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罗素(Russel, Bertrand Arthur William)挑战,要他从「2+2=5」推演出「罗素是教皇」。罗素这样证明:假定2+2=5,等式两边各减去2得2=3;换位得3=2;两边各减去1得2=1;教皇与罗素是两个人,但是既然2=1,所以教皇与罗素是一个人,所以罗素是教皇。
哲学着重的不是知识,而是创造。既做哲学又画漫画的赵汀阳说,漫画是一件与哲学完全无关的事情,给漫画加上文字虽然不一定能够增进理解,但能够增加快乐。快乐比理解重要。�
哲学与漫画的奇异组合
兼具哲学家、漫画家身分的赵汀阳博士,他的漫画与漫画大师蔡志忠截然相反。蔡志忠笔下的老庄和禅僧是幽默坦然的生活的大玩家,是对哲学的通俗解说。赵汀阳的漫画则是要画给那些被各种各样的大师学说、哲学谬论,搞得神经紧张的人看的。
本书集结赵汀阳博士在法国《Alliage》、《读书》、《商务週刊》和《天涯》等杂志专栏的作品。从笛卡儿到尼采,从孔子到王阳明,结合哲学的智慧与漫画的幽默,让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充满幽默与乐趣,不再是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言词机锋间的逻辑诡辩。
作者简介
赵汀阳 博士
1961年次,兼具哲学家及漫画家双重身分。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互动知识中心主任,兼任巴黎欧洲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法语哲学世界协会中国分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等职。着有:《论可能生活》、《一个或所有问题》、《22个方案》、《人之常情》、《直观》,另有漫画选集《非常姿态》等。
前言观念与图像的距离
一、思想家们
二、观念
三、现象
第一次拿到《观念图志Images of Ideas》时,我其实是有些犹豫的。市面上的书太多了,而且很多书都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内容。但这本书的标题和封面,却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吸引我想要一探究竟。翻开书页,我才发现,这本并非是那种大段大段的理论论述,也不是简单的图片堆砌。它更像是一种对话,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以及读者与书中呈现的观念之间的无声交流。作者巧妙地将一些非常复杂的、甚至是跨学科的观念,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来呈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一幅图,它仅仅是用一种非常简洁的线条和色块,却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某种关于“连接”的理论,那种在看似分离的事物之间建立起神秘联系的感觉,呼之欲出。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没有限制你的思维,而是给你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它让你用眼睛去“阅读”思想,用直觉去“感受”概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艺术感,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若隐若现的金色线条勾勒出的抽象图案,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它背后蕴含的某种深刻的意蕴。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书的装帧所吸引,但《观念图志Images of Ideas》却让我停下了脚步。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而是带着一种温润的触感,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工艺品。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翻开它的感觉,那种期待与一丝丝的忐忑交织在一起,不知道里面究竟藏着怎样令人惊艳的世界。这本书的标题也极具启发性,“观念图志”,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探索的意味,好像预示着我们将要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绘制一幅关于“观念”的地图,一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像百科。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无形的思想,转化为可感知的、可视化的“图像”?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令人着迷的艺术尝试。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能够真正地“看见”思想的流转,感受概念的生命力。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仿佛被一股清泉洗涤过一般,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仍在我心中回荡。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概念,尤其是那些抽象的、哲学的、科学的理论,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转化过程。而《观念图志Images of Ideas》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用她独有的方式,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座沟通思想与现实的桥梁。它并没有直接给你灌输枯燥的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图像”,那些看似寻常却又蕴含深意的视觉元素,引导你去感受、去联想、去触碰那些原本难以捉摸的观念。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光影变化,一段独特的色彩组合,甚至是一件艺术品的局部,都能在你心中激起关于某个复杂理论的全新认识。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和灵活。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试图去“解释”一切,而是巧妙地“呈现”一切,将解读的权力交还给了读者,让我们在观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洞见。
评分我通常会选择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入思考的书籍,《观念图志Images of Ideas》无疑达到了这个标准,并且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是什么”,而是以一种更加高明的方式,让你自己去“发现”。我喜欢它那种“画廊式”的呈现方式,每一页都像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又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观念体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座巨大的思想博物馆里漫步,每件展品都经过精心策划,都值得你驻足品味。我注意到,作者在选择图像时,非常注重其象征意义和情感传达力。有时,一张看似平常的照片,却能唤起我关于时间、记忆、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成一种直观的、视觉化的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领悟了那些原本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才能理解的概念。这是一种非常高效且愉悦的学习方式。
评分我不得不说,《观念图志Images of Ideas》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非言语所能尽述。在此之前,我对“观念”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字描述和逻辑推演的层面,总觉得它们是冰冷而遥远的。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飘渺的思想,具象化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图志”。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深入未知领域的探险。我常常会被其中某一张图片所吸引,久久凝视,然后开始在脑海中构建与之相关的联想,那些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思想脉络,一点点地在我眼前展开。这种阅读方式,更像是一种“共鸣”,作者通过视觉媒介,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对某些观念的感应。我体会到,原来思想不仅仅是逻辑的产物,它也可以是流动的、有色彩的、甚至是有温度的。这本书让我对“理解”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一种深刻的、多维度的感知和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