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通志稿(全25册)

台湾省通志稿(全25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印台湾省通志稿出版说明》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历朝中央均设史官,而地方亦常开局修志。台湾自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郑克塽败于施琅,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于福建省台湾府;总计清朝统治台湾凡二百一十三年(一六八三-一八九五),台湾有关府、厅、县志书之修纂凡五次:康熙年眼高拱干、周元文,干隆年间刘良璧、范咸、余文仪先后修成。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台湾改建行省,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台北知府陈文騄、淡水知县叶意深禀请纂修《台湾通志》,巡抚邵友濂从之。设局台北,以布政使唐景崧、巡道顾肇熙为监修,通饬各属设局採访,以士绅任之。二十一年三月,通志原稿约已完成三分之一,猝遭割台之役,戎马倥偬,稿多失散,今存仅断简残编而已。终有清之年,台湾刊刻「府志」凡七种,厅志三种,县志十种,而未有「省志」付梓。在中国各省中,台湾府、厅县志书之完备,几为全国之冠;民国四十五年(一九五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按《台湾通志》原稿四十册,缩印为平装四册,列入台湾丛书第五种,书名曰《清光绪台湾通志》。民国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该书加以标点及勘误,重新排版,印成平装四册,列入台湾文献丛刊第一三○种,书名为《台湾通志》。

  日本据台时期,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剑花室主人连雅堂,採国史体例,网罗清代台湾旧有方志,撰成《台湾通史》,始于隋大业元年(六○五),止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此书为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凡八十八篇,表图附焉。清代官修方志,仅侷限于有清一朝,至于荷兰、西班牙及明郑时期之史实,则阙而不录,更遑论外患之相逼及民变之迭起。连氏完成台湾三百年来第一部通史巨着,确实弥补了安志之遗憾;但其书仅三册,其所运用史料仍嫌不足(杨云萍语)。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日本战败,台湾重回中国统治;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六月,台湾省政府成立「台湾省通志馆」,以林献堂为馆长,委请历史学家杨云萍教授拟订「台湾省通志假定纲目」刊于《台湾省通志馆刊》创刊号;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台湾省通志馆」改组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稿》,该稿由学者方家六十二名执笔,自民国三十九年至五十四年间先后付梓,实际共十志五十九篇,平装五十九册。全书自史前时期始,大约断限于民国卅九年。就内容而论,乃是一部「台湾全史」的百科辞书,其体裁虽未脱离近代官修方志之范围,但许多资料已分运用新史学方法撰成,并兼具现代学术分科之标准。民国五十年(一九六一)二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奉命将已出版四十余册《台湾省通志稿》呈送内政部审查,同年九月,内政部以《台湾省通志稿》大多记述日据时期之事蹟,对明清两代史迹略而不详,对光复后之政蹟,亦未见详述;遗漏太多,有失修志记载史实的意义;内政部竟以「民国五十年为民国成立五十週年,各方面有检讨过去,策励将来之举……等等」为由,要求《台湾省通志稿》应改以民国五十年为断限;此后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遂增修《台湾省通志稿》,并制定每廿年增修《台湾省通志》,先后于民国五十七年起陆续出版《台湾省通志》及民国八十年间出版《重修台湾省通志》。

  在台湾官方志书中,从未见比《台湾省通志稿》更详实而完整之文献,会书可谓「集台湾方志之大成」,乃本土研究中不可或缺之重要参考书。但该书绝版已三十几年,坊间一书难求。民国六十九年,台北众文图书公司在古亭书屋高贤治先生推动下,获当时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林衡道先生同意再版《台湾省通志》;唯林故主委生前每为《台湾省通志稿》未能再版而抱憾(见《林衡道先生访谈录》页二三二)。

  去年二月,古亭书屋高治先生慨然赠以所藏《台湾省通志稿》四十五册(与原书仅差十四册),并鼓励我出版此书;翻阅数月,深觉生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身为出版人,更不可让《台湾省通志稿》就此湮没。五月间,经中央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杜正胜师引介,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谢嘉梁主委同意,正式授权台社重印出版,前赐序文,使本书更加充实。又《台湾省通志稿》系台湾县文献委员会主编纂修,因当时未经内政部审查通过即先行出版,故仅能命之为「台湾省通志稿」,而不能正名为「台湾省通志」。为保持此书之完整,本社除将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所提供的全套样书以二十五开本重印,并精装为二十五册外;并将《台湾省通志稿内政部审查意见书(一)》以附编方式附在第二十五册之后,以待方家之讨论。最后,希望《台湾省通志稿》之重印出版,能方便吾人研究台湾历史,并增我辈及后人对台湾先贤开发台湾之了解与忻慕。

捷幼出版社   李明赐 谨志

西元一九九九年六月十日于台北

参考资料:盛清沂《台湾省通志纂修始末》、高志彬《台湾文献书目解题.民国台湾省通志稿》、卓遵宏.林秋敏《林衡道先生访谈录》、陈三井.许雪姬《林衡道访问记录》。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 重印台湾省通志稿序
  • 第一册
    卷首上:凡例.纲目.图表.疆域
    卷首中:史略
  • 第二册
    卷首下:大事记(一)、(二)、(三)
  • 第三册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一)、(二).气候篇
  • 第四册
    卷一土地志:生物篇(一)
  • 第五册
    卷一土地志:生物篇(二)
  • 第六册
    卷一土地志:生物笃(三)
  • 第七册
    卷一土地志:胜蹟篇
  • 第八册
    卷二人民志:氏族篇.语言篇
  • 第九册
    卷二人民志:礼俗篇.宗教篇.人口篇
  • 第十册
    卷三政事志:制度篇.建置篇.行政篇
  • 第一十册
    卷三政事志:司法篇(一)、(二)
  • 第十二册
    卷三政事志:财政篇.社会篇
  • 第十三册
    卷三政事志:卫生篇(一)、(二)
  • 第十四册
    卷三政事志:保安篇.防戍篇.外事篇
  • 第十五册
    卷四经济志:综说篇.水利篇
  • 第十六册
    卷四经济志:农业篇.林业篇
  • 第十七册
    卷四经济志:水产篇.矿业篇
  • 第十八册
    卷四经济志:工业篇.交通篇
  • 第十九册
    卷四经济志:商业篇.金融篇.物价篇
  • 第二十册
    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教育行政篇.教育设施篇
  • 第二十一册
    卷五教育志:文化事业篇
  • 第二十二册
    卷六学艺志:哲学篇.文学篇(一)、(二)、(三).艺术篇
  • 第二十三册
    卷七人物志(一)、(二)、(三):明延平郡王三世.历代人物.特行.表
  • 第二十四册
    卷八同胄志:综说.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族(一)阿里山曹族.曹族(二)沙鲁阿族.曹族(三)卡那布族.排湾族.鲁凯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平埔族
  • 第二十五册
    卷九革命志:驱荷篇.拒清篇.抗日篇
    卷十光复志:收复台湾之先声与准备工作.台湾受降
    附编:台湾省通志稿内政部审查意见书(一)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