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二版)》,有作者經營學校的一些理念與做法,有對教育現狀提齣個人拙見予以針砭,也有興緻來時試寫的詩句,而以「聲聲句句都是愛,點點滴滴無限情」貫穿其間,將這些為教育、為學生、為生命的真愛組閤而成的套餐,端上桌麵,有請關心教育、懷抱理想、並熱愛生命的讀者諸君細細品嘗。
「起嚮高樓撞曉鍾,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明‧王陽明〈睡起偶成〉)作者改取輕輕的「敲」,以《起嚮高樓敲曉鍾》為書名,因為他天真的相信,今天太多假性昏睡、裝聾作啞的人,隻要聽聞輕敲的晨鍾,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就會升起一陣陣的悸動。作者忝為杏壇小園丁,長久以來,在這塊園地上,與師生為伍,培德育纔,竭心盡智,總是全力以赴。看到一棵棵的樹苗,長成高聳入雲的參天巨木,那真是生命的喜悅,也是作者一嚮的堅持與憧憬。幼小的心靈,需要大人嗬護,循循善誘,持之以恆,教育的愛纔能在這個世界暢遂滋榮,並不斷擴展。
吳校長在自序中寫到: 「教育是精神的國防,是衡量國傢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所以『教育改革』是今天世界共通的語言。為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國民,為瞭造就一代勝過一代的人纔,每個國傢地區無不以更關注教育,更支持教育,更改革教育,作為增強其競爭力最基礎的建設。從『教育改革』看『教育鬆綁』,筆者的見解是宜鬆卻仍被綁者,就要鬆其綁,使之更富彈性,更具多元,更能發揮創意;反之,宜綁卻已見其鬆者,就要綁其鬆,以保教育品質免於滑落,以維教育倫常於不墜。鬆其不宜綁者,固然是改革;綁其不宜鬆者,一樣也是改革。改革的真諦應該是改革之後比改革之前更符閤大傢的期待。……是以,鬆教育之綁是教改,但絕不等於教改成功。此從廣設高中大學、中小學教科書全麵開放、技專院校幾至無限上綱升格等等教改措施所衍生的一些負麵效應,乃至今日校園師生在為人、處事及治學態度上欠缺嚴謹,道德責任之不敵私慾功利等,都可看齣問題的端倪。」
本書承濛教育部黃前部長榮村、前教育廳陳廳長倬民、颱北市政府教育局吳局長清基等人為之序,並為佳許及勉勵,令作者點滴在心,銘感五中。
吳清基先生於序中言及:「《起嚮高樓敲曉鍾》一書作者吳正牧校長以喜悅的心、無私的愛、豐沛的熱誠、堅定的理想、始終如一且永不放棄的教育情懷,以杏壇園丁自居,信守教育承諾的生命軌跡。對學生細心嗬護、循循善誘、助其成長、導其求真行善惟美;對老師關懷尊重、閤理規範、鼓勵進修、促其專業發展與自主;辦學採人性化企業經營,提升教學與行政績效、追求教育品質與教學創新、兼顧培德與育纔、兼重科技與藝文,全心全意的為營造優質的學校環境、型塑人性關懷的教育文化、締造精緻創新的教育活動、塑造卓越的學校教育團隊,以確保學生受教權益、提升學生學習成就而奉獻付齣。」
黃榮村先生的序則提到:「這本《起嚮高樓敲曉鍾》,在我看來這是一位真誠的杏壇園丁,充分錶達瞭他對教育的愛與情,並且在敲完曉鍾之後心中有夢,正在起造一座更大更寬廣的教育高樓。吳校長也是一位敢言直言的人,他對教改與教育的本質見識不凡,像倡議『德育第一,五育並進』、『教改應以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育品質為首要之務』等項,都是今日甚為珍貴的教育情懷。」
陳倬民先生嘉許此書:「在讀完這冊《起嚮高樓敲曉鍾》之後,我內心有著無比的興奮,我個人過去在從事教育及教育行政工作時,將教育定位為:『增加受教者的心靈彈性』,正是心靈地圖中『愛』的定義:『滋養個人和他人心靈成長,進而擴充自我的意願。』吳校長以愛及情來貫穿全書,實具有教育傢的風範。」
此書是校長、教師、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和傢長值得仔細品味的一冊好書。 期望這本書的發行,帶動各級校長能領航教育新象、教師能創意耕耘教學、傢長能閤夥教育發展、學生能歡欣永續學習;期盼所有關心與從事教育工作的夥伴們一起逐夢踏實,攜手共行。
作者簡介
吳正牧
颱灣桃園人,1947年生
學曆
大園鄉溪海國小、省立武陵中學、省立颱北師專、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曆
中小學教師、空大兼任講師、花蓮、苗栗、桃園縣政府教育局督學、桃園縣政府教育局社教課長、桃園縣立文化中心(今文化
局)首任主任、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教育科科長、颱灣省教育廳颱灣書店總經理、國立中壢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長。
考試及格
普通考試普通行政人員、乙等特種考事人事行政人員、分類職位第七職等特考教育行政。
現職
國立武陵高級中學校長
著作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1994年5月)
《與書共舞》(1995年7月)
《人文實驗》(1995年7月)
《小節》(1995年8月)
《師說心語》(1999年5月)
輯一 聲聲句句都是愛
一、 新世紀的公民教育19
二、 邁嚮學習型的社會24
三、 導生在那裏,導師在那裏30
四、 品德決定勝負35
五、 對教育變革的期待43
六、 編印學科重點熟讀專輯的想法與做法53
七、 前進大學贏的策略57
八、 進步、活力、卓越67
九、 再站起來|從「量」到「質」的思考79
十、 榮耀武陵,捨我其誰90?@
十一、營造高中生主動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空間105?@
十二、教科書「統」「審」平議及「一綱多本」的迷思132?@
十三、醫病倫理VS生命教育157
輯二 點點滴滴無限情
一、 耕心亭記175
二、 植福園寫生179
三、 最美的,還是184
四、 人人都可禦風而上191
五、 生命之歌194
六、 專注+勤奮+毅力=讀書成功200
七、 校長請你喝咖啡206
八、 小事,就是大事212
九、 旅行是最好的老師215
十、 麵具,要不要掀開?224
十一、和睏境做朋友229
十二、一所職校的藝術天地233
十三、佳聯妙對滿校園240?@
輯三 附錄
一、躍動257
二、起飛258
三、感激有您260
四、金牌老師262
五、人間五月天264
六、生命是一首詩266
七、祝勉新人270
八、常懷青綠情272
九、記吳校長在壢商的日子280
(評價一) 拿到《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還沒讀幾頁,就被作者那份深沉的教育熱情深深打動瞭。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來自杏壇的老友的傾訴,娓娓道來,卻字字珠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書中描繪的那些教育瞬間,那些在講颱上揮灑汗水、在課後耐心輔導、在學生迷茫時給予指引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發生。他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瞭一個又一個關於成長、關於責任、關於愛的故事。讀到那些關於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章節,我茅塞頓開,很多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似乎都有瞭新的解答。尤其是在處理學生差異化的問題上,作者的理念和方法,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包容性和無限可能。他強調要看到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而不是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這一點做得尤為齣色。這本書也讓我反思瞭自己作為一名普通讀者,在教育下一代時,是否也應該具備這樣的情懷和耐心。書中不乏一些教育理論的探討,但作者將其融入到生動的案例中,讓人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也能收獲深刻的啓示。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教育佳作,無論您是否身處教育行業,都能從中汲取到養分。
评分(評價二) 《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它像一股清流,洗滌瞭我心中對教育的刻闆印象。以往總覺得教育是一件嚴肅、枯燥的事情,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教育也可以如此充滿溫度和人文關懷。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他與學生之間的動人故事,那些故事裏有歡笑,有淚水,有睏惑,也有成長。他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老師,更像是一個人生導師,陪伴著學生們走過青澀的年華,引導他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教育理念的獨到見解,他提齣瞭許多新穎的觀點,打破瞭一些傳統教育的束縛,讓我看到瞭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例如,他關於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論述,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他鼓勵學生不要盲從,要敢於質疑,要獨立思考,這一點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尤為重要。此外,書中也談到瞭教師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這讓我認識到,一個優秀的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纔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遷,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這本書的文字功底也相當不錯,語言流暢,情感真摯,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评分(評價十) 《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它所蘊含的教育智慧,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作者以其深厚的教育功底,為我們展現瞭一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擔當和情懷。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於“教育即生命”的理解。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生命的體驗,是成長的過程。他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全麵發展,要培養他們的身心健康,要讓他們成為快樂的人。書中關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方法。例如,他如何通過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他如何通過鼓勵學生進行閤作學習,來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藉鑒意義。這本書,讓我更加堅信,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充滿愛心和智慧的教育工作者,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评分(評價八) 讀完《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我深切地感受到瞭作者對教育事業的那份執著與熱愛。他不僅僅是在教學,更是在育人。書中那些關於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論述,讓我深思。作者強調,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品德。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瞭一個良好的榜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教育是一門藝術”的觀點。作者將教育比作一門藝術,需要老師用心去雕琢,去打磨。他強調要關注學生的每一個細節,要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培養。書中也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處理教育中的睏境和挑戰的經驗,這些經驗都非常寶貴。他教我們如何保持冷靜,如何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問題,如何從錯誤中學習。這本書,就像一本教育的百科全書,讓我學到瞭很多,也讓我對教育有瞭更深的理解。
评分(評價四) 《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讀完之後,腦海中久久不能平靜。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者將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濃縮成文字,字裏行間充滿瞭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教育場景所吸引,那些充滿挑戰的課堂,那些天真爛漫的學生,那些誨人不倦的老師,構成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作者在書中對教育的理解,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和人格的塑造。他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引導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一點,我認為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書中也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處理師生關係的建議,這些建議都非常實用,而且充滿瞭智慧。他教我們如何與學生建立信任,如何理解他們的想法,如何與他們有效溝通。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傢在對話,受益匪淺。
评分(評價九) 《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它所散發齣的教育情懷,如同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的心田。作者用他真誠的文字,講述瞭一個教育者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教育場景所深深吸引,那些充滿愛與智慧的課堂,那些充滿活力與好奇的學生,構成瞭一幅幅美好的畫麵。作者在書中對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給予瞭高度的重視。他認為,創新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驅動力,而教育是培養創新人纔的關鍵。他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何引導他們進行創造性思考的方法。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啓發性。書中也談到瞭教師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他強調要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纔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這本書,讓我對教育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评分(評價七) 《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它所傳遞的教育理念,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以其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教育畫捲。他對於學生心理的洞察,對於教育方法的探索,都達到瞭相當的高度。我特彆贊賞作者在書中提齣的“教育即服務”的理念,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與當下一些片麵追求升學率的教育觀念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書中關於如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如何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都提供瞭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例如,他如何通過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來激發學生的潛能;他如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來培養他們的自我糾錯能力。這些方法都非常值得我們在教育實踐中藉鑒。這本書也讓我對教育的未來充滿瞭希望,我相信,在這樣一位充滿智慧和熱情的園丁的耕耘下,教育的花朵一定會更加絢爛。
评分(評價五) 捧著《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希望和溫暖的校園。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個教育工作者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他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對學生的熱愛,都傾注在這本書裏。我喜歡書中關於“教育是一場心靈的旅行”的說法,它讓我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是靈魂的對話。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興趣,如何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習慣的經驗。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他強調要讓學習變得有趣,要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這一點,我想是所有傢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的。書中也提到瞭許多關於教育創新的思考,讓我看到瞭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嚮。讀完這本書,我更加堅信,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可以影響一個社會的未來。
评分(評價六) 《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是一本讓我感到非常振奮的書。作者用他充滿激情和智慧的文字,嚮我們展示瞭一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情懷。他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老師,更是一個心靈的引路人。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論述,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他鼓勵學生敢於挑戰權威,敢於打破常規,這在填鴨式教育盛行的當下,顯得尤為可貴。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教育的熱情,他似乎擁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熱情,總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新的驚喜。書中也分享瞭許多關於教師職業發展的心得體會,這對於我這樣的教育從業者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教我們如何保持對教育的熱愛,如何剋服職業倦怠,如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點燃教育夢想的書,讀完之後,會讓你對教育事業充滿信心和期待。
评分(評價三)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起嚮高樓敲曉鍾-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第二版)》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隻是一本普通的教育類書籍。但讀進去之後,我纔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和深刻。作者以一個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視角,記錄瞭他多年來在教育一綫的心得體會。他沒有粉飾太平,也沒有誇大其詞,而是用最真誠的筆觸,展現瞭教育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我尤其被書中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所打動。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探討如何理解和接納每一個學生,如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因材施教。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不應該是一刀切的模式,而應該是個性化的定製。書中提到的許多教育策略,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智慧。比如,他如何通過一個小小的鼓勵,就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他如何通過一次深入的談話,就能化解一個學生的成長煩惱。這些細節的處理,都體現瞭作者高超的教育藝術。這本書也引發瞭我對自身教育觀的審視,讓我開始思考,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我應該如何做得更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