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有系統規則的手帳就像一個百寶箱
筆記女王 Ada
自從台灣燃起一股手帳風潮後,有些人誤解了「手帳」的定義,以為手帳就是畫面要大量使用剪貼或畫插圖裝飾,排版一定要美美的。在網路分享的手帳,也幾乎都是這類看起來色彩豐富、畫面生動活潑有趣的手帳。
台灣出版的手帳書,也以這類型為大宗,甚至有個有趣的現象─—手帳除了固有的工商日誌之外,大部份是插畫家所設計,內頁偏向美感為主。日本的手帳大部份是成功人士或上班族所設計,內頁偏向功能取勝。
其實,手帳除了賞心悅目的功能之外,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充實更美好,才是寫手帳最終的目的。藉著這股手帳流行風潮,越來越多以前沒有寫手帳習慣的人,開始對寫手帳有興趣,並且對其內容寫法有了進一步認識,也藉由手帳將生活過得更充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摩其他成功人士手帳的經驗呢?觀摩後有什麼樣的心得呢?本書作者佐久間英彰覺得,成功人士都有固定愛用的手帳,對於寫手帳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規則,像是固定的書寫內容與方式。這些內容與方式經過整理歸納後,方便日後檢索,幫助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提升自我成長。
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用了這些手帳規則。作者將這些規則歸納整理,並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向這些成功人士學習。
久仰佐久間英彰的大名,是從日本的雜誌和MOOK開始,只要有關手帳或筆記的報導,都有他的訪問。我從當中學到很多,尤其是他設計的《自我手帳》讓我學到,即使每天的例行公事,也要寫在手帳的時間軸上,累積小成就可以變成大成就。另外,他設計的《Pat-mi手帳》,能在一個頁面中同時看到月計畫與週計畫表,讓我學到把眼光放得更長遠,用宏觀的眼光看待每天處理的大小事。
過去,佐久間英彰的手帳用法,幾乎都散見在各雜誌和MOOK中,現在他的書出版了,把他寫手帳的所有規則有系統地集結成書,實在是各位手帳愛好者的福音,可以一氣呵成地吸收佐久間英彰的精華。
這本書中最引起我共鳴的一點,就是「書寫手帳最重要的技巧是整理和歸納」。很多人的手帳只寫了待辦事項與時程安排,一年結束後,就覺得這本手帳上寫的事都已完成,沒有用處可以丟掉了。有些人寫手帳沒有建立規則,隨著心情喜好亂亂寫,等到時間一久,對所寫的內容已不再記憶深刻,想找以前寫下的內容時,再也找不到了。這樣都是很可惜的,寫了手帳,卻沒有將手帳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其實,手帳不只幫助我們規劃未來、記錄現在,還可以寫下心情日記、激勵佳句、工作和生活資訊等。
經過整理和歸納後的手帳,就像一個百寶箱,不只有珍貴的回憶,工作與生活上想要回顧什麼樣的資訊,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甚至當心情低落時,翻閱過去手帳的內容,還有激勵的作用。試著學會本書中傳授的規則,並加以活用,便能朝成功更邁進一步。
不管您是使用手帳多年的高手,還是剛入門的新手,我都極力推薦本書。書中的方法不只幫助我們做好時間管理、財務管理、自我成長管理,還可以記錄有用的資訊和心得,配合有效率的檢索方式,隨時反覆閱讀或查找既有資料都非常容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連重度規劃控都想分享的超棒筆記規則
拾木文具創辦人 MUKI
「把想做的事情寫下來,把寫下來的事情做完。」
我喜歡手帳,因為它賦予我這樣的意義,並促使我在寫與做之間,達到一個完美的循環。對我來說,手帳是第二大腦,記錄各種瑣碎的事務,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完成工作。
不過令人慚愧的是,我真的只是把寫下來的事情做完、打勾後就翻頁而已,不再跟它有任何交集,往後遇到類似的工作時,雖然隱約知道自己曾經做過,但找不到之前的記錄,所以必須從頭做一遍。這樣的狀況遇到兩、三次後,實在很令人煩躁,因此整合自己的手帳內容,並試著做一個方便又快速的檢索,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本書作者佐久間英彰,是發明《自我手帳》(又稱為《自分手帳》)的手帳達人,將我們使用手帳時會碰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並提供不同的想法與運用,讓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思考該如何改良會更加適合自己的手帳規劃。書中並未強制規定該怎麼做,畢竟手帳記錄沒有教科書可循,不會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習慣、工作內容或個性而有所不同,使得手帳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我喜歡書中提到的一個觀念:「你是誰」決定了你應該用哪種手帳格式。這邊的「你是誰」,當然不是用心理測驗幫你做人格分析,而是按照你的需求,推薦適合的手帳格式。第二章整理了常見的手帳格式,例如:月計畫、週間,一日一頁等等,並剖析這些格式的特點,還有適合的工作對象。
以我自身為例,因為工作比較繁雜,一天可能要處理好幾個預定事項,而且需要大量的空間去標記事項的細節,所以我的愛用格式是週間,可以同時填入多個待辦事項,右側還有一整頁可以補充註記。
佐久間英彰在書中提到,週間格式搭配時間軸的設計,非常適合用於時間管理,雖然大家一開始會覺得週間手帳適合的對象是上班族,但其實家庭主婦和學生也可以使用。書中也有簡單的舉例,相信家庭主婦或學生也會愛上「週間手帳+時間軸」這樣的設計。
我喜歡本書的編排方式,它將我們容易迷茫的幾個筆記規則整合在一起,還提供成功者方法作為學習參考,像是專案管理、時間管理、隨筆靈感或雜事記錄,通通都收納在裡面。我特別喜歡「靈感創意」這一章,恰巧曾經規劃要額外拿一本手帳記錄隨筆,畢竟隨筆寫下的東西,在未來的某天很可能就是靈感創意來源!
「靈感創意」的章節中,提到了我很認同的一點:資料需要透過「彙整→抄寫→篩選」,才能變成有用的資訊。該如何做到上述三個步驟呢?佐久間英彰搭配了逗趣的視覺漫畫,讓我們更快進入狀況。我閱讀完後,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實作一番,手帳的分享就是如此有感染力啊!
這本書還有超多精彩的內容,雖然我很想一一向大家介紹,但與其我慢慢述說,還不如讓各位慢慢閱讀、細細品茗比較好。當然,如果你已經看到這裡,一定也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往後翻,看看佐久間英彰還提供哪些密技可以應用在手帳上。尤其是看到某些觀念或作法,與你不謀而合時,那種會心一笑的喜悅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的。
我愛手帳,更愛利用它做規劃的充實感,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那麼你一定跟我一樣是個規劃控,所以真的別再猶豫了,快把這本書看完,努力吸取日月精華吧!
前言
為什麼成功者都有一套「有系統的筆記規則」?
能遇到適合自己的手帳,是一場近乎戀愛的奇蹟,但之後是否能長久持續,則是另外一回事了。依據不同的交往方式,雙方關係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你是否總是隨意敷衍地書寫手帳?是否常常忘記自己將資訊寫在哪裡?是否時常重複規劃行程?正因為你與手帳的相處方式有問題,才會造成這些矛盾和不滿。這樣看來,關於手帳的煩惱真是數也數不清。
箇中原由為何?我思考了一番,發現是因為我們寫完預定事項後,往往當作一切都結束了。
手帳的真正價值在於後續的活用,不僅是預定事項,連同結果也要一併寫入,並且時常回顧、加以運用。能夠做到這一點,才算是真正發揮手帳的功能。因此,資訊沒有被善用,其實與資訊不存在是一樣的。
目前市面上關於手帳的書籍,幾乎都專注於書寫技巧,而本書期待能將視野擴及書寫後所需的「閱覽術」和「檢索術」。
為什麼我想寫這樣的內容?因為記性不好,像是人名、發生過的事,甚至約定的細節,幾乎都記不住(其實是根本沒有想要記住的意思)。因此,我發現自己需要一套「只要回顧手帳,就能想起當天發生什麼事」的系統方法。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需求。
書寫手帳最關鍵的技巧是資訊的整理與歸納。一本格式尚未整理、歸納的手帳,就像在一個資料夾當中沒有開設任何子資料夾,只是把所有檔案保存其中。因此,不易閱覽、難以搜尋,不便回顧,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再打個比方,把手帳想成一個房間。當我們進入一個沒有人搬入、空空如也的房間,不會毫無規劃地在地板上擺放東西。我們會留意,一看到某個物品,就快速將它收納在應該存放的位置,例如:毛巾放在更衣室裡、叉子收在廚房抽屜中、書本擱置在書架上、內衣摺進衣櫃裡等。相反地,拿取物品時也是相同的道理。
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先有一套整理規則,後續才能貫徹執行。由於擺放位置固定,因此知道在使用完畢後要物歸何處。
你只要理解這個規則,即使一年後才再度翻閱手帳,也能馬上回憶起當初發生的事情。無論何時,都可以瞬間得知自己當時的想法和作法──這樣的手帳書寫方式尤其重要。
將重點聚焦於擺放位置的規則,許多書寫手帳的煩惱就能迎刃而解,因為資訊都整理、歸納得井井有條,容易書寫、方便翻閱、利於搜尋,回顧起來猶如探囊取物,進而使效率和速度都大為提升。
我採用這種書寫方式,等於將記憶託付給手帳,於是能安心地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在此先說明,本書提及的手帳書寫方式雖說是規則,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僅誰都想得到,更不是什麼新奇的概念。希望立刻知道如何運用手帳的讀者,或許閱讀相關內容的雜誌或書籍就好。
這本書只是極其普通的手帳書,然而我認為「極其普通」這一點,卻是再重要不過了。
我制訂手帳規則的方針是通用性和不變性,關鍵在於使用方式適用於所有的手帳,以及無論何時都不會改變。只要這麼做,不但能持續活用,即使生活型態轉變也能應變。如此普通的手帳書寫方式,在這世界上是有必要的。
打個比方,生活無非是醒來、吃飯、出門前往某地、和某人見面、談話、思考,然後睡覺。因此,我體悟到一個道理:手帳術的必要基礎,是設計出對任何人的生活細節都適用的方法。換句話說,本書介紹的手帳筆記規則,不僅能運用在工作上,還可以讓人生更加充實。
此外,儘管本書中提到「神速」兩個字,但能否快速處理工作,當然操之在己,請別以為光是利用手帳,就能提升工作技能。不過,對於提升檢索資訊的效率,例如透過手帳迅速取得所需資訊,本書倒是可以派上用場,而效率提升的結果,就是工作日漸神速。
如果你正在使用我設計的《自我手帳》,或許完全暸解我在本書中陳述的概念。即使你採用的是市面上販售的其他手帳,藉由本書也能以全新的方式開始書寫。
無論如何,若你閱讀本書之後,能建立一套有系統的手帳運用規則,進而獲得書寫手帳的快樂,並實際感受筆下資訊的珍貴價值,便是我莫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