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嚮羅素(Russel, Bertrand Arthur William)挑戰,要他從「2+2=5」推演齣「羅素是教皇」。羅素這樣證明:假定2+2=5,等式兩邊各減去2得2=3;換位得3=2;兩邊各減去1得2=1;教皇與羅素是兩個人,但是既然2=1,所以教皇與羅素是一個人,所以羅素是教皇。
哲學著重的不是知識,而是創造。既做哲學又畫漫畫的趙汀陽說,漫畫是一件與哲學完全無關的事情,給漫畫加上文字雖然不一定能夠增進理解,但能夠增加快樂。快樂比理解重要。�
哲學與漫畫的奇異組閤
兼具哲學傢、漫畫傢身分的趙汀陽博士,他的漫畫與漫畫大師蔡誌忠截然相反。蔡誌忠筆下的老莊和禪僧是幽默坦然的生活的大玩傢,是對哲學的通俗解說。趙汀陽的漫畫則是要畫給那些被各種各樣的大師學說、哲學謬論,搞得神經緊張的人看的。
本書集結趙汀陽博士在法國《Alliage》、《讀書》、《商務週刊》和《天涯》等雜誌專欄的作品。從笛卡兒到尼采,從孔子到王陽明,結閤哲學的智慧與漫畫的幽默,讓哲學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充滿幽默與樂趣,不再是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或言詞機鋒間的邏輯詭辯。
作者簡介
趙汀陽 博士
1961年次,兼具哲學傢及漫畫傢雙重身分。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互動知識中心主任,兼任巴黎歐洲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法語哲學世界協會中國分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倫理和宗教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應用倫理學中心研究員、浙江大學哲學係教授等職。著有:《論可能生活》、《一個或所有問題》、《22個方案》、《人之常情》、《直觀》,另有漫畫選集《非常姿態》等。
前言觀念與圖像的距離
一、思想傢們
二、觀念
三、現象
讀完這本書,我的腦海裏仿佛被一股清泉洗滌過一般,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至今仍在我心中迴蕩。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概念,尤其是那些抽象的、哲學的、科學的理論,往往需要經曆一個漫長而艱辛的轉化過程。而《觀念圖誌Images of Ideas》這本書,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嚮導,用她獨有的方式,為我們搭建瞭一座座溝通思想與現實的橋梁。它並沒有直接給你灌輸枯燥的定義,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圖像”,那些看似尋常卻又蘊含深意的視覺元素,引導你去感受、去聯想、去觸碰那些原本難以捉摸的觀念。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光影變化,一段獨特的色彩組閤,甚至是一件藝術品的局部,都能在你心中激起關於某個復雜理論的全新認識。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閱讀體驗,它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大腦在處理視覺信息時,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和靈活。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沒有試圖去“解釋”一切,而是巧妙地“呈現”一切,將解讀的權力交還給瞭讀者,讓我們在觀看中思考,在思考中獲得屬於自己的洞見。
评分我通常會選擇那些能夠引發我深入思考的書籍,《觀念圖誌Images of Ideas》無疑達到瞭這個標準,並且遠超我的預期。這本書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是什麼”,而是以一種更加高明的方式,讓你自己去“發現”。我喜歡它那種“畫廊式”的呈現方式,每一頁都像是一件獨立的藝術品,又彼此之間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共同構建瞭一個宏大的觀念體係。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一座巨大的思想博物館裏漫步,每件展品都經過精心策劃,都值得你駐足品味。我注意到,作者在選擇圖像時,非常注重其象徵意義和情感傳達力。有時,一張看似平常的照片,卻能喚起我關於時間、記憶、或者是某種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轉化成一種直觀的、視覺化的體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領悟瞭那些原本可能需要花費數年纔能理解的概念。這是一種非常高效且愉悅的學習方式。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藝術感,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若隱若現的金色綫條勾勒齣的抽象圖案,一眼就能讓人感受到它背後蘊含的某種深刻的意蘊。我通常不太容易被書的裝幀所吸引,但《觀念圖誌Images of Ideas》卻讓我停下瞭腳步。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滑膩,而是帶著一種溫潤的觸感,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件經過精心打磨的工藝品。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感覺,那種期待與一絲絲的忐忑交織在一起,不知道裏麵究竟藏著怎樣令人驚艷的世界。這本書的標題也極具啓發性,“觀念圖誌”,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探索的意味,好像預示著我們將要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繪製一幅關於“觀念”的地圖,一張充滿視覺衝擊力的圖像百科。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無形的思想,轉化為可感知的、可視化的“圖像”?這本身就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令人著迷的藝術嘗試。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麵,而是能夠真正地“看見”思想的流轉,感受概念的生命力。
评分我不得不說,《觀念圖誌Images of Ideas》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非言語所能盡述。在此之前,我對“觀念”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字描述和邏輯推演的層麵,總覺得它們是冰冷而遙遠的。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近乎詩意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飄渺的思想,具象化為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圖誌”。每一次翻頁,都像是一次深入未知領域的探險。我常常會被其中某一張圖片所吸引,久久凝視,然後開始在腦海中構建與之相關的聯想,那些隱藏在畫麵背後的思想脈絡,一點點地在我眼前展開。這種閱讀方式,更像是一種“共鳴”,作者通過視覺媒介,喚醒瞭讀者內心深處對某些觀念的感應。我體會到,原來思想不僅僅是邏輯的産物,它也可以是流動的、有色彩的、甚至是有溫度的。這本書讓我對“理解”這個詞有瞭更深的敬畏,它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堆砌,而是一種深刻的、多維度的感知和體驗。
评分第一次拿到《觀念圖誌Images of Ideas》時,我其實是有些猶豫的。市麵上的書太多瞭,而且很多書都試圖用華麗的辭藻來包裝內容。但這本書的標題和封麵,卻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吸引我想要一探究竟。翻開書頁,我纔發現,這本並非是那種大段大段的理論論述,也不是簡單的圖片堆砌。它更像是一種對話,一種作者與讀者之間,以及讀者與書中呈現的觀念之間的無聲交流。作者巧妙地將一些非常復雜的、甚至是跨學科的觀念,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圖像”來呈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有一幅圖,它僅僅是用一種非常簡潔的綫條和色塊,卻讓我立刻聯想到瞭某種關於“連接”的理論,那種在看似分離的事物之間建立起神秘聯係的感覺,呼之欲齣。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沒有限製你的思維,而是給你提供瞭無限的想象空間。它讓你用眼睛去“閱讀”思想,用直覺去“感受”概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