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我的性紀錄 (電子書)

紅線:我的性紀錄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洪承喜
圖書標籤:
  • 自傳
  • 紀錄
  • 情慾
  • 文學
  • 電子書
  • 個人經歷
  • 紅線
  • 成人
  • 迴憶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很清楚,我毫無保留寫下自身經歷的行為,即是抗爭。」
我為瞭不再退讓而書寫,希望遇見這本書的你,也別嚮任何人屈服。

關於無人訴說的女性「性」事
不得不將自己鎖進單人牢房裡的每個「我」,所經歷的身體敘事

  「骯髒的女人。妓女。破麻。15歲破處後,不,早在那之前,『骯髒的存在』這個印記,就已如影隨形地跟著我。沉默是我的生存法則。然而我一開口,就讓他們感到害怕。禁錮著我的潮溼單人房,透進瞭陽光。我所講述的不過就隻是關於我,以及這個我所待過的房間而已。那些威脅我的,都是些把人權跟民主掛在嘴邊的人,這令我既憤慨又無奈。但即便如此,我也要厚著臉皮展現這具遭烙上印記且被視作禁忌的軀體。沒錯,我就髒。又怎樣?」

  《紅線:我的性紀錄》書寫瞭某位韓國女性近乎所有的「性」事。從關於墮胎經驗的證詞開始,到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工作、多邊戀等經驗,以及遭受約會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等等因太過私密而遭掩埋的故事。作者之所以將種種私密經驗公諸於世,是為瞭讓人們意識到禁錮自身的「紅線」,並給予人們掙脫束縛的勇氣。

  「紅線」,是社會以及我們自己為女性設下的枷鎖,也是驗孕棒上的那兩條血紅劃痕。將女人的身體視為寶物、一做愛就會磨損的守貞教育;漠視女人慾望及高潮、強調支配與徵服的性愛敘事;要求男人陽剛暴力、女人柔弱清純又性感的性別角色扮演;將女人視為性商品、年老色衰就大幅貶值的父權社會;質疑女性感受、要求女人別因小事而憤慨的父權告誡;期待受害者自我譴責的強暴與羞恥文化;將異性戀一對一關係及婚姻製度奉為圭臬的父權傢庭神話……。桎梏女人的紅線,令人筋疲力竭。

  女性光是擁有這副身軀,就注定被視為骯髒的存在。作者也曾親手替自己套上馬甲,自囚於單人牢房中,並如這個社會所期盼的,在深淵中自責,因羞恥而發顫。然而,如今她已不再被羞愧纏身,也不再囿於紅線。她擁抱自己的慾望,踩過紅線踏入禁區,動筆寫下一直以來遭噤聲的「身體」祕事。她以沾滿淚水的文字,替同樣在羞恥及恐懼中顫抖的女性發聲,隻希望能夠觸及那個她。因為她的單人牢房,也曾是她們的單人牢房;她的痛苦,也是韆韆萬萬個「她」曾經歷且仍在經歷的痛苦;而她的故事,也是她們的故事。

各方推薦

  吳曉樂│作傢
  張亦絢│小說傢
  張婉昀│床邊圖書館店長/女人迷內容主任
  (按姓氏筆劃排列)

  「很喜歡華莎的一首歌《Twit》,歌詞是『柔弱的瀋清,環顧一下周圍吧,你就算是痛瞭都不知道』。投海祭神、換取盲父重見天日的瀋清,長期被歌頌著。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年輕韓國人紛紛錶達對此一文本的反思。憑什麼把女性的犧牲和痛苦視為理所當然呢?對我來說,洪承喜的《紅線:我的性紀錄》也在發齣同樣的聲音:環顧一下周圍吧,要知道自己正在挨痛瞭。」——吳曉樂(作傢)

  「儘管作者筆下的有些事件非常慘烈,《紅線》仍讓我覺得是相當可愛的一本書。『不要讓人傢覺得我們笨、不懂性或沒女性意識』——我常聽見女孩們交換這樣的悄悄話——但洪承喜很乾脆,她要說齣的,就是自己怎麼『笨過、不懂性也沒有女性意識過』。我們始終需要更多的女性自畫像,來平衡既有文化的性別失準,而『性的自畫像』不但珍稀,往往也更為感人。承喜所處的社會,與劉綺芬的《逃傢》、斐蘭德的《那不勒斯四部麯》與華達的《一個唱,一個不唱》都不盡相同,但在奪迴詮釋權上,既相似,又有更不妥協的洞見。我最喜歡的是,承喜在對父權與自我的糾錯力上,既清晰又頑強的錶現性。『直言無諱』在本書中,是風格的耀眼開拓,它帶來麵對真實的凜冽感、擺脫受辱羞恥的幽默感,以及一種『以女性主義氣質,撤換女性氣質』的『新性感』。」——張亦絢(小說傢)

  「本書作者大膽藉由露骨的性互動、如小說般熱烈的生命經驗,碰觸性別化的腳本。狠戳那些藏在日常互動之中,我們次次放過的魔鬼和幽靈。她訴說與拆解的方式,令人摺服,就像有人寫齣瞭我們的經驗那樣。閱讀過程既心痛也痛快,我多希望這是自己也有勇氣寫齣的一本書。即使作為女性主義者,也能從作者的故事之中,獲得不同啟發與更寬闊的生活想像。這大概是近期我讀過,寫性別與性,寫得最大膽精彩,既動人又靈巧的一本書。我會推薦給接下來我遇到的所有人。」——張婉昀(床邊圖書館店長/女人迷內容主任)

  「這本書是最私密也最具政治性的『禁書』。闔上書頁後,我不禁與作者同聲吶喊。沒錯,我就髒。又怎樣?或許有人會覺得書中內容太過聳動,或者認為一切都是女人沒管好自己纔引發的問題。若能引起這樣的反應,那這本書也算盡瞭它的使命。因為它讓讀者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紅線。在認知的瞬間,已產生瞭改變。最隱密的革命正悄悄展開。」——洪承銀(《但願你依舊難受》作者)

  「我相信這本書能使許多青年產生共鳴,並帶給人們細細迴首自己過往人生的機會。我們需要勇氣,為瞭揭露,也為瞭麵對。鍥而不捨地屬於創造自己的語言,並為瞭觸及那語言的聽眾而行,這是究極的政治,更是藝術行為。洪承喜透過這本書,將這般勇氣、政治性行動以及她的藝術攤開在眾人麵前。」——Park-Yi Eun Sil(《雙性戀:十二則酷兒故事》作者)

  「手持名為女性主義的燈火,企圖照亮晦暗汪洋的這本書,要我們將眼前的黑暗看得清清楚楚。以自身經驗為例,指齣『私密性愛』屬於『公眾革命』的領域,並道破我們對於性愛的潛意識及認知有改變的必要。洪承喜冒著被語言禁錮的風險,赤裸地迎嚮世界。這本書,我想推薦給往後遇見的所有人。」——Ko-Jeong Gap hee(NGA執委主席/韓信大學教授)
 
紅線:我的性紀錄 (電子書) - 內容提要 本書並非關於「紅線:我的性紀錄」這本電子書的內容概述,而是提供一本完全不同主題、風格與結構的書籍簡介,以滿足您要求「不包含此書內容」的指定。 --- 星辰的低語:宇宙深空探險與人類文明的邊界 (精裝版) 作者:艾莉絲·凡爾德 (Elias Thorne) 叢書係列:未來視野文庫・第十二輯 頁數:688 頁 (含大量手繪星圖與高解析度天文攝影作品) ISBN:978-1-234567-89-0 --- 這是一場橫越光年的旅程,一次對人類存在最深層提問的追問。 《星辰的低語:宇宙深空探險與人類文明的邊界》並非一部科幻小說,而是一部紮實、嚴謹,卻又充滿詩意的非虛構作品。作者艾莉絲·凡爾德,一位享譽國際的天體物理學傢與太空歷史學傢,帶領讀者走齣太陽係的繈褓,直麵宇宙的絕對寂靜與無盡廣袤。本書的核心,在於探討人類文明在麵對「絕對他者」——即遙遠星係、暗物質、以及時間的宏大尺度——時,所產生的哲學、心理學及社會結構上的深刻轉變。 第一部:光年之外的孤獨 (The Solitude Beyond Light-Years)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人類對「遠方」的定義演變,從早期的星盤測繪到當代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傳迴的數據。凡爾德教授以其深厚的物理學基礎,細膩地解釋瞭紅移現象背後所隱藏的宇宙加速膨脹的恐怖現實。 「寂靜的測量」: 詳細闡述瞭如何從極微弱的電磁波訊號中重建數十億年前的宇宙初期景象,以及這些「幽靈訊號」對當代物理學標準模型的衝擊。 時間的錯位: 探討瞭超長距離通訊的固有延遲性,如何使得任何星際殖民嘗試都將麵臨「時間上的文化斷裂」。如果一個訊號需要五萬年纔能到達目的地,那麼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究竟還能否稱為同一文明? 心靈的負載: 引用瞭多位深空探測任務心理學傢的訪談記錄,揭示瞭長期麵對宇宙尺度的疏離感(Cosmic Disassociation)對宇航員認知能力的潛在影響。 第二部:文明的拓撲學:在宜居帶的邊緣徘徊 (The Topology of Civilization) 本書的第二捲將焦點轉嚮瞭對地外生命與宜居行星的搜尋,但其關注點並非簡單的「生命存在與否」,而是「如果存在,他們與我們之間的文明差異會是何種結構?」 費米悖論的修正: 凡爾德教授提齣瞭一種名為「熵寂悖論」的新觀點,認為先進文明並非消失,而是因為對能源效率的極緻追求,最終內化並收縮於其母星係內,成為「熵極化的奇點」,從而對外部宇宙失去興趣。 「無聲的藝術」: 專門章節分析瞭我們如何嘗試嚮外發送「訊息」(如旅行者金唱片),以及如果接收者擁有與碳基生命完全不同的感知係統(例如基於重力波或量子糾纏的交流),我們的錶達方式將是多麼原始和無效。 行星邊界管理: 考察瞭人類在太陽係內外建立前哨基地的倫理睏境,特別是關於「原生環境汙染」與「人造生態係統」的權衡。如何界定一個星球是否應被視為「自然保護區」還是「人類的延伸」? 第三部:暗物質與我們 (The Dark Matter Within) 最後一部分,作者將目光收迴,探討宇宙中佔比高達 95% 的未知領域——暗物質與暗能量——如何反射齣人類自身對「未知領域」的恐懼與投射。 鏡像理論: 凡爾德推測,暗物質的普遍存在,或許暗示著在我們無法感知的維度中,存在著與我們並行但幾乎無法互動的「鏡像文明」,它們構成瞭宇宙的基礎結構,如同人類社會的無意識集閤體。 遺忘的疆域: 探討瞭人類歷史上對不可見力量的崇拜與恐懼,從古代的靈魂觀念到現代的量子不確定性原理,證明人類心靈一直在試圖「繪製」那些超越感官極限的領域。 收攏的邊界: 結語部分,作者總結道,星際探索的終極意義,不在於找到新的殖民地,而在於透過理解宇宙的無限,重新校準我們對「傢園」的認知。當我們意識到宇宙的邊界是如此遙遠,我們對地球的珍惜與責任感反而會因為這份宏大背景的襯托而變得更加清晰與迫切。 --- 本書特點: 跨學科的視野: 融閤瞭天體物理學、認知心理學、倫理學和歷史學的深度見解。 視覺饗宴: 內含數十幅由專業天文繪圖師根據科學數據重建的「理論深空景觀」,以及作者親自監督拍攝的、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室女座超星係團圖譜。 精緻的裝幀: 採用啞光書皮,局部 UV 燙印模擬星雲效果,是送禮與珍藏的絕佳選擇。 《星辰的低語》將挑戰您的世界觀,迫使您重新審視人類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微小但又無比關鍵的位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洪承喜(홍칼리/Hong Kali)


  鍾愛歪歪扭扭、坑坑窪窪、軟軟爛爛的事物。為守護所愛的一切,於床鋪、書桌及街頭展開錶演,並且作畫、書寫。

  撰寫瞭《紅線》、《世界說我很奇怪》(세상은 내가 이상하다고 한다)、《媽媽在印度被稱作阿難》(엄마는 인도에서 아난다라고 불렸다)、《神靈正在注視》(신령님이 보고 계셔)等書。現以寫作的巫女身分活躍中。

  brownieee9@gmail.com
  instagram.com/kali_insight_art
  youtube.com/c/홍칼리Hongkali
  soundcloud.com/kaliart

譯者簡介

施沛


  畢業自世新大學廣電係電影組,兼修華語文教學學程。曾獲教育部獎學金赴韓進行語言研習。各式矛盾元素的集閤體。享受獨處,也喜歡透過文字、影像、音樂等媒介走近人間百態。關注社會議題,希望盡一份心力,也希望觸及更多的你和妳。

  願讀到這本書的你/妳,知道世界的某個角落曾發生也正在發生這些事,又或者感受到原來自己並不孤單。相信自己的感覺,那纔是最真實的。

  歡迎指教:psmkondo@gmail.com

圖書目錄

踏進這裡

第一章  身體
初夜:你不是寶物,是人
〈緻15歲的我〉
第一次高潮:一個人的新世界
陰蒂感知:被性愛冷落的高潮

第二章  女人
性愛劇場:男性角色與女性角色
〈迴憶曾愛過的他們〉
必須隱藏的女性特質:革命與性
公眾的革命與私密的性愛:必須閹割的慾望
〈寫給他的信〉
我不因小事而憤慨:同性社群的革命

第三章  他們
性與權力:女性的身體,真的能成為權力嗎?
強暴就是強暴:他們覺得沒錯,所以纔做
〈請相信我〉

第四章  單人房
避孕:性愛一起享受,避孕獨自承擔
〈A的訪談,輸精管結紮術後〉
人工流產手術:我的單人牢房
性工作:性愛到底是什麼?

第五章  愛
一對一獨占關係:你隻能跟我做愛
多邊戀:非體的愛情
愛的多元型態:唯獨異性間的吸引纔是愛情嗎?

第六章  我們
我與你:愛的擴展
〈死亡與性愛〉
性解放的旅程:晦暗的人類性倉庫
〈黑暗大海與汙穢〉

離開後
推薦語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573042
  • EISBN:978626957305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3MB

圖書試讀



踏進這裡


  被焦慮籠罩,在廁所裡盯著驗孕棒的那個午後,兩條紅線清晰浮現。一聲悲鳴劃過,這紅線彷彿正嚮我宣告「你的人生到此為止」,我的預感成真瞭。墮胎手術後的幾個月裡,我都在頭痛跟腹痛、孤獨與背叛的深淵中顫抖。在我體內排齣精子的愛人,在拋齣立誌成為社會正義研究學者的宣言後,隨即失去瞭聯繫。他躲到父母身後,為瞭抹去自己所幹的好事,還與他那身為知名女性主義學者的母親聯手,以曝光我曾從事性工作一事威脅我。墮胎、賣春、性愛,這一切都是不利於我的鮮紅烙印。在這紅線麵前,我無力站起。

  當沉默比訴說更加痛苦時,人們便開始書寫。我將一直以來被死死壓抑的那些關於我身體的故事化為文字。隨之而來的是他人的迫害。分手已久的前任不斷威脅我,說如果我不把與他有關的文章撤下(明明也沒針對過他),就要告發我過去從事性交易的事。也有些人擅作主張,替我公開瞭性工作經歷。他們,究竟在畏懼些什麼?

  骯髒的女人。妓女。破麻。15歲破處後,不,早在那之前,「骯髒的存在」這個印記,就已如影隨形地跟著我。沉默是我的生存法則。然而我一開口,就讓他們感到害怕。禁錮著我的潮溼單人房,透進瞭陽光。我所講述的不過就隻是關於我,以及這個我所待過的房間而已。那些威脅我的,都是把人權與民主掛在嘴邊的人,這令我既憤慨又無奈。但即便如此,我也要厚著臉皮展現這具遭烙上印記且被視作禁忌的軀體。沒錯,我就髒。又怎樣?

  在陳述瞭墮胎經驗後,我也將約會暴力、約會強暴、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侵害、性騷擾、性工作、非獨占的多邊戀、不婚、不生等,因太過私密而被捨棄的故事寫瞭又寫。身為女性的我,如此談論性愛、墮胎手術,甚至是性工作經驗等話題,等同踩過紅線踏入禁區。使用於封麵的畫作,就是這個瞬間我赤身踩踏、越過紅線的模樣。血紅的線雖被視作堅不可摧的禁忌,但實際上隻是某些人肆意立起的粗糙圍籬。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樣的存在,都無法將我睏在那紅線框架之中。赤裸的我雖一絲不掛,卻無一絲羞恥。「紅線上的非體」,偏離既存秩序的骯髒軀體。因骯髒而獨特且無法被界定的存在。

  在由貧乏父權支配的傢庭中生而為女人的我,看破瞭世界的荒謬。走入青春期尾聲的我,齣於必須蛻變為成熟女人的壓力,親手為自己套上瞭馬甲。校園及社會驅逐瞭所有無用又散漫的人類,這樣的世界殘酷得令人無法承受。我曾苦思該如何改變世界,也曾付諸行動,但為何從未改變啊?這個世界。有過社會主義革命,也發生過民族革命抗爭,難道是因為這些行動並沒有真正成功嗎?「現存的一切,不存在真理。」誠如這番話所說,現存的社會議題中,缺乏某種深層而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性」;男人/女人社會角色之下的性。

  在名為人間的劇場之中,人人皆須配閤進行名為人生的角色扮演。從齣生開始,人類就注定要各自扛下男性及女性的角色。男性負責詮釋暴力;女性負責小鳥依人。男性從搖籃到床上,甚至連上戰場也在學習並展現男子氣概。他們一麵看不起「娘娘腔」男人、非人的動物及女人,一麵陶醉於理性且正常的自己;一邊玩著支配世界的戰爭遊戲,一邊鞏固自己的同性社群。他們的羈絆成瞭國傢的基礎。以傢庭為單位的國傢,為瞭國傢生產力將母親—女性、父親—男性的角色扮演視為真理。國傢與傢庭、男人/女人的角色扮演,就像是人類最古老的宗教信仰。女性成為榮譽男人,遠赴沙場與男人一起奮鬥;或是展現母性成為賢內助,幫助男人站穩腳步。女性將自己人生的權柄獻給男性,瞻仰他們的語言。

  將閨房內的性別劇場嚮外擴張的,正是這戰場般的世界。支配與徵服的情慾,偽裝成瞭自然的情感。不把女性當人看的性愛敘事是如此地誘人。男性認為包括女性在內的萬物都該臣服於自己,而這扭麯思想的根源,就是男人/女人角色扮演下生成的「性」(sexuality)潛意識。

  從搖籃到床鋪,直至走入墳墓也揮之不去的性別角色,該如何終結?這需要從最底層竄起的力量。比淫亂更加淫亂的存在。淫亂:淫蕩而雜亂。就是指外遇、賣春、變態、未婚男女的性行為等,所有不正常且紊亂的性行為。天啊,我做過的愛都很淫亂。裂縫在意想不到之處齣現。「我也和你一樣,一樣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比A片更加淫亂且被視作禁忌的肉體站齣來如此呼喊,如果就這樣揭穿瞭性別角色扮演的假象,世界會不會原地爆炸?我總抱持著這種爽快又跳躍的想像。

  這本書並未探討性的定義、分類及概念。在我所處的這個位置上,我能做的隻有迴溯過往的感覺與記憶,並將其說齣口。那是我被逼得扭麯癱軟的身體在言語。或許隻有這樣纔能打破成規。不假他人之口,隻用那軟爛無力且專屬於我的語言,理直氣壯地呢喃。

  追溯並記錄身體所受的傷痛,帶來的並不全是痛苦。那時的我恍如赤身徜徉海中,自由且輕鬆。說不定我在寫作的當下已經被治癒瞭。這樣的治療並非將損壞的部分修復,而是將被丟棄的部分拾迴。尤其是在書寫第一章〈身體〉中有關高潮及陰蒂感知的部分時,我如同經歷性高潮般恍惚。在撰寫第四章〈單人房〉中有關性交易的章節時,我釋放瞭壓抑已久的情感與痛楚,感受到解脫的喜悅。即使如此,我還是戰戰兢兢,深怕文章有遺漏或齣錯;我也擔心會不會將自己的形象描寫得太扁平。隨著落筆時的心情,文章時而急驟,時而緩慢。當感受到文字起伏時,希望你們能夠相信「啊,看來這個人當時情緒很激動。原來她還有過這些失誤啊!」就這樣讀下去。

  我也曾厭惡這個跟非戀人上床、以性作為交易、不想被戀愛關係束縛的自己;也曾思索自己是否既怪異又淫亂,不斷質疑自己。直到聆聽過各式存在之道的語言,我纔停止瞭自我懷疑。即使不以關係去規範,也能夠互相信任、尊重,並炙熱地交流、相愛。第五章〈愛〉與第六章〈我們〉記錄瞭這些苦惱、掙紮及經驗,敘寫瞭在異性戀單一伴侶製及婚姻關係當道的習俗抨擊之下,如何為守護我們的今日而戰。

  對著翻齣各種記憶的我,人們總會丟齣「真有勇氣、真心疼、好羞恥、為什麼要公開這麼私密的事」等等話語。或稱讚,或同情,或輕衊,或無視。我早已習慣瞭輕衊和無視,沒什麼大不瞭的;但我覺得稱讚跟同情也沒有必要。就如同某人所說,我又不像瀋清那樣鼓起「勇氣」去「犧牲奉獻」。我的人生也沒有悲劇到需要被同情。我跟所有人一樣,犯下錯誤、學會反省、經歷挫摺、再次站起,這就是我一路走來的節奏。

  為瞭不再退讓而書寫。要讓世上的名稱及規定無法再取代我,我要打破框架在此訴說。如果不這麼做,我可能會鬱悶難耐緻死。我希望你不再漠視你心中的我,成瞭非體的我。因此以寫信的感覺,以扭麯的文字與畫作完成瞭這本書。

  我把近三十幅畫裝進書中。最近,我在畫野生草。無論在哪都能好好生長,有著潮溼草味的葉;打破平衡一側枯爛一側健在的花瓣;同時擺盪著柔軟細毛與尖刺的莖。之所以熱衷於這類創作,是因為我體內複雜而怪奇的那些元素,在現存世界中沒有棲身之所。可我並不想駐留在孤身一人的烏托邦,因此如同敞開心門那般,在書中攤開瞭我的畫,希望能透過畫作來交流文句無法承載的生動。

  我身邊也有不需油畫或筆記說明就能理解我的人。我所生活的海邊小鎮吹著清涼的鞦風,伴隨海草的腥味,我們撿走瞭海產店丟掉的海螺殼。現在,我好像可以大口吸氣,潛入更深的海底。我希望能守住我緩緩前行的一天。希望讀瞭這本書的你,也不要屈服於任何人。

二○一七年九月
寫於透著大海氣息的小鎮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特別欣賞這部作品中對於「孤獨感」的呈現方式。它不是那種單純、戲劇化的孤獨,而是更貼近現代人那種「身處人群,卻依然格格不入」的疏離狀態。作者透過環境描寫和人物的肢體語言,將那種難以言喻的空虛感捕捉得淋灕盡緻。書中的一些場景設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場域,像是捷運車廂、便利商店的角落,但透過作者的筆觸,這些場景突然被賦予瞭一種魔幻寫實的色彩,讓你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在那些時刻,錯過瞭什麼重要的訊息。這種將普遍情感提升到哲學思辨層麵的寫作技巧,真的非常高明,讓我讀完後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有瞭更深一層的審視。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意思,封麵選用的那種帶著點復古的質感,配上那個充滿意象的書名,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光是看到書名,腦海裡就自動浮現齣好多不同的情境,感覺作者在文字的選擇上非常大膽,也很有自己的風格。我尤其喜歡那個字體排版,有點現代的俐落感,又帶著一點手寫的溫度,拿在手上把玩的感覺很好。從裝幀就能看齣這不是一本隨便的作品,背後肯定下瞭不少心思去雕琢,光是這層外殼,就已經成功勾起瞭我的好奇心。這種細膩的設計,讓閱讀體驗從翻開書的第一秒就開始建立起來,讓人期待裡麵的內容是不是也能像封麵一樣,充滿層次和驚喜。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對我來說,簡直像一場味覺的盛宴。作者對詞彙的選用非常講究,不是那種堆砌華麗辭藻的空泛,而是精準地找到最能傳達當下氛圍的那個詞彙。舉例來說,描寫某個場景時,他用瞭幾個非常道地的颱灣在地詞彙,那個畫麵感立刻就跳齣來瞭,非常接地氣,也很有共鳴感。而且,他的句子長短變化掌握得很好,有時候是急促短句帶來的壓迫感,有時候則是綿長句式帶來的抒情,讓整本書的語流非常富有音樂性。閱讀的過程中,我甚至會不自覺地放慢速度,細細品味那些精彩的措辭,覺得這簡直是一本活生生的「中文應用範例大全」。

评分

整體閱讀下來,作者在敘事手法上的掌握度讓我非常驚艷。他似乎很擅長在看似平淡的日常對話中,埋藏下一些引人深思的伏筆,讓你讀到一半就忍不住想迴頭重讀前麵的段落,確認自己是不是漏掉瞭什麼關鍵的暗示。那種慢慢鋪陳、步步為營的節奏感,處理得相當老道,完全不像初次嘗試長篇敘事的作者會有的水準。特別是角色的心理描寫,那種糾結、掙紮的內心戲,寫得非常細膩真實,讓人彷彿能聞到他們身上散發齣的那種複雜的情緒氣味。這本書在結構上的完整度和張力拿捏得恰到好處,讀完後留下的餘韻很長,會讓你對主角後來的選擇不斷猜測和迴味。

评分

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探討的議題非常宏大,但作者卻能用非常個人化的視角來切入,這種平衡感掌握得極佳。它沒有給齣任何標準答案,反而是拋齣瞭一係列尖銳的問題,逼著讀者自己去麵對和思考。我特別喜歡其中幾處對話的處理,那種「話中有話」的張力,簡直是教科書級的範本。每次讀到關鍵性的轉摺點,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但隨後又會意識到,原來這隻是作者編織的另一個更複雜的迷宮入口。這本書絕對不是可以輕鬆掃過去的「休閒讀物」,它需要你投入心力去解構,但迴報你的絕對是滿滿的閱讀收穫和對人性更透徹的理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