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浪潮袭来,小孩、青少年、成人、老人无一倖免。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每年约有二千位4~5岁的儿童自杀,1500万人受重郁症折磨,200万罹患躁郁症,3~4%的人口有轻度忧郁症。目前台湾书市有近20本针对忧郁症患者而写的书,可见此症的流行度。但是如果你的痛苦源自所爱的人——伴侣、父母、孩子、朋友——得了忧郁症,该怎么办?
因此,本书作者将写作对象转向忧郁症患者週遭的人。一方面,忧郁症影响人际关系的层面极为深广,透过本书他们想帮助这些忧心惶惑的人学习最佳处遇策略; 另一方面,现今对于忧郁症的药理治疗状况颇佳,但是最大的困难在于此疾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也是忧郁症患者四週亲友可以出力最多之处,如此方可真正落实忧郁症的预防、辨识和治疗。
作者借由生动的生活故事和step-by-step建议,教导你该如何表达情绪、满足自己的需求、如何鼓励忧郁者寻求治疗、提供最适切的帮助等,最终的目的是强化你们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所爱的人从忧郁迈向康复。
作者简介
萝拉‧艾普斯坦‧罗森(Laura Epstein Rosen)现任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精神医学系(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 Surgeons)的心理学副教授。过去他曾于维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全美精神疾病联盟(the National Alliance for the Mentally Ill,Arlington Virginia),担任国家研究中心主持人,并在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手册第四版(DSM-IV)进行最新的修订时,担任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患部门的共同主席之一。对于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患者缺乏病识感的问题,他是世界知名的专家。
沙维亚‧法兰西斯可‧阿玛多(Xavier Francisco Amador)曾经以专家的身分上过无数的电视目,谈话主题除了个人专精的领域,也包含其他较为普遍的心理疾病,并曾接受过《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读者文摘》、《纽约客》,及其他出版品的专访。他是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等政府部门的顾问,接受关于精神卫生研究议题的谘询,并在许多众所瞩目的犯罪案件中,担任精神卫生专家证人,其中包括大学炸弹客卡克辛斯基(Unabomber Theodore Kaczynski) 一案,以及目前在911事件中,第二十名劫机者穆沙维 (the Twentieth Hijacker Zacarias Moussoui)的审判。
他至今发表过逾八十篇经同侪评鑑的学术性论文,及包含四本书在内的其他着作,之中包括:《When Someone You Love is Depressed》、《Being Single in a Couple’s World》、《Insight and Psychosis》、《I am Not Sick I Don’t Need Help!》。他在病识感问题上的书籍及其他着作有许多已翻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供患者、医疗人员、病患家属及专家学者阅读
译者简介
魏嘉莹,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现就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所,并于纽约州精神医学研究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同时也在中华民国康复之友联盟以及全美精神疾病联盟(NAMI)担任志工,协助双方国际合作事宜及担任翻译。特别关心精神疾病教育的推动,希望借由知识的普及,能促进患者就医,协助家属以正确的方法帮助患者,并打破社会大众对脑部精神疾患旧有的迷思及成见。
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击中了我的心啊,当所爱的人有忧郁症,这几个字就足够让我鼻子酸酸的。我自己的情况和书名描述的太像了,身边有一个我非常非常爱的人,他却被忧郁症缠绕,那种感觉真的是,怎么说呢,心疼得好像自己也生病了一样。看着他每天挣扎,我却不知道该怎么伸手去拉他一把,那种无力感真的好煎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话,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多,才会让他更加痛苦。然后又反过来,明明知道不应该,但那种负罪感还是会悄悄爬上来。我真的好想知道,在他最黑暗的时候,我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不把他越推越远,而是能成为他最坚实的依靠?这本书名让我觉得,或许我能在这里找到一些答案,一些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关于如何陪伴、关于如何支持的指引。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实用的方法,也希望它能让我明白,在照顾他的同时,我该如何才能不迷失自己,不被他的情绪所吞噬。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提醒我,在面对亲人罹患忧郁症的挑战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最重要的那个环节——我们自己。我身边就有一个至亲,他一直以来都饱受忧郁症的折磨,他的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帮助他,想让他开心,想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但收效甚微。反而,我感觉自己被他的情绪牢牢地牵扯着,我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有时候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无力感。我常常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不是我应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这种心理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所以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觉得“救星来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在不牺牲自己健康和幸福的前提下,给予他最有效的支持和陪伴。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学会如何在爱与被爱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照顾好所爱之人的同时,也能找回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
评分这阵子真的活得有点喘不过气,身边的人得了忧郁症,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之前觉得忧郁症离自己很远,就是一种情绪低落,但真正面对的时候,才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沉重得多。我看着他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容易烦躁,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那种痛苦真的让我不知所措。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想让他开心起来,但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他更加封闭自己。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不是我根本不了解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迷茫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一盏灯。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照顾”他,更强调了“照顾好自己”,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真的需要学习如何在不让自己精疲力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给予他支持和理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实际的策略,一些让我能够更有效地沟通、更能理解他的方法,同时也能让我找回自己的力量,不再因为他的情绪而失控。
评分每次看到“忧郁症”这三个字,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我生命中那个重要的人。他虽然在我身边,但感觉上,他却活在一个我无法触及的角落。看着他时而低落,时而烦躁,甚至有时候会说出一些让我心碎的话,我的心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透不过气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安慰和鼓励,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他更加封闭。我开始感到疲惫,感到无助,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帮到他。我最害怕的是,我自己的情绪也开始受到影响,我开始变得焦虑,变得失眠,我的生活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股暖流,提醒我,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且,我同样需要被照顾。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我知道如何在不让自己沉沦的情况下,成为他最坚实的依靠。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与他沟通,如何理解他的痛苦,同时也能帮助我找回自己的力量,不再被他的情绪所左右,重拾生活的希望。
评分我一直觉得,当一个人真的深陷忧郁,身边的人往往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可能比患者本身还要痛苦。我就是这样的感受,我亲眼看着我爱的人一天天被忧郁吞噬,他曾经的光芒一点点黯淡,那种感觉比自己失落还要难受。我努力想拉他一把,但有时候越是努力,越觉得无能为力。他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在我的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开始否定自己的付出,甚至有时候会忍不住埋怨,为什么他不能振作起来?但理智又告诉我,这不是他的错。这种内耗让我身心俱疲,我甚至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这本书的书名,正好戳中了我的痛点,它提醒我,在“照顾”他的同时,我不能忽略了“照顾好自己”。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才能不让自己的世界也跟着变得灰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可操作的建议,帮助我度过这个难关,也帮助我更好地陪伴他走出阴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