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與無限大:許文龍360度人生哲學 (電子書)

零與無限大:許文龍360度人生哲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許文龍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人生
  • 自我成长
  • 思维方式
  • 许文龙
  • 零与无限大
  • 人生哲学
  • 电子书
  • 思考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唯一口述回憶錄‧給下一代的經營與人生哲學
敢歸零,你的人生才會無限大!

  人就是這樣──擁有好學歷、好環境,得失心就會比較重,很難接受失敗與挫折。

  尤其經營事業,最致命的錯誤往往正是因為害怕失去一切,而不敢將最壞的情況想清楚。

  許文龍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成功企業家。他創辦的奇美實業,是全球規模最大塑膠供應商之一。他擅長技術研發,更懂得開創商業模式。

  然而,儘管公司規模很大,他卻一點也不忙碌。他帶領千名員工,卻很少看他開會,更幾乎不看公文。身為老闆,他從不要員工加班,他說人生以追求幸福快樂為目的,工作只是手段,大家應該早點下班陪伴親人。

  為什麼他如此豁達? 他在這本回憶錄中說: 因為他不怕歸零。他說人生沒得選,有好的一面,也一定有壞的一面。無論工作與生活,都會面對各種挫折。遇到了,不要怕丟臉。「跌倒了別急著站起來,看看周圍有什麼寶物可撿。」

  對他而言,「零」也意味著圓滿。他認為,圓滿的人生要有三百六十度,工作只是其中九十度,剩下的二百七十度,要用你的興趣、家人與社會責任來填滿。他鼓勵年輕人擺脫世俗拘束,跳出別人的生命軌道,找尋專屬自己的幸福。

  這本書,是許文龍畢生唯一回憶錄,也是一部人生與管理哲學精華。首版上市以來,備受肯定。由於首版問世時新奇美博物館尚未落成,因此這部全新修訂版中,加入了他對於新博物館的理念與期待,並著重於經營觀念與人生價值觀的傳遞。明白「零與無限大」的道理,他說:「一生會過得非常輕鬆。」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零與無限大:許文龍360度人生哲學 (電子書)”的图书简介,其内容将专注于阐述该书所探讨的主题、价值和潜在读者群体,同时确保不会提及该书的实际内容。 --- 《零與無限大:許文龍360度人生哲學》(電子書) 一場關於人生格局與價值觀的深度對話 這本書旨在為所有尋求自我突破、渴望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找到穩定錨點的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考框架。它不是單純的傳記回顧,也不是一套僵化的成功學指南,而是一次對「如何度過有意義的人生」的哲學性探索。書中試圖勾勒出一種既能紮根於現實基礎,又能擁抱無限可能性的生活態度,這份態度貫穿於決策制定、人際互動以及個人成長的各個層面。 核心理念的建構:從基礎到超越 本書的結構與論述邏輯,建立在對核心概念的拆解與重組之上。它探討了如何在日常的「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容易被忽視的基礎條件與起點——中,發掘出通往「無限大」的潛能與路徑。這種「零」與「無限大」的辯證關係,被視為驅動個人與組織前進的核心動力。 讀者將會發現,本書著墨於探討以下幾個關鍵維度: 一、 韌性與基礎的錘鍊:穩固的「零」 人生哲學的建立,必須從對現實的深刻理解開始。本書深入剖析了在面對挑戰、逆境或變革時,如何保持內心的堅韌與清晰的認知。這裡的「零」代表著謙遜的起點、對既有經驗的審視,以及對構成生活基石的價值觀的重新確認。它強調了基礎訓練的重要性,指出唯有對最基本原則的掌握與堅守,才能在追求宏大目標時不至於迷失方向。這部分內容鼓勵讀者審視自身的「價值底線」與「行為準則」,確保每一次決策都有穩固的依據。 二、 視野的拓展與格局的重塑:邁向「無限大」 一旦基礎穩固,接下來的重點是如何跳脫既有的思維定勢。本書引導讀者跳脫短視的得失計算,轉而著眼於長遠的影響力與更廣闊的視野。這裡的「無限大」不僅指物質上的擴展,更關乎精神層面的開放性、創新精神的培養,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期許。它鼓勵一種持續學習、不斷挑戰自身邊界的狀態,將每一次的結束視為下一次更偉大開始的鋪墊。這部分著重於如何培養「全局觀」,理解個體行為在更大系統中的位置與效應。 三、 平衡的藝術:360度的全方位視角 本書標題中的「360度」概念,體現了對全面性與立體思維的追求。這意味著人生哲學不能是片面的,不能僅聚焦於事業成功或個人享樂。真正的平衡,是在目標導向、人際關係、內在修養與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動態的協調點。它探討了如何在追求卓越的同時,保持同理心與共情能力;如何在商業決策中,平衡效率與道德考量。這種全方位的視角,旨在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更為圓融、更少內耗的人生運行模式。 四、 哲學的實踐:將理念轉化為行動 最終,本書超越了純粹的理論探討,聚焦於「如何實踐」。它探討的哲學不是掛在口邊的空談,而是能夠在實際生活情境中發揮作用的指導方針。這包括如何將抽象的願景轉化為具體的步驟,如何在壓力下堅守原則,以及如何從失敗中提取教訓,而非被其定義。它提供了一套方法論,用以檢視和校準個人的生活航向,確保方向感不會隨著外界的風吹草動而偏移。 適合的讀者群 本書適合所有處於人生關鍵轉折點的人士,無論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專業人士,渴望尋找事業新方向的中高階管理者,還是在家庭與事業間尋求和諧的資深人士。如果你對以下問題感興趣,本書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參照系: 如何在看似零和的競爭中,找到雙贏乃至多贏的局面? 如何建立一套能抵抗時間考驗的核心價值體系? 如何培養一種既務實又充滿遠見的領導風格? 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如何保持心態的穩定與適應力? 這是一場邀請,邀請讀者與書中探討的智慧進行深度交鋒,從中汲取力量,重新校準自己人生的羅盤,最終活出更具深度與廣度的生命體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文龍


  雙魚座,奇美集團創辦人。1928年生於台南運河邊貧民窟,從小半工半讀,31歲創辦奇美實業,成為台灣壓克力之父,63歲把ABS做到世界第一,70歲成立奇美電子,成為全球面板第四大廠。事業有成便將盈餘用來興建醫院與博物館,照顧故鄉人民的身體與心靈健康。自己物質欲望極低,平日釣魚、讀書、拉琴作畫自娛,是台灣備受敬重的幸福企業家。

林佳龍

  一九六四年生於臺北市萬華區,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交通部部長、臺中市市長、立法委員、民進黨秘書長、總統府副秘書長、國安會諮詢委員、新聞局長、行政院發言人、國大代表、臺灣智庫董事長等。
 

图书目录

序 價值觀,是我一生做事的原動力─ ─許文龍
導讀/修訂版序  你追求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林佳龍

第一部   釣魚哲學
1 五十五歲以前,我算是個病人
2 大多數早晨,我都在海裡,如果天氣不好,我就在溪裡
3 接受自然的偉大,人真的要謙卑
4 花會開會香,也會謝會落,這就是無常
5 事業失敗了有什麼關係,了不起去菜市場賣魚
6 找答案,不要找責任
7 兩個餌,只釣一條魚就好
8 大家都能釣到魚,這是最快樂的結果
9 事業,是我人生三百六十度裡的九十度而已
10若你人生的目的只是追求錢,那你整天盯著「銀行簿仔」就好了
11企業沒有永遠這回事。永遠存在的,是我的博物館和醫院
12你的幸福,要如何定義?
13錢,不一定要留給後代

第二部  幸福經濟
14如果把一件事情放大,會怎樣?
15孫子兵法中最好用的,就是第三十六計
16假如真的沒辦法,就讓它「歸零」,再出發也比較快
17失敗的旁邊,都有寶物!
18不要拚第一,要拚第一幸福
19吃藥會中毒,做企業同樣也會中毒
20領導者應該是夢的推銷者,和幸福環境的塑造者
21大股東要讓小股東占便宜,有能力者要讓無能力者占便宜
22從工資來降低成本的,是無能的經營者
23「吃到我的財產耗盡為止」這句話你敢講出來,你就是流氓頭子,什麼人都會要跟你
24下決定時一定要想:萬一失敗,會不會連累到很多人
25只要有能力,誰都可以做總經理
26再差的屬下,也是別人家裡的好父親;女工回到家,也是千金小姐!
27問問自己,要打大算盤還是小算盤
28研究出來的是「製品」,市場能接受的才叫「商品」
29客戶會倒你,是因為他覺得你不重要
30別人是商業資本思想,我是工業思想的販賣
31灌香腸,不用自己養豬
32我重新制定了生產規格,我是「99元吃到飽」
33土地是要用的,不是要漲的
34炒股票,是全世界最合法的搶劫
35台灣已經到了「第三塊麵包」的時代
36讓員工全心投入工安,降低危險的發生
37要尊重生態,先了解自然,再去做加減
38會做生意的人,不做老虎讓人怕,要做傻豬讓人殺
39你若對一個人好,他就是你的情報員
40錢可以賺就賺,不能賺也沒必要去做魔鬼
41目標管理要徹底,不要用手段管理
42重點不在於管身,而是管心
43經營,就是一種「適應環境的行為」
44我的工廠就是總公司
45奇美可說是一個「無文字的社會」
46我欣賞莊子的無為而治,所以要「消滅管理」
47產品如果得拜託客戶買,就已經是失敗了

第三部  理想國
48我最討厭聽到政府說「拚經濟」
49政府到底是在為誰發言?
50你愛炒股票,我就讓你炒!
51為了中世紀古槍,你猜政府印章要蓋幾個?
52被管理,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53政府要減肥,第一重要就是觀念改革
54人都不喜歡被管,政府卻喜歡違反人性
55國家統治要好,一定要了解「老鼠理論」
56老鼠要在哪裡抓,是一門技術
57抽屜理論:政府要成功改造,必須先歸零
58政府的好壞,要看它能為人民帶來多大幸福
59我心目中的理想國,就是小而美的城市國家
60民間能做的,政府不做;地方能做的,中央不做
61中央授權給地方,社會比較正義
62好的執政者,一定是尊重在地文化、在地習俗的人
63直接變成城市國家,或是採取聯邦制
64消滅中央集權,人民會比較自由
65靠特權的,一定缺少競爭力
66做出一個「留得住資金與人才的環境」
67教育應該多元化,讓學校自由競爭
68別把孩子「考」到笨
69給教育改革的四點建議
70醫療已經是成熟的市場,應該用自由市場的原則來管理
71只要醫院態度好、醫生好、醫藥費便宜,我許文龍因此而破產,也很光榮!
72一個政府是否文明,要看它對弱勢者提供怎樣的照顧
73解決失業,除了增加公共投資,還可禁止引進外勞
74政府最優先該做的,就是山坡地復育
75政府不是秦始皇,不可管到人民叫不敢!
76人民啟蒙沒做就談改革,就像一個人的手還沒消毒,就要進去手術檯

第四部  永恆的藝術
77美,就是對每一個觀賞者的心靈都有所訴說!
78音樂會就是「音」在快「樂」地開「會」!
79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
80台灣的文化復興,從台南開始;台南的文化復興,從奇美開始!
81這是咱ㄟ夢—臺南都會公園奇美博物館
82大家ㄟ博物館!來奇美博物館就像回家
83奇美跟市政府共同孕育的寶貝,希望全社會攏來照顧
84我有一把小提琴,美國人來借,保費五百萬美金;法國人來借,派槍來保護
85你是否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
86音樂跟美術教育,不要被政治給污染了
87原住民的音樂,可以在國際上大聲說話
88政府要做文化,就應借重民間的力量
89同樣是一張紙,圖畫比股票更值錢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661397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6MB

图书试读

導讀╱修訂版序

你追求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偉大人物,是活在當下的。

  政治學理論裡,有一個很神祕的名詞,叫做charisma,中文勉強譯成「領袖氣質」,形容一個人身上具備一種渾然天成的領袖魅力。這種魅力你捉摸不到,無法測量,也抄襲不來,但是它卻能產生磁吸般的力量,讓人想要親近它、聆聽它、追隨它,簡直為它著迷無比!

  我第一次見到許文龍時,就是想到了這個字。

  聲音的相遇:從十二捲錄音帶談起

  人生的緣分真是奇妙。許文龍是我妻子婉如的舅公兼姑丈,我與婉如還在美國念書時,家裡從台灣寄來許文龍對奇美內部員工演講的十二捲卡帶給她聽。當時,我原本只是讀書之餘,跟著她隨興聽聽。沒想到,聽著聽著,卻益發覺得趣味盎然。他談的,竟然是我多年感興趣和研究的內容。雖然錄音帶的主題,是企業經營之道,但許文龍在裡頭所闡述的,居然是數百年的台灣命運!

  錄音帶裡,許文龍開宗明義是這麼說的:「要了解奇美,要先了解奇美的歷史;要了解奇美的歷史,就要先了解台灣的歷史。」他侃侃而談台灣的歷史,從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明鄭、清朝、日本、兩蔣,一直評價到李登輝時代。他有異常豐富的歷史知識,也緊扣著台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在談,信手拈來,都是故事,都是歷史。他的台語非常優美,用字遣詞又有強烈的魅力,你一聽他的錄音帶就沒辦法停止,那完全是另一種史觀,洋洋灑灑就是一部另類史觀的口述歷史寶典。

  讀比較政治學的我聽起來,覺得他所口述的正是一種人民史觀——從人民的觀點,一以貫之地評價每個朝代的政權,完全擺脫成王敗寇那種由勝者為敗者寫史的中國史家傳統史觀。我一口氣把那十二捲錄音帶全部聽完,結結實實多修了十二堂台灣史的課。

  雖然聽完十二捲錄音帶以後,我還是不清楚許文龍是誰?奇美是家什麼樣的企業?卻因此從不同面向而更了解台灣的歷史。

這十二捲錄音帶,就是我與許文龍的第一次「相遇」。從那時候起,我對這位講台語的神祕老先生已經好奇得不得了。

  豐富我一生的那兩年

  一九九八年完成耶魯學業後,我轉赴東京的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一年後返國任教,在嘉義中正大學教政治學。那兩年我就住在婉如的台南娘家通勤上班,也幾乎每週都去找老先生,天南地北的聊。

  我是個好奇心很強的人,他也很喜歡跟我對談,因此那兩年我們有時一週可以談好幾次,從歷史,到釣魚,到小提琴,到奇美文化,到政府改造。他可以跟你談天文地理,也可以跟你談價值觀。跟他對談,完全沒有壓力,甚至還會讓你覺得很自在也很有尊嚴。即使不同意你,他也不會給你有壓迫感或權威感。例如,他就經常提醒我,學者研究太多,有時反而容易頭腦僵化,還是設法落實在實務上會比較重要的,因為理想若存在空中樓閣,再美好都沒有用!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現場主義」。

  他的朋友也很有趣,有奇美同事,有釣友,有歷史學家,有賣保險的,有在學校當老師的。他的家庭樂團也真是像一個雜牌軍,就是一群喜歡玩音樂的夥伴。我很幸運,有機會跟他頻繁互動,多方觀察他。每次跟他聊天,就像拿到藏寶圖一樣,總是有所斬獲,也像走在沙漠中口渴的人,得到水分滋養。

  這是我近距離接觸他兩年,很真實的感受到他的自成一家,渾然天成。幾十年來都還住在傳統菜市場旁的他,物質欲望接近零,豐沛的是智慧與洞見,總能提出讓我們覺得很有道理卻從未想過的觀念。最讓我發自內心敬重的,是他非常一致,在想法跟作法之間,言行一致,是位真正的人格者。我一生認識也共事過很多權力浪頂的風雲人物,這是藏不住的。

  這部回憶錄,前後進行了十二年

  那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也因此激發了我想要替他完成一部回憶錄的想法。從那時候算起,這部回憶錄前後共進行了十二年,經歷了無數次的訪談與記錄,終於能趕在奇美創辦五十週年時完成初版。並在他九十大壽之際,完成修訂版。

  這十二年來,我和共同參與訪談的夥伴們,看到了許文龍真情流露以及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比方說,外界普遍以為,許文龍是安靜、話語不多的老人,其實這句話只對了一半。許文龍是喜歡安靜,這是因為他喜歡思考,安靜才可以專注於思考,但是,若你的話題能引起他的興趣,你會馬上發現他非常健談,聰明得不得了。我一生見過也讀過很多聰明的人,我必須很誠實的說,他是我見過最有智慧的人,而且他的觀察力敏銳到驚人的程度。

  他重視的是人。洞察人性,有人本思想、人文興趣、人道關懷,更重視人才,也很會看人和用人。他深知領導者要能創造環境又充分授權,平等對待又消滅管理……,他既能清明地洞徹人性弱點,對人的信任又能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我覺得,這是他成功之謎的最大關鍵。

  他是個human being,being,存在。他在每個時空下都很享受存在的當下,怡然自得,自由自在。相對於他,像我這種讀書人常是「不太有存在感」的,因為我們的世界觀是依賴理論和知識建構起來的,分析性常強過感知性。但許文龍不同,他是從內心去感受,用經驗去體認這個世界的。當時我的朋友大都是學術中人,他的朋友則是三教九流;我的知識是「讀來的」,他的智慧是「體驗來的」。好友錦桂就有一個很敏銳的觀察,她說她觀察到許文龍跟我講話的神情常帶著調皮,像是在說,「我就偏偏這樣說,看你要怎麼回?」非常享受觀念交鋒、思想辯證的快樂。

  他對自由的愛好與徹底實踐,會讓你嚇一跳!在許文龍的思想體系裡,有極富趣味的兩端,一個是「歸零」,一個是「無限大」。無限大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數學符號「躺下來的8」,而貫穿零與無限大之間的,就是他的自由、彈性、和極限思考;他投資事業的膽識、對人尊重的程度、對藝術文化的見解,都與他愛自由的稟性有關。只要所處的環境能讓人自由的發揮自我,有能力者又能照顧無能力者、照顧弱勢者,國家的規模是小而美、甚或像現在一樣小而弱,又有什麼關係?

  所以許文龍不喜歡管人,也不喜歡被人管。捫心自問,許文龍還真是說出了我們心裡的話。人畢生披星戴月,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

  許文龍把賺來的錢幾乎都投入藝術文化,例如蓋博物館,以及世界無人出其右的提琴收藏,就是因為他洞悉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驕傲跟尊嚴所在,才是我們在國際上可以抬頭挺胸的依靠。其他,都是虛的。物質、名與利、錢與權,看似無盡繁華,其實都是過眼雲煙。他做的是更崇高的百年大業,是台灣人跟人類文明接觸、對話、反芻後的生命領悟。

  他完全是這塊土地上土生土長出來的。他流著漢人的血、從小在運河邊的貧民窟成長、接受日本明治維新全人教育的啟蒙、歷經三個朝代的政權遞嬗,精神上卻完全自由主義!他不太會說英文,思想卻與西方文明不謀而合。

  邁入中年,更能體會360度的人生智慧

  對我而言,他不僅是人師,更完全顛覆了中國士大夫觀念中對商人的看法,我自己心悅誠服的成為許文龍學校的門徒,希望將「許文龍學」發揚光大。

  要說這是本「許文龍學」,是有點太學究,但是從他身上,確實可以學到無窮的人生智慧,或至少可以作為一面鏡子。許文龍經營企業的能耐與人生風景的豐富,無須我多說。每位讀者隨著生命歷練的不同與歲月的成長,無論是為小孩盡心盡力的媽媽、感到異化的勞工、力爭上游的中級主管、終日奔忙的大老闆、或是像我一樣,只是年歲到了中年的人,都可以從許文龍的思想裡讀到不同的東西,各有各的領受。

  十二年來,和他對話超過百次,我當然有很多自己對他的詮釋,但是,我們最後決定把這些詮釋全部放下。因為最原汁原味的許文龍,才是最精采、最豐富、最真實,也是最魅力無法擋的,再生花妙筆的詮釋、分析,都比不上聽他的一席話。

  這部修訂版的《零與無限大:許文龍360度人生哲學》中所努力的,正是把許文龍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在大家眼前。打從本書初版於二○○九年出版至今,獲得許多讀者的熱烈回響。我自己邁入中年,更是越來越能體會許文龍的智慧。

  這幾年來,每當面對人生重大決定時,許文龍曾經告訴我的一些人生道理,就會閃過我腦海──我若是他,在這個當下會做什麼決定?受到他的啟蒙,我也漸漸懂得把成與敗、得與失的包袱放下。人世間觀念動人的講法俯拾皆是,各領域成功的人也很多,但我們若探頭細看,有些人的成功之路,是我們不想學習的,而多數人成功後所過的生活,是我們不想過的。對我而言,許文龍所引領的,則是一條令人喜愛的成功之路。

  奇美博物館──把名畫搬到台灣,讓名琴響遍世界

  這本修訂版中,我們做了較大幅度的改寫。首先,我們希望讓讀者能藉由這本書,輕鬆走進許文龍三百六十度的人生觀,看他如何悠遊於釣魚、工作、關心國事與藝術之間。其次,由於本書初版問世時,奇美博物館新館尚未落成,這幾年來我們陸續收到許多讀者回響,希望更了解許文龍創辦的博物館理念,因此在這部新版中,我們增加了當時撰寫舊版時未收錄的訪談。

  例如這幾年來,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為什麼奇美收藏的是西方藝術品,而不是台灣本土的作品?因為,這正是許文龍成立奇美博物館的初心:他從小家境貧困,多虧了下課後到附近一間日本人設立的免費博物館,才讓幼小的他,有機會接觸到西方藝術,也讓他夢想著日後有能力,要替更多像他一樣的窮苦人家開設一間好博物館。

  他認為,台灣一般窮苦人家與中產階級要在生活周遭,接觸到東方藝術並不太難,但通常沒有足夠經濟能力,常常飛到不同國家去拓展視野、接觸西方藝術,因此,他想把西方的藝術作品「搬到台灣來」,讓更多經濟條件不足的家庭,也能接觸與親近西方古典文化。

  另外還有很多人問我,一般博物館的日常管理、策展都需要經費,因此很多知名博物館都是收費的,為什麼台南人參觀奇美博物館可以免費呢?同樣的,這也與他一路走來的初衷有關。他希望,台南人把奇美博物館當家,常常「回家」來看看。既然是家,回家怎麼會收錢呢?因此他決定讓台南人可以免費參觀,希望門票不會成為台南人來博物館的門檻,歡迎台南鄉親們有空就來吹吹冷氣、感受一下藝術的氛圍。

  對於他這一點,我深深佩服。因為我發現,真的有很多過去一輩子從未踏進博物館的民眾,因為奇美博物館的誕生,而有了他們生平第一次的博物館初體驗。我聽婉如說,她有次去一間台南大賣場,賣茶葉的阿姨很興奮地緊握著她的手說:「我去過博物館三次,旁邊那位正在上架啤酒的,還有那位在促銷牛奶的,我們一起去的,真好真好。」我想,這就是奇美博物館存在的目的,帶給每個生命一些溫度、美感與幸福感。

  此外,他提出「免費出借」小提琴的思維也是一樣。大家都知道,奇美的名琴收藏是世界知名的,但許文龍打從一開始就主張,這些琴絕不歸奇美、更不屬他個人擁有。因此,他總是慷慨借琴給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而且是免費出借。因為他總是想到,許多音樂天才不一定出身在富有家庭,他不希望一般財力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學音樂而傾家蕩產,更不希望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因為家境不佳而被埋沒。最重要的是,在他心目中,名琴不應被收藏在保險櫃裡,而是應該讓名琴美妙的聲音,被這個世界聽見。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有朋友問他:「有人說你是創業家,也有人稱你為慈善家,你怎麼看自己呢?」他告訴朋友:「我是一個保管小提琴的人。」

  感謝眾多朋友的參與和協助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在這本書初版與再版的催生過程中,許多前輩與朋友的智慧與付出。我和協助初版的錦桂都是念社會科學的人,抱著歷史研究的方法論,一頭撞進了許文龍橫跨八十年、奇美五十年、又是三百六十度的生命史,若沒有這些先進在不同專業領域上的解說、年代上的反覆考證,著實無法完成本書。他們是奇美集團的廖錦祥先生、何昭陽先生、林榮俊先生、卓侃男先生、林慶盛先生、郭玲玲女士、石麗蘭女士、楊明盛先生,與鍾岱廷先生;楊再禮先生的回憶手稿,更豐富了我們對於奇美早期篳路藍縷的精神與制度沿革的想像。

  為了確認奇美企業理念的獨特性,以及在台灣產業發展史的地位,幾位經濟學與管理學大師的指引,更使我們獲益匪淺,他們是陳博志、柯承恩、魏啟林、林能白、李吉仁與龔明鑫等教授學者。他們精采的立論因篇幅所限無法同時呈現,是本書一大憾事。

  此外,本書今天能留下難能可貴的口述資料,與那十二年來在不同階段中熱情參與華山論劍的台灣智庫好友有極大的關係,他們是莊國榮、廖錦桂、潘美玲、翁仕杰、黃崇憲、李連權、汪庭安與曾建元,我們火力全開、沒大沒小,許文龍也兵來將擋、知無不言;中場休息時間,許文龍還會演奏各式樂器,把我們統統給比了下去,卻是我們共度的歡樂時光!而謝敏芳、蕭伶玲、江盈誼、李良文、李兆立在資料蒐集上的協助,提供我們年輕人的觀點與刺激,更是功不可沒,特別是敏芳,除了協助龐大資料的判讀、和撰寫部分初稿、更和國榮在百忙之中抽空協助改寫再版,實在是非常感謝。

  過程中還有很多朋友或參與討論,或協助日文翻譯,或充當加油隊,因為篇幅緣故無法一一致謝,不過,這本書是獻給台灣人民的。當然若有任何誤植之處,責任完全是我的。

  我們也要特別感謝早安財經的編輯夥伴們,以無比的耐心與創意把書編到盡善盡美。當初在幾家極其出色的出版社比稿中,我們最後決定了小而美的早安財經,就是因為許文龍在選擇代理商時,有一個「沒錢的人比較有衝勁」的見解。我們依循許文龍的理念選擇出版社,不但幸運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也再次證實了許文龍的眼光果然有獨到之處!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和書名,一看就知道是要探討一位重量級人物的人生觀。許文龍,這個名字在台灣商界絕對是響噹噹的,他白手起家,把奇美打造成一個跨足光電、石化、醫療的集團,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我最期待看到的是,書中如何剖析他那種看似「傻傻的」、「真誠的」行事風格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精密的商業策略和哲學思維。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商業戰場上,光有誠懇是不夠的,還需要極高的智慧。特別是「零與無限大」這個對比,讓我好奇他如何平衡極端的概念,譬如說,在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同時,如何堅守社會責任與員工福祉的「零失誤」或「零傷害」原則。我猜想,書中或許會穿插許多他與高階主管之間的軼事,或是早年創業時的艱辛片段,這些細節往往是理解一位偉大企業家內心世界的關鍵。如果能夠深入挖掘他對於「奉獻」、「回饋社會」的真正看法,而不僅是流於表面上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那這本書就真的有價值了。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生命力,而非僅是冰冷的商業教條。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360度」這個描述的好奇心。這意味著作者試圖呈現一個全面、立體的許文龍,而非扁平化的英雄符號。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不常被媒體報導的面向:他私下的愛好、與家人的關係、他如何面對批評與質疑的內心世界。一個真正偉大的人物,他的世界觀不可能只有商業層面。他對藝術的熱愛(奇美博物館的建立便是明證),對科學的探索,以及他對待員工如家人的那種獨特情感,這些都是構成他「人生哲學」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能透過生活化的場景,展現他如何在處理日常瑣事時,不經意地流露出他的核心價值觀,那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會比任何宏大的宣言都來得有力。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是一部充滿人情味、思想深刻、能讓人讀完後不僅學到商業智慧,更能對生命產生新一輪省思的傳記作品。

评分

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來說,許文龍的故事就是台灣經濟奇蹟的一個縮影。從戰後物資匱乏的年代,到工業起飛,再到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他幾乎經歷了所有階段。因此,這本書如果能將他的個人哲學,放在整個台灣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去考察,那就更有深度了。我希望看到的是,時代的洪流如何形塑了這位企業家,以及他如何以他獨特的哲學去對抗或順應這些變動。例如,面對環保意識抬頭、社會對石化產業的質疑時,他那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是如何在實務操作上得到體現的?畢竟,時代在進步,過去成功的模式不一定適用於未來。如果書中能描繪出他如何不斷地自我革新、甚至推翻自己過去某些觀念的過程,那將會是一本極為勵志且具有前瞻性的作品。這不只是一本關於許文龍的書,它應該是一本關於「如何在變局中堅守核心價值」的指南。

评分

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覺是,這絕對不是一本輕鬆讀物,它散發著一種沉甸甸的重量感,或許是因為許先生的背景太過豐富,又或許是「360度人生哲學」這個副標題暗示著內容的全面性與深度。我個人對於商業人物的傳記,最怕的就是那種過度美化、缺乏批判性的敘事角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讀者看到光環背後那位真實的許文龍——他也會有懷疑、有掙扎、有做錯決定的時候嗎?特別是在台灣產業轉型、面對國際競爭加劇的過程中,他那套看似老派的價值觀是如何應對新時代的挑戰的?如果書中能引用大量第一手的訪談資料,甚至是他留存下來的書信或手稿,那將會非常有說服力。光是想像他如何處理家族傳承、如何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就已經足夠引人入勝了。我對他早期在奇美醫院的創立過程特別感興趣,那不僅是商業,更是人文精神的實踐。從一個塑膠起家的企業家,跨足到醫療服務業,這中間的價值觀如何銜接,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评分

坦白講,坊間關於企業家的傳記太多了,很多都是蜻蜓點水,講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成功學口號。但這本《零與無限大》,光是書名就已經跳脫了一般商業書的框架。我會非常仔細地去檢視作者是如何建構「零」與「無限大」這兩個極端概念的辯證關係的。舉例來說,在財務管理上,如何做到「零浪費」的極致管控,同時又能在研發上投入「無限大」的資源去追求突破?或者,在道德層面上,如何堅持「零妥協」的誠信原則,才能建立起一個可以不斷擴展、永續經營的企業版圖?我認為,真正的高手,都是在看似矛盾的兩端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如果這本書只是簡單羅列許文龍的人生大事記,那它就跟網路上可以查到的資料沒什麼兩樣了。我真正期待的是那種哲學思辨的層次,是關於「存在」與「價值」的探討,是如何在看似冰冷的資本世界裡,找到人性的溫暖和企業的靈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