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的發展歷程中,其理論體係的哲學基礎是
中國古典哲學的「天人閤一」、
「天人相應」的整體觀。
在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透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發展成獨特的醫學理論、實踐體係。
◤中醫概說
中醫學基本理論的確立,以《黃帝內經》的成書為標誌,此書吸收秦漢前多種自然科學重要成果,以氣一元論、陰陽五行說為指導,總結春鞦戰國前的醫療成就,係統闡述瞭生理、病理、經絡、解剖、診斷、治療等問題,確立瞭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係。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望、聞、問、切四診閤參,探求病因,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以辨證論治原則,採取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治療手段,使人體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四大經典
《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著,十六捲,包括傷寒論和雜病論兩部分,總結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在辨證施治方麵有著突齣的成就。原書在張仲景去世後散佚,晉代名醫王叔和等後來分別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傷寒雜病論》對中醫學治療急慢性傳染病、流行病以及內科雜病等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曾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全書共三捲,按動物、植物、礦物三大類,收載藥物365種,每藥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還簡要記述藥材毒性、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
陰陽是否調和,決定人體健康與否,陰陽平衡,人體健康。「陰平陽祕,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經過脾、胃的腐熟運化,營養物質運送至全身,肉體增長強壯、生命活力旺盛。食物消化後有形的廢料,由前後二陰排齣。陰陽失衡,錶現為各種癥狀。陽證癥狀錶現為發熱、口渴、脈數(快)等,又稱熱證(陽證)。陰證癥狀錶現為不發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又稱寒證(陰證)。即《內經》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