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對這類型的書籍通常都抱持著一種「看過就好,沒什麼實用性」的態度,畢竟理論跟實務中間隔著十萬八千里。但這本《新聞客觀性原理》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找到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橋樑。它不只停留在抽象的哲學思辨,而是把「如何操作」這件事也納入了討論範圍。比如,它對「消息來源核實機制」的闡述,就不是乾巴巴地列出SOP,而是結合了數位時代的挑戰,討論了社群媒體上未經證實的消息如何快速滲透進主流新聞室,以及編輯團隊在面對「獨家」誘惑時,該如何堅守底線。書中提到的一個操作性建議,關於如何建立一套「內部異議機制」,讓不同背景的記者可以在報導定稿前進行最終的立場檢視,這個建議非常具體、可落地,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只適合傳播系學生,對於任何一個在資訊產業鏈上工作的人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實務參考價值。我甚至已經開始思考,我自己的工作環境裡是否能借鑒類似的內控思維。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其實是對自己長期以來認知習慣的一次洗禮。我發現自己過去在閱讀新聞時,總是不自覺地掉入作者所描述的某幾種認知陷阱裡,尤其是在處理突發或爭議事件時,反應往往是情緒先於理性的。這本書透過大量的案例分析,教導讀者如何「慢下來」——慢下來去分辨訊息的層級,慢下來去追溯資訊的原始來源,而不是被頭條的聳動標題牽著鼻子走。它的敘事風格有一種溫和但堅定的力量,它不指責讀者,而是像一位經驗老到的導師,輕輕推你一把,讓你自主發現資訊接收過程中的盲點。例如,它對「視覺化數據」的討論就非常到位,過去我總覺得圖表比文字更客觀,但書中揭示了圖表是如何透過軸線的選定、顏色的對比來引導觀眾的解讀傾向,這完全顛覆了我對「圖表即事實」的固有印象。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一個「完美客觀」的答案,而在於它提供了一整套讓你學會質疑、學會獨立判斷的工具箱,這比任何單一的資訊都來得珍貴。
评分這本書的包裝設計真的很有意思,那種走在舊書店裡,無意間翻到一本泛黃精裝書的感覺,封面字體選用偏復古的宋體,但排版又帶著一點現代極簡的俐落感,蠻耐看的。我本來以為會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論大部頭,畢竟「客觀性原理」聽起來就硬梆梆的,結果一翻開,排版舒服,字距和行距都處理得很好,讀起來眼睛負擔比較小,這點對我這種常常一坐下來就要看好幾個小時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它在舉例子的時候,引用的案例都不是那種老掉牙的、教科書裡才看得到的陳舊事件,而是比較貼近我們日常生活脈絡,甚至帶點台灣本土視角的觀察,讓我覺得作者對媒體現象的理解是活的、是與時俱進的。例如,書中探討的「框架效應」部分,作者似乎巧妙地將某個近期社會熱點事件的報導方式拿出來分析,雖然沒有明說,但那個脈絡感非常強烈,讓人忍不住停下來反覆思量,原來我們接收資訊時,被引導的方向可以這麼微妙。總之,從裝幀到內在的閱讀體驗,這本書都給了我一種「雖然主題嚴肅,但閱讀過程卻是享受」的驚喜感。
评分這本書的學術底蘊深厚得讓人有點吃驚,我本來以為只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結果它對學界經典理論的引用和批判,簡直是研究生等級的扎實。光是開篇引用的幾位早期傳播學大師的觀點,就足以看出作者下了多少功夫去爬梳文獻。特別是它在探討「平衡報導」這一經典準則時,沒有停留在表面說「雙方都要報導」,而是深入挖掘了平衡報導在面對極端觀點或事實明確不公義的議題時,可能帶來的「虛假等同」(False Equivalence)的謬誤。這一點,在我們社會上經常為了追求表面和諧而導致的論述失衡現象中,簡直是一記當頭棒喝。書中對此的論述非常細膩,它區分了「觀點的平衡」和「事實的平衡」,並提供了一套實用的判斷框架,讓我意識到,有時候「給雙方發言權」反而是對真相的一種傷害。這種鞭辟入裡的批判性分析,讓我感覺這不只是一本傳播學著作,更像是對當代公共思辨困境的一次深刻診斷。
评分我個人是那種對「新聞倫理」抱持著高度懷疑態度的讀者,總覺得所謂的「客觀」根本是個美麗的謊言,尤其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演算法當道的年代,每家媒體都有自己的立場,只是有些包裝得比較高明罷了。然而,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地方,恰恰在於它並沒有一味地為「客觀」粉飾太平,反而像是拿起一把解剖刀,把這個概念拆解到最細微的結構層面給你檢視。作者的論述邏輯極為嚴謹,她不是在說「客觀是好的,你們要做到」,而是在深入剖析「什麼是客觀」,以及「在實際操作中,哪些環節會導致它偏離軌道」。我特別喜歡其中關於「選擇性報導」的章節,它探討的不是誰刻意去隱瞞,而是當資源有限、時間緊迫時,新聞編輯在面對海量資訊時,必然會產生的「取捨」過程,而這個取捨本身,就已經是某種程度的主觀干預了。讀完後,我對新聞工作者的困境有了更深層次的同理,同時也更清楚地知道,身為閱聽人,我們需要具備哪些「反制」的閱讀能力,才能避免被單一視角綁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