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世界第一部課程紀實
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
有彆於直接傳授知識,「甘蔗有多高?」一書,收錄瞭孩子在幼兒園主動且循序漸進的探索曆程,從「甘蔗有多高?」的提問開始,展開深入的建構課程,從探索中,孩子不止習得瞭測量概念,更展現瞭對於學習的熱情與能量。本書為華文世界第一部完整收錄師生進行主題、共同探索的課程紀實。在課程中,我們看到孩子經曆瞭許多寶貴的學習過程。這樣的課程是偶然發生的嗎?其實它需要許多條件的配閤,其中很重要的是:老師角色的扮演。老師是引導孩子學習的人,挑戰孩子思考、支持孩子的貼身朋友。透過這個師生共同努力齣來的課程,讓我們看到,原來孩子的學習可以如此的精采,原來課程也可以如此的豐富而深入。
2013年2月再版推齣,特彆收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係潘世尊博士針對【甘蔗有多高?】進行的課程研究,除瞭彰顯建構主義取嚮課程與教學實踐的精神,也幫助老師掌握課程引導的原則,最重要的,是幫助老師看見孩子,進而懂得迴應孩子。
作者簡介
颱中市愛彌兒教育機構
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傢盧梭寫瞭「愛彌兒」一書,主張讓孩子自然的成長。1981年,高琇嬅老師在颱灣省颱中市創辦瞭「愛彌兒」,沿用瞭盧梭這本書名,並非是盧梭的信徒,隻是緬懷這個曆史上的印痕。在颱中市「愛彌兒」的校園裏,主張讓孩子在開放的環境下,主動的探索、建構、成長與學習。
三十年後,一直堅持這個教育理念的「愛彌兒」在颱中市有四所分校:旅順、永春、逢甲、德化。許許多多的「幼教人」和「孩子」在這裏互動、成長。「甘蔗有多高?」就是在愛彌兒逢甲分校「發生」的一個課程,透過此書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一個颱灣本土的幼教機構----「愛彌兒」如何成就孩子的學習。
林意紅
清華大學數學係畢業,美國紐約Bank Street College學前暨初等教育碩士。曾任颱中市愛彌兒幼稚園園長,現為信誼基金會附設實驗幼兒園園長。
推薦序∕樹立颱灣走嚮高品質幼兒教育的裏程碑/林佩蓉
推薦序∕張斯寜
作者序∕林意紅
寫在前麵的話
緣起
那根長長的是什麼?
甘蔗該用什麼量?----非標準測量工具的探索
甘蔗長高瞭嗎?
要量到哪裏?
還有什麼可以用來量?
紙要大一點,纔夠長
老師如何引導孩子發現測量的需求
用連環扣量----非標準測量單位的發現
連環扣也可以量
這是幾個連環扣?
連環扣夠不夠長?
我想要量愛彌兒
愛彌兒有多高?
老師如何支持孩子測量的發展
用尺量----標準測量單位的學習
353個連環扣是多高?
用尺量,大傢纔知道
尺不夠長,怎麼辦?
捲尺要看哪一邊纔對?
運用舊經驗,試探新階段
做柵欄---測量方法的應用
甘蔗被拔瞭,怎麼辦?
做柵欄,需要買幾根木頭呢?
一根長,一根短,怎麼辦?
一半在哪裏?
怎麼樣可以找齣一半?
用連環扣量!
怎麼圍,纔圍得住?
怎樣纔能一樣寬?
都是15公分,怎麼還是不一樣寬呢?
記號要畫在哪裏呢?
用測量方法解決等距的問題
尾聲
收成時,要告訴我們
後記
孩子的學習與老師的角色
迴首來時路----帶班老師的感想
主題網絡圖
課程活動網
孩子在測量概念上的學習
課程研究
建構主義取嚮課程與教學----以「甘蔗有多高?」為例∕潘世尊
《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二版一刷)》這本書,我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瞭幼兒學習測量的方式。作為一位常常需要為孩子挑選課外讀物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激發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書籍。市麵上很多所謂的“科普繪本”,要麼內容過於成人化,要麼過於簡化,很難找到那種既能讓孩子理解,又能讓他們覺得有趣的書。 這本書的主題——“甘蔗有多高?”,本身就充滿瞭兒童的視角和對未知的好奇。小主人公們麵對一株越長越高的甘蔗,就如同麵對一個巨大的謎題。他們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也沒有係統的測量知識,但他們運用瞭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去嘗試。這種“從無到有”的探索過程,正是孩子們學習初期最寶貴的經驗。 我特彆欣賞書中處理“比較”和“估測”的技巧。孩子們會用自己的身體部位去和甘蔗比長短、比高低,這種非標準的測量方式,恰恰是幼兒學習的起點。他們通過不斷的比較,逐漸建立起對長度和高度的初步概念。書裏還穿插瞭一些有趣的“估測”情節,比如“大概有多高呢?”、“比我高還是矮?”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孩子主動去思考和判斷。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急於給齣“正確答案”或者“標準單位”。而是通過一係列的嘗試和對比,讓孩子們自己去體會不同測量方式的差異,以及為什麼需要更精確的測量。這種“慢”的學習節奏,反而更能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它培養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一種科學探究的精神。 插畫的風格非常細緻,能夠捕捉到孩子們探索過程中的各種小錶情和動作,非常生動。文字的語言也簡潔易懂,充滿瞭童趣,非常適閤親子共讀。讀完這本書,我會鼓勵孩子拿起傢裏的各種物品,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測量,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是任何理論知識都無法替代的。
评分這本《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二版一刷)》真的是太棒瞭!我是一個有兩個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媽媽,一直想找一本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書來幫助孩子們理解抽象的測量概念。市麵上很多關於數學的繪本,要麼太枯燥,要麼內容太淺顯,很難真正引起孩子的興趣。直到我發現瞭這本《甘蔗有多高?》,簡直是挖到寶瞭!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可愛的小朋友,他們圍繞著一株越長越高的甘蔗,展開瞭一係列的觀察和測量活動。書中的例子非常貼近生活,比如用步子量甘蔗有多長,用手掌比劃甘蔗有多粗,甚至是用小石頭來數甘蔗長齣瞭多少節。這些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親身實踐的活動,所以他們讀起來非常有代入感,也能很自然地模仿書中的角色,開始動手測量。 我特彆喜歡的是,這本書並沒有直接告訴孩子“一米等於多少厘米”或者“長度單位是什麼”,而是通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測量工具的局限性,理解“單位”的重要性。例如,當他們發現用自己的步子量甘蔗,每個人步子大小不一樣,結果就會有差異時,就會開始思考“有沒有更標準的方法?”。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方式,比硬塞知識點要有效得多,也更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書中的插畫風格也很討喜,色彩鮮艷,人物 Q 萌,很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每一頁的文字量適中,不會讓小讀者感到壓力。我常常會和孩子一起朗讀,然後鼓勵他們拿起身邊的物品,嘗試著去測量。有時候,他們會用積木搭起來量桌子有多長,有時候會用橡皮筋量書本有多寬。這種實踐讓抽象的測量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們在玩樂中就學會瞭好多東西,成就感滿滿! 總而言之,《甘蔗有多高?》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本很好的啓濛讀物。它用一種非常柔軟、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們打下瞭堅實的測量概念基礎,為他們日後學習更復雜的數學知識鋪平瞭道路。強烈推薦給所有傢有幼兒的爸爸媽媽們!
评分《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二版一刷)》這本書,我覺得是為孩子打開瞭一扇理解世界的有趣窗口。我一直很注重為孩子選擇那些能夠啓發他們思考,並且能將知識融入生活的書籍。市麵上的測量類繪本不少,但很多都顯得過於說教,或者內容與孩子的生活脫節,很難真正引起他們的興趣。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用一個非常簡單的場景——一株長高的甘蔗,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捲入到“測量”這件事中。故事的主角們,就像是孩子們的縮影,他們充滿好奇,用盡各種方式去探究。從用眼睛觀察,到用手比劃,再到嘗試用身體的某個部位去丈量,每一種方法都顯得那麼真實,那麼充滿探索的趣味。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非標準單位”的呈現。孩子們用自己的步子、用手掌、用手指去測量,這些都是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孩子容易理解和模仿。在一次次的測量中,他們會發現,用不同的“單位”去量,結果是不一樣的。這種過程,恰恰是他們開始理解“單位”重要性的契機。書裏並沒有直接給孩子灌輸“標準單位”的概念,而是讓他們在比較和實踐中,自己去體會。 書中對於“比較”和“相對性”的描繪也十分到位。孩子們會通過對比,發現甘蔗比他們高,或者甘蔗的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長。這種對事物之間關係的認知,是建立測量概念的基礎。它讓孩子明白,測量不是孤立的,而是為瞭更好地描述物體之間的關係。 插畫的風格非常鮮活,色彩明亮,人物錶情生動,很容易抓住孩子的眼球。文字的語言也充滿童趣,朗朗上口,非常適閤親子共讀。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孩子不僅對“測量”有瞭初步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懂得如何去觀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學習體驗。
评分讀完《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二版一刷)》,我感覺自己迴到瞭童年,那時候的我們,學習數學好像沒有這麼有趣。我是一個在教育領域工作多年的老師,一直關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特彆是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活潑。這本書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 它最讓我贊賞的一點是,完全顛覆瞭傳統意義上的數學教學模式。它沒有提供一堆公式或者枯燥的定義,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和理解測量。故事中孩子們為瞭弄清楚甘蔗到底有多高,嘗試瞭各種各樣的方法,從最初的目測,到用手指頭比劃,再到用綫段或者繩子來丈量。這些方法雖然不那麼精確,但都指嚮瞭“測量”這個核心概念。 書裏非常巧妙地融入瞭“比較”和“排序”的概念。孩子們會發現,有些甘蔗節比另一些要長,有些甘蔗比其他東西要高。他們會用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手掌、腳)作為“非標準單位”來進行測量,這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曆。它讓孩子們體會到,原來測量是可以量化的,並且可以用來描述物體的大小和長度。 我尤其喜歡書中處理“誤差”和“單位”的片段。當孩子們發現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齣來的結果不一樣時,他們會産生疑問,進而引發對“標準單位”的思考。雖然書中沒有直接給齣“米”、“厘米”這樣的專業術語,但它已經為孩子們埋下瞭理解這些概念的種子。這種“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尋求解決方案”的學習路徑,對於幼兒的認知發展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插畫方麵,我覺得非常貼閤幼兒的閱讀習慣。色彩明快,綫條柔和,人物形象也都非常可愛。這種視覺上的吸引力,能夠有效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更願意沉浸在故事中。整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繪本,它不僅僅是在教授測量知識,更是在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评分我是一個對繪本情有獨鍾的人,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啓發孩子思考的書籍。《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二版一刷)》這本書,完全符閤我的期待,甚至超齣瞭我的想象。它以一種極其自然的方式,將“測量”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融入到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之中。 故事圍繞著一株不斷生長的甘蔗展開,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用盡各種辦法想要弄清楚甘蔗到底有多高。他們的測量方式,充滿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用腳丈量,到用手指比劃,再到用小樹枝或者繩子去測量,每一種方法都代錶著孩子們對測量最初的理解和嘗試。這本書沒有直接給齣“米”或者“尺”這樣的概念,而是讓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實踐中,體會到“測量”這件事本身。 書中對於“單位”的引入,處理得非常巧妙。當孩子們發現用自己的腳去量,結果每個人都不一樣時,他們會開始思考“為什麼會這樣?”。這種對差異的觀察和思考,正是理解“標準單位”的開始。書裏沒有給齣復雜的解釋,而是通過場景的設置,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原來需要一個大傢都認可的、統一的標準。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比較”和“排序”的呈現。孩子們會拿著不同長度的甘蔗節,將它們排成一排,直觀地感受到長度的差異。他們會把甘蔗和自己比高矮,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作為參照物。這些活動,雖然簡單,卻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起對長度、高度、大小等基本概念的認知。 這本書的插畫風格非常討喜,色彩柔和,畫麵乾淨,人物形象充滿活力。文字的敘述也流暢自然,充滿瞭繪本特有的韻味。它不僅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引發他們的共鳴。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孩子們不僅學到瞭關於測量的知識,更培養瞭他們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比單純記住幾個測量單位要重要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