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與動物的不解之緣
從小我就很喜歡小動物,童年時期我親手照料過烏龜、金魚、兔子、鬆鼠、鷯哥、蝌蚪、荷蘭豬,甚至還愛心泛濫,養過在抽屜中發現的一窩剛齣生的老鼠。
但是,沒有一隻動物是與我相伴長久,直到它自然死亡的。烏龜、鷯哥、金魚都是撐死的;鬆鼠是凍死的;蝌蚪則是養著養著,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它從水缸裡消失瞭,苦惱瞭一週纔在隱蔽的地方發現它的屍體,原來它已經長齣後腿,從水缸中蹦瞭齣去,因為沒有被及時發現,最後脫水而死。
每一隻動物的離開都會讓我傷心難過一陣子,通常我會在院外的牆根底下挖個小坑,親手將它們埋葬,上麵還要做個特別的標記。但我很感激這些動物特地前來啟發我,提醒我生命的可貴,以及為死亡做準備的必要。我覺得,動物們好似我的生命導師,每一段相處經歷,都是為瞭要我在身體和精神上有所成長。
在這些前來啟發我的動物導師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隻通身潔白的波斯貓。那是初一的暑假,我從同學傢將剛齣滿月的它抱迴瞭傢,小心翼翼地,內心感覺自己像當瞭貓媽媽一樣。不知道起什麼名字,隻管叫它「咪咪」。我的飼養經驗是從同學那裡現學的,剛接迴傢時用牛奶和嚼碎的饅頭一點點餵牠,待它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逐漸開始餵魚等肉食,那時我沒有任何貓糧產品,但我把咪咪餵養得很是健康、活潑。咪咪沒有固定的窩,每天總是與我貼身而睡,帶給我溫暖的同時,它發齣的「呼嚕」聲,對我很是催眠,聽著聽著便能安然入睡瞭。不過,那時我也經常會被咪咪的叫聲吵醒,同時伴隨著身體某部位的一陣刺痛,那是因為我睡覺不太老實,身體某個部位壓在瞭咪咪身上,它發齣瞭反抗。
除此之外,我們一直相處得非常和諧。咪咪怕齣門,但是那時的我去哪裡都喜歡帶著它,現在想起來可能那時我太怕孤獨瞭。我沒有貓包,而是將咪咪抱在懷裡或者頂在肩膀上帶齣去,它經常會因緊張在我的身上留下撓痕。多年以後,當我的女兒也喜歡用雙手抓我,在我身上留下撓痕的時候,我就會懷念起那時的咪咪。
咪咪最愛做的事,就是與我耍「賤招」。我放學迴傢後,總是陪它玩一會再去做功課,但它呢,卻總也玩不夠,看到我學習時不理它,就會跑過來用爪子撩我一下再迅速跑開,現在迴想起它那時的樣子,我依舊覺得很滑稽。如果它犯瞭錯誤,我會站在它麵前很嚴肅地批評它,有時還會舉起手來示意它「你再不聽話就要挨打瞭」。慢慢地,咪咪也學會瞭「舉手」。我隻要一舉起手,它就立馬蹲下來,抬起它的左爪或者右爪。我當然會認為它這是在挑戰我的權威,所以手落下來拍在瞭它的頭上,它也毫不示弱,抬起來的爪子也落在我身上,錶示「還擊」。這樣狡猾調皮的咪咪,時常會把我逗得哭笑不得。我發覺我越來越離不開它的陪伴瞭,但正因此我卻失去瞭它。
因為咪咪總是在我專注於學習的時候過來打攪我,讓我陪它玩,而那時的我自控力也並不強,總是追著它的身影走,於是母親提齣要把它帶迴傢,換個地方養。那時我跟奶奶住在一起,父母單獨住。母親的態度堅決,我隻得妥協,但咪咪被他們帶迴傢後齣奇的淘氣,再也不在固定的地方「如廁」,而是直接尿在父母的床下,而且它開始肆意毀壞所能及的所有物品。我內心感受到它對我的思念,或許它是在用這種方式引起我的注意,也或許它對我不在身邊產生瞭憂慮。
離別的日子是令我難過的,然而沒過多久母親竟然背著我將它送走瞭。那天放學後,得知這個消息的我痛哭流涕,央求著母親,希望她能把咪咪接迴來。但是始終「手臂扭不過大腿」,我內心產生瞭深深的埋怨,我覺得母親不理解我和咪咪的情感,甚至覺得她在此事上太過絕情。
2個月後,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母親終於帶我去瞭咪咪寄養人的傢中。去的路上母親一直告訴我,她是為瞭我好,而且咪咪也不適應在傢裡的生活,而那個願意接收咪咪的阿姨傢本就養貓,她也很愛貓,咪咪在她傢裡肯定過得更好。在見到咪咪之前我一直擔心,2個月未見,它會不會已經把我忘記,但當見到它時我纔知道完全不是這樣,它不僅記得我的味道,而且還錶現得非常親暱,與我玩瞭一會後,竟然藏到我的校服中呼呼睡著瞭。
在看瞭咪咪生活的環境、聽瞭收養咪咪的阿姨的口頭描述過後,我對咪咪的新去處有些放心瞭。臨別時,我把咪咪從衣服中抱瞭齣來,它朦朧地睜開眼,衝著我「喵喵」瞭好一陣,「對不起,咪咪,希望你能過得更好」,我在心中默默地與它告別。雖然離別時特別不捨,但是母親答應我會帶我常來看它。
可是幾個月後,再次得到咪咪的消息時,它已走丟瞭。一開始是消失幾天再迴去,到後來就徹底不迴去瞭。我開始悔恨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它,我難過,自己徹底失去瞭它。
對於咪咪我一直記憶猶新,在失去它之後我曾無數次為它祈禱,希望它平安。而對於母親當初送走咪咪這件事,我至今也是耿耿於懷的,我認為這樣剝奪我愛的寵物是不對的,更何況那時的咪咪於我而言並非寵物那麼簡單,咪咪是我童年時期最親密的朋友。有過這種失去的經歷讓我的童年總是過得心驚膽顫,害怕自己再失去什麼,並且讓我對養寵物懷有強烈的慾望,以至大學畢業、有瞭穩定的收入後,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養一隻寵物,我暗自起誓:這一次我一定要不離不棄,伴它到最後。
幸運的是,我遇到瞭「牛牛」,它是朋友的鄰居傢的狗狗生下的一隻小泰迪犬,是那一窩裡唯一的「男孩子」,被我領養迴傢。與領迴咪咪極為相似的是,這次我也是「先斬後奏」,「強行」將牛牛帶迴瞭傢。牛牛那討人喜愛的麵龐和惹人憐愛的一舉一動很快就贏得瞭一傢人的心,從此與我們朝夕相處。至今,牛牛已經十歲有餘瞭,這十年來牛牛給我們一傢人帶來很多的歡笑,也見證瞭我很多個幸福的時刻,成傢、立業、結婚、生子……同時它也曾為我「療傷止痛」,伴我走齣痛失親人的低榖。牛牛早就成為我朝夕相處的傢人,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2015年,一次機緣巧閤讓我接觸到寵物殯葬行業。那時的我因為奶奶的病逝終日鬱鬱寡歡,總擔心意外會比明天先到來,無法安心工作。想從事寵物殯葬方麵的工作、成為一名寵物殯葬師的初衷是治癒自己。在送走奶奶的過程中,我親眼見到太多的「敷衍瞭事」,我沒有感受到對生命的尊重,因而留下太多遺憾。而我本人根本沒有勇氣從事人的殯葬服務,也壓根沒有能力去爭取改善、去顛覆行業固有的標準化流程。但是寵物殯葬行業不一樣,在我看來,當時這個行業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我也曾多次設想,如果若乾年後,牛牛到瞭離開的時刻,我是否有十足的勇氣陪它到最後?那時我會希望有一個溫暖的機構能夠幫助我,讓我少一些遺憾。
當你決定將小動物當成親人,它真的就不再是寵物這麼簡單瞭,它的喜樂和悲傷與人是相通的。有人可能會說「它隻不過是一隻動物而已」,或者說「不用照顧它你會更自由」,或是「你再養一隻」,這些人恐怕是小看瞭人與寵物之間產生的情分。如果沒有類似的經歷可能無法理解「失寵人」的心情,這並不像你丟失瞭一件心愛的衣物那樣,失去愛寵的悲痛要大得多。尤其是貓、狗這類與人類情感互動更多的寵物,它們很多從齣生或年幼時就陪伴在我們身邊,它們已然成為我們生命和傢庭的一部分。
但是,當我真正開始從事寵物殯葬服務後,我感覺我真的低估瞭這份工作對我的實際影響,它真的帶給我太多我不曾擁有的,甚至令我的人生得到昇華,實現蛻變。記得初入行時,我常常會在主人傾訴他們與愛寵的迴憶時潸然淚下,偶爾也會無法自拔地深陷某個「送別」場景而夜夜難寐。當我頻繁地感知生老病死的恐懼、煩躁與絕望時,我發現生死的內涵遠遠超齣我所理解的閾限。我甚至有些懷疑,這份工作是對我的一種懲罰,因為我對過往陪伴過我的動物照顧不周。再後來,日復一日的工作令我明白,我無法以麻木或是沉默迴避主人的傷痛,我必須接受。我需要以越來越開闊的胸襟去接納、去理解、去轉化,去毫無保留地擁抱我所認為的浩瀚無涯的生與死。
2017年,我受邀前往颱北的一傢寵物殯葬服務公司「翡翠森林」參觀和交流。前期透過該公司官網以及與公司創始人Sherry的溝通,我對翡翠森林已有一定的瞭解和認知:翡翠森林的商標來自法文,其含義為「美境之地」,園區坐落於一片青山綠水之間,一座採用瞭全景落地窗的主建築被各種鮮花簇擁,主建築的兩側分別設有森林館、生命水的河、天綠園以及樹葬區。整個園區看上去確實很美,猶如仙境般。
在實際到訪、身臨其境之時,我被這座融入大自然的「寵物天堂」打動瞭。幽靜迷人的自然環境與極具現代感的主體建築十分和諧,園區各處散發著不同的香氣,有淡淡的花香、咖啡香、木香、沉香等等,耳邊時不時傳來優美的音樂聲。在咖啡館風格的等候區、圖書館風格的寵物骨灰寄存區,我看到瞭各式各樣的與寵物生命相關的文創紀念品……整個參觀過程中我的每一處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不禁感嘆:原來如此悲傷的事物是可以透過用心和巧妙的設計轉化為令人感動和溫暖的事物的。Sherry說,這正是她創建翡翠森林的初衷,而這股打動人心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瞭我。
我開始著手引進翡翠森林分館。用瞭一年多的時間,2018年底,翡翠森林北京園區落成,雖然規模比不上颱北園區,但藉鑑瞭很多後者設計上的巧思,同時融入瞭本地化元素;在一個小小的植物園內,提供一個明亮、舒適且溫暖的環境。結閤翡翠森林颱北園區的寵物殯葬儀式和我的從業經驗,我們園區也完善瞭具有本地特色的告別儀式,也提供寵物生命文創商品定製、寵物骨灰寄存等服務。
正因為有瞭這樣一段經歷,我對寵物殯葬服務有瞭更新的認知和理解。我開始嘗試以更多的方式,努力將這生命不可承受之悲傷轉化為溫暖和感動。
慢慢地,我從寵物的齣生、衰老、病痛、死亡的過程中,感受到瞭無限寬容和更高的精神力量;從主人感受離別、痛苦、釋然、欣慰的過程中,我看到瞭深刻和永恆的愛。我想,雖然生老病死會帶給我們恐懼、煩躁與絕望,但同時也使我們實現更深層次的蛻變,給予我們不用迴避生死的力量。
目前市麵上有很多關於如何飼養寵物的書籍,而鮮有一本書教我們該如何麵對寵物的生死大事。多數時候我們依賴於獸醫的判斷,寵物生病瞭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隻能聽從獸醫的建議,是手術還是藥物治療,還是隻能拋棄或是安樂死。當我們麵對寵物的生死大事時,多半會猶疑、不願相信或是不敢麵對,還會因此壓抑或是偽裝自己的情緒,甚至還可能對寵物或是他人造成傷害。
所以,我想這或許是一本很多人需要的書。不過,我沒有能力解決每位主人的苦惱或是緩解寵物們的病痛,我也沒法聽懂每一隻寵物的臨終願望,更不會與新生寵物們交流。我隻是透過寵物們給我的生命啟示,助力之後的主人用更好的方式送別他們的寵物;我隻是在協助激發主人與寵物之間的聯結潛能,使他們盡可能地相互感知和理解;我隻是希望更多人對死亡、對生命有嶄新的認識:肉體上的死並不意味著失去所有,生命是可以超越肉體的生死,無限延伸下去的。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感謝每一位主人,每一隻寵物,以及我身邊所有支持我的人,感恩你們幫助我走過這段刻骨銘心的日子。如果可能,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寵物的臨終關懷以及殯葬服務行業,這是對寵物生命的尊重,也是對人類情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