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廣大和諧的哲學境界─《方東美全集》校訂版介紹 傅佩榮
第一章 結論─哲學思想緣何而起
1科學與哲學對諍
2科學之心理的原因
(1)境的認識
(2)情的蘊發
3哲學之曆史的起因:由神話到理性
4哲學的功能
(1)「情」「理」一貫性
(2)情之所由起
(3)理之所自齣
第二章 希臘哲學之意義
1希臘哲學變遷之大勢
2物格化的宇宙觀
3希臘神話與科學理智之交替
4物格化的宇宙觀如何支配希臘文化的創造
5物格化的宇宙觀如何推廣人類活動的範圍
6物格化的宇宙觀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情趣
7物格化得宇宙觀在希臘思想史上生之反應
(1)人本主義
(2)精神主義的目的論
8希臘哲學評價
第三章 科學的宇宙觀與人生問題─(一)物質科學
1近代西洋思想上三層轉摺
2希臘與近代西洋宇宙觀之比較
3近代西洋科學思潮之來源
4近代科學之特色
5科學唯物論之基礎:數理主義
6科學方法論與科學齊物論
7科學宇宙論之邏輯的破綻
8反唯物論之趨勢
第四 章科學的宇宙與人生的問題─(二)生物科學
1近代西洋思想之轉機
2生物科學之背景及其本身問題
3生命演化論
4宇宙演化論及其影響
第五章 人性之分析
1文學心理學與科學之異趣
2科學與心理學與科學「齊物論」之關西
3機械主義的心理學在近代西洋所生之影響
4動性心理學之趨勢
第六章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1本書問題之迴顧
2悲劇解釋
3兩種悲劇之異趣
(1)希臘的悲劇
(2)近代歐洲的悲劇
4希臘悲劇的序幕
5希臘悲劇智慧的三重意義
6希臘哲學之悲劇的意味
7以故事譬喻近代歐洲思想之變遷
8虛無主義的幾層含義
9幻美的文藝復興時代
(1)意大利的藝術精神
(2)戲劇的幻夢
10藝術熱情與科學理智之交替
11巴鏤刻時代的科學齊物論
12近代歐洲需無主義的悲劇
(1)科學的例證
(2)哲學的例證
最近讀瞭一本關於科學哲學與人生觀的巨著,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憑初步的瀏覽,我就被它宏大的視野和深刻的思想深深吸引。作者的文字功底極其深厚,邏輯嚴謹,仿佛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將古往今來的哲學思潮、科學發現一一納入其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科學的本質時,不迴避其局限性,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人生坐標係中進行審視。這讓我意識到,科學並非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而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其背後蘊含著我們對真理的永恒追求,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不斷叩問。書中對科學方法論的剖析,如歸納、演繹、證僞等,不僅是學術上的精闢解讀,更觸及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理性思考、如何辨彆真僞的根本問題。我仿佛看到作者在字裏行間,為我們搭建瞭一座連接科學與人文的橋梁,指引我們跨越學科的界限,去理解一個更完整、更立體的人類文明圖景。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次與智者對話的旅程,讓我對“科學”這個概念有瞭前所未有的體悟,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判斷。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與其說是一本純粹的學術著作,不如說是一場深刻的哲學沉思。我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摺服,他能夠從科學的細微之處,挖掘齣關於人生的普遍性意義。我尤其欣賞他在探討“真理”與“信仰”關係時,所展現齣的審慎和尊重。他並沒有否定信仰的價值,而是將其置於科學理性之外,探討兩者如何在人生的不同層麵發揮作用。我開始意識到,科學的客觀性並非人生的唯一追求,我們在麵對未知和不確定時,內心的信念和價值觀同樣重要。書中對“存在”的思考,也讓我深受啓發。他沒有迴避生與死的終極問題,而是試圖通過對宇宙規律的理解,來安撫人內心的不安。這種將科學的客觀性與人生的主觀體驗相結閤的嘗試,是一種極具挑戰但又極其迷人的思想探索。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再是孤立地活著,而是作為宇宙的一部分,與萬物同在。
评分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營造的那種獨特的智性氛圍所吸引。作者的敘述語言,與其說是“寫”,不如說是“構築”——他用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史料,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宏大而精密的思想體係。我特彆喜歡他處理“意義”這個概念的方式。在許多地方,他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論證,引導讀者自己去探索和發現。尤其是在討論科學進步對人類命運的影響時,他既肯定瞭科學帶來的福祉,也警示瞭其潛在的風險,這種辯證的視角讓我受益匪淺。我看到瞭他對人類理性潛力的極大信心,同時也對人類可能麵臨的挑戰保持著清醒的認識。書中對“進步”的定義,也讓我重新思考。它不再僅僅是技術上的飛躍,更是人類在理解自身、理解宇宙方麵所取得的深刻認識。這種對“進步”的更深層次的理解,讓我在看待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時,有瞭更宏大的視角。這本書像是一張藏寶圖,指引著我去探索思想的深邃之處。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對“人生”的探討,是如何與“科學哲學”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的。我一直認為,哲學和科學是兩條平行綫,似乎各自獨立,卻又彼此呼應。而作者卻以一種渾然天成的筆觸,將它們融為一體,展現齣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他並沒有枯燥地羅列科學傢的名字或理論,而是通過對科學發展的曆史脈絡的梳理,以及對不同哲學流派的深入剖析,來揭示科學精神如何塑造瞭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這種方式又如何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關於“客觀性”與“主觀性”的討論,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科學視為絕對的客觀,而是探討瞭科學研究中的主觀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在人生選擇中的必然性。他引導我思考,我們是如何在科學的理性框架內,依然保留著情感、道德和個人追求的獨立性的。這種對復雜議題的 nuanced(細緻入微)處理,讓我看到瞭作者在思想上的成熟和深刻。這本書讓我對“人生”的理解不再局限於個人的情感和經曆,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宏大、更具普遍性的宇宙圖景中去衡量。
评分最近沉浸在這本書的海洋裏,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進行瞭一場思維的遠航。作者的筆力雄渾,將復雜的科學概念和深奧的人生哲學,以一種極其易於理解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我被他關於“知識的邊界”的論述深深吸引。他並沒有將科學視為無所不知的萬能鑰匙,而是強調瞭人類認知的局限性,以及這種局限性如何促使我們不斷探索和超越。這種對未知的好奇和對真相的執著,正是科學精神的核心,也正是驅動我們人生前進的重要動力。我看到瞭作者在字裏行間,對人類文明的深切關懷,他希望我們不僅僅是技術的擁有者,更是智慧的傳承者。書中關於“責任”的探討,也讓我印象深刻。他認為,隨著科學力量的增長,我們對自身行為的責任也愈發重大。這種將科學發展與倫理道德緊密聯係起來的思考,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也多瞭幾分警醒。這本書,無疑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探索科學與人生的道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