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 (電子書)

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惠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明清易代是中國歷史中的钜變。這一轉摺除瞭成為清初文人念茲在茲的寫作主題,同時也持續為後世文人著述的焦點。《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集中討論女性在這關鍵的歷史時刻如何通過自身著述與他人書寫開闢議論、想像與創作的空間。範圍涵蓋女性文學、男性藉用女子的身分和聲音寄託幽懷之作、及以女性為文化符號,藉以撫今追昔,反思明亡的罪責和前因後果的作品。本書深入探討國難之際人們的思維與情感,以及後人如何迴顧並挪用這段歷史,旨在說明歷史與文學如何交織互動,並闡釋性別的概念如何成為經驗與錶述世變亂離的方式與途徑。

  為何性別界限、女子的貞淫美惡、她們的自主、無奈與睏境會變成國難經歷與記憶的寓言寄意契機?人們如何藉這些敘述思考國族的命運?透過迴答這些問題,李惠儀揭示瞭各文體中女子的種種形相,並藉此探究明清易代及後世國難重演時人們的感懷和精神麵貌。

  ★ 本書榮獲美國亞洲學會頒發「列文森書籍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惠儀


  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係博士,曾任教於伊利諾州香檳分校、賓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現為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係中國文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其研究興趣涵蓋明清文學及文化、先秦兩漢史傳及思想。著作包括《引幻與警幻:中國文學說情》(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Love and Illu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左傳的書寫與解讀》(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明清文學中的物情與物纍》(The Promise and Peril of Things: Litera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等。本書榮獲2016年美國亞洲學會所頒發「列文森書籍獎」。另外,她與杜潤德(Stephen Durrant)、史嘉柏(David Schaberg)閤作英譯《左傳》,於2018年獲得「韓南譯著獎」。

譯者簡介

許明德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係博士,現於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包括濛元與歷史與文學、明清齣版文化等。近作包括〈西遊的文化政治〉、〈王國維援心理學入詞學探析〉、〈明清之際夏允彝之死及相關悼念詩文之敘事策略〉等。譯有《左傳的書寫與解讀》(與文韜閤譯)。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引言

第一章 男性詩詞與性別界限
一、閨閣之筆
二、以貞喻忠:或隱或顯的類比
三、幽婉之辭及其政治解讀
四、政治抉擇的托喻
五、幽微婉約的詩學和詩壇倡和
六、愈微愈顯,愈隱愈昭

第二章 女性詩詞與性別界限
一、婉約背後
二、詩史精神
三、壯誌難酬
四、談兵說劍
五、友情友道
六、性別牢騷
七、詩心覺醒
八、吾夫赤縣

第三章 化身英烈
一、文學史的語境
二、亂世中女承父業
三、以女英雄作控訴
四、以女英雄作辯解
五、女英雄的馴服
六、女英雄的形塑
七、救國女英雄

第四章 聲色風月的命運
一、為聲色風月辯護
二、風流的道學傢
三、筆下的纔女、下筆的纔女
四、身為鬼雄的妾媵:王蓀與周亮工
五、身為詩史的名妓:卞賽與吳偉業
六、隱密的復明誌士:柳如是與錢謙益
七、情感的價值

第五章 辱身與遂誌
一、難女題壁與議論空間
二、傳聞異辭的難女詩
三、難女情緣與私情化公
四、失貞、失真
五、身辱心貞
六、越界

第六章 創傷記憶:論斷與同情
一、揚州女子
二、脂粉孽:罪與罰的邏輯
三、褒忠獎節:揚州烈女
四、記憶與遺忘
五、第二代記憶
六、難以定案的禍水
七、論斷與救贖
餘論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