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的研究,在中国文学的领域中一向热门,如何推陈出新,寻找新的题材与研究方法,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即以本论文为例,多年以来,学者专家对于中国讽刺小说的认知,似乎仅专注于《儒林外史》一书上,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且具意义的作品。因此作者鉴于同为清代讽刺小说的《斩鬼传》、《唐钟馗平鬼传》、《何典》,实为中国讽刺小说之先声,有其重要的文学地位,遂以此三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试为中国讽刺小说的研究开启新页,这是本论文的用心所在。清代的讽刺小说中,除了《儒林外史》及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外,我们不该忽略的,还有一组借鬼物以嘲讽人情世态的隐寓式讽刺作品——《斩鬼传》、《唐钟馗平鬼传》、《何典》。这三部讽刺小说,其故事角色,无论是阴间的「真鬼」或是阳间的「人鬼」,所影射的均是人间百态,社会的众生相。
《斩鬼传》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以来的讽刺艺术,它是第一部寓言式的鬼类讽刺小说,开拓了讽刺小说的新题材、新领域;《唐钟馗平鬼传》最大的成就,在于它别出心裁地将演义小说中的战争情节,巧妙地与钟馗斩鬼故事融合,创作出独树一格的鬼类讽刺小说;至于《何典》在方言小说史上堪称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可算是我国吴语小说的开山之祖。
作者简介
陈英仕,台湾省台南人。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文学组毕业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所硕士班毕业
‧现为中国文化大学中文所博士班研究生兼任中文系讲师
‧着有学术着作:《清代三部鬼类讽刺小说之研究》、〈论《聊斋志异》中的贤能女性〉、〈南柯太守传〉与〈莲花公
主〉比观、〈论诗词联语在《斩鬼传》中的运用〉等。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书目
《何典》无疑是这三部曲中最令我感到“出乎意料”的一部。起初,我以为它会延续前两部的风格,但事实证明,它以一种更加狂放不羁、近乎“疯癫”的姿态,彻底颠覆了我对鬼类讽刺小说的认知。这部书的语言极其生动,充满了市井气和戏谑感,仿佛作者本人就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鬼市之中,将眼前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倾泻笔端。书中描写的鬼魂,其行为举止之荒诞,之无厘头,简直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不再是简单的被惩罚者,而是以一种近乎“享受”的态度,在阴间制造着各种各样的混乱与奇观。那些关于“鬼魂成亲”、“鬼魂做生意”的描写,充满了黑色幽默,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荒唐现象,以一种极端夸张的方式放大,从而达到一种讽刺效果。读《何典》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因为书中情节的离奇而捧腹大笑,但笑过之后,又会为其中隐含的对人性深处的拷问而感到心悸。作者似乎并不在乎逻辑的严谨,而是在于捕捉一种“神韵”,一种对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深刻体会。阴间的设定也十分奇特,充满了各种不合常理的“规则”,这些规则本身就构成了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讽。总而言之,《何典》是一部充满实验性和颠覆性的作品,它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将鬼怪的想象力推向了极致,同时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奇书。
评分初读《斩鬼传》,脑海中便浮现出明末清初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图景。作者笔下的鬼魅并非只是单一的恐怖形象,而是被赋予了更为复杂的人性,甚至带有几分荒诞的悲凉。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或是巧舌如簧的文人墨客,死后化为鬼魂,在阴间的遭遇竟与生前并无二致,甚至更加不堪。他们依旧纠缠于权谋、利益,为了一点点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争得头破血流。读来不禁让人莞尔,又深感一阵寒意。书中对当时社会种种弊病的揭露,通过鬼怪的视角,显得尤为辛辣而精准。比如,那些生前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死后也只能在阴间的“鬼衙门”里继续扮演着滑稽的角色,受着无尽的折磨,却依然不改本性。这种强烈的反差,既是对现实社会的嘲讽,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而且,作者在构建阴间世界时,也颇具匠心。阴间的种种规则、等级,似乎是现实社会的镜像,但又更加扭曲和夸张,从而营造出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那些关于审判、轮回的描写,虽然充满了奇幻色彩,却也暗藏着作者对因果报应、善恶终极的思考。总而言之,《斩鬼传》不仅仅是一部神怪小说,更是一面映照当时社会百态、洞察人情冷暖的镜子,让人在惊奇鬼怪故事的同时,也陷入对人生的深思。
评分《唐钟馗平鬼传》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与《斩鬼传》的讽刺意味不同,这部作品更侧重于描绘一种肃杀而庄严的氛围。钟馗,这个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他并非只是一个捉鬼的符号,而是一位肩负着匡扶正义、荡涤妖邪重任的英雄。书中对钟馗降妖除魔的过程描写得惊心动魄,每一次战斗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那些鬼怪的形态各异,能力也千奇百怪,但面对钟馗,却都显得无处遁形。作者在描绘这些战斗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使得画面感极强,仿佛能听见刀剑相击之声,闻到妖气弥漫之息。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展现了钟馗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担当。他并非无情无欲的神祇,而是在责任与情感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抉择。那些与鬼魂的对话,有时充满了无奈,有时又充满了决绝,展现了他作为“人”的一面。这种复杂性使得钟馗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令人敬佩。此外,书中关于鬼魂来源和鬼界秩序的设定,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神秘感。那些原本为祸人间的鬼怪,在钟馗面前,也显露出它们曾经的“人性”或“悲剧”,使得整个故事的道德界限更加模糊,引发读者对善恶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读完《唐钟馗平鬼传》,我感觉仿佛经历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洗礼,心中充满了对正义的渴望和对勇气力量的赞叹。
评分阅读这套《清代鬼类讽刺小说三部曲》,如同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从《斩鬼传》中对官场腐败、人性贪婪的辛辣描绘,到《唐钟馗平鬼传》里钟馗英勇降妖、涤荡邪恶的壮丽画卷,再到《何典》中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鬼界百态,每一部作品都展现了作者在鬼类小说创作上的独特造诣。三部作品虽然主题各异,但都以鬼魅为载体,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批判。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令人惊叹的阴间世界,但这个世界又与现实息息相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现实社会的影子。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利剑般锋利,时而如春风般细腻,时而又如狂风般奔放,使得每一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也让读者领略到汉语的无穷魅力。而且,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无论是神鬼还是凡人,都显得栩栩如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这种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把握,是这部作品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总的来说,这套三部曲不仅仅是消遣的读物,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瑰宝,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
评分购买这套《清代鬼类讽刺小说三部曲》纯属偶然,却意外地收获了非凡的阅读体验。这三部小说,虽然都以“鬼”为题材,但它们所展现出的主题、风格和艺术手法却截然不同,足见作者驾驭题材的功力之深厚。在《斩鬼传》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社会阴暗面的无情揭露,那些生前衣冠楚楚的达官显贵,死后在鬼蜮中也难逃凄惨的结局,作者借此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而《唐钟馗平鬼传》则赋予了钟馗这位民间信仰的形象以全新的生命力,他不仅是降妖伏魔的勇士,更是一位肩负着道义与责任的英雄,其间充满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史诗感。至于《何典》,则将讽刺推向了极致,以一种近乎戏谑、荒诞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鬼界,其想象力之大胆,语言之泼辣,都让我拍案叫绝,这是一种对现实荒谬性的极致解构。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严肃的社会批判与引人入胜的神怪故事相结合,使得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不失趣味性。无论是对于鬼魅的形态描绘,还是阴间世界的构建,都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总的来说,这三部小说如同一扇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清代社会的不同侧面,也让我对“鬼”这一题材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