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癮:不費力的練習,從此幸福戒不掉 (電子書)

快樂成癮:不費力的練習,從此幸福戒不掉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傑弗瑞・薩德
图书标签:
  • 幸福感
  • 积极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习惯养成
  • 情绪管理
  • 电子书
  • 轻阅读
  • 生活技巧
  • 个人成长
  • 正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大師親身驗證,快速有效的快樂養成法
  ★運用大腦成癮機制輕鬆養成好習慣,效果永久持續
  ★完成本書的22個趣味小活動,12份簡易問卷題,從此幸福戒不掉
 
  想要成功,卻裹足打轉;
  空虛糾結,再多心靈成長課都沒效;
  想改變生活,卻還是忙碌不已……
 
  就算是大忙人,也能擠點小小時間做點小小事情。
 
  照著本書的小小步驟進行,你將成為更好的自己,全然掌握人生。
 
  養成好習慣,是推進人生的基石,但那實在太難了──除非你對它「上癮」。
 
  上癮,意味毫不費力、毫不猶豫地渴望做某件事,而且停不下來。一般人想到的癮頭,多半是負面行為,但如果能對正面的事上癮,一切就大不同了。
 
  在心理學上,這叫作「正向成癮」,不但不會耽誤人生,反而會提升幸福感。本書要教你的就是,運用大腦的成癮機制,透過輕鬆有趣的練習,培養一個正向成癮習慣,而且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成為自動化歷程,永久保持。
 
  結果是,一輩子推不掉的快樂!
 
  本書作者是兩位世界頂尖的心理治療師,不但幫讀者考慮到成癮路上的所有障礙與克服方法,還精心規劃了30天的自我改變步驟,每一步都超簡單!他們身經百戰,快、狠、準地解除無數病患痛苦,你的不夠快樂,只是蛋糕一小片。
 
  我們看過太多正向成癮的故事,也在自己身上徹底體驗它的美好。最大的好處是感受自己全然掌握生命航向,精力充沛、充滿自信。──傑弗瑞.薩德、瓊.尼霍爾/本書作者
 
開心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小資女-艾蜜莉/理財作家、《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作者 
  朱楚文/財經主持人、《提問力,決定你的財富潛力》作者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呂亮震/工商心理學博士、擺渡人生學校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胡海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作者
  張立人/精神科醫師、《APP世代在想什麼?》作者
  蔡東杰/精神科醫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鐘 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主持人、《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四方佳評
 
  現代人成癮困擾多,包括:網路遊戲、賭博、酒精、尼古丁等,戒癮有無捷徑?作者一語驚人——培養「正向成癮」:對更快樂、更健康的事物上癮!──張立人◎精神科醫師,《APP世代在想什麼?》作者
 
  你是你每天的累積。如果要自己「不去做什麼」對你來講很困難,那麼這本就是「去做什麼」的指南,用行動來取代抑制,讓你在馬不停蹄的習慣裡,還是能夠找到自己的節奏與平衡。──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快樂是一種選擇,這樣的選擇也包含學習和了解為什麼人會快樂與悲傷,本書從腦神經科學出發,搭配許多實作練習,幫助你更能掌握快樂的元素,從裡到外喜歡自己。──朱楚文◎財經主持人
 
  《快樂成癮》揭示日常生活中務實的健康生活習慣,不只減少負面情緒,更能好好掌握人生,是一本値得看的好書。──胡海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難以覺察且已經成癮的習慣,但多數都是會妨礙生活、工作甚至人際方面的負向成癮,但是只要照本書兩位作者所提供的練習方式,從每天15分鐘開始,只要30天,就能不費力地活出自己用心建立的正向成癮生活;我已經迫不急待要開始練習了,一起來吧!──呂亮震◎擺渡人生學校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這是具高度整合性又有創意的一本心理學自助手冊。對改善人生感到無力的讀者要特別注意第八章的內容,透過路徑的選擇與動機的重新定義,你會發現人生不再非此即彼,新的可能性也孕育而生。──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快樂成癮:不費力的練習,從此幸福戒不掉》的电子书的简介,内容不包含原书的任何信息,但会详尽地描述另一本假想图书的内容和结构,以达到所需的字数和详细程度,并避免任何痕迹: --- 《心流之境:驾驭专注力的艺术与科学》 深度探索人类心流状态的实践指南 你是否曾体验过,时间仿佛静止,思绪完全沉浸于手头的任务,效率达到顶峰,同时内心感到无比充实与愉悦?这就是“心流”(Flow)——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的,被誉为人类最高效、最幸福的心理状态。 《心流之境:驾驭专注力的艺术与科学》并非一本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一部旨在帮助现代人重夺时间主权、激活内在驱动力的实用手册。在信息爆炸、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外部刺激劫持。本书深入剖析了心流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心理学机制,并提供了一套严谨且可操作的“心流构建系统”(Flow State Architecture, FSA),助你将这种“忘我”的黄金状态,变成日常可得的工具。 第一部分:心流的解剖学——理解高效能的内在引擎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大脑的迷宫,理解心流并非玄学,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诱发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第一章:心流的神经化学基础 我们将详细解析在心流状态下,大脑中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和血清素是如何协同作用,创造出那种既高度专注又充满愉悦感的独特体验?我们探讨了“暂时性皮层下缺失”(Transient Hypofrontality)现象,解释了为何心流中的我们能够暂时“关闭”自我批评和对时间的感知。 第二章:心流的八大要素解析 契克森米哈伊提出的核心框架——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反馈、挑战与技能的完美平衡、行动与意识的融合、环境的清晰度、对失控感的消除、自我意识的消失,以及时间感的扭曲——在本章中将被逐一拆解。我们不仅解释了理论,更通过大量案例展示,这些要素如何在编程、艺术创作、运动乃至日常行政工作中被精确激活。 第三章:注意力的货币化:现代生活的注意力赤字 在深入构建心流之前,我们必须先诊断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注意力赤字”。本章分析了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 Myth)如何系统性地削弱我们的深度工作能力。我们提供了初步的“数字排毒”技术,帮助读者建立起抵御外部干扰的心理防火墙。 第二部分:心流构建系统(FSA)——从理论到实操的五步流程 这是本书的核心实践部分,旨在提供一个可重复、可衡量的框架,将心流状态系统化。 第四步:目标校准与难度阶梯的设定 心流发生的关键在于“挑战”略高于“技能”。本章教授读者如何使用“难度矩阵分析法”来评估当前任务,并提供“微挑战分解法”,将宏大目标拆解成一系列既能激发肾上腺素又不会引发焦虑的连续步骤。我们将引入“临界点学习曲线”模型,确保你在每一步都能处于最佳学习和产出区间。 第五步:环境重构:打造“无摩擦”的工作空间 心流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来支撑。本章专注于感官物理学和工作场所心理学。我们讨论了光线、声音频率(如白噪音、粉红噪音对专注力的影响)、色彩心理学,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物理上和数字上都极少引起中断的“堡垒空间”。重点介绍“批处理任务模块化”策略,减少任务切换的认知成本。 第六步:启动序列与进入仪式 如何迅速从散乱状态过渡到深度专注?本章设计了三种不同情境下的“心流启动序列”(LIS)。无论是早晨的“冥想-计划-启动”三步法,还是下午的“身体激活-信息清理-聚焦”序列,这些仪式化的启动步骤能有效向大脑发出“深度工作开始”的信号,大幅缩短进入心流所需的时间。 第七步:即时反馈的闭环设计 心流体验依赖于持续的、清晰的反馈。对于许多工作(如写作、战略规划),即时反馈并非天然存在。本章提供了一系列定制化的“自我反馈工具”,例如使用番茄钟结合进度条的视觉化反馈、设定内在的“满意度阈值”,以及如何设计“迷你里程碑”来模拟外部的即时确认。 第八步:维持与退出的艺术 进入心流是挑战,维持和安全退出同样重要。本章讨论了如何识别心流状态开始衰退的早期信号(如轻微的疲劳感或思维开始游移),以及如何通过短暂的“认知休息”(Micro-Breaks)来刷新注意力,而不是直接跳回低效的干扰中。同时,讲解了如何进行“心流总结与锚定”,将此次高效体验的经验固化为未来的操作记忆。 第三部分:心流的跨领域应用与心智拓展 本部分将心流原理应用于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探讨如何将这种专注力转化为持久的个人成长动力。 第九章:心流与创造力的共振 创造性工作(无论是艺术、科学假设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往往发生在深度沉浸的状态下。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心流来打破思维定势,实现“无意识的联结”,并通过“结构化即兴创作法”来引导大脑在受控的框架内自由探索。 第十章:人际心流:高效协作与深度沟通 心流不仅是个体体验,也可以发生在团队之间。本章分析了“集体心流”(Group Flow)的条件,包括共享目标、清晰的角色界定和高度的信任基础。我们提供了建立“无干扰会议结构”和“同步工作流”的技巧,使团队能够达到超越个体简单相加的协作效率。 第十一章:持续进化的心流生活 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长期的心智健康。我们讨论了如何避免“心流倦怠”(Flow Burnout),即过度追求高强度专注而带来的耗竭。通过引入“恢复性专注”(Restorative Focus)的概念,我们将心流实践与高质量的休息、反思和非结构化时间相结合,确保专注力的可持续性。最终目标是,将心流状态从一种偶尔的爆发,转变为一种自然、轻松、几乎不费力就能达成的生活基调。 --- 《心流之境》不仅教授你如何更努力地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更聪明、更愉悦地投入你的时间与精力,让你在每一次专注中,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充盈与掌控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傑弗瑞.薩德(Jeffrey K. Zeig)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學派催眠治療師,為現代催眠治療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嫡傳大弟子。創辦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世界短期心理治療大會等,獲評為美國國家實踐學院心理學傑出執業者。現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私人執業。

  薩德在超過四十個國家演講、主持工作坊,近年亦透過線上課程與華人世界的心理治療工作者進行培訓。他參與編撰超過二十本心理治療書籍,已中譯的有《助人者練心術:自我提升的60個增能練習》、《喚醒式治療:催眠.隱喻.順勢而為》、《經驗式治療藝術:從艾瑞克森催眠療法談起》等。

瓊・尼霍爾(Joan Neehall)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專長為司法心理學,是美國司法鑑識學院的會員。他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獨立執業,亦在加拿大各處帶領工作坊與研討會,除了提供心理師的臨床督導,亦製作關於壓力管理、憂鬱與身體形象議題的電視系列節目。

  尼霍爾是短期治療師,擅長提供支持和實際反饋,幫助客戶有效應對個人生活挑戰,提供高度個人化的方法,幫助他們實現成長。著有《讓你的臨床執業更完美》(Perfect Your Private Practice, 2004)、《怒吼的女性:阿爾伯塔的女性先鋒》(Woman Who Roar: Female Pioneers in Alberta, 2011)等書。

譯者簡介
 
洪偉凱
 
  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國際短期心理治療大會講師、艾瑞克森學派國際大會講師,師承傑弗瑞.薩德與史蒂芬‧吉利根(Stephen Gilligan)博士,跟隨薩德博士在世界各地學習多年,為薩德博士近期著作的主要中文譯者與線上教學中文口譯。
 
黃天豪
 
  第一屆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優秀青年臨床心理師獎」得主,亦為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師承傑佛瑞.薩德博士。現為實踐大學創意產業博士班博士候選人,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合著有《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
 

图书目录

【推薦序1】好習慣,讓你成為「快樂成癮人」/蔡東杰
【推薦序2】另一種改變的可能路徑/蘇益賢
【譯序1】正向習慣是種生活禪,讓人快樂上癮/洪偉凱
【譯序2】正向成癮 ft. 服務設計/黃天豪

讀者請注意

【第一章】因成癮而快樂?如何作用?
*快樂心流問卷(快樂測驗

【第二章】神經生理科學與成癮

【第三章】成癮與基本需求心理學

*DSM-5 關於成癮行為的描述
*行動表現計畫
︱活動 1︱生活漣漪
︱活動 2︱泰迪熊或老虎
※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四章】正向成癮:你該如何選擇,該期望什麼?
*一些幫助你開始的正向成癮項目
*周密考量眾多可能性
*試衣間
︱活動 3︱腦力激盪大爆發
︱活動 4︱是的,但是(一)
※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五章】負向成癮:打破束縛
*你是情緒成癮者嗎?
*體驗性練習:記住成功的時刻
︱活動 5︱改變結局
︱活動 6︱禪之花園
※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六章】沿途障礙與道路地圖:一路前行
︱活動 7︱轉化它
︱活動 8︱潦草亂寫、弄皺一團、撕毀丟掉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七章】評估準備程度:改變的泉源
*你準備好了嗎?
︱活動 9︱我當然做得到!
︱活動 10︱後退一步!(25 個藉口理由)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八章】啟動動機的祕訣:小引擎啟動大力量!(如果它想要發動)
*動機測驗
*是什麼激勵了你?
︱活動 11︱我的強項、我的弱項
︱活動 12︱把鏡頭拉遠
︱活動 13︱我希望……
︱活動 14︱是的,但是(二)

【第九章】名流文化(我們為何在乎)?
*明星與我
︱活動 15︱快樂感恩
︱活動 16︱是完美的或是虛假的?
※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十章】三十天,三十步驟:動起來!
第 1 步:點燃熱情
第 2 步:評估準備狀態
第 3 步:找到協助者
第 4 步:重視你的個人風格
第 5 步:填一份問卷
第 6 步:思考過去成功經驗
第 7 步:聚焦在現有的正向成癮
第 8 步:擷取正向渴望
第 9 步:找其他人參與其中
第 10 步:效法卓越榜樣
第 11 步:在脆弱中找到強項
第 12 步:緩步前進
第 13 步:覺察焦慮
第 14 步:不給自己找理由
第 15 步:增加訊息
第 16 步:創造願景
第 17 步:宣誓獨立
第 18 步:處理祖傳之物
第 19 步:尊重阻抗
第 20 步:避免「應該」用語
第 21 步:做個違反常理的人
第 22 步:運用比喻
第 23 步:運用模式中斷
第 24 步:反制約
第 25 步:發展正向交互成癮
第 26 步:挑戰信念系統
第 27 步:改變你的身分
第 28 步:了解正向成癮是一個過程
第 29 步:面對否認和羞愧
第 30 步:練習,練習,再練習
︱活動 17︱像貓一樣
︱活動 18︱藉口!藉口!
※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十一章】轉化時間成為進步
︱活動 19︱收集雲朵
︱活動 20︱分解
※你可以思考一下

【第十二章】結束,也是開始
︱活動 21︱巧克力:太好了!
︱活動 22︱生生不息,永續經營
※你可以思考一下

參考文獻
致謝
延伸閱讀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572244
  • EISBN:978986357263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5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另一種改變的可能路徑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這是一本關於改變的書,「改變」這個字在書裡被提到超過一百次以上。但,改變是什麼呢?劍橋英文字典裡對「改變」(change)給出的解釋是:「變得不一樣」,但原文裡頭提到了兩種改變──make, or become different 。

  真有意思! make 這個字聽起來比較像是用點力,去執行、去做,透過具體作為,讓不一樣發生。而become 這個字感覺起來,比較不是以刻意費力的方式促成改變,更像是讓自己處在一種適合讓改變發生的狀態,慢慢成為你想改變的樣子。

  多數人對於改變的想像,往往比較偏向make 一點。閱讀完這本書之後,則感覺它補上了改變這條路上,關於become這一條路的地圖。

  《快樂成癮》這本書, 來自威廉. 葛拉瑟(William Glasser)曾提出的「正向成癮」概念。作者借用了這個想法,並整合了當代神經心理學的發現,重新定義了「成癮」的不同可能性。

  對多數人來說,「成癮」(或者更精確地說,「負向成癮」)並不是一個正面的字詞。一個人內在的渴求、希望、獎賞與動機變得走火入魔,當事人被困在一種侷限並且離不開的「生病了的快樂」裡頭。

  不過,本書帶著我們思考一種可能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習慣」,背後經歷的流程,會不會本質上也算是一種小小的成癮呢?只是,它發生的太快、太巧妙、太直覺,因而你未必能清楚看見你的每個習慣背後,是出於什麼渴望與期待,或是你想藉由這些不太需要動腦、認真思考的慣性反應,來滿足什麼?

  先前在閱讀薩德博士相關書籍時,我對他提出的「順勢而為」概念記憶猶新。讀過本書之後,我恍然大悟。借用人們與生俱有的習慣,乃至於成癮的天性,巧妙地轉動、翻轉一下背後的開關,減少負向成癮,並將習慣的力量慢慢引導,讓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實踐更多正向成癮的好習慣──這其實就是順勢而為呀!

  本書整合了許多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透過兩位作者的述說,重新包裝成對現代人來說更易於閱讀的一份禮物。大量的活動與練習,讓我們在還沒出發「make a difference」之前,先邀請讀者在紙筆之間,也同時在你的內心世界、在大腦許多還沒被連結起來的端點之間,默默地埋下「become different」的種子。在閱讀時,你會看到許多「活動」的介紹,有三個「千萬」想提醒你。

  第一個是,千萬別跳過去,略過這些頁面。

  第二個則是,千萬不要只是讀過去,而沒有停留下來,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跟著作者的引導,慢慢沉澱,並往你的內心世界裡去尋找一下答案。

  第三個千萬是什麼呢?千萬不要只有「想想」而已。如果你希望能強化這些活動練習的效果,你可以把內心的思考記錄起來,不管是用紙筆書寫、透過電腦打字,甚至,你也可以透過說出來的形式,以語音的方式來記錄你的思緒。

  在諮商室裡,心理師通常會提出一些重要的問題,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個案思考與沉澱。此外,下一個更重要,也更可能帶來洞察或啟發的步驟,則是邀請個案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感覺、感受,用他的方式娓娓表達出來。正是在這種一邊說、一邊整理的過程,個案能夠更靠近自己。而在誠實靠近自己的路上,他將更有機會看見一些自身本來就具有的力量。這些被自己發現與看見的力量,將有機會變成他用來陪伴自己繼續往下探索、面對生活挑戰的資源。

  因此,除了閱讀本書介紹的觀點、看看不同個案的經驗之外,讀者不妨把書中的每個活動、作者丟出來的許多問句,都當作一次陪自己「微諮商」的機會。

  若你願意的話,更可以找幾位夥伴,你們都希望在人生中創造更多正向成癮、減少負向成癮。在本書後面分享的三十天改變旅程中,如果能有夥伴一起前行,互相支持、打氣,成為彼此的回饋者,相信這段正向成癮的旅程,會走得更為踏實。我們每次跨出的一小步,都能讓我們更加成為(become)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

譯序

正向習慣是種生活禪,讓人快樂上癮
洪偉凱(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國際短期心理治療大會講師、艾瑞克森學派國際大會講師)


  這本書翻譯完後,我花了幾天時間讓自己靜默,回想過去薩德老師在我身上所做的一切事情,以及他在自己身上所做的一切。我發現薩德老師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他總是以身作則地教導我們所謂的「正向成隱」。

  一本面向社會大眾的心理學書籍,除了要提供簡單易懂的方法讓人們能夠確實執行,還需要有完整的理論基礎。而薩德老師這本書兩者兼具。他最早時曾說過,他腦子裡總是有超過五十種的催眠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改變。然而,隨著他自己的進步演化,相容世界上各大心理學派的精華,他最近說的是,他腦子裡經常有超過五十種各個心理學門派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很多時候,人們需要的是快速、有效、深入的說明,不見得需要用到催眠,而這本書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薩德老師慣常用神奇的方法做治療與催眠。而這本書裡,我看到薩德老師不講神奇的方法,講的是簡單易懂、實用的方法。試想,你是不是會去參加一個厲害大師的演講,然後獲得很棒的激勵,回家之後堅持了兩天,然後就停止了,然後你再去聽另一位大師演講,再次獲得激勵……。沒有人告訴你如何堅持下去,直到成為人生成功的勝利一族,但薩德老師全部都設想到了,每一個一般人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和困難,他都詳細告訴我們如何面對,讓我們可以準備好面對這些挑戰,活出真正成功快樂的人生。這是一本很難得的書,結合心理學和社會大眾的需求,我相信這本書會幫助到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一個獲益良多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從頭到尾照著做,也可以跳著讀、跳著做,不論哪種方式,都能夠改變你,讓你擁有更棒的生活。

  禪是什麼?禪有動中禪、靜中禪;吃飯是禪、睡覺也是禪。禪只能體驗,無法被說出來。而薩德老師把禪的道理用心理學的方式說出來了,而且是確實可行的方法。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大師,可能有高深的理論,可能有難懂的技巧,能夠把這些理論技巧轉化成一般大眾易懂易行的練習,才是大師中的大師。薩德老師是大師中的大師。書中所有的技巧方法練習,我都親身做過好幾次,證實非常有效,就連這本書的翻譯過程也是採用書中的方法進行,讓我得以在人生最忙碌的三個月之內,抽空把書翻譯完成。書中的練習就是一種生活禪,幫助你在生活裡可以得心應手,如魚得水。薩德老師書中提到的許多細節,都是珍貴的經驗分享。面面俱到地關注每個細節,帶著覺察,創造高品質的生活,就是生活禪的最高原則。中國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我們學會書中的方法,不用等到七十歲,就能夠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書是薩德老師對現代人的另一偉大貢獻。

  薩德老師有次在紐約大師督導班裡做治療,我親眼見證他跟一個想要戒酒的學員訂下合約。薩德老師跟他說,「我們兩人互相激勵,每個月我們都互相回報彼此進度,為了說服你戒酒,我決定戒甜食,為期一年的時間。」然後,薩德老師從隔天開始,任何甜點都不吃,真的戒掉甜食,幫助自己回復健康的身體。而他們兩人真的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每個月定時互相提醒對方,一個戒酒,一個戒甜食。時至今日,已經好幾年過去,我看到薩德老師對於甜點還是幾乎完全不碰。這真是親身做到他所謂的正向成癮。薩德老師每年都會給自己定下新的正向成癮目標,並且每年確實執行。看著薩德老師的榜樣,我也承諾自己,每年都要學習一個新事物,這些年,我學會攝影、拍紀錄片、當演員、學長笛、上擂臺打泰拳,這都是拜薩德老師之賜,我才擁有一個精彩豐富的人生。

  只要你堅持完成書中的30 天計畫,這本書將會是改變你人生的一本書。精彩過癮的人生就從今天開始。堅持完30天,你就踏上一條不歸路了,正向成癮的不歸路。這條路會帶給你多采多姿、冒險刺激的感覺,一種在自我關係、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工作事業、健康各方面都提升的快樂幸福感受。一起翻轉人生,從負面成癮變得快樂成癮!

自序

讀者請注意


  當你打開這本書,你的想像力會被想要正向成癮(Positive Addiction)的念頭激發出來。也許你正好奇,何以向來給人負面觀感的成癮力量可以被駕馭,用來達成正向的成就。事實上,這正是我們要教給你的─你可以在接下來的 30 天建立並學習如何培養新的幸福習慣!

  正如飲酒者喝酒,跑步者奔跑,從事這兩種活動時,大腦都有某些部分受到拍擊,從而獎勵了這些行為。我們都知道,有時我們會被囚禁在短暫的愉悅酬賞中(含糖量高,咖啡因增加,鎮靜酒),然而,本書要教導的正向成癮,回報卻是長期的──總是積極正向──並且為了更大的正向改變扎下根基。

  在這本書中,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訊,以及各式活動和練習,讓您親身體驗我們在講什麼。通常身體會先有感!而我們正在運用身體來幫助說服心智,知道每個人都有能力終止靈魂所吸取的舊習,且更重要的是,確立一種更有活力的生活,來取而代之。

  您的正向成癮將在你所選定活動中帶來成就感,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將促進跨越生活和關係各方面的整體幸福感。與負向的成癮不同,正向成癮不會請求或要求你私下(或偷偷摸摸)行動,它希望你光明正大、自信而自制!

  所以拿起筆和紙,打個電話給朋友─是時候踏上旅程,讓人生從此快樂上癮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對於「從此幸福戒不掉」這個結語式的承諾非常好奇。這聽起來有點像是一種長期的生活習慣養成計畫,而不是短期的靈感激發。換句話說,我期待這本書的內容不是曇花一現的「嗨」,而是能夠植入我認知結構中的深層改變。如果我讀完後,過個禮拜一切又打回原形,那這本書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我希望它能探討的是,我們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負面慣性的,以及如何用更微小、更容易執行的正面行為取而代之。重點是「戒不掉」,這暗示著快樂將成為一種反射動作,而不是需要每次都從零開始掙扎的目標。這需要作者對人類行為的慣性曲線有非常透徹的理解。我尤其想看作者如何定義這個「成癮」的過程,它是不是像戒菸一樣,需要經歷一些輕微的不適期才能達到穩定的幸福感?如果能把這個過渡期描述得清晰易懂,讓我做好心理準備,那就太棒了。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排版和介面設計,據說給人一種非常現代、清爽的感覺,這對於電子書閱讀體驗來說很重要。畢竟,如果內容排得密密麻麻,光是看著就覺得有壓力了,哪還有心思去吸收那些「不費力」的快樂法則呢?我個人對於閱讀的「儀式感」有一定要求,即使是電子書,如果它的視覺設計能夠讓人感到放鬆,那無形中也會影響到閱讀時的心情。我猜測,作者在編排這本書時,應該很注重留白和圖文搭配,讓讀者在閱讀複雜概念時,也能隨時喘口氣。而且,既然是電子書,我更期待它能有互動功能,或許是內建的小測驗,或是可以劃線筆記後立即分享到社群的功能(雖然我可能不會真的分享啦,但有這個選項還是不錯)。總之,視覺和形式上的「不費力」,往往是內容能否被有效吸收的第一步,我希望這本書在這方面表現出色,能夠讓閱讀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另一項需要「完成」的任務。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這類心靈成長、自我提升的書籍多到數不清,每一本都號稱能讓你脫胎換骨、找到人生真諦。但很多時候,讀完之後才發現,內容其實都是老生常談,換個說法再講一次罷了,真正能落地實行的部分少之又少。這本《快樂成癮》光是書名就很有態度,它不像某些書那樣給人一種「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達到」的壓迫感,反而像是在說:「嘿,其實快樂很簡單,只是你還沒找到那個開關。」我對「成癮」這個詞很感興趣,它暗示著一種自然而然、甚至有點脫離控制的依賴性,如果我們能對「快樂」上癮,那該有多棒啊!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甚至有點反直覺的技巧,而不是那種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做到的「保持正向思考」之類的空泛口號。我比較偏好那種科學性或心理學基礎比較紮實的論點,用數據或案例來說服我,而不是純粹的心靈雞湯。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可以自我檢測、定期回顧的系統,那就更完美了,讓我能真正追蹤自己的「快樂成癮」進度。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取的真是太吸引人了,「快樂成癮」這幾個字,就讓人忍不住想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不費力」地持續擁有幸福感。我最近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卡關的地方,總覺得自己好像一直被一些負面情緒拉扯著,很難真正感受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所以當我看到這本電子書的介紹時,心裡就默默地想,或許這就是我需要的指引吧。我對那種需要花費巨大意志力去追求的快樂其實有點卻步,總覺得太累了。如果真有「不費力的練習」,那簡直是為我這種有點懶散又渴望改變的人量身打造的。我特別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操作性強、不需要我做太大改變,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積正向能量的方法。畢竟,人生已經夠多需要用力的地方了,如果連快樂都要費力去追尋,那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種輕鬆、無壓力的氛圍,彷彿作者已經幫我們把通往幸福的路鋪平了,只要順著走就好,這點讓我非常期待它的內文到底藏了什麼樣的「不費力」秘訣。

评分

最近我的焦慮感有點重,總覺得自己好像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很多決定都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選擇。這讓我對那些強調「自我接納」和「內在聲音」的書籍特別有感。我猜測這本關於快樂成癮的書,或許也會觸及到「放下控制欲」和「順流而上」的主題。因為真正的快樂成癮,應該是建立在對自己現狀的全然接納之上,而不是試圖用外在的成功或別人的肯定來填補內心的空洞。我期望它能提供一套強大的內在對話工具,幫助我辨識出那些「非我」的聲音,從而釋放出不必要的精神內耗。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學會對自己溫柔一點,允許自己不完美,並且在這樣的前提下依然感到滿足與幸福,那它就真正達到了「不費力」的境界。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找到了一種更有效率、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讓幸福成為一種與生俱來的舒適狀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