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頭苦讀書,立誌學醫術
他如饑似渴地讀著這些醫書,不到兩個月,竟把這幾十本書全都從頭至尾地讀瞭一遍。李言聞知道後,暗自想:「這孩子的心全在醫學上啦,他會成為一個好醫傢的。」不過他還是對李時珍說:「當個醫生容易,但是要當個好醫生可不容易。庸醫殺人不用刀,你可得記住呀!」又說:「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讀醫書三年覺天下無病不可醫,待治病三年方知天下無方可用。這對你們年輕人來說,意味深長呀!」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些人隻讀瞭三年醫書,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會瞭,什麼病都能治瞭,但當真正治病的時候,纔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連張像樣的方子也開不齣來。這番話,李時珍聽瞭很是感動,心中自語:「這真是金玉良言。」便對父親說:「你老人傢放心,為兒的一定要做個好醫生。」父親對這一點已深信不疑,但為瞭教導孩子,他又嚴厲地說:「做個好醫生不是光讀幾本醫書就行瞭。醫學的道理極深,上及天文,下及地理,旁及風土人情,你還得多多讀書。」時珍唯唯應允。
◤醫名傳四方,虛心求師教
到老樵夫傢時,天還剛亮,在門前等瞭有半個時辰,這老樵夫纔開門齣來。見時珍早在門前等候,笑哈哈地說:「一大早,露水還未乾呢,你自己可別得病呀!」李時珍心裡一股暖流湧來,感到麵前這老樵夫是多麼淳樸,多麼善良。
待太陽露頭時,老樵夫纔帶著李時珍上山。這山又高又大,草木繁茂,藥材真不少,兩人邊走邊挖。每挖一種藥材,老樵夫都會把藥名、特點、治什麼病、怎麼用法等說得一清二楚。到得半山腰時,他倆已採瞭不少草藥。老樵夫讓李時珍在一棵大樹底下歇著,自己進到林子裡邊去砍柴瞭。
李時珍在大樹底下,把這些草藥倒在地上,取齣筆墨紙硯,把老樵夫剛纔說的一一記在紙上。有的他以前沒有見過的,還畫下瞭圖形。有的老樵夫說得跟書本上不一樣,他記錄得更加詳細。
就這樣,李時珍天天隨老樵夫上山,居然在夷陵州待瞭半個多月,這半個多月裡他學到瞭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也體會到這些勞動人民在實踐中掌握瞭許多經驗,所以李時珍以後上山採藥時經常會嚮打柴的樵夫或種田的農民請教,為編寫《本草綱目》打下瞭基礎。
◤纔學傳後人,謬誤得糾正
李時珍自幼讀書,也未種過田。但李時珍似乎對什麼都感興趣,什麼都要瞧瞧,什麼都要問問,日子一長,他的知識自然多瞭。他知道蘿蔔是六月下種,鼕掘根;蠶豆八月下種,二月開花;葡萄用壓條的方法很容易成活;桃樹如果長到五年,應當用刀劃破樹皮,讓它流齣一些黏液,可以延長壽命。還有如豆腐的製法、燒酒的製法,阿膠的製法等等。他得空就會一一講給龐憲聽,龐憲有時竟聽得目瞪口呆,弄不明白師傅從哪裡學來這麼多的東西。龐憲也是個勤奮的孩子,李時珍傳授給他的知識,他都很認真地記在筆記本上。其實有許多東西,李時珍已寫進《本草綱目》瞭。許多人在讀《本草綱目》時,都不禁拍案叫好,「這哪裡是本藥物書呀!這簡直是部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