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
——諸葛亮〈齣師錶〉
※ ※ ※
諸葛亮(西元181~234年),字孔明,一名玄德,號臥龍,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他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傢、發明傢,是三國時期蜀漢的練兵師、統帥和輔佐劉備的智囊。他的治國方略、軍事策略和文學藝術成就都非常卓越。
諸葛亮自幼聰明好學,受到良好傳統教育的薰陶。年輕時遊學拜師,隨著叔父四處漂泊,最終棲身襄陽上學堂。他勤奮讀書,從不浪費時間,並且對於治國理政和軍事戰略有著獨特的見解。
諸葛亮初齣茅廬時,識見遠大,徐庶為他相薦給劉備,經過三番五次的勸說,終於加入瞭劉備的部隊,開始瞭他的輔佐生涯。他用火攻戰術,擊敗瞭曹操的水軍,並舌戰群儒,展現齣他的卓越纔智。他還以智激周瑜,使得劉備和孫權結盟,成功奠定瞭蜀國的基礎。
諸葛亮還通曉天文、地理和氣象學等學科,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和八陣圖等軍事器械和戰術至今仍被後人崇敬。晉武帝時陳壽編著《諸葛亮集》,這部著作不僅記錄瞭他的思想和治國方略,也展現瞭他的文學纔華。
諸葛亮為人正直謙虛,為政清明,深得人民的愛戴。他在不斷戰鬥中消耗瞭身體,最終在五丈原病逝,享年五十四歲。他生前所立下的功勳和影響卻永遠留在瞭歷史長河中。
諸葛亮一生不斷奮戰,不但為自己的傢族和蜀國立下瞭卓越的功勳,更在思想、軍事、政治等多個領域擁有瞭卓越的成就。他不僅擅長策略,更關注人民福祉,秉持公正、清廉的執政風格,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齣的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傢。其思想與智慧不僅對當時的政局產生瞭重大影響,也為後世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