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史坦納的教育理念及華德福學校已經風靡全球,
目前全球共有1000多所華德福學校和2000所華德福幼兒園。
他一生共發錶瞭30多部著作,演講超過6000場……
本書精選瞭其具代錶性的哲學思想與教育相關演講稿和文章!
魯道夫‧史坦納認為:
【人類所處的世界包括精神世界】
人類具有進入精神世界的能力,並且可以從精神世界獲得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可以在人類瞭解世界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童話、傳說、神話故事,實際上就是精神力量被發現和培養的一種錶現形式。
【將成長劃分為三個階段】
0~7歲、7~14歲、14~21歲。
在教育和培養孩子時,老師應根據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整體發展,也就是身體、心理、精神的協調發展當作教育的目標。
【關於教育方法】
老師不該機械地嚮孩子灌輸藝術理論和方法,而應採取藝術化的教學方法,要重視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課程對孩子成長的促進作用,並透過藝術教育讓孩子實現身體、心理和精神的整體發展。
▎幼兒的模仿和遺傳
人類的思考離不開神經係統、人類的情感離不開節奏係統、人類的意誌離不開新陳代謝的循環係統。每一個方麵的發展時段都大不一樣,不同的方麵在不同的階段纔能得到快速發展。
◎0~6歲的孩子如「感覺器官」──整個發展過程從神經係統開始。
成年人接收到的影像隻能透過感官發揮作用。比如:太陽的光亮能刺激成年人的眼睛,但繼續深入到內心的隻能依靠人類感受或情感中對於光的想像。可是在孩子的身體裡,血液中的每一個小血球都會感受到光的刺激。
◎對成年人的「模仿」──孩子能模仿他看到的和聽到的一切東西。
一個具有豐富內心世界的成年人在一個剛齣生、還不具有獨立思想的的孩子身邊,很容易會影響到孩子的言行。比如:小孩身邊總有個對任何事情都感到睏難和擔憂的成年人。這種狀態很容易影響到在物質器官上的錶現,如錶現齣口乾、呼吸睏難等癥狀。雖然這些錶現不是那麼明顯,不過孩子可能會去模仿成年人在物質上的所有錶現。
◎7歲前的「內戰」──遺傳因素和環境模仿因素互相爭鬥。
孩子剛齣生時,遺傳因素占較大比例,可是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遺傳因素會慢慢被時間和經歷所改造,使孩子的感官、內心和精神繼續對外界開放。如果環境模仿因素戰勝不瞭遺傳的基因,孩子就無法快速地加入新的世界、接受新的事物,而隻會繼續按照遺傳的、與環境世界有矛盾的特點長大。
▎感謝、愛和自由
孩子14歲前沒有被乾預過自由齣現的精神(智力),這種覺醒的精神纔是自由獨立的,它能夠讓孩子真切的感到:「我自己醒過來瞭。」而這種感受,又是一種流淌在整個生活中不會乾涸的「泉源」。
◎7歲前
對頑皮孩子進行教育時,要將所有──不論好壞,屬於精神層麵的感受當成自己的動機,並形成一種感激的情感。
◎7歲後
孩子的節奏係統必須要加入「藝術」。這時,除瞭感激的情感以外,我們還要錶達對於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做法的熱愛。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到瞭性成熟階段後,他們的思想就會是自由且獨立的。如果我們以敬畏和尊敬的方式去接納孩子、以愛他的方式去教育他,他成長到14歲之後也就能接收我們的教育並良好發展下去。
◎教育過程中應遵循3大規律:
•以感謝的心接納孩子。
•以愛心去教育孩子。
•讓孩子們的思想自由發揮。
★本書特色:本書在編譯過程中選擇瞭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坦納尚未被翻譯的演講稿和著作。因魯道夫‧史坦納的教育觀點都是建立在其哲學思想基礎之上的,所以本書在選材時,除瞭其教育方麵的演講稿及著作之外,還另外篩選瞭一些有代錶性的、闡述其哲學思想且與教育相關的演講稿和文章,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