫助更多人從「只懂得操作」,轉變為「了解其中的發明原理,在生活中充分運用它們」。
 
  【本書獻給這樣的你!】
  ●對理科(科學)不在行但很有興趣。
  ●希望了解生活中各項物品的製造或應用原理。
  ●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想要深入探究。
 
  【5大章節、55個主題,日常科學輕鬆讀!】
  ●生活中的科學:人類發出的熱量等同於一個電燈泡?電插座的插孔為什麼左右不一樣大?
  ●打掃.洗衣.烹調的科學:洗潔劑放太多也沒有效果?加酵素的洗潔劑與一般洗潔劑有什麼不同?
  ●舒適生活的科學:「會隱形的原子筆」並不是擦掉墨水?抗菌用品真的有效果嗎?
  ●健康.安全管理的科學:殺蟲劑、防蟲劑、除蟲噴劑對人體無害嗎?營養飲料有多大的效果?
  ●尖端技術、交通工具的科學:觸控板如何測知手指的動作?生物辨識真的安全嗎?
 
  黑箱化的事物構造,即使不知道也能活得好好的。很多製品只要會用按鍵開/關就能使用。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認為「了解這些小知識,會有幫助、有用處,讓人深感還好早知道。」──左卷健男
探索未知:一部关于宇宙、生命与日常的深度科普读物 书名:星辰的低语:从量子到宇宙的宏大叙事 作者:[虚构作者名,例如:李文哲]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例如:启明文创] --- 内容简介: 在浩瀚的宇宙尺度下,我们所感知的“日常”不过是复杂法则下偶然上演的一幕。本书并非对眼前事物的简单解析,而是一次深入本质的探索之旅,旨在揭示支配着从微观粒子到星系团的根本原理。我们试图跳出固有的观察视角,以全新的框架去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一个由信息、能量和演化共同编织的动态系统。 本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图谱: --- 第一部分:实在的基石——物质的深层结构与基本力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经典物理学的边界,直抵现代物理学的核心。我们不再满足于牛顿的苹果,而是追问:苹果之所以存在并遵循轨迹,其背后的“规则”是什么? 1. 量子场论与粒子创生: 我们首先探讨场的概念。粒子并非永恒不变的“小球”,而是量子场激发的结果。深入解析标准模型,理解夸克、轻子以及媒介力的玻色子如何协同工作,构成了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这里不会充斥着晦涩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精妙的类比,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如何从根本上定义了我们对实在的认知能力,以及为什么真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沸腾的能量海洋。 2. 力的统一与时空结构: 引力如何与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共存?我们将回顾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其视为几何学对引力的描述。重点解析时空弯曲的内在逻辑,以及黑洞——这个宇宙中最极端的引力场——如何挑战我们对“存在”的常规理解。读者将了解到,引力不仅仅是一种力,更是物质和能量对宇宙“舞台”的塑形作用。 3. 物质的组织原则:对称性与守恒律: 对称性是自然界最深层的美学体现。我们将探讨诺特定理的精髓——每一个对称性对应着一个守恒量。这是物理学的基础,解释了为什么能量、动量和角动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得以保持。理解这一点,便掌握了分析任何物理现象的强大工具。 --- 第二部分:生命的设计——信息、复杂性与演化动力学 从无生命的物质到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系统,生命的出现是宇宙中最引人入胜的“意外”。本部分聚焦于信息如何在非生命系统中涌现,并最终催生了生物圈。 1. 耗散结构与自组织: 生命现象的本质是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开放系统。我们将深入探讨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理解系统如何在能量和物质的持续交换中,自发地形成有序的、复杂的结构,例如湍流漩涡或贝纳德元胞。这为理解生命如何“抵抗”熵增提供了理论框架。 2. 信息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命的核心是信息——DNA的遗传密码。我们分析信息熵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理解基因组的压缩效率和错误修正机制。生命系统被视为一个高效的信息处理器,它存储、复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是其区别于岩石和气体的关键。 3. 突变、选择与适应: 我们不只是简单回顾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而是将其置于数学模型和计算生物学的视角下审视。探究突变的随机性与环境选择的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基因水平上的竞争如何累积,最终导致物种的宏观分化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里将阐述适应性并非完美,而是对特定环境的“足够好”的局部优化。 --- 第三部分:时间的箭头——宇宙学与演化的宏大时间线 本书将视线投向最广阔的尺度,考察我们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最终命运。时间的概念在这里不再是匀速流逝的背景,而是宇宙演化中不可或缺的维度。 1. 大爆炸模型与宇宙的物质构成: 回顾大爆炸理论的观测证据,特别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意义。我们详细剖析宇宙的“标准模型”——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如何提供引力骨架,暗能量又如何驱动宇宙的加速膨胀?这些看不见的成分占了宇宙总质能的95%,揭示了我们对“可见世界”的认知多么有限。 2. 星系的形成与恒星的生命周期: 恒星是宇宙中的炼金术士。我们将追踪气云如何塌缩形成恒星,核聚变如何将轻元素锻造成生命必需的重元素。超新星爆发不仅是恒星的终结,更是将构成行星和生命的原材料散布到星际空间的必要过程。 3. 多元时间观:局域时间与宇宙时间: 利用相对论的知识,解释时间流逝的相对性。一个观察者眼中的“一秒”与另一个以接近光速运动的观察者眼中的时间流逝速度截然不同。我们将探讨宇宙学中的“共同移动者时间”概念,以及时间之箭(熵增方向)如何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分开来。 --- 第四部分:认知的局限——科学哲学与未来展望 科学的进步不仅是发现新事物,更是认识到我们自身认知工具的边界。本部分引导读者反思科学方法论本身。 1. 科学的可证伪性与范式转移: 深入探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其“永恒的正确性”,而在于其“潜在的可证伪性”。回顾历史上重大的科学革命——如牛顿力学被相对论取代——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通过不断修正和颠覆现有范式而前进的。 2. 复杂性科学与涌现现象的解释难度: 为什么天气预报只能做短期预测?为什么即使完全掌握了单个神经元的物理规则,我们仍然难以解释意识?本书强调“涌现”的概念:整体的性质无法简单地通过其组成部分的线性叠加来预测。复杂系统研究揭示了简化主义的局限性。 3. 物理学与形而上学的交汇点: 面对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宇宙的“为什么存在”而非“如何存在”的问题,科学的边界在哪里?本书以开放的心态,探讨当前物理学理论尚未触及的领域,鼓励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将科学的严谨性与对终极问题的探索热情结合起来。 ---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世界运作的根本原理抱有强烈好奇心的求知者,尤其适合希望超越初级科普,深入理解现代物理学、复杂性科学以及生命起源的交叉领域的读者。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保证以清晰、富有洞察力的叙述方式,带领大家构建一个宏大且统一的自然世界图景。阅读本书,你将不再只是一个生活在世界中的人,而是一个理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深刻观察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左卷健男
 
  1949年出身於栃木縣小山市。畢業於千葉大學教育學系(物理化學科)。東京學藝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物理化學學科)修畢。曾擔任東京大學教育學系附設高中(現東京大學教育學系附設中學)教師、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教授、同志社女子大學教授等職,現為法政大學教職課程中心教授。同時擔任《理科的探險》( RikaTan )雜誌總編輯、國中理科教科書編輯委員、作家(東京書籍出版之教科書)。
 
審訂者簡介
 
徐桂珠
 
  交通大學光電工程所博士。曾任教於長庚大學及中央大學之光電所。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日文系畢。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今天也謝謝招待了》、《森之眠魚》、《宮澤賢治短篇小說集I》、《貓式生活──徹底解讀喵星人的100種狀態》、《小熊》、《怒》、《贖罪》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活」中拾手可得的科學
1 沒有葉片的電風扇,如何製造出風呢?
2 冷暖空調如何產生舒爽的空氣?
3 紅外線暖桌發出的光為什麼不是紅色的?
4 遙控器如何傳送指示?
5 電插座的插孔為什麼左右不一樣大?
6 碳鋅電池與鹼性電池有什麼不同?
7 人類發出的熱量等同於一個電燈泡
8 LED照明的電費會是螢光燈的一半?
9 CD、DVD、BD是如何記錄聲音與影像?
10 液晶電視如何映出影像?
11 4K電視能提供多好的畫質?
12 什麼是下世代螢幕有機EL?

第二章  「打掃.洗衣.烹調」中拾手可得的科學
13 掃地機器人的頭腦聰明嗎?
14 洗潔劑放太多也沒有效果?
15 加酵素的洗潔劑與一般洗潔劑有什麼不同?
16 微波爐如何加熱食物?
17 冰箱如何保冷?
18 「不沾平底鍋」為什麼不沾?
19 壓力鍋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做出可口的料理?
20 IH電磁爐如何加熱烹調?

第三章  「舒適生活」拾手可得的科學
21 日本的硬幣是用哪種金屬製造的?
22 「會隱形的原子筆」並不是擦掉墨水
23 抗菌用品真的有效果嗎?
24 紙尿布為什麼吸滿水分卻不會漏?
25 電子體溫計為什麼只要用幾十秒就能測出溫度?
26 最近的抽水馬桶也會發電?
27 「防霧鏡」為什麼入圍諾貝爾獎?
28 冒出碳酸氣泡的入浴劑有效果嗎?
29 體脂肪計在剛洗完澡時會出現誤差?
30 發熱衣那麼薄為什麼穿了卻很暖?

第四章  「健康.安全管理」拾手可得的科學
31 紫外線有助於鈣的吸收?
32 營養飲料有多大的效果?
33 氫水只不過是一般清涼飲料?
34 殺蟲劑、防蟲劑、除蟲噴劑對人體無害嗎?
35 「混用有危險」如果混合的話會怎麼樣?
36 感冒藥不能消滅病毒或細菌嗎?
37 為什麼流感會在春天大流行?
38 如何防止靜電的「啪嚓」感電?
39 幼兒誤食異物該如何處理?
40 為了防止熱休克死亡,最好在晚飯前洗澡?
41 冬季頻傳的一氧化碳中毒該如何防範?
42 發生火災的「發火點」與「引火點」是什麼?

第五章  「尖端技術、交通工具」中拾手可得的科學
43 太陽能電池如何發電
44 無人機與遙控直升機完全不一樣?
45 GPS如何鎖定位置?
46 3D列印是如何「列印」的呢?
47 IC卡或非接觸充電是怎麼做到的?
48 生物辨識真的安全嗎?
49 條碼或QR碼的原理是怎麼樣的?
50 手機如何連接網路?
51 觸控板如何測知手指的動作?
52 如果在行駛中的捷運裡跳躍會怎麼樣?
53 新幹線車頭為什麼像鴨嘴一樣突出?
54 飛機為什麼能飛上天空?
55 節能車的「節能」是怎麼樣的架構?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785844
  • EISBN:978986178607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7.2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各位讀者好。
  本書是為下列三種人寫的書。
  .對理科(科學)不擅長但有興趣的人。
  .想了解生活中各種製品的構造!
  .想了解生活四周應該注意的事!
 
  我們的生活受惠於科技,變得方便又舒適,但幾乎是在黑箱的狀態下使用它,它的內部是什麼樣子?架構如何?卻一無所知。
 
  本書的編撰成員,都是《RikaTan(理科的探險)》理科雜誌的編輯委員,這份雜誌的宗旨是「看科學、懂科學、玩科學」,雜誌的企畫與編輯都在努力向世界展現:「理科(科學)真的很有趣!」
 
  因此,這裡挑出55個主題,試著將它們「盡可能解說得簡單易懂」和「讓讀者明瞭這裡面有著這樣的架構」。
 
  雖然編撰者不只一位,但為了營造出統一感,所以初稿寫好後,大家會一起討論,也常常大幅度的改寫,讓本書看起來就像是「由一位可以簡單說明事物構造的人全部撰寫」的質感。
 
  不擅長理科(科學)的讀者,是本書最關注的對象。
 
  坦白說,黑箱化的事物構造,即使不知道也能活得好好的。很多製品只要會用按鍵開/關就能使用。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認為「了解這些小知識,會有幫助、有用處,讓人深感還好早知道。」
 
  如果各位看完本書,真的實現了我們這個心願,則不勝快慰。
 
  最後,明日香出版社的田中裕也編輯代表所有不擅理科(科學)的人,對各編寫者的稿子不斷挑毛病,督促改善,並且辛苦的完成編輯作業,我要在此向他獻上感謝。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