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二版)》,有作者经营学校的一些理念与做法,有对教育现状提出个人拙见予以针砭,也有兴致来时试写的诗句,而以「声声句句都是爱,点点滴滴无限情」贯穿其间,将这些为教育、为学生、为生命的真爱组合而成的套餐,端上桌面,有请关心教育、怀抱理想、并热爱生命的读者诸君细细品尝。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明‧王阳明〈睡起偶成〉)作者改取轻轻的「敲」,以《起向高楼敲晓钟》为书名,因为他天真的相信,今天太多假性昏睡、装聋作哑的人,只要听闻轻敲的晨钟,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就会升起一阵阵的悸动。作者忝为杏坛小园丁,长久以来,在这块园地上,与师生为伍,培德育才,竭心尽智,总是全力以赴。看到一棵棵的树苗,长成高耸入云的参天巨木,那真是生命的喜悦,也是作者一向的坚持与憧憬。幼小的心灵,需要大人呵护,循循善诱,持之以恆,教育的爱才能在这个世界畅遂滋荣,并不断扩展。
吴校长在自序中写到: 「教育是精神的国防,是衡量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指标。所以『教育改革』是今天世界共通的语言。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民,为了造就一代胜过一代的人才,每个国家地区无不以更关注教育,更支持教育,更改革教育,作为增强其竞争力最基础的建设。从『教育改革』看『教育松绑』,笔者的见解是宜松却仍被绑者,就要松其绑,使之更富弹性,更具多元,更能发挥创意;反之,宜绑却已见其松者,就要绑其松,以保教育品质免于滑落,以维教育伦常于不坠。松其不宜绑者,固然是改革;绑其不宜松者,一样也是改革。改革的真谛应该是改革之后比改革之前更符合大家的期待。……是以,松教育之绑是教改,但绝不等于教改成功。此从广设高中大学、中小学教科书全面开放、技专院校几至无限上纲升格等等教改措施所衍生的一些负面效应,乃至今日校园师生在为人、处事及治学态度上欠缺严谨,道德责任之不敌私慾功利等,都可看出问题的端倪。」
本书承蒙教育部黄前部长荣村、前教育厅陈厅长倬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吴局长清基等人为之序,并为佳许及勉励,令作者点滴在心,铭感五中。
吴清基先生于序中言及:「《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书作者吴正牧校长以喜悦的心、无私的爱、丰沛的热诚、坚定的理想、始终如一且永不放弃的教育情怀,以杏坛园丁自居,信守教育承诺的生命轨迹。对学生细心呵护、循循善诱、助其成长、导其求真行善惟美;对老师关怀尊重、合理规范、鼓励进修、促其专业发展与自主;办学採人性化企业经营,提升教学与行政绩效、追求教育品质与教学创新、兼顾培德与育才、兼重科技与艺文,全心全意的为营造优质的学校环境、型塑人性关怀的教育文化、缔造精致创新的教育活动、塑造卓越的学校教育团队,以确保学生受教权益、提升学生学习成就而奉献付出。」
黄荣村先生的序则提到:「这本《起向高楼敲晓钟》,在我看来这是一位真诚的杏坛园丁,充分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爱与情,并且在敲完晓钟之后心中有梦,正在起造一座更大更宽广的教育高楼。吴校长也是一位敢言直言的人,他对教改与教育的本质见识不凡,像倡议『德育第一,五育并进』、『教改应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品质为首要之务』等项,都是今日甚为珍贵的教育情怀。」
陈倬民先生嘉许此书:「在读完这册《起向高楼敲晓钟》之后,我内心有着无比的兴奋,我个人过去在从事教育及教育行政工作时,将教育定位为:『增加受教者的心灵弹性』,正是心灵地图中『爱』的定义:『滋养个人和他人心灵成长,进而扩充自我的意愿。』吴校长以爱及情来贯穿全书,实具有教育家的风范。」
此书是校长、教师、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值得仔细品味的一册好书。 期望这本书的发行,带动各级校长能领航教育新象、教师能创意耕耘教学、家长能合伙教育发展、学生能欢欣永续学习;期盼所有关心与从事教育工作的伙伴们一起逐梦踏实,携手共行。
作者简介
吴正牧
台湾桃园人,1947年生
学历
大园乡溪海国小、省立武陵中学、省立台北师专、私立淡江大学公共行政系、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
经历
中小学教师、空大兼任讲师、花莲、苗栗、桃园县政府教育局督学、桃园县政府教育局社教课长、桃园县立文化中心(今文化
局)首任主任、行政院劳委会劳工教育科科长、台湾省教育厅台湾书店总经理、国立中坜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校长。
考试及格
普通考试普通行政人员、乙等特种考事人事行政人员、分类职位第七职等特考教育行政。
现职
国立武陵高级中学校长
着作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供应品质研究》(1994年5月)
《与书共舞》(1995年7月)
《人文实验》(1995年7月)
《小节》(1995年8月)
《师说心语》(1999年5月)
辑一 声声句句都是爱
一、 新世纪的公民教育19
二、 迈向学习型的社会24
三、 导生在那里,导师在那里30
四、 品德决定胜负35
五、 对教育变革的期待43
六、 编印学科重点熟读专辑的想法与做法53
七、 前进大学赢的策略57
八、 进步、活力、卓越67
九、 再站起来|从「量」到「质」的思考79
十、 荣耀武陵,舍我其谁90?@
十一、营造高中生主动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空间105?@
十二、教科书「统」「审」平议及「一纲多本」的迷思132?@
十三、医病伦理VS生命教育157
辑二 点点滴滴无限情
一、 耕心亭记175
二、 植福园写生179
三、 最美的,还是184
四、 人人都可御风而上191
五、 生命之歌194
六、 专注+勤奋+毅力=读书成功200
七、 校长请你喝咖啡206
八、 小事,就是大事212
九、 旅行是最好的老师215
十、 面具,要不要掀开?224
十一、和困境做朋友229
十二、一所职校的艺术天地233
十三、佳联妙对满校园240?@
辑三 附录
一、跃动257
二、起飞258
三、感激有您260
四、金牌老师262
五、人间五月天264
六、生命是一首诗266
七、祝勉新人270
八、常怀青绿情272
九、记吴校长在坜商的日子280
(评价四) 《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读完之后,脑海中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浓缩成文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教育场景所吸引,那些充满挑战的课堂,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那些诲人不倦的老师,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作者在书中对教育的理解,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引导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点,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书中也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建议,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而且充满了智慧。他教我们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如何理解他们的想法,如何与他们有效沟通。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在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评价九) 《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它所散发出的教育情怀,如同一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作者用他真诚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教育者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教育场景所深深吸引,那些充满爱与智慧的课堂,那些充满活力与好奇的学生,构成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作者在书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认为,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他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启发性。书中也谈到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他强调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本书,让我对教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评价八) 读完《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他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育人。书中那些关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论述,让我深思。作者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作者将教育比作一门艺术,需要老师用心去雕琢,去打磨。他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书中也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处理教育中的困境和挑战的经验,这些经验都非常宝贵。他教我们如何保持冷静,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这本书,就像一本教育的百科全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评价七) 《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它所传递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以其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教育画卷。他对于学生心理的洞察,对于教育方法的探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特别赞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教育即服务”的理念,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与当下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都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他如何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他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来培养他们的自我纠错能力。这些方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借鉴。这本书也让我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相信,在这样一位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园丁的耕耘下,教育的花朵一定会更加绚烂。
评分(评价三)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教育类书籍。但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深刻。作者以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视角,记录了他多年来在教育一线的心得体会。他没有粉饰太平,也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最真诚的笔触,展现了教育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尤其被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所打动。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如何理解和接纳每一个学生,如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因材施教。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应该是一刀切的模式,而应该是个性化的定制。书中提到的许多教育策略,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比如,他如何通过一个小小的鼓励,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他如何通过一次深入的谈话,就能化解一个学生的成长烦恼。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教育艺术。这本书也引发了我对自身教育观的审视,让我开始思考,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应该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评价一) 拿到《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还没读几页,就被作者那份深沉的教育热情深深打动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来自杏坛的老友的倾诉,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些教育瞬间,那些在讲台上挥洒汗水、在课后耐心辅导、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指引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发生。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成长、关于责任、关于爱的故事。读到那些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章节,我茅塞顿开,很多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似乎都有了新的解答。尤其是在处理学生差异化的问题上,作者的理念和方法,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包容性和无限可能。他强调要看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一点做得尤为出色。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在教育下一代时,是否也应该具备这样的情怀和耐心。书中不乏一些教育理论的探讨,但作者将其融入到生动的案例中,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收获深刻的启示。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教育佳作,无论您是否身处教育行业,都能从中汲取到养分。
评分(评价二) 《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它像一股清流,洗涤了我心中对教育的刻板印象。以往总觉得教育是一件严肃、枯燥的事情,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教育也可以如此充满温度和人文关怀。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他与学生之间的动人故事,那些故事里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成长。他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老师,更像是一个人生导师,陪伴着学生们走过青涩的年华,引导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教育理念的独到见解,他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打破了一些传统教育的束缚,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例如,他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论述,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鼓励学生不要盲从,要敢于质疑,要独立思考,这一点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此外,书中也谈到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这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相当不错,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评分(评价十) 《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它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者以其深厚的教育功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情怀。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教育即生命”的理解。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生命的体验,是成长的过程。他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要让他们成为快乐的人。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例如,他如何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他如何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评分(评价六) 《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振奋的书。作者用他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情怀。他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一个心灵的引路人。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打破常规,这在填鸭式教育盛行的当下,显得尤为可贵。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教育的热情,他似乎拥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总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惊喜。书中也分享了许多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心得体会,这对于我这样的教育从业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教我们如何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点燃教育梦想的书,读完之后,会让你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和期待。
评分(评价五) 捧着《起向高楼敲晓钟-一个杏坛园丁的教育情怀(第二版)》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希望和温暖的校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他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热爱,都倾注在这本书里。我喜欢书中关于“教育是一场心灵的旅行”的说法,它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是灵魂的对话。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的经验。这些都让我耳目一新。他强调要让学习变得有趣,要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这一点,我想是所有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的。书中也提到了许多关于教育创新的思考,让我看到了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可以影响一个社会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