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與醫治:365禱讀日誌【更新版】 (電子書)

應許與醫治:365禱讀日誌【更新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梅蕾
图书标签:
  • 禱讀
  • 靈修
  • 屬靈成長
  • 醫治
  • 應許
  • 每日靈糧
  • 基督教
  • 信仰
  • 恩典
  • 生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讀經有計畫,禱告有重點;日日安息,日日得勝!

  《應許與醫治》共有三種全年讀經進度設計,盼望透過每週、每日有計畫地讀聖經,將神話語中的應許,化為禱告;週日另有「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單元,讓讀者測試聖經知多少;每天一則「醫治應用」,助╱祝你天天經歷神!

  採用新的方式來建造我們的屬靈生命,盼望透過每週、每日有計畫地讀聖經,將神話語中的應許,化為禱告;藉著聖靈的幫助,相信並遵行神的話語──這將成為醫治與生命的泉源!

  * * *
  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話,側耳聽我所說的。
  不可讓它們離開你的眼目,要謹記在你的心中。
  因為得著它們就是得著生命,整個人也得著醫治。
  你要謹守你的心,勝過謹守一切,
  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
  (箴4:20-23,新譯本)

  1.採用環球聖經公會《新譯本聖經》。
  2.全年設計三種讀經進度,可視個人需要執行。
  3.主日不排進度,另設計「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單元,重溫所讀經文。
  4.每天一則「醫治應用」,助/祝你天天經歷神的醫治。
  5.「靈修筆記欄」可記錄默想心得、禱告蒙應允情形。
  6.送人、自用兩相宜。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生活艺术、人际关系与自我成长的书籍简介,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图书信息: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现代生活的艺术与智慧》 导读:在喧嚣中寻觅安宁,在迷惘中找回方向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着“更好”的生活,却常常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与焦虑。我们拥有了更快的网络,却似乎失去了与身边人深度交流的能力;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内心的平静却愈发稀有。我们渴望一种更有质量、更具意义的存在方式,一种能够让我们在忙碌中保持清醒、在挑战中保有韧性的生活哲学。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现代生活的艺术与智慧》正是一本致力于帮助现代人重建生活秩序、提升生存质量的实用指南。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硬的教条,而是一场深入的自我对话,一次对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作者以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古老的智慧熔铸于当代的语境之中,为读者呈现一套全面且可操作的“生活美学”体系。 --- 第一部分:重塑认知——打破效率至上的迷思 本书的开篇,直指现代社会最大的陷阱——对“效率”和“成功”的盲目崇拜。 1. 慢思考的复兴: 我们习惯于即时反应,却很少给自己时间进行深层思考。第一部分引导读者如何搭建一个“慢思考”的框架,区分“重要”与“紧急”事务,学会利用留白时间进行创造性联想。这包括如何设计自己的“无输入时段”,让大脑从持续的接收模式切换到整合与生成模式。 2. 价值澄清与目标校准: 许多人感觉“在路上”,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本书提供了一系列严谨的自我提问工具,帮助读者厘清自己真正的核心价值(而非社会强加的期望)。我们探讨了如何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年度和季度目标,并强调了“适度放弃”的艺术——只有清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才能真正拥抱自己想要的。 3. 情绪的物理学: 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本章深入解析了焦虑、拖延和倦怠背后的生理机制和认知偏差。它教导读者如何像对待物理现象一样,客观地观察和测量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采取建设性的行动,而非被动地受其驱使。 --- 第二部分:精进技艺——构建高质量的日常实践 高质量的生活不是依赖于宏大的成就,而是由无数个微小、有意识的日常行为编织而成。 1. 空间的力量:组织与留白 本书认为,我们所处的物理空间是我们内在精神状态的延伸。我们详细探讨了“功能分区”的理念,不仅限于家居环境,还延伸到数字空间。如何设计一个真正支持专注力的书桌?如何管理收件箱和云盘,使其成为工具而非负担?我们提出“数字极简主义”的实践方法,帮助读者夺回对注意力的主权。 2. 人际交往的深度导航 在虚拟社交盛行的当下,深度联结变得尤为珍贵。本部分聚焦于如何提升“在场感”。内容包括:如何倾听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未言之意?如何设定健康的社交边界以保护个人精力?以及如何处理“高摩擦力”的对话,将冲突转化为理解的机会。特别提出“同理心校准”练习,提高在复杂人际网络中的情商反应。 3. 身体作为智慧的载体 我们探讨了运动、营养和睡眠不应被视为“待办事项”,而应被视为“维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维护”。本书倡导的是一种“身体智慧”的培养,例如如何通过呼吸法调节神经系统,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从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活力。 --- 第三部分:生命叙事——成为自己故事的优秀作者 生活最终是一场关于叙事的游戏。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经历,决定了我们如何体验未来。 1. 面对不确定性的韧性培养 人生充满了无法预料的转折。本章提供了应对“黑天鹅事件”和日常挫折的心理工具箱。它借鉴了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强调区分“可控”与“不可控”的边界,并将失败重新定义为“数据收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我们学习如何构建“反脆弱”的思维模式,让每一次打击都成为成长的垫脚石。 2. 时间的非线性视角 现代人常常被线性的、钟表式的时间观所奴役。本书鼓励读者拥抱时间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学会欣赏生命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必用青年的标准去衡量中年的沉淀,也不用急于用成年人的成就去定义探索期的价值。 3. 创造意义的终极行动 真正的满足感来自于“超越自我”的投入。本书最后引导读者探索“心流”体验,以及如何找到能将个人天赋与世界所需相结合的“使命区域”。这并非鼓吹宏大的改变世界,而是强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家庭责任或兴趣爱好中,找到那种全神贯注、时间冻结的深刻投入感。 结语: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您从被动的生活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生命设计师。它不提供捷径,但提供地图、指南针和坚固的鞋子,陪伴您在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中,走得更清晰、更从容、更真实。您的生活质量,取决于您日常的选择和心智的训练。现在,是时候开始这场优雅的重塑之旅了。 适合人群: 感到目标迷失、渴望提升生活质量、对个人成长和哲学思考感兴趣的职场人士、创业者及所有寻求内心平衡的现代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梅蕾


  「倍恩傳媒」(Double Portion Media)創辦人,與其夫婿劉彤牧師在美國加州「矽谷生命河靈糧堂」牧會,被稱為劉師母,是丈夫的最佳拍檔、兩個女兒的好朋友,喜悅「師母」的位分。

  多年來在教會及婦女中服事,藉著敬拜、教導及在聖靈中的禱告,帶出醫治與釋放的能力。經常在各地帶領特會及專題講座,並積極推動萬國禱告事工。具有教師的恩賜、醫治禱告的恩膏,對以色列情有獨鍾;曾多次帶隊至以色列、土耳其、 約旦、摩洛哥等國做禱告行進。主持兩個廣播節目:「蕾聲響起」、「我需要神蹟」,也製作電視訪談節目。

  著有:《女人的咒詛與祝福》、《為孩子屬靈品格禱告》、《為父母生命豐盛禱告》、《單身貴族禱告樂》、《應許與醫治——365禱讀日誌》(以上皆為天恩出版發行)。

图书目录

‧《應許與醫治——365禱讀日誌》使用說明╱05
‧52週讀經進度表╱06
‧1~13週禱讀╱10
‧14~26週禱讀╱104
‧27~39週禱讀╱198
‧40~52週禱讀╱290
‧《應許與醫治——365禱讀日誌》使用迴響╱385
‧倍恩傳媒——傳承異象、播愛撒種、薪火不息╱393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773628
  • EISBN:978986277366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1.8MB

图书试读

導讀

《應許與醫治─365禱讀日誌》 使用說明


  1. 採用環球聖經公會《新譯本聖經》。

  2. 主日不排進度,稱為「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讓你為這一週所讀的經文,有 再默想的時間,可以使用聖經小測試(附些許答案提示)來量一量聖經知多 少的溫度,或是可以補進度。

  3. 本日誌特色係以全年52週為規畫設計,除了鼓勵一年之始使用,隨時可依當 年的週別開始使用。

  4. 讀經進度每週六天,週六只讀舊約。 A. 每日舊約二或三章,一年讀完舊約一遍。 B. 每日一篇詩篇或箴言。 C. 每日新約一章,一年讀完新約一遍。 因此可按自己的喜悅,選擇全部讀(A+B+C),或是只讀一種(或A或B 或C),或是合併讀(A+B,或A+C,或B+C)。

  5. 每日讀經進度都有小方塊□,讓你完成時打勾為記,鼓勵自己一下。

  6.「醫治應用」可以幫助我們天天經歷神的醫治。

  7. 成功祕訣是「不用補進度」。有時突發的事務會使你錯過當日的讀經進度, 暫且跳過錯過的日期,就「從今天開始跟上進度」,直到主日或有空閒的時 間再補回來,可以重新得力!

  8. 禱告「求神賜下讀經同伴」,互相勸勉,一起完成一年讀完聖經一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具有亲和力,读起来完全没有距离感,仿佛作者正坐在我对面,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用最真诚的语气与我进行一次深入而又温暖的对话。作者的叙述视角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经验和挣扎,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理解和同情。这种温暖的基调,让我在面对一些人生中的困境和迷茫时,能够更安心地敞开心扉去接纳其中的信息。在那些特别艰难的日子里,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个可靠的伙伴,默默地给予支持和鼓励,那种无声的陪伴力量是任何激昂的口号都无法替代的。正是这份真挚的情感流露,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容易扎根于读者的内心深处,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上的细腻纹理,立刻就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亲切的感觉。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顺滑,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睡前安静阅读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排版布局上,作者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字体的选择既有古典的美感又不失现代的易读性,行距和段落的划分都恰到好处,让每一天的篇幅看起来既充实又不至于压迫,阅读起来非常流畅,仿佛有一位耐心的向导正在一步步引领你前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脊的设计,虽然是精装,但翻开时却非常顺手,不会出现新书那种僵硬感,这表明装帧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拿在手上有一种艺术品般的欣赏价值,每次翻阅都是一种享受。

评分

作为一本注重实践指导的书籍,它的实用性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书中所提供的方法论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非常贴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实际操作指南。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细致地描绘了“如何去做”的步骤和心境调整,让人觉得这些宏大的目标是可以被分解成每天的小小行动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调整后,发现原本感觉很遥远的事情,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真的开始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和清晰的路径感,极大地增强了我持续实践的动力。可以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理论与生活无缝对接,让“改变”不再是空想,而是每天都可以触摸到的现实。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实在是太有智慧了,它不像那种枯燥的说教式文本,而是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的观察融入其中,让精神层面的思考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节奏感,每一天都有一个清晰的主题,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读完一整个星期的内容,会感觉自己的心境发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转变,像是在经历一场精心的心灵洗礼。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遣词造句既富有诗意又饱含力量,很多句子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咀嚼,思考其背后的深意。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表达方式,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初次接触相关主题的读者,对于有一定积累的人来说,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感悟,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评分

从整体编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无论是章节的过渡衔接,还是时间跨度的安排,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打磨,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连贯和舒适。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读完”的书,更是一本适合“陪伴”的书籍,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将它放在床头或办公桌上,随时都可以翻开一页,汲取一份力量。这种高质量的制作,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对读者的尊重,让人愿意长期持有并反复品味。购买这样的书籍,感觉就像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它所带来的长期价值远超其标价,绝对是值得推荐给身边所有寻求内在成长的朋友们的一份珍贵礼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