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文學時光之旅:英國篇 (電子書)

閱讀經典文學時光之旅:英國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美璍
图书标签:
  • 经典文学
  • 英国文学
  • 文学史
  • 电子书
  • 文化
  • 阅读
  • 小说
  • 诗歌
  • 戏剧
  • 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精選8回經典英國文學名著,帶你遊歷文學的時光之旅!

  透過8篇不同時代的英國文學作品,帶你在閱讀之後,能領略作者的所思所慮,以及所處時代的價值觀。並且,透過文本引出各項與人生息息相關的議題。文學關懷人生,書寫人生的百態!希望藉由精挑細選的文學名著,讓你探索人性、擴大自我的視野,同時提升英文閱讀力!

  ★精選 8 篇經典英國文學作品,囊括各類議題,如性別平等、人權、海洋教育等。
  ★獨家收錄故事背景的知識補充。
  ★附精闢賞析、文章中譯及電子朗讀音檔,自學也能輕鬆讀懂文學作品。
  ★可搭配108課綱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及多元選修課程。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穿越古今的英伦风情:从莎士比亚到现代文学的瑰宝》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聚焦于英国文学的广阔天地,不涉及您提到的那本特定的电子书。 --- 图书名称:穿越古今的英伦风情:从莎士比亚到现代文学的瑰宝 作者: 约翰·麦卡利斯特(虚拟) 出版社: 环球文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年秋季 装帧形式: 精装/平装(纸质书) 字数: 约 150,000 字 --- 内容提要:一场横跨千年的不朽英伦文学漫步 《穿越古今的英伦风情:从莎士比亚到现代文学的瑰宝》并非仅仅是一本文学史的梳理,它更是一场深沉而富于洞察力的精神旅程。本书带领读者深入英国文学的肌理,追溯其源头,审视其巅峰,直至触摸其当代脉搏。它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在变幻莫测的社会图景和技术革新中,英国文学是如何保持其不朽魅力的? 本书的结构精巧,依照历史脉络与主题风格交织展开,旨在为严肃的文学爱好者、学生以及渴望深入了解英国文化根源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份详尽而迷人的指南。我们相信,理解英国文学,即是理解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民族精神、社会冲突与不屈的想象力。 第一部分:奠基之声——中古与文艺复兴的磅礴序章 (约公元 600 年 – 1660 年) 本部分聚焦于英国文学的“创世时期”。我们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史诗《贝奥武夫》的原始力量谈起,探讨其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核心地位。随后,视角转向中世纪的宗教叙事与宫廷浪漫,重点剖析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如何以前所未有的生动笔触捕捉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群像。 进入文艺复兴的辉煌殿堂,本书用近乎“解剖式”的笔法,深入解析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戏剧革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Sonnet)被置于文本细读的焦点,探究其在时间、爱与不朽命题上的哲思深度。同时,我们不会忽略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的狂放悲剧精神,以及弥尔顿的《失乐园》,如何以史诗级的叙事重塑了西方神话体系。本部分强调,这一时期的文学奠定了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的叙事基础。 第二部分:理性的光芒与感性的觉醒 (约 1660 年 – 1830 年) 本部分涵盖了从“王政复辟”到浪漫主义兴起的关键转型期。首先,我们检视了“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时期,如蒲柏(Alexander Pope)的讽刺诗,如何以精妙的格律反映了启蒙运动对秩序、理性和社会批评的追求。 随后,全书的笔锋转向了对情感与自然的歌颂——浪漫主义的兴起。本书详细考察了湖畔派诗人(Wordsworth, Coleridge)如何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对“想象力”的推崇,完成了对僵化古典传统的颠覆。拜伦的叛逆、雪莱的理想主义和济慈对美与短暂的沉思,被置于当时的政治动荡背景下进行解读。此外,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出现被视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她如何用讽刺的笔触,在闺阁的有限空间内,描绘出阶级、婚姻与女性困境的宏大图景,其小说对后世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 第三部分:维多利亚时代的宏大叙事与社会批判 (约 1837 年 – 1901 年)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本书将这一部分视为对“人性与工业化”的深度报告。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作品不再仅仅是故事,而是对贫困、法律制度和阶级固化的强烈控诉。本书将对比分析《雾都孤儿》与《远大前程》中对城市景观的不同描绘手法。 与此同时,哥特式小说与维多利亚时代对道德的焦虑在此交织。勃朗特姐妹(Brontë Sisters)作品中的狂野情感与社会禁忌,以及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对道德哲学与个人选择的精微剖析,被视为对时代精神的复杂回应。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前拉斐尔派诗歌对唯美主义的探索,以及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对命运无常和乡村衰落的悲剧性挽歌。 第四部分:现代主义的断裂与实验 (约 1901 年 – 1945 年) 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文化造成了结构性创伤,文学也随之进入了“现代主义”的实验阶段。本书重点分析了意识流写作技法的引入,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虽然是爱尔兰作家,但其对英语文学的颠覆性影响至关重要)以及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对内在时间与性别视角的精妙处理。 T.S.艾略特的《荒原》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试金石,本书将详细解读其碎片化结构与文化典故的运用。福斯特(E.M. Forster)对现代社会疏离感的捕捉,以及劳伦斯对本能和原始生命力的探索,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破碎而又充满创造力的文学景观。 第五部分:战后至当代:多元声音与后殖民的对话 (约 1945 年至今) 战后的英国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地域性。本书探讨了“重塑家园”的主题,从奥威尔对极权主义的冷峻警告,到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的精致结构。 重点篇幅将留给后殖民文学的崛起。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卡祖·伊斯古里(Kazuo Ishiguro)等作家的出现,标志着“英国文学”边界的重新定义。他们的作品挑战了传统的英格兰中心主义叙事,引入了跨文化经验、身份认同的流变和语言的杂糅。此外,当代戏剧的复兴(如哈罗德·品特),以及当代小说对科技、全球化和身份政治的探讨,都将作为本书的收尾,展示英国文学作为一个持续呼吸和不断自我革新的有机体的生命力。 结语:永恒的对话 本书的结尾部分总结了英国文学的几大永恒母题: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阶层的敏感、对个体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语言本身魔力的不懈探索。我们坚信,这些古典遗产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理解当代世界与自身处境的必备钥匙。 --- 本书特色: 1. 深度文本细读: 选取了每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篇章进行深入的语篇分析,而非泛泛而谈。 2. 文化脉络交织: 将文学作品与其发生的历史、哲学思潮和艺术运动紧密联系,提供多维度的解读。 3. 人物肖像描绘: 细腻刻画了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奥斯汀、狄更斯等文学巨匠的创作动机与人格魅力。 4. 视觉辅助: 包含精选的时代插图、手稿片段和重要作家的肖像(如为精装本设计)。 5. 附录: 包含一份详尽的“英国文学重要术语表”和“推荐阅读书目”,方便读者进阶学习。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宋美璍


  學歷
  美國布朗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

  經歷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教授暨院長
  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英文學系教授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主任、教授

 

图书目录

Chapter 1 Beowulf..............2
貝奧武夫
Chapter 2 Utopia..............12
烏托邦
Chapter 3 Doctor Faustus..........22
浮士德
Chapter 4 Hamlet..............32
哈姆雷特
Chapter 5 Pride and Prejudice.......42
傲慢與偏見
Chapter 6 Frankenstein..........52
科學怪人
Chapter 7 Oliver Twist..........62
孤雛淚
Chapter 8 Jane Eyre............72
簡愛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1466156
  • EISBN:978626370298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1.2MB

图书试读



  本書收錄八篇英國文學的經典作品,有史詩、散文、悲劇和小說,時間貫穿將近一千年。取名《閱讀經典文學時光之旅:英國篇》,強調文學由時光歲月的沉澱所醞釀而成,提振心志、熏陶靈魂的人性馨香。本書內容依寫作年代先後,呈現古英文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中葉等不同時期,反映作家的所思所慮,以及所處時代的價值觀。這些傳世之作可以說是大時代與傑出創作才思所碰撞出來的智慧火花。

  這本書歷經多時籌劃、構思與執筆寫作,造就一本文圖並美的文學導讀讀本,適合高中以上學子補充閱讀,並且進行師生互動。選文的考量貼合教育部所頒布的議題,包括海洋教育、法治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科技教育、人權教育和性別教育。議題與文學讀本之間的連結,還有待讀者閱讀過後細細品味。

  這八項議題的內涵都與人生息息相關,透過文本引出議題的深層意涵,以此提升讀者面對問題時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同時也有助於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深化。《貝奧武夫》談英國先祖英勇駕馭汪洋黑海的凶險和英雄的才德;《烏托邦》講文藝復興時期人本思想初萌之時關乎法治的思辨;《浮士德》在呈現「自作孽」的悲劇後果,提振基督徒的品德與信仰之時,卻也悄然肯定了當代初萌對人本自主的渴望;《哈姆雷特》描述性格與責任義務之間的衝突,由此而生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傲慢與偏見》揉合自傳與虛構,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以樂觀浪漫的手法,賦予二位女主角圓滿的結局;《科學怪人》談科技之濫用,是經典的哥德式科幻小說;《孤雛淚》充斥著狄更斯的人道情懷與撻伐人性黑暗面的勇氣,以小說手法呈現真實的社會困境,伸張被欺壓者的人權;《簡愛》讚揚一位獨立的弱勢女性如何自立自強,終能成就自我並且嫁給所愛的男子,達到真正的性別平等。

  文學關懷人生,書寫人生的種種情境。不論喜怒哀樂或成功失敗,文學家總是透過想像力的渲染,使得筆下的人生成為真實人生的映照,聚焦失敗的憂戚和成功的榮光。

  讀經典文學的最大收穫是欣賞大作家的文采與巧妙布局,更重要的是他們悲天憫人的胸懷。莎士比亞被歌頌為「具備一個最為寬闊的靈魂」(a most comprehensive soul),舉世的讀者雖處不同的時代,都能在閱讀他的故事和人物之際發現自我,得到共鳴。經典文學的魔力穿越時空,對接人性的奧微之處。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夠引起讀者探索複雜的人性,超越自己心智與經驗的小領域,進入一個年輕心靈尚未涉足的大宇宙,從而擴大自我的視野,勵志思齊,同時善用書中英語教學的設計,得到雙重的收穫。

宋美璍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