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十五釵 (電子書)

紅樓十五釵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歐麗娟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古典文学
  • 中国古典小说
  • 电子书
  • 名著
  • 爱情
  • 悲剧
  • 女性
  • 清代文学
  • 古典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紅樓夢》中有歷久彌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即貴族文化的精華。大眾往往誤以為貴族就是有權有勢,享受龐大的財富、過奢靡的生活,但這僅止於物質範疇,更重要的,則是精神層面的那份涵養和優雅。

  古人的思想、感受和所關心的問題,和現代的我們截然有別,何況曹雪芹寫的是貴族世家的故事,而多數人卻不見得有類似的生活體驗,那就注定帶著先天的隔閡,容易將故事讀反了。例如把林黛玉當成寄人籬下的灰姑娘、把王熙鳳看成是心腸歹毒的反面人物、把脫軌放任當作追求自由平等、把貴族看成暴發戶……還有,把曹雪芹想要展示雅文化之美,以及最終卻失落了這份價值而感傷哀輓,誤以為是反封建禮教。有不少研究者都是從這樣的角度切入,《紅樓夢》便如此被套上了重重的誤解。

  探索《紅樓夢》已逾二十年的歐麗娟教授,帶著讀者重新理解紅樓人物,要看懂「紅樓夢中人」為了活得更有價值可以做哪些奮鬥,特別是其中的女性角色,如何用更堅忍、更高貴的美好姿態來面對人生。那些金釵們不是明星偶像,不是才子佳人,而是一個個飽滿的生命,豐富的小宇宙。作者希望能藉由學問,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帶每位讀者走進大觀園,引導大家看得更高、走得更遠,使生命更優雅、更美好!

 
《盛世烟云:大明风华录》 一部跨越百年兴衰的宏大史诗,一幅描绘帝国荣辱的斑斓画卷。 【内容简介】 《盛世烟云:大明风华录》并非单纯的编年史,而是一部以人物命运串联起时代变迁的深度历史叙事。本书聚焦于大明王朝自永乐迁都始,至土木堡之变前后,近百年的风云变幻。它摒弃了传统史书的刻板与冰冷,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剖析了那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时代里,不同阶层、不同命运的群体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抗争与沉浮。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层层递进,展现大明由盛转衰的复杂肌理: --- 第一卷:龙兴潜渊(洪武至永乐的开拓与震慑) 本卷着重描绘开国之初的铁血与格局。它不再满足于描绘朱元璋的残暴或朱棣的功业,而是深入挖掘了制度的构建与人性的选择。 核心叙事脉络: 1. “锦衣密诏”下的权力游戏: 聚焦于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重大政治清洗事件,并非简单罗列死者名单,而是通过对几位关键幕僚(如姚广孝的隐忍与布局,刘伯温死因的蛛丝马迹)的侧写,展现高度集中的皇权对文官集团的釜底抽薪。重点探讨了明初对“外戚”和“宦官”的严苛防范,如何催生了后世更隐蔽的权力斗争模式。 2. 南征北战的边疆谋略: 详细勾勒了朱棣“靖难之役”的军事部署,但更侧重于其后对蒙古草原的长期防御战略——从“卫所”制度的初建,到“羁縻”政策的实际效果。我们得以窥见,在开疆拓土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军户世代戍边的悲壮与坚守。 3. 海禁与民间经济的张力: 深入考察了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视角转向了沿海地区:当官方贸易力量强大到足以垄断四海之时,私商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何种程度?本卷揭示了海禁政策对福建、浙江等地商业阶层的深远影响,为后续的“倭患”埋下伏笔。 人物群像精选: 威严的开国功臣的最后归宿;那些在洪武朝廷中小心翼翼求生的儒生,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新朝的伦理标准;以及,第一代“锦衣卫”校尉们,如何在维护“天子威仪”与良知之间进行艰难的权衡。 --- 第二卷:文治鼎盛(仁宣之治至英宗初年的文官风骨) 这一时期被誉为“小康”,是中央集权体系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阶段。本卷将聚焦于文官集团的崛起与士大夫精神的重塑。 核心叙事脉络: 1. “三杨”的集体领导与权力制衡: 详细分析了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宰相如何通过默契的配合,架空了皇权中枢的短期决策失误。书中着重探讨了这种“集体智慧”的内在裂痕,以及对下一代君主(如正统皇帝)培养的局限性。 2. 理学与心学的分野: 考察了王守仁思想在民间悄然传播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哲学思辨,更是对官僚体制内部腐朽现象的一种无声抵抗。我们将看到,当官方推崇程朱理学以维护社会秩序时,一批有着“良知”追求的士人,是如何在地方上推行教化,试图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 3. 漕运与民生之痛: 聚焦于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衰。通过漕运总督的视角,展现了粮食调配的巨大压力,以及水患、贪墨对底层百姓的二次收割。本卷会穿插几段关于江南士绅如何利用科举和地方人脉,将灾难转化为财富积累的社会剖析。 人物群像精选: 那些在地方上默默修建水利、兴办义学的“良吏”;在京城翰林院中,面对权贵谄媚的诱惑,坚守清流风骨的年轻御史;以及,在宫廷深处,那些渴望通过教育影响君主的后妃与太监的复杂心路。 --- 第三卷:风云际会(土木之变的前夜与权力真空的酝酿) 本卷是全书的高潮与转折,气氛从前期的平和逐渐转向压抑与不祥。它深入剖析了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结构性因素,而非仅仅归咎于王振一人。 核心叙事脉络: 1. 宦官势力的“合法化”路径: 详细梳理了宦官权力如何从最初的“内廷服务者”一步步渗透到军事和外交决策层。重点分析了王振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继承了前代宦官集团的政治遗产,并利用了正统皇帝对文官集团的天然不信任感。 2. 边防压力下的军事惰性: 考察了瓦剌部族的崛起,以及明朝边军的实际战力。书中会对比初期的卫所军和后期依赖募兵制的边军,揭示了军事机构在和平时期因资源分配不公和将领世袭化导致的系统性衰败。 3. 南方的隐忧与北方的决断: 在北方边境风声鹤唳之时,江南富庶之地是如何沉浸于歌舞升平与商业扩张的?本卷将对比南北不同的社会心态,探讨当中央决策失焦时,地方精英集团(无论是士绅还是地方藩王)对朝廷命令的阳奉阴违,以及对权力真空的暗中布局。 人物群像精选: 那些深知边境危机,却因党争无法提出有效建议的内阁大学士;在蒙古草原上,面对明军的疲惫与腐败,伺机而动的瓦剌首领;以及,在土木堡血战爆发前夕,京城中所有参与者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一无所知的讽刺。 --- 【本书特色】 《盛世烟云:大明风华录》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它使用第一手史料的扎实考据作为骨架,再辅以精妙的小说化叙事手法。作者拒绝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致力于还原大明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幽微的心理活动以及制度背后的伦理困境。 本书旨在让读者理解:任何一个伟大帝国的衰亡,都不是单一事件的结果,而是制度、人心、地理和时间共同作用下的必然悲歌。它让读者在感受历史的磅礴之余,体味到个体在时代巨轮下的渺小与挣扎。 适合读者: 喜爱明史研究、关注政治哲学、对“人治”与“法治”的交锋感兴趣的严肃读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歐麗娟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2012年起於臺大陸續開設「紅樓夢」、「中國文學史」等開放式課程,廣受海內外華人歡迎,讓讀者重新認識古典文學的精髓。2015年榮獲全球開放教育聯盟「傑出開放教育獎」(The Open Education Awards for Excellence)的「教學者獎」(Education Award)。2021年,獲得第四屆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典範通識教師獎」。

  著有《杜詩意象論》、《唐詩的樂園意識》、《李商隱詩歌》、《唐詩選注》、《歷代詩選注》、《詩論紅樓夢》、《紅樓夢人物立體論》、《大觀紅樓》、《紅樓一夢:賈寶玉與次金釵》、《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等。

 

图书目录

前言
 
賈寶玉:末代皇帝的前生今世
第1章 為什麼是唯一落榜的人?
第2章 為什麼要投胎到富貴場?
第3章 賈寶玉有哪些分身?
第4章 什麼是金玉良姻
第5章 木石前盟:愛情是怎樣開始的?
第6章 一個其實在成長的彼得.潘
第7章 最後的一片雲彩
 
林黛玉:成長中的文藝少女
第8章 林姑娘不是灰姑娘
第9章 林黛玉的重像
第10章 林姑娘:哪一種直率
第11章 林黛玉喜歡自己嗎?
第12章 林黛玉長大了
 
薛寶釵:周全大體的君子風範
第13章 什麼是皇商?
第14章 寶釵的巨大分身
第15章 嫁禍還是送禮?
第16章 什麼是冷香丸?
第17章 什麼是蘅蕪苑?
 
賈元春:多重樓子花的誕生和殞落
第18章 大觀園的創立者
第19章 封妃:煙火下的黑暗
 
賈探春:泱泱大氣的將相雅士
第20章 大觀氣象
第21章 大雅的分身
第22章 君子的奮鬥:變形的母女關係
第23章 花落誰家:鳳凰遠嫁高飛的悲哀
 
王熙鳳:剛強堅毅的正義準星
第24章 冰山上的指南針
第25章 鋼鐵下的柔情
第26章 女強人的殞落
 
李紈:一座休火山的祕密
第27章 稻香村的孕育
第28章 紅杏花:休火山的爆發
 
妙玉:心在紅塵的檻外人
第29章 名流與尼姑的綜合體
第30章 冰山下的溫泉
 
秦可卿:家族遺傳的負面版本
第31章 兼美的女神
第32章 情欲海棠花
 
賈惜春:憤世而出世的潔癖
第33章 拒絕開花的幼苗:為什麼一心想出家?
 
賈迎春:默默努力的溫柔
第34章 木頭上的青苔:為什麼不喊痛
 
史湘雲:沒有陰影的心靈
第35章 烏雲都鑲上了金邊
 
花襲人:最可靠的大後方
第36章 二玉的解語花
第37章 愛,始終如一
 
晴雯:寵妃的養成與毀滅
第38章 野地的荊棘
第39章 褒姒的投影
 
賈巧姐與劉姥姥
第40章 天道好還的善善相報
 
尾聲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0867442
  • EISBN:978957086866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2.7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即便只是翻阅引言和一些零星的试读片段,也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它似乎没有刻意去模仿古白话,但那种文字中流淌出的古典气质是毋庸置疑的。它不是那种佶屈聱牙的古文,而是一种经过现代洗礼后,依然保留了传统美感的雅致表达。我尤其留意了作者在描绘场景和人物心理时所使用的词汇,很多地方用词精准且富有画面感,仿佛能透过文字直接看到那个时代的衣香鬓影和亭台楼阁。这种对语言的锤炼,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我希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作者能够持续保持这种水准,尤其是在刻画复杂情感纠葛时,语言能做到细腻而不煽情,深刻而不晦涩。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这本书的语言似乎已经为我准备了一场感官盛宴。

评分

作为一本电子书,我非常关心它的技术实现细节,比如搜索功能和笔记功能的易用性。通常情况下,我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做一些标记和批注,以便于回顾和梳理人物关系或重要的情节转折。这本电子书的批注系统设计得相当直观,拖拽和高亮的操作反馈迅速且准确,没有出现任何延迟或卡顿的现象,这在长时间阅读时至关重要。另外,它内置的词典查询功能也十分便捷,对于那些不常见的古典词汇,一点即查,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度,避免了频繁切换应用带来的阅读中断感。一个良好的阅读工具,能让读者完全沉浸于内容本身,而这本书的电子载体似乎做到了这一点,它有效地“隐形”了,只留下文字与我对话,技术上的优化是提升整体阅读体验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分

从我目前粗略浏览的目录结构来看,这本书的逻辑划分似乎非常清晰,章节的命名也颇具匠心,不像有些小说那样堆砌生硬的标题,而是巧妙地嵌入了一些暗示性的词语,让人忍不住想去深究每一个标题背后隐藏的故事线索。这种结构上的精心设计,预示着内容本身或许也拥有复杂而严谨的叙事架构。我注意到它似乎采用了多线索叙事的模式,不同人物的故事线被巧妙地穿插和交织,这对于提升阅读的层次感是非常关键的。好的故事不只是平铺直叙,更需要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来支撑,而从这本书的骨架上来看,我看到了这种潜力的萌芽。我期待作者能在保持叙事流畅性的同时,又能让这些支线情节在关键时刻汇聚,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而不是让故事显得过于松散或混乱。这种对整体布局的掌控力,是评判一部长篇作品成败的重要标准。

评分

这本电子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一下子就把人带进了一种古典的氛围里。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考究,字号大小和行距的调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舒服,眼睛一点也不会觉得累。尤其是那些章节的过渡页,用了一些精美的插画作为点缀,虽然内容本身我还没开始细读,但光是看着这些细节,就觉得作者和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往往会被简单的界面设计所拖累,但这本却很好地平衡了实用性和艺术性,让人在指尖滑动时,也能感受到一丝沉淀下来的美感。我通常对电子书的字体选择比较挑剔,但这本的默认字体非常古典雅致,与书名所暗示的年代感高度契合,让我对即将展开的故事充满了期待。翻阅的过程中,我甚至会特意放慢速度,去欣赏每一个页面的布局,这种对阅读载体的重视,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电子读物范畴,更像是在收藏一件艺术品。

评分

基于我对作者过往作品的了解(虽然我在这里不具体提及那些作品的内容),我对这本书的主题深度抱有极高的期望。从书名所散发出的历史和女性群像的意象来看,这本书很可能触及了关于命运、选择与时代局限性的深刻探讨。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华丽的辞藻和曲折的情节,更是一种对人性深处幽微之处的挖掘。好的文学作品,其价值往往在于它能引发读者长久的思考,让我们跳出现有的认知框架去审视历史和自我。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悲悯而又不失洞察力的视角,去描绘那些身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女性群体的挣扎与光辉。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部消遣之作,而是一部能够留在记忆中,并时常被重新审视的佳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